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蚯蚓的邻居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蚯蚓的邻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1-17 14:56:52

文档简介

第三课 《蚯蚓的邻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都有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3.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都有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漏斗或纸袋、肥沃的土壤、台灯;干湿不同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蚯蚓、蚕豆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参观了蚯蚓的家园,蚯蚓还有许多邻居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吧!”
二、探究活动。
1.观察土壤里的动物。
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肥沃的土壤,放入一个漏斗形的纸袋里(或漏斗里),在纸袋上方约20厘米处用灯光照射,等一会儿,让学生观察能发现什么。
观察以后要教育学生把土壤和小动物送回原处。
2.探究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教师可以在“材料超市”里准备一些研究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的责任是大胆让学生动手尝试。教材中的“活动提示”是为需要提供帮助的学生准备的。 蚯蚓与土壤的关系,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探究出来结果,而植物与土壤的关系不是当堂课所能发现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并作好观察记录。
三、拓展活动。
调查“人类有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并组织一次保护土壤的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人类利用土壤资源的现状,提供情景让他们感受人类对土壤的破坏,增强他们保护土壤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