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0 08:5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4明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共16题)
1.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历朝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下面从图1到图2发生变化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A.“四书”“五经” B.杂剧和散曲 C.唐诗宋词 D.《史记》
3.下图中的皇帝指的是(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雍正
4.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
① 建立行省制度 ② 设锦衣卫 ③ 废丞相 ④ 设东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扩大六部职权 B.便于传达政令
C.改革丞相制度 D.加强君主专制
6.关于明朝科举制叙述正确的是
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
③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剑桥插图中国史》写道“就考试的思想与文学内容而言,是狭隘。考试的全部内容只能出自朱嘉注释的四书。这种对某一学者的解释的强调,使学习和打分变得简单明确,但却把儒生们的备考与精神生活分离开来,备考也与文学发展日益分离。”材料所描述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下列政权,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
①东汉
②西晋
③北魏
④宋朝
⑤明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9.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1382年,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表明
A.皇权进一步加强 B.贪污之风已杜绝
C.地方权力的膨涨 D.武将地位的降低
10.在统编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朱元璋的画像用右图替代了之前教材中的左图。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时代变化 B.审美需求 C.史学研究 D.个人喜好
11.他出生于六百九十年前,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他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锦衣卫。他是(  )
A.忽必烈 B.明太祖朱元璋
C.明成祖朱棣 D.崇祯帝朱由检
12.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我国设立和废除丞相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唐朝和明朝 D.秦朝和明朝
13.明太祖实行了一系列加强君权的措施,下列的描述中,不符合其措施的一项是
A.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B.废除中书省,权分六部
C.废丞相,加强君权
D.废宰相,设军机处
14.表:如表为不同文献对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丞相的历史评价,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A.历史评价应以官方记载为准 B.不同人对历史评价存在差异
C.离历史时间越近评价越真实 D.亲身参与者的评价更为客观
15.“洪武八年(1375 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一现象表明
A.体现古代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 B.皇权至高无上,臣民不得违逆
C.严密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 D.中央集权下,臣民没有人身自由
16.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对科举制评价是:“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十八名同考官分房批阅五经试卷)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利用科举制选拔人才 B.主张扩大考试范围
C.主张考试内容为《六经》和二十一史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
二、综合题
17.1368年____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18.明太祖是(_______)。
19.1069年,宋神宗任用________主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为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明朝采取________的方法,禁锢了思想。
20.唐朝的制瓷业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明朝时期的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瓷器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宣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宣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二秦兼天下,建皇帝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汉书》卷十九《百官宫卿表》
中国君主专制就本质而言非常原始,却与一个受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文官)并存。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三秦汉时期,丞相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竟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监察的官职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你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是什么?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他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材料二:唐朝时,考试科目分常科与制科两种。常科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通举等。唐中期以后,还从明经科中派生出学究一经、开元礼、三礼、三传、一史等科目。制科又包括文学科、儒学科、韬略科、理人科等等。
材料三:纵观整个宋朝,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二万人数以上,人数之多,是历代所没有的。录取的人数不仅多,对屡次不中的也会进行照顾。
材料四:明政府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版文”。
(1)材料一中的“他”是哪一位皇帝?“增设进士科”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例举唐朝统治者发展科举制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宋朝的哪一社会现象?该现象印证了当时的哪一政策?
(4)根据材料四,概括科举制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本质意图是什么?
23. 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唐朝时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木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燎、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一一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
朝代 发展概况
① 设置进士科
唐朝 进士、明经最重要;② 、武举开始;重诗赋
明清 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文体是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3)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科举制的“合理内核”的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对待科举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24.阅读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这是 朝官制的变化。
(2)文中的“帝”指 。
(3)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
(4)六部的最高长官对谁负责?
(5)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和地方分别是怎样强化皇权的?
(6)为了监视臣民,他设立了什么机构?
