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抓住细节》课堂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抓住细节》课堂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1 16: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尽精微乃能致广大
——《抓住细节》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抓住细节》,这是个值得铭记的时刻,来之前特意查了一下日历,有同学知道今天几月几日?
生(齐):9月29日
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有的说快放假了,大部分同学说不知道)
师:是的,9月29日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板书)正如我们这一单元所学,大多只是一些平凡小人物的平凡事,《台阶》中的父亲,鲁迅笔下的阿长,杨绛先生念念不忘的老王,走街串巷的卖油翁,还有名著阅读中的祥子,无不是生活中的小人物。怎样去表现这些小人物呢?我们可以看到,也就是写一些他们生活中的琐碎的平凡小事。抓住他们生活中的这些小的细节才能写好这些小人物,提到细节,我们经常会说:写的可真细,像真的一样!这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真实(板书),是细节的关键要素。
一、真实是一种可贵的理念
师:很小的时候,老师就教导我们,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认为只有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才叫真实,有时写了不是亲身经历的事,还有的不好意思,是不是这样?
(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受)
师:不同的回答源于我们不同的认识。文学作品会给我们真实的感受、感悟。但是不是一定要有真实的经历呢?
生(齐):不是。
师:刚读过《骆驼祥子》,有没有同学能说说老舍先生创作的缘起?
生1:“山大”的一位朋友跟老舍闲谈,随便地谈到他在北平时用过一个车夫,这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曾如此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受穷。紧接着,这位山大同仁又讲到了另一个车夫的经历:有一个车夫被军队抓了去,哪知道,转祸为福,他乘着军队移动之际,偷偷地牵了三匹骆驼回来。这两个朋友那听来的故事就成了《骆驼祥子》的基本框架。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文学创作只要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感悟是真实的,素材可以——
生(齐):加工改编。
师:记住这个认识,马上我们片段练习的时候,要有这种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利用间接的素材进行加工改编。只要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不做无病之呻吟;只要我们的感悟是真实的,能够看透表象下的真实,就是真实。或者说这才叫真实,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这叫做“艺术的真实“。明白了艺术的真实,给我们选择细节指明了方向,更给我们解放了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展开文学创作的翅膀!
二、典型是一种深邃的视野
师:解放思想是好事,可选择的细节太多有时又让我们不知从何入手,或者选择哪一个会更好,有没有一个标准能帮助我们选出更有表现力的细节?细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典型。(板书)典型细节最能深刻地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或事物本质特征的细节。它具有鲜明的特征性、深刻的思想性、普遍的真实性。说起来有点抽象,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屏显: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烂棉袄。脸色没有一丝红润,只有两个耳朵冻得通红。杂乱的白发罩在一顶破小帽下;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挣扎着走了进来。
师:有同学知道这段文字选自哪里吗?
生(齐):《骆驼祥子》
师:我们的教材是三位一体的设计,教读课文、自读课文、推荐名著阅读同等重要,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荐名著阅读尤为重要。那一本本厚重的经典铸就了我们的精神底色。尤其老舍先生还是语言大师,可是今天老师班门弄斧,细心的同学已发现,我把老舍的原文改动了。
(孩子们小声议论)
师:是我改的好还是老舍的原文好?
生2:老舍(左后方一孩子大胆的说,引起一片哄笑 )
师:肯定是老舍先生的好,那么老师为什么要改动呢?老舍先生的原文就像一棵丰茂的大树,我把鲜活的枝叶都砍去了,只留下主干,来思考一下老舍先生为什么选择这些典型细节来写?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谁?
生3:祥子。
师 :祥子?
生(齐)老马。
师:对,不要认为选自《骆驼祥子》写的就是祥子,这是祥子(教师口误)。
生(齐):大笑。
师:老马老马,被你们带沟里了。(教师急忙纠正)
师:提到人物描写,我们都知道有五种方法。
生(齐):外、语、动、心、神。
师:大家很熟悉,要想把人物刻画的生动,要综合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我们首先来看看,有没有外貌描写?
生(齐):有。
师:有,而且很多。我们来尝试分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上来就写老马穿了件破棉袄,这说明老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齐):穷困潦倒的人。
师:老师提醒大家,今后写人物的外貌,要关注人物的衣服和饰品。人物的穿戴往往传递出一些潜在的信息,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志趣以及人生际遇等。
师:紧接着写了脸色,并且有一个对比:脸色没有一丝红润,只有两个耳朵冻得通红。脸色不红耳朵红,说明耳朵有营养吗?
