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元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共16题)
1.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
C.统一全国
D.基本结束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2.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元朝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枢密院
B.御史台
C.御史大夫
D.通判
3.(2016·湖北随州·9)元世祖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大都。元朝海运的出发地是( )
A.刘家港
B.杭州
C.扬州
D.泉州
4.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
A.蒙古族 B.回族 C.畏兀尔 D.色目人
5.两宋与下列少数民族并立过程,没有送岁币的是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
6.下列制度中属于元朝首创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7.下列历史人物和所建立的政权连接错误的是( )
A.阿保机——契丹国 B.元昊——西夏
C.阿骨打——金 D.赵构——北宋
8.明清之前,我国历来得重视与国外进行文明交流,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A.唐时与日本、美国、新罗、天竺都有密切的联系。
B.玄奘西游后,还亲自创作了《大唐西域记》,这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C.南宋朝时,意大利的一位旅行家来中国生活了17年,并产生一本介绍中国的书《马可 波罗行纪》
D.元朝时,通过海路与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交往密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9.元朝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创制行省制度。在以下地区中,元政府设立行中书省的是 ( )
A.吐蕃 B.畏兀儿
C.台湾地区 D.河南
10.“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廷杖制
11.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制度的不断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度
D.郡县制
12.新疆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最早在这两地开始有效管辖的朝代分别是( )
A.西汉和元朝 B.西汉和唐朝 C.东汉和元朝 D.东汉和唐朝
13.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了统一 B.都仅存在三十多年,二世而亡
C.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D.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14.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到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从刘家港海运大米到直沽
D.到西藏经商受到驻藏大臣的热情接待
15.成吉思汗的最大贡献是
A.建立元朝与统一全国
B.统一蒙古各部
C.建立辽
D.建立金
16.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它的主要使命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渐转移到对地区的控奴、治理方面,并且在世祖末成宗初逐步过渡到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县 B.郡 C.侯国 D.行省
二、综合题
17.唐太宗时期,__________远嫁吐蕃,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__。
18.12世纪统一蒙古各部的是 __________ ;建立元朝的是 __________ 。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抗元名臣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20.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机构名称。
(1)唐朝时期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_______。(2个)
(2)宋朝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_______。
(3)元朝时期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机构—_______。
(4)元朝时期统辖西藏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机构—_______。
21.探究与问答
王强同学在学习上很善于动脑筋,复习完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下面他的历史笔记里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学习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创新制度篇
(1)隋朝用什么制度选拔官吏?
(2)元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
和谐盛世篇
(3)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是谁?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______ ”。
少数民族帝王篇
民族 人物 功绩
契丹 ______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蒙古 ______ 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生活习俗篇
(5)物质文化生活: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从越南引进了农作物的新品种 ______ ,在江南地区得到了推广。
2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代。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制度篇)
材料一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创立的?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经济篇)
材料三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三点即可)
(外交篇)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说出A、 B、 C、D四处的内容。
23.
图中的人物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请回答:
(1)文天祥的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他被俘后,在狱中悲愤的写下了哪两首诗?你对他有怎样的评价?
24.初中历史课程目标要求“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等”,观察下列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图一 北宋形势图
图二 南宋形势图
图三 元朝疆域图
(1)图一中哪一事件后辽与北宋形成对峙局面?图二中山西在哪一政权的统治之下?
