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3 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1 16:0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物质的密度
一、选择题
1.密度公式ρ=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关于该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B.ρ=是密度的定义式,实质上是密度与物体质量、体积无关
C.同种物质的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同种物质的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2.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探放在己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3:2 B.4:3 C.2:3 D.1:2
3.一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余下的体积。则剩余的蜡烛(  )
A.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 B.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C.质量变为原来的,密度不变 D.无法确定
4.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是(  )
A.体积越大的物质,密度越小
B.质量越大的物质,密度越大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跟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5.飞机制造师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将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则所需铝的质量是(已知钢的密度是,铝的密度是)(  )
A. B. C. D.
6.有一个装满水的瓶,瓶和水的质量一共是,现将的小金属块放入瓶内,称得三者的质量为,则这小金属块是(  )
A.铝块 B.铁块 C.铜块 D.银块
7.有两种物质制成的两个质量相等的球,其体积之比,物质的密度之比,其中一个球空心的,已知实心球的体积为,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
A. B. C. D.
8.现有密度分别为、的两种液体,若将两液体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若将两液体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则( )
A. B. C. D.
9.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柯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出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量杯的质量为 B.的该液体体积为
C.该液体的密度为 D.该液体可能是水
10.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小应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C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B.当0°C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小
C.当水从0°C上升到4°C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
D.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
11.小应测量一实心塑料小球的密度,先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m,再用量筒测量小球的体积,测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V1,用细线栓一石块,没入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2,然后将石块和塑料小球拴在一起,没入水中,测出水面对应刻度V3,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则塑料小球的密度应为(  )
A. B. C. D.
12.小金根据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如图所示,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水 1.0× 103kgm3
酒精 0.8×103kg/m3
冰 0.9×103kg/m3
铝 2.7×103kg/m3
铜 8.9×103kg/m3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等
B.10克酒精倒掉5克,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4×103kg/m3
C.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液体密度是0.9×103kg/ m3
D.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铜球,则铝球体积不一定大于铜球体积
13.用竹子制作的酒提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酒的香味,如图是一种最多能装2两(100g)白酒(密度为0.8g/cm3)的竹提子,若用它来盛放水,可以装满水的质量为( )
A.100g
B.125g
C.75g
D.1250g
二、填空题
14.如下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已知ρ水>ρ酒)其中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同,a、c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
(1)甲盛的是___________。
(2)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5.如图所示,图中曲线a、b、c分别为不同物质甲、乙、丙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密度最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在一架已经调好平衡的天平上称10g 物质丙时(颗粒状),发现指针右偏,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16.小明把装有450毫升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为________克,此过程体积变化了___________cm3。(ρ水=1×103千克/米3,ρ冰=0.9×103千克/米3)
17.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3∶1,质量之比是 1∶2,甲、乙两金属体积之比是_______ , 如果把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三,剩下部分密度的之比是________。
三、探究题
18.小亮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择了三个体积不同,质量分别为89克、178克、356克的实心铜块做实验。实验中,他用每次都盛有30立方厘米水的量筒分别测出了三个铜块的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质量m/克 体积V/立方厘米 比值(m/V)/(克/立方厘米)
铜块1 89 10
铜块2 178 20
铜块3 356 70
(1)小亮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V)时,发现其中的一个数据测量有误,这个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填数字)。
(2)请你帮小亮指出该错误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19.疫情期间,小科发现医用免洗洗手液流动性较差,并有一股酒精味。查看瓶身的说明,确定洗手液主要成分为酒精。小科想要测定洗手液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盛有适量洗手液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测得烧杯和剩余洗手液的总质量为。经过一段时间液面稳定,如图乙所示。则这种洗手液的密度为___________。
(3)小科发现使用该方法所测的结果比真实值大,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小科进行测量大米密度的科学实验。
(1)小科想用托盘天平称取5g大米(如图甲),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接下来小科应如何操作 ______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______
(3)由于大米吸水膨胀,小科想用排空气法来测量大米的体积。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
小科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5g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气压计)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注射器内空气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 注射器内空气体积
压缩前 p 23mL V
压缩后 2p 13mL 0.5V