生(齐):不是。
师:不是,那说明什么?
生4:冻得厉害。
师:天气怎么样?
生(齐):冷。
师:我们天特别冷的时候,耳朵上会罩上各种保暖的护具,老马有没有?
生(齐):没有。
师:这是不是也说明老马——
生(齐):穷困潦倒。
师:下面接着说:杂乱的白发罩在一顶破小帽下。“白发”给我们传递一种什么信息?
生(齐):年老。
师:年老,我们看看老马多大了?
生(齐):五十多岁。
师:五十多岁老不老?
(有的说老有的说不老)
师:相当于你们是老了,我们现在社会认为五十岁还算青年,五十岁满头白发常见吗?
生(齐):不常见。
师:老马的杂乱白发是什么造成的?
生(齐):劳累。
师:这说明老马是社会底层的——
生(齐):劳动人民。
师:劳动人民,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来同学们,看看你们手上的学习任务单,试着完成任务一:选择一处典型细节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小人物(母亲、父亲、老师、同学)。

学生写作中 ……(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1
师:来我们看看张雅琪同学的作品,自己读还是我来?
生(张雅琪):老师帮我读。
师:好的很荣幸,“在一个寒冷的晚上,我帮父亲洗了一次脚(读到这我才意识到这是写厚重的父爱的,此时却有有少数学生在低声的笑,我停了下来,扫视全场,会场肃静下来,营造了一种庄重的氛围,我用更低沉的声音接着读)。我看到父亲的脚上没有一丝红润,摸上去像冻僵的冰块,我用手轻轻的擦洗,每擦一下,都是父亲劳累留下的伤痕,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声带发颤,读到此处我动情了)。
(会场非常安静,孩子们被打动了)
师:老师也被这段真挚的文字打动了,这里有真实的情感,还有我们刚刚聊到的典型细节,比如“父亲的脚上没有一丝红润,摸上去像冻僵的冰块”,学有所用。掌声鼓励!
展示学生作品2
师:你是选择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还是自己来读?
生6:我自己来。
师:非常棒!
生6:质朴的围裙挂在简单的衣物上,不假修饰的头发有了一些银线。眼角的鱼尾纹仿佛在述说着人生的不易,手上的皮肤松弛,骨头显而易见。但甜美的笑容却足以让人忽略冬日的寒冷。
师:老师为你的典型细节喝彩!这是一段关于母亲的典型细节,写出了母亲的简朴、苍老以及给人带来的关爱、温暖。首先是所选细节极具代表性,围裙、白发、鱼尾纹、手,这些正如作者所说,仿佛都在述说着人生的不易。其次,像“眼角的鱼尾纹仿佛在述说着人生的不易”这样连结虚实的句子极具诗意,有强大的感染力。最后一句“甜美的笑容却足以让人忽略冬日的寒冷”,与前面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母爱的无私,心里只有别人没有自己,只知奉献不求回报。让人感激,更让人心疼、愧疚。
展示学生作品3
生7:腰板十分挺直,大概一米六五的个子。乌黑的秀发扎在脑后,看起来十分消瘦。但骨子里透着一种自信。
生8:朱老师
生9:肯定是朱老师
生(齐):朱老师。
师:有一部分同学猜是自己的老师,好像有点简单,不够生动,继续完善,马上再来展示,看能不能让大家都猜出来。
三、生动是一种细腻的感染
可见知道什么是典型的细节,还要把它写生动才行。生动才能有感染力,来我们看看老舍先生的原文。
屏显:
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莲蓬篓儿似的棉袄,襟上肘上已都露了棉花。脸似乎有许多日子没洗过,看不出肉色,只有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惨白的头发在一顶破小帽下杂乱的髭髭着;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师:我们从前面找位女生来给大家读一下。来请你(张雅琪),刚才我替你读的,现在你帮我读一下!
(张雅琪朗读中……)
师:谢谢你,请坐!我们如果认真批注了《骆驼祥子》,应该对这一段很熟悉,至少应该有印象。我们一起来赏析这一段,刚才问大家人物刻画的五种方法是——
生(齐):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师:这一段有没有运用这些方法?
生(齐):有。
师:有就举手。
生(10):“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莲蓬篓儿似的棉袄,襟上肘上已都露了棉花。脸似乎有许多日子没洗过,看不出肉色,只有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惨白的头发在一顶破小帽下杂乱的髭髭着;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这些是外貌描写。
师:老师刚刚改编的有没有外貌描写?