(2)观察图三,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山西属于哪一机构管理?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3)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属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参考答案
1.B
2.B
【详解】
枢密院是元朝掌管军事的机构;元朝中央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故B符合题意;御史大夫是秦朝设置是机构;通判是宋朝设置的。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3.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元朝海运的出发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大都,此后粮食运输以海运为主;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4.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B符合题意;ACD项民族不是在元朝时形成,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5.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34年蒙古灭金,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没有送岁币现象,选项D符合题意;而在北宋时期,辽与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宋与西夏和谈,宋给西夏岁币;在南宋时期,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因此两宋与下列少数民族并立过程,没有送岁币的是蒙古。所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6.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始创于隋朝;郡县制始创于秦朝;科举制创始于隋朝;行省制度创始于元朝。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了西夏政权,契丹族阿保机建立了辽政权,女真族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赵构建立的是南宋,即宋高宗,所以答案是D。
8.D
【解析】
【详解】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美国还没有建立,A不符合题意。
B.玄奘西游后,根据他口述其弟子整理创作了《大唐西域记》,这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B不符合题意。
C.元朝时,意大利的一位旅行家来中国生活了17年,并产生一本介绍中国的书《马可波罗行纪》。C不符合题意。
D.元朝时,通过海路与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交往密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D符合题意。
由此可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9.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 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确立了行省制度。在河南设立行中书省。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0.B
【详解】
分析题干材料“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可以知道这是唐朝的三省制。唐朝的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ACD和题文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C项符合题意;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2.A
【详解】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开始;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故选A。
1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隋朝从581年到618年,二世而亡,元朝时间范围是从1271年到1368年,故B符合题意;ACD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运河从杭州到大都,所以到江南贩运棉布、经运河到杭州游览都有可能;元朝海运从刘家港出发到直沽再到大都,所以从刘家港海运大米到直沽也是可能的;驻藏大臣指的是清朝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元朝时期没有这种官职,D项元朝的商人不可能经历,所以答案选D。
15.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他和他的子孙们除对金、西夏和南宋等作战外,还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故B符合题意;建立元朝与统一全国、建立辽、建立金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6.D
【详解】
依据题干“世祖”“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是当时地方最高行政机构。D正确;县、郡是秦和西汉实行地方行政机构,AB排除;西周时期在地方建立诸侯国,C排除;故选D。
17.文成公主 回族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藩关系;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18. 铁木真(成吉思汗) 忽必烈(元世祖)
19.文天祥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天祥是南宋著名抗元将领,在抗元斗争中被元军逮捕,就义前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
20.(1)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2)市舶司 (3)澎湖巡检司 (4)宣政院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21.(1)科举制(2)行省制(3)魏征(4) 开元盛世 阿保机 忽必烈 (5)占城稻
【分析】
(1)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2)元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行省制,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3)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是魏征。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曾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5)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从越南引进了农作物的新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了推广。
22.(1)隋炀帝创立科举;忽必烈创立行省。目的:巩固统治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南方战乱较少;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南方有利的自然环境;统治者有利的经济发展政策。
(3)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C市舶司、D马可波罗
【分析】
(1)根据“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可得出是科举制,是隋炀帝创立的;元代的行省制是忽必烈创立。目的:根据所学可得出为了巩固统治。
(2)根据所学,我国经济重心以秦岭——淮河为界,其南移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①东汉后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②东晋后期以来,江南发展迅速,南朝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完成。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南方战乱较少;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南方有利的自然环境;统治者有利的经济发展政策。
(3)根据所学,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朝鉴真主持,于公元759年开始建造的。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其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宋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期来华旅行。故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C市舶司、D马可波罗。
23.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 死,但死要死的有价值、有意义。倘若为国尽忠,死后可青史留名。
《过零丁洋》、《正气歌》。文天祥是领导武装抗元的南宋大臣,兵败被服后,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慷慨就义。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 死,但死要死的有价值、有意义。倘若为国尽忠,死后可青史留名。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文天祥被俘后,在狱中悲愤的写下了《过零丁洋》、《正气歌》;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文天祥是领导武装抗元的南宋大臣,兵败被服后,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慷慨就义。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
24.(1)澶渊之盟;金(女真)政权。
(2)行省制度;中书省;宣政院;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加强了西南边疆的管理,促进了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西藏的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详解】
(1)图一是北宋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后,辽与北宋形成对峙局面。图二是南宋形势图。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由此可知,山西是在金(女真)政权的统治之下。
(2)观察图三元朝疆域图,可知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宣政院的设立,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加强了西南边疆的管理,促进了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西藏的发展,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出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图一、图二、图三所属历史时期是辽宋夏金元时期,其阶段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