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九年级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 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x2- 1 = 2x B. x3+ 2x2= 0 C. D. x2-y+1=0
2. 已知点M(-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值为( )
A. -2 B. 2 C. -3 D. 3
3. 将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都缩小到原来的后,得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
A. 一定不相似 B. 不一定相似 C. 无法判断是否相似 D. 一定相似
4. 质检部门从同一批次100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检测,检测出次品3件,由此估计这一批次产品中次品件数是( )
A.60 B.30 C.600 D.300
5. 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m、n与a、b、c分别交于点A、C、
E、B、D、F,若AC = 8,CE = 12,BD = 6,则DF的值是( )
A.15 B.10 C.14 D.9
6. 下列对一元二次方程x2- 2x - 4 = 0根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无法判断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为,那么的
值是( )
A. B. C. D.
8. 如图,函数与函数y = kx + k在同一坐标系的图象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9. 某人沿着倾斜角为∠,坡度为tan∠=的斜坡向上前进了130m,那么他的高度上升了( )
A. 130m B. 120m C. 100m D. 50m
10.2021年11月,某学校召开田径运动会,甲、乙、丙、丁四位运动员在“100米短跑”训练中, 每人各跑5次,据统计,平均成绩都是13.8秒,方差分别是,,,,则四人的训练成绩最稳定的是( )
A.丁 B.丙 C.乙 D. 甲
11. 如图,学校生物试验园地是长20米,宽15米的长方形.为便
于管理,现要在中间开辟一横两纵三条宽均为x米的小道,要
使种面积为252平方米.则列方程为( )
A.(20 - x)(15 - x)= 252 B.(20 - 2x)(15 - x)= 252
C.(20 + x)(15 + x)= 252 D.(20 - 2x)(15 - x)+ 2x2 = 252
12. 如图,已知点E 是矩形ABCD对角线 AC 上的一动点,正方形
EFGH 的顶点G, H 都在边 BC 上,若AB = 3,BC = 4,则
tan∠CFE 的值(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是 .
14.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一次项的系数是 .
15.在统计学中,样本的方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 .
(在①“集中趋势”,②“波动大小”,③“平均值”,
④“最大值”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16.如图,在△ABC中,∠ACB =,CD⊥AB,DE⊥BC,
垂足分别为点D,E,则图中与△ABC相似的三角形个数
有 个.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的
图象上有A、B两点,它们的横坐标分别为2和4,△ABO的
面积为6,则的值为 .
18.如图,在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 O,A ( -8,0 ), B ( 0,6 )为顶
点的Rt△AOB ,其两个锐角对应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M,且
点 M 恰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 的值为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题,共6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9.(本题满分6分)计算:
20.(本题满分6分)解方程:
21.(本题满分8分)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
的边长为1,△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
图所示.
(1)画出△ABC沿x轴翻折后的△A1B1C1;
(2)以点M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作出△A1B1C1的
位似图形△A2B2C2,使其位似比为2:1;
(3)点A2的坐标 ;
△ABC与△A2B2C2的周长比是 .
22.(本题满分8分)市某区在今年四月开始了第一剂新冠疫苗接种,为了解疫苗的安全、有效情况,从全区已接种市民中随机抽取部分市民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根据年龄x(岁)分为四类:A类:18≤x<30;B类:30≤x<40;C类:40≤x<50;D类:50≤x≤59.现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随机抽取的市民中小于40岁的有 人;
(2)图2中D类区域对应圆心角
的度数是 度;
(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4)若本次抽取人数占已接种市
民人数的5%,估计该区已
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的市民
有多少人?
23.(本题满分8分)某口罩生产厂家2021年9月份生产口罩的数量为200万个,11月份生产口罩的数量达到242万个,且从9月份到11月份,每月的平均增长率都相同.
(1)求每月生产口罩的平均增长率;
(2)按照这个平均增长率,预计12月份这口罩生产厂家生产口罩的数量达到多少万个?
24.(本题满分8分)如图,一楼房AB后有一假山,CD的坡度为= 1 : 2,山坡坡面上E点处有一休息亭,测得假山脚与楼房水平距离BC=24米,与亭子距离CE = 8米,小丽从楼房房顶测得E的俯角为45°.
(1)求点E到水平地面的距离;
(2)求楼房AB的高.
25.(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分别交于A(6,1),B(a,-3)两点,连接OA,OB.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的面积;
(3)直接写出当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6.(本题满分12分)如图①,在△ABC中,AB = AC =10,tanB =,点D为BC 边上的动点(点D不与点B ,C重合).以D为顶点作∠ADE =∠B ,射线DE交AC边于点E,过点A作AF⊥AD交射线DE于点F,连接CF.