(7)明成祖时期又设立了什么机构?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相互牵制,大权统归中央。故答案选D。
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命题,不准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答题必须按照固定格式,因此被称为“八股文”,A项正确;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必须是儒家的“四书”“五经”,杂剧和散曲、唐诗宋词、《史记》均没有纳入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3.C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加强皇权,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在地方废除了行省,大大加强了皇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设置锦衣卫,实行特务统治,所以②符合题意;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所以③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建立行省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与加强君权无关,所以①与题意不符,排除A、C项;明成祖时设置东厂,所以④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5.D
【详解】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他在中央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由此可知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故选D;AB都是朱元璋这一做法的表现,而非实质,排除;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而非改革丞相制度,排除C。
6.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因此①②③④项都符合题意,故选A。
7.D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考试的全部内容只能出自朱嘉注释的四书”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明代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钳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统治者钳制人民思想的工具,故D符合题意;隋朝、唐朝、宋朝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8.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5年,东汉建立,定都洛阳;266年,西晋建立,定都洛阳;494年,北魏迁都洛阳,故A符合题意。960年,北宋建立,定都开封;1368年,明朝建立,定都南京,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9.A
【详解】
由题干关键信息“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为强化皇权、巩固统治,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为监视官民,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这些举措共同体现了皇权的加强,使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故选项A符合题意;贪污之风已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地方权力的膨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武将地位的降低,设锦衣卫反而说明武将地位的提高,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历史上,对朱元璋争论较大,在官方史书中朱元璋勤政爱民,生活节俭,就连清朝的康熙帝也高度赞誉他;可是在民间,朱元璋却劣迹斑斑。因此历史教材中朱元璋的画像用右图替代了之前教材中的左图。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史学研究。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末年,出身贫苦的朱元璋经过十几年的征战,推翻了元朝的统治。1368年,他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史称朱元璋为明太祖。明太祖在位期间,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锦衣卫。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始创“三公九卿”制,宰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明朝内阁被废除后朱棣设立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对皇权没有约束力,所以中央的皇权与相权之争终结。所以答案选D。
13.D
【解析】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故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故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军机处是清朝设立的,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4.B
【详解】
“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段话表明明太祖罢丞相主要原因是相权威胁皇权,加强专制统治。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材料中“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含义是指宰相制度的废除使明代政治进入一种恶政阶段,反过来说明宰相制度在中国政治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即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所以不同文献对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丞相的历史评价体现了不同人对历史评价存在差异。故选B;综上所述可知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5.A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可知,官员父母亡故,不上报即可奔丧守制,这是忠孝观念,故A符合题意;材料是说明朝的丁忧原则,体现的是忠孝之道,和皇权至高无上、严密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臣民没有人身自由无关,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D
【详解】
材料中顾炎武认为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样,起到了禁锢思想的作用,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的学风甚至比焚书坑儒还恶劣。显然材料中顾炎武认为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的选拔。故D符合题意;材料反对的是八股取士的方式,不是反对科举制,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主张扩大考试范围的信息,排除B;材料只是分析八股兴盛,而传统《六经》衰微,不是主张考试内容为《六经》,排除C。故选D。
17.朱元璋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故本题填朱元璋。
18.朱元璋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府,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19.王安石 八股取士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最终变法失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故①处应填王安石、②处应填八股取士。
20.唐三彩 青花瓷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唐三彩是唐朝生产的一种彩陶制品,这些彩陶造型优美,光彩夺目,尤其是人和动物造型在斑驳灿烂的右面映衬下,极富有动感,这类彩陶以黄、绿、蓝、赭为基本颜色。唐玄宗时期三彩工艺炉火纯青,因此又被称为唐三彩。唐三彩代表了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景德镇,别名“瓷都”,北宋时期兴起,明朝时期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它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远销海外。
21.(1)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御史大夫。(3)加强君权,防止丞相专权。(4)闭塞视听,导致农民起义,等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在政治上实行的制度是分封制;分封制的作用是: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并逐步构织出全国的交通网络。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掌管理全国的军务。所以负责监察的官职是御史大夫。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君主的权力并非完全不受制约,其中一个重要的制衡力量就是相权。但是相权不仅是制衡君权的重要力量,而且也对君主地位构成威胁,相代君之事在历史上发生的并不少。为了从根本上稳固君主的地位,完全实现君主专制,朱元璋最终废除了丞相制度。
(4)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导致了统治者闭塞视听,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等等。
22.(1)隋炀帝杨广;科举制正式确立(2)特点:考试科目种类繁多。
措施: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3)科举取士人数增多。重文轻武。(4)考试内容:四书五经;考试形式:八股取士
(5)巩固专制统治
【分析】
(1)根据材料一“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他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可知“他”是隋炀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发展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增置进士科,对后世选官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二“唐朝时,考试科目分常科与制科两种。常科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通举等”可得出考试科目种类繁多。关于措施,根据材料二“唐中期以后,还从明经科中派生出学究一经、开元礼、三礼、三传、一史等科目。制科又包括文学科、儒学科、韬略科、理人科等等”可得出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3)根据材料三“纵观整个宋朝,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二万人数以上,人数之多,是历代所没有的。录取的人数不仅多,对屡次不中的也会进行照顾”可知宋朝时科举取士人数增多,这与政府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有关。重文轻武是宋朝建立后的国策,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权建立了宋朝,且当时五代时期下属推翻上司夺权称帝的现象相当普遍,所以对武将非常不放心,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用丰厚的待遇以解除他们对中央皇权的潜在威胁。
(4)根据材料四“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可知,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根据材料四“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版文’”可知形式上是八股文。
(5)关于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本质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巩固专制统治方面思考作答。
23.(1)①隋朝,②殿试,③八股文。
(2)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3)科举制度倡导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平取士,唯才是举。
(4)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但科举制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唐朝时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是隋朝时期创立科举制度,唐朝时期的发展了科举制度,武则天开创了殿试;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发展成了八股取士,成为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
(2)依据材料二“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木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燎、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影响是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3)依据材料一、二的内容,依据材料三“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合理内核”的具体表现是科举制度倡导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平取士,唯才是举。
(4)综合题干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但科举制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24.(1)明(2)朱元璋(明太祖)(3)吏、户、礼、兵、刑、工(4)皇帝(朱元璋或明太祖)
(5)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6)锦衣卫(7)东厂
【详解】
(1)由“罢丞相、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等关键词分析可知,这是明太祖时期,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废除丞相制度、设立殿阁大学士的措施。所以这是明朝官制的变化。
(2)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明太祖时期,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废除丞相制度、设立殿阁大学士的措施,所以文中的“帝”指朱元璋(明太祖)。
(3)依据所学可知,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所以材料中的“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4)依据所学可知,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所以六部的最高长官对皇帝(朱元璋或明太祖)负责。
(5)依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强化皇权,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6)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监视臣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7)依据所学可知,明成祖时期又设立了东厂,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