生(齐):有
师:有什么不同么,请你坐下,我们找位男同学。
生(11):(改编的)没有生动的形容词。
师:比如——
生(11):“短不够短,长不够长,莲蓬篓儿似的”。
师:我写的是什么?
生(11):烂棉袄。
(生齐笑)
师:请坐!从大家的笑声中可以看出我改编的太概括了,不够生动。不仅形容词不生动,老舍后面紧接着还写了什么?
生(齐):襟上肘上已都露了棉花。
师:希望同学们记住,要把一个事物写细致,写生动,要使用准确的形容词,还要学会分割事物。比如:老师拿着一把黝黑的戒尺,打人的一头已经裂开,上面还沾染了一些粉笔末。
(生大笑)
师:记住,只有分割分解事物才能写的更细致生动。刚刚这位同学说到形容词,其实形容词还有很多。比如刚刚老师写老马的头发用了“白发”一词。而老舍先生用的是什么?
生(齐):惨白。
师:写一个人一头白发,也可以是鹤发童颜,道骨仙风之感。“惨白”是一种失去光泽的白,写出了老马的衰老和悲惨遭遇。这里给我们一个小的启示,当我们在描写现实生活中的颜色时,要用——
(一生小声说:两个字的词。)
师:大声说,要用什么?
生(12):两个字的词。
师:两个字是不是比一个字多?(生笑)是不是比一个字更准确?
生(齐):是的。
师: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单纯的色彩,希望大家仔细观察选择准确的词语去形容。好,还有其他人物描写方法吗?
生(13):语言描写
师:那一句?
生(13):“沏一壶。”
师:这一句话几个字?长不长?
生(13):不长,三个字。
师:老舍是怎么说出来的?
生(齐):挣扎着。
师:为什么呢?
生(齐):冷
师:因为天气寒冷,老马身体虚弱,对不对?
生(齐):对
师:请坐下!还有什么描写?
生(齐):动作
师:在哪里?一起说!
生(齐):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
师:你们刚刚进来是不是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还是选择一个老师提问找不到的地方?
生(齐笑):不是。
师:“摸住条板凳便坐下”是不是也说明老马很虚弱。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可以更生动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拿起笔,运用我们刚才所学,把自己刚刚写的典型细节变生动。
学生写作中……(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1
生(14):寒风在你耳边呼啸着,两鬓惨白,金黄色的月光洒在你饱经风霜的脸上.那平日里的精神抖擞再也掩盖不住布满血丝的双眼……
师:非常棒!请坐!其实描写不只是人物,还有——
生(齐):环境
师:是的,环境又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我把自然环境描写又叫景色描写.景色描写往往可以渲染一种气氛,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作品, 呼啸的寒风还有金色的月光渲染了一种萧瑟幽寂清冷的感觉.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借景抒情,因为人天然的感受景物比感受人物直接.我们的神经末梢轻触着流云微风,情绪情感也就弥漫在这些自然景色中.借用景色可以让我们的描写更生动,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展示学生作品2
……
师:这位同学也运用了景色描写,运用了我们刚刚学习的方法,尤其师水到渠成的心理描写(时间据下课还有两分钟,没能充分的展示学生的作品,很遗憾!)
师: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精妙的细微之处往往有深奥的宏大之理.课前大屏幕上老师打上了这样一句话:尽精微乃能致广大,当我们真正关注生活中的那片叶子,关注它的形状,关注它的色泽,甚至关注它的脉络.(完成板书)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事物内部,了解那精微的奥秘.写作中我们要抓住细节,生活中我们更要抓住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师:大家还记得我上课伊始说的一句话吗
生(齐):记得,一个平凡的日子.
师:对,9月29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刚刚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只要我们抓住细节,珍惜光阴,就能把平淡的日子过得难忘.我希望很多年后你可以这样说: 9月29日,星期三,确乎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那一天秋风飒飒,吹起的那片叶子(手指向叶子形状的板书)落进我生命的长河,温暖我此后的每一天.
师:同学们,看到任务单上第三个任务了吗
生(齐):看到了
师:就用我这种方式完成写作提纲,开头说: 9月29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中间选择合适的事件,插入我们课堂上完成生动的典型细节.结尾就用我们刚刚的句子: 9月29日,星期三,确乎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那一天秋风飒飒,吹起的那片叶子落进我生命的长河,温暖我此后的每一天.好不好
生(齐):好!
师:作业就是下节课我们当堂完成这篇文章,能不能
生(齐):能!
师: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