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学实录
激趣,温故知新
眼下,春光大好,面对满树繁花,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两句诗,感受一下诗人面对繁花时不一样的内心。
学生齐诵:“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请从诗句中窥探诗人当时的心情。 生:——繁花似锦,很美,诗人当时应当是很高兴的。 学生齐诵:“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想见的人不知去向,桃花再艳,诗人应该都不开心。 师:——你能抓住重点!当诗人情绪低落时,桃花的美艳只能更加衬托他内心的落寞和凄凉。同样是面对繁花,诗人一喜一悲的情感渗透,充分说明“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文章里,所有的景物,其实都是作者借以表达内心,抒发情感的一个窗口。下面,让我们一起踏上驿道,去领略一路繁花的盛景,去探寻作者隐藏其中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疏通字词,了解作者。 2、熟读课文,理清文意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梨花的含义。 3、感悟、学习文章所歌颂的雷锋精神。 字词检测: 准确朗读下列词语,特别注意红色部分: 喷香(pèn ) 驿路(yì) 修葺(qì) 菌子(jùn) 折损(sǔn) 简陋(lòu) 麂子(jǐ) 露宿(lù sù) 撵走(niǎn)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驿路 修葺 折损 驿路: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修葺:修理(建筑物)。 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 师:——你如何理解“折损”?教室里静悄悄的,“谁能找见课文中的折损?” 有同学举手了: 生:——瑶族老人给哈尼小姑娘鞠躬时,哈尼小姑娘说要折损她们了。 师:——你能换个词语吗? 生:——折寿。 师:——如果是小姑娘给老人鞠躬,还会不会有折寿的感觉? “因为老人给小孩鞠躬了”教室里突然响起一个天真的声音。 师:——你有一杆标准的道德称!老人给小孩行大礼,已经超出了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小姑娘有点承受不起了 粗读,提炼信息 师:——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生:——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梨花、梨花妹妹 ——还有解放军,还有赶马人 师:——他们都是作者想要展现的人物吗? 生:——赶马人不是,他只是提供了一些信息。 你能给他们排个队(顺序)吗? 生:——我按文中出场的先后顺序排: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包括梨花妹妹)、解放军、梨花姐姐 ——我按他们为小屋做事的先后顺序排:解放军、梨花姐姐、一群哈尼小姑娘(包括梨花妹妹)、瑶族老人、我和老余 师:——各抒己见,有理有据,完美! 精读,概括文意 师:——以上人物分别为小茅屋做了哪些事情? 生:——“解放军——盖; 梨花姐姐——照料; 梨花妹妹——接着姐姐照料; 瑶族老人——补充; 我和老余——修葺” ——瑶族老人也修葺了 师:——梨花妹妹与接着姐姐照料小茅屋,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既有接替,又有照料之意,那我们先把“接”放到这里,往后接字组词。 生:——“接应”“接理” 师:——注意把照料这层意思加进去。 生:——接任、接管 最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选择了接管。 师:——他们为什么都为小屋做事? 生:——他们都受到了别人的感染 ——他们都想做好事 ——文章最后说他们都是为了方便路人 师:——你觉得这群人身上相同的东西是什么? 生:——无私、善良、帮助他人 师:——你们很善于总结,帮助他人,不求回报正是这群人身上共有的高贵品质,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找完相同,找不同,请找出这群人的不同之处。 教室里一阵沉默。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要不要听? 生:——要! 师:——性别! 哈哈哈......教室里一阵欢笑。随之,有的同学眼睛里泛出了亮光。 生:——他们年龄不同,有老人、小姑娘,还有青壮年。 ——他们民族不同,有哈尼族、瑶族、汉族。 师:——有汉族吗? 生:——作者简介中,彭荆风就是汉族啊,文中的我肯定是汉族了。 师:——你很细心哦,点个赞给你! 生:——他们的身份也不同,有猎人、有解放军...... 师:——一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的民族的人都具有乐于助人的精神,作者到底想要借此表达什么? 教室里又是一片寂然....... 