(1)当D运动到BC的中点时,直接写出AF的长;
(2)求证:10CE = BD CD;
(3)点D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得DF = CF?若存在,求出此时BD的长;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九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D B D B A C D C B C
二、填空题
13.-3 14.-5 15.② 16.4 17. 8 18.-144
三、解答题
19.(本题满分 6 分)
解:原式=1+1-2-1 (每求出一个值给 1 分)4 分
=-1 6 分
20. (本题满分 6 分)
解法一: x 6x 20 4 分
x1 6, x2 2 6 分
解法二: x2 4x 4 12 4 2 分
x 22 16 3 分 x 2 4 4 分 x1 6, x2 2 6 分
解法三: b2 4ac 42 4 12 64 2 分
4 8
x
2a
4 分
2
x1 6, x2 2 6 分
21.(本题满分 8 分)
(每画出一个三角形给 3 分) 6 分
(3) A2 的坐标(3,6),周长比是 1:2 8 分
22.(本题满分 8 分)
(1)40; 2 分
(2)150; 4 分
(3)补全条形统计图; 6 分
(4)30÷25%÷5%=2400(人)
答:估计该区已接种第一剂疫苗的市民有 2400 人. 8 分
23.(本题满分 8 分)
(1)设每月生产口罩的平均增长率为 x 1 分 2001x2 242 3 分 解得:x1 0.1, x1 2.1(不合题意,舍去) 4 分 答:每月生产口罩的平均增长率为 10%. 5 分
(2)242×(1+10%)=266.2(万个) 7 分 答:预计 12 月份这生产厂家生产口罩的数量达到 266.2 万个. 8 分
24.(本题满分 8 分)
解:(1)过点 E 作 EF⊥BC 的延长线于 F. 1 分 在 Rt△CEF 中,
∵ CD 的坡度 i=EF:CF=1:2 ,∴EF:CF:CE=1:2: 3 分
∵CE=8 米, ∴EF=8 米 ,CF=16 米
∴点 E 到水平地面的距离为 8 米. 4 分 作 EH⊥ AB 于点 H,
∵AB⊥ BF,EF⊥BF, ∴四边形 BFEH 为矩形; 5 分
∴BH=EF=8(米),HE =BF
∵BC=24(米),CF=16(米) ∴HE=BF=BC+CF=24+16=40(米) 6 分 在 Rt△AHE 中, ∵∠HAE =90°-45°=45°,∴AH=HE=40(米) 7 分
∴AB=AH+HB=48(米).∴楼房 AB 的高为 48 米. 8 分
25. (本题满分 10 分)
解: 1把A6,1,Ba,3代入y2
k ,得k 3a 6 1
x
∴k=6,a=-2 1 分
∴ 6 , B (-2,-3) 2 分
2 x
把A6,1,B 2, 3代入y1 kx b,得
6k b1
2k b3
1
2
b2
3 分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1 x 2 . 4 分
1 2
(2)设一次函数 y= 1 x-2 与 y 轴交于点 C,过点 A 做 AD⊥y 轴
于点 D,过点 B 作 BE⊥y 轴于点 E, 5 分 在 y= 1 x-2 中,令 x=0,则 y=-2,∴OC=2, 6 分
∵A(6,1),B(-2,-3),AD⊥y 轴,BE⊥y 轴.∴AD=6,BE=2 7 分
1 OC·AD+ 1 OC·BE= 1 OC(AD+BE)= 1 ×2×8=8. 8 分
∴S△AOB= 2 2 2 2
(3)由图象知,当 y1 y2 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 x<-2 或 026.(本题满分 12 分) 解:(1)AF=4.5 2 分
(2)证明: ∵AB = AC ∴∠B=∠1 3 分
∵ ∠B+∠2=∠4+∠3,∠4 =∠B;∴∠2=∠3 4 分
∴△BAD∽△CDE 5 分
∵
∵AB =10∴10CE=BD CD 6分
(3)点 D 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 DF=CF. 7 分 理由:作 AM⊥BC 于 M, FH⊥BC 于 H, AN⊥FH 于 N. 则∠AMH=∠NHM =∠ANH=90°
∴四边形 AMHN 为矩形, 8 分
∴∠MAN = 90°, MH = AN,
∵ AM⊥BC,tanB =3/4 ∴可设 AM=3x,BM=4x, ∴可得 AB=5x
1
∵AB= AC =10,∴AM=6, BM=CM=
2
BC= 8 ∴BC = 16. 9 分
∵AN⊥FH, AM⊥BC, ∴∠ANF=∠AMD=90° ,
∵∠DAF= ∠MAN = 90°, ∴∠NAF=∠MAD
∴△AFN∽△ADM, 10 分
∴ AN
AF tan ADF tan B 3
AM AD 4
3 3
∴AN=MH= 4 AM= 4 ×6=4.5, ∴CH=CM-MH=8-4.5=3.5, 11 分
当 DF=CF 时,由于点 D 不与点 C 重合,可知△DFC 为等腰三角形,
∵FH⊥DC, ∴CD=2CH=7, ∴BD=BC-CD=16-7=9
∴点 D 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 DF=CF.此时 BD=9. 12 分九年级数学 第8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