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1《百合花》课件(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1《百合花》课件(1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0 15:3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百合花
1、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概括故事情节)
2、小通讯员是怎样的人?(概括人物形象)
3、新媳妇是怎样的人?(概括人物形象)
4、“我”在文中的作用是?(次要人物作用)
5、小说中多次写到“中秋”,其作用是?(环境的作用)
6、小说为什么以“百合花”为标题?(标题的作用)
1、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概括故事情节)
小说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
“《百合花》的人物描写很有特点,人物形象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人看清了他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矛盾)
2、小通讯员是怎样的人?(概括人物形象)
(1)小通讯员是一个年轻稚气的士兵。
(2)质朴、腼腆又有内敛、拘谨。
(3)热爱生活、自然,有生活情趣。
(4)平凡而伟大,不畏牺牲,对革命坚毅勇敢。
生活的实感,英雄的情怀
3、新媳妇是怎样的人?(概括人物形象)
(1)新媳妇是一个年轻好看的新婚农村妇女。
(2)善良、真诚又质朴、娴静。
(3)矜持、内秀又调皮、羞涩。
(4)识大体、明大义、关心革命。
4、“我”在文中的作用是?(次要人物作用)
(1) “我”作为叙事的线索,串连起整个故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我”是小说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内心变化和性格丰富的见证者,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读者的距离。
(3)“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的残酷,使小说充满了抒情意味,更能凸显军民情深等主题。
5、小说中多次写到“中秋”,其作用是?(环境的作用)
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环境背景,充满诗情画意,舒缓紧张气氛,呈现残酷战斗开始前的生机勃勃和温馨美好,烘托人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对战争的批判。
6、小说为什么以“百合花”为标题?(标题的作用)
(1)“百合花”表达了军民鱼水情的赞歌:质朴、高尚。这条不同寻常的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新媳妇只盖了三天,就永远盖在了烈士通讯员的身上,从而给“百合花”赋予了联系军民情谊的象征意蕴。
6、小说为什么以“百合花”为标题?(标题的作用)
(2)“百合花” 展示了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纯洁、自然。白色本身就有象征纯洁美好的人性与人情的意蕴,而这白色的百合花,更加强化了战时人与人之间面对生离死别所产生的纯朴、圣洁的美好人性和情爱。
6、小说为什么以“百合花”为标题?(标题的作用)
(3)从人道主义情怀来看,“百合花”寓意了哀悼美好生命死亡的哀歌:哀痛、祭奠。百合花是白色,而白色除了象征纯洁外,它还是祭奠的颜色,白花也代表着祭奠。作者有意用白色的百合花意象,暗含了祭奠这些美好而又年轻的生命为革命事业而夭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