师:——这群人都先后为小屋做出了贡献,如果在运动场上,这应该叫什么? 生:——接力赛! ——他们正在进行一场传扬雷锋精神的接力赛! 师:——你说到了作者的心底:文章就是想告诉我们助人为乐的精神(雷锋精神)它已经超越了性别、年龄、身份,甚至是民族,正在被接力传扬。 悟读,深入思考 师:——凭借对课文的理解,你能预测一下小屋的未来吗?是会越来越好?还是会日渐萧条?为什么? 生:——我觉得会越来越好,因为每个路过的人都在努力为它做着事情。 生:——我觉得它也可能会遇上坏人,一个两个......然后就日渐萧条了。 师:——你觉得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它能遇上这种坏人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 生:——大,很大! 师:——你的生活里,平均每年能遇到多少坏人? 生:——(学生暗笑)暂时还没有。 师:——那你就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世界。是不是在你眼里老师也是坏人?每天布置那么多作业给你......” ......哈哈哈....... 师:——你觉得社会中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生:——好人多。 师:——这就对了!社会中坏人一定是有的,但毕竟不是多数。他们影响不了社会的主流。另外,我觉得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许多人是需要帮助的;目前国家也在大力倡导,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 生:——友善 师:——“友善”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善待他人,帮助他人。再看国家层面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对,和谐!其实,只有人人都善于为他人着想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和谐。因此,有社会的需要,有国家的提倡,再加上这许多甘愿无私奉献的“雷锋”,小屋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吗? 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一群人为小茅屋接力做事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助人为乐精神即雷锋精神的高度赞美。 师:——理解到这里,你觉得作者题目中的梨花有何含义? 生:——它指开在路边的梨花。 师:——这是自然界中的梨花。 生:——它还指梨花姑娘。 师:——梨花姑娘像梨花一样美丽。 ——自然界的梨花、梨花姑娘是作者最终要极力歌颂的对象吗? 生:——作者要歌颂的是雷锋精神。 师:——“雷锋精神”与“梨花”与相似点吗? 生:——“没有” 师:——这么确定吗? 学生开始有点茫然了。 ——想想梨花的颜色! 生:——白色 师:——形容得再高雅一点。 生:——纯洁、圣洁、高洁...... 师:——把我们的探讨结果,连起来感觉一下。 梨花纯洁、高洁、圣洁。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也高洁,它是一种高洁的品质!”有学生兴奋地脱口而出。 师:——看来,文中的梨花还代表了这种像梨花一样高洁的品质,即助人为乐的品质。 写读,综合提升 师:——放眼社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具有这种高贵品质的人存在。一起浏览“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珏、杨科璋的事迹及颁奖词。 师:——相信看完他们的赞歌,你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我们的“梨花组合”说。 生:——你们的行动为路人提供了方便,你们的品质也将感染更多的人! 师:——有气势!若能再带点诗意就更好了。 ——你们举动平凡、精神可贵、灵魂高洁! .......(还有几篇佳作我没记住) 师:——看来大家以后都可以报名去“感动中国栏目组”,撰写颁奖词了,在这里,老师也献“歌”一曲: 寄小茅屋 小小茅屋林中藏, 夜至行人不慌张。 些许细节如蜜糖, 沁入心底久留香。 传统美德永不忘, 雷锋精神万古扬。 人人竭力为人人, 何愁国民不富强? 教师寄语: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将学到的知识深植心底,将感悟到的美好品质付诸于行动,去感染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投入到助人为乐的“雷锋”大军中来,让我们的集体、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和谐。 作业设置 作业: 1.本课有很多吊人胃口的地方,请你仔细寻找,体会这样写的妙处。并搜集资料,查寻这种吊人胃口的写法,它的专业名称。 2.你觉得本课还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