(4)由实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______g/cm3。(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为实心物体的密度,不同种类的实心物质密度是不同的,若一个实心的铝球有可能与一个空心铁球的质量和体积比相等,故A错误。
B.密度的公式为质量和体积比,这只是一个计算的定义式,而密度与物体质量和体积无关的,故B正确。
C.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保持不变的,故与质量是无关的,故C错误。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故与体积无关,例如:一块橡皮切了一半,体积减半,质量减半,但是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由图示知,天平平衡则有
m甲+3m乙=3m甲
所以
而甲、乙两实心球体积相等,据得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 还余下的体积,则质量变为原来的,体积变为原来的,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即密度不变。
故选C。
4.D
【详解】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即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时)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不能说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故选D。
5.B
【详解】
设零件的体积为V,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时,体积不变。根据ρ=可得
104kg=
解得V=0.02m3。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m铝=ρ铝V=2.7×103kg/m3×0.02m3=54kg
故选B。
6.A
【详解】
溢出水的质量
m水=500g+16g-510g=6g
因小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小金属块的体积
=6cm3
小金属块的密度
≈2.7g/cm3
则这小金属块是铝块。
故选A。
7.B
【详解】
设这两个质量相等的球分别为甲球、乙球,根据题意知道,m甲=m乙;ρ甲:ρ乙=4:1,所以,
即V乙实=4V甲实,又因为有V甲:V乙=1:5,所以,可以看出乙的体积比实心的变大了,所以乙球是空心的,甲是实心的,所以
V甲=V(甲实),V乙=5V甲
所以,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乙-V乙实=5V甲-4V甲=V甲=V
故选B。
8.A
【详解】
AB.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质量分别为m1、m2,体积分别为V1、V2,若将两液体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甲,则
故A正确,B错误;
CD.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质量分别为m1、m2,体积分别为V1、V2,若将两液体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乙,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则
故C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A.图像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40g,说明量杯的质量为40g,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液体体积为2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60g,而量杯的质量为40g,则此时液体质量为
60g-40g=20g
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D.液体的密度为
ρ=
因水的密度为1g/cm3,所以该液体可能是水。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
A.由图像可知,在0°C时,冰块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质量不变,利用密度公式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A错误;
B.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所以0°C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水从0°C上升到4°C时,其体积变小,利用密度公式可知,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故C正确;
D.密度会随状态发生改变,水结冰后密度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由题意知道,用天平测出实心塑料小球的质量m,由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2、水和石块以及塑料小球浸没时的总体积为V3知道,石块的体积
V=V3-V2
则塑料小球的密度
故选B。
12.D
【详解】
A.同种物质可以是水和冰,状态不同,它们的密度不同,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10克酒精倒掉5克,剩下酒精的密度不变,为0.8×103kg/m3,故B错误;
C.分子之前存在空隙,酒精和水混在一起体积会减小,假如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不变,混合液体的密度
=0.9×103kg/ m3
由于混合后体积变小,所以密度会变大,故C错误;
D.没有说明球是不是空心,所以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铜球,则铝球体积不一定大于铜球体积,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
白酒的体积
V==125cm3
竹提子的体积等于白酒的体积,水的体积等于竹提子的体积,所以装满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ρ水V=1g/cm3×125cm3=125g
故选B。
14.水 大 小
【详解】
(1)[1]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因为水的密度大,所以体积小的是水,故甲容器中盛的液体是水。
(2)[2]容器是形状规则的相同容器,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体积和酒精体积一样,水的密度大,故水的质量大。
(3)[3]容器是形状规则的相同容器,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上,水的体积和酒精体积一样,水的密度大,水的质量大;而水和酒精的总质量一样,所以a、b两点水平面以下,水的质量比酒精小。
15.甲 往左盘继续添加物质丙直至天平平衡
【详解】
[1]根据公式可知,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小的物体,密度越小。由图可知,a曲线所表示的物质密度最小,故甲物体密度最小;
[2] 在一架已经调好平衡的天平上称10g 物质时,是先放上10g的砝码,再往左盘放物体,直到天平平衡。现在发现指针右偏,说明砝码这边重,则需要往左盘继续添加物质丙直至天平平衡。
16.450 50
【详解】
[1]水的质量
m=ρ水V水=1.0g/cm3×450cm3=450g
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即冰的质量为450g;
[2]水结冰后,冰的体积
则水结冰后体积改变了
17.1∶6 3∶1
【详解】
[1]根据公式可知,
甲和乙的体积之比为
[2]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体积无关,则把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三,剩下部分密度的之比还是3:1。
18.70 没有减去最初水的体积
【分析】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大小只与温度、状态、物质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位置、形状、体积、质量无关。
【详解】
(1)(2)[1] [2] 根据密度ρ=,第一组铜块的密度
ρ铜===8.9g/cm3
同理第二组铜块密度也为8.9g/cm3,第三组中
V===40cm3
故体积为70mL不符合要求。每次都盛有30立方厘米水的量筒测铜块的体积,利用的是水和铜块总体积减去原来量筒中水的体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减去原来存在的水的体积。
19.0.9 见解析
【详解】
(2)[1]烧杯和洗手液的总质量为
m1=50g+20g+2.4g=72.4g
根据题意,量筒里洗手液的质量是
m=m1-m2=72.4g-45.4g=27g
由图知,量筒中洗手液的体积是
V=30mL=30cm3
则洗手液的密度
(3)[2]洗手液流动性较差,在测量体积时有一部分洗手液还沾在量筒壁上,使得洗手液的体积测量值偏小,因质量不变,根据可知,密度变大。
20.向左盘加适量大米直到天平平衡 偏大 1.67
【详解】
(1)[1]因为下面实验中用的大米的质量为5g,所以5g的砝码是不能改变的,故应当向左盘中添加大米直到横梁平衡为止。
(2)[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大。
(4)[3]根据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所以压缩前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
V=23mL-V大米
压缩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
0.5V=13mL-V大米
根据题意可以得到
P×(23mL-V大米)=2P×(13mL-V大米)
所以大米的体积
V大米=3mL=3cm3
所以大米的密度
ρ=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