(共40张PPT)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老师引导完成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侈” 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决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形成。
帮助学生用历史唯物观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
一、李渊(唐朝的建立)
唐朝的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618年
长安
李渊(唐高祖)
李渊(唐高祖)
皇帝(李渊)
太子(李建成)
秦王(李世民)
齐王(李元吉)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元贞观。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627年-649年)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他
文才武略 君临天下
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盛世
2、贞观之治
材料一:……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说明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说明唐太宗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重视人民的力量。
2、贞观之治——治国思想
学习与探究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说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吴兢《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太宗)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
(太宗)曰“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也;如其有才,虽仇不弃,魏征等是也。今日之举,非私亲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唐纪十
以民为本
虚心纳谏
唯才是举
你能举出唐太宗重用的名臣吗?说说他的故事。
魏征(580~643)
房玄龄(579~648)
杜如晦(585~630)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u)逝,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
魏 征
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
唐太宗善于用人,以史为鉴,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唐太宗,即李世民。626年通过玄武门之变即位,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在位二十三年,对内以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拓土,缔造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封建治世——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的形成原因:
① 唐太宗吸取隋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纳谏) ②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君臣共济致治。(用人) 任房玄龄、杜如晦(huì)为宰相(房谋杜断),以魏征为镜子;他还有十八学士智囊团和猛将。
4.革新措施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1)政治上:
隋朝三省六部制
皇帝
尚
书
省
内
史
省
门
下
省
秘
书
省
内
侍
省
吏部
礼部
兵部
民部
刑部
工部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中央官制)
审核政令
执行政令
起草政令
革新措施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1)政治上: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人死了不能再活,
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
革新措施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1)政治上: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唐太宗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对读书人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
3.对统治者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
1.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分别以什么标准选拔官吏的?
可以网络大量的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
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隋唐以前: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身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
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完善科举制度
革新措施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1)政治上: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太宗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
革新措施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经济上:
《资治通鉴》唐太宗论防盗:"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革新措施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军事上: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师塞北,灭亡东突厥。
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1)在政治上,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2)经济上,
①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军事方面: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唐纪》
1、这是唐朝哪一个时期统治的写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这一时期的概况。
唐太宗贞观年间的统治
5、贞观之治——治国效果
影视剧中的
武则天
三、女皇武则天
你心目中的武则天是怎样的一个人?
“武则天出身于宦家寒族。曾在唐太宗时为宫中才人,但终未得宠。高宗即位后,二度进宫,后被立为皇后。在高宗因病倦于朝政的情况下,她把持朝政,排除异已,连废四子,镇压反抗,终于当上了皇帝,这在当时是空前的。”
——宋昌斌《千秋兴亡—唐朝》
武则天
(690-705年在位)
从立为皇后参掌实权(655)到大周皇帝退位(705),预政当政50年。
女皇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
(1)用人方面:大力发展科举制,首创殿试和武举;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
姚崇
狄仁杰
宋璟
武则天时的名臣
1.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1.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2)政治上:
(3)经济上: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扩大了统治基础。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2.武则天统治的影响:
乾陵无字碑
任
人
评
说
当代史学家吴晗如是评价: “武则天当权前后的50年间,生产发展了,土地开发了,人口增加了,疆土开扩了,文化提高了,……可以这样说,没有武则天时代长期的巩固发展工作,开元盛世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
—宋昌斌著《千秋兴亡—唐朝》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
开元盛世年间,粮食丰收,
国家富足的景象。
“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共计29年。
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表明唐玄宗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三、“开元盛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自幼聪慧果敢,抱负不凡。他先与太平公主联手,佐父平定韦后之乱,成为皇储。继而受父之禅,在太平公主发动政变的危机关头,先发制人,粉碎政变。在宫廷几度喋血之后,掌握了最高权力。”
——宋昌斌《千秋兴亡——唐朝》
李隆基
(712-756年在位)
庙号:玄宗
年号:开元
开元盛世
685年,武则天之孙李隆基登基,是为唐玄宗,年号为“开元”。
1、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唐玄宗李隆基
政治 (吏治)
经济
文化
用人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阅读书本第9页相关史事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任用贤才
“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
----《新唐书》卷五十七
姚崇
宋璟
张九龄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译文: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境?
廪lǐn:米仓
邑yì:城邑
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国库充盈
生活安定
国力强大
2.开元盛世的表现
3.唐朝盛世局面形成原因:
1、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2、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3、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视用人,善于纳谏,进行一系列改革。
思维拓展
想一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治国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唐朝兴盛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共同点:
改革内政、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等……
原因:
国家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人;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等……
启示:
1)重视维护国家统一;2)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
3)要善于用人等……
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
西汉的“文景之治”
东汉的“光武中兴”
隋朝的“开皇之治”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课堂小结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建立唐朝
1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B
2温家宝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致(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
3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哪一位皇帝统治前期的社会状况(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A
4.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5.《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伶百姓,亦欲便卿等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A、稳定社会秩序利益 B、维护地主阶级长久
C、忧伶百姓 D、完善各项政策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