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数学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20 11: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角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更好的掌握“角”的相关知识。
2、初步感知整理与复习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进行简单的归类与整理。
难点:会将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方法:
1、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2、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准备:二年级上册的数学书,多媒体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角的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看,认识吗?
生:认识。
师: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生:角。
师:是的,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角。今天啊,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复习)
二、自主学习,分享交流。
1、课前参与:自主复习数学书38页——42页,整理《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
提示:先把每个例题看一遍,然后想一想从那个例题你知道了哪些知识,然后把它们记录在你的草稿本上。最后再看看43页到45页的练习,把自己不会做的弄不清楚的做上记号,等会儿可请小组内的同学帮忙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亲身经历一个自主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由于孩子很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孩子所获得的知识点比较零碎,或者找出的知识点很少,但是正因为不会,孩子们在看书复习的过程中肯定是动脑认真思考了的。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收获会越来越多的。】
2、复习回顾有关角的知识。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学习了角的哪些知识呢?
让学生充分汇报,并根据学生的发言将相应的知识点粘贴在黑板上,学生自己贴,可以很乱、很无序。
学生每回答一个知识点,就紧跟着展开复习巩固。
如:
生1:我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老师可跟着出示PPT,让孩子们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生2:我知道“画角”,先画顶点,再画边。老师可让孩子们自由在草稿纸上画角,并选其中比较优秀的和有问题的进行展示,发现优点,纠正错误。
生3:我知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
这时,我先课件演示,再做一个游戏,用身体和手臂变角。
【设计意图:孩子们汇报知识点的这个过程,就是把本单元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并让孩子亲自上前将自己找出的知识点贴在黑板上,并适时鼓励,激发孩子们像“那样”来找出知识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小结:大家可真厉害,短短几分钟就想到了这么多角的知识。请大家看黑板上大家贴出来的这些知识点,大家有什么感受啊?
(引导学生说出“多”而“乱”)
师:是的,确实感觉有点乱,怎么办呢?
生:整理一下。
师:这个主意不错,那你们觉得应该怎样整理呢?
(关系密切的)
师:好吧就按照你的建议,我们把这些知识宝宝送回自己的家。接下来,请大家和组内的同学一起分一分、摆一摆,看哪些知识宝宝同住一间房,并说说为什么要那么分?看看哪个学习小组分的最快、理由最充分!
3、小组合作。
分一分,归归类。
摆一摆,说一说。
4、汇报。
(让学生充分的说,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知识点进行归类。)
5、小结:像这样把学过的知识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一一例举出来,这个过程我们叫做对知识的整理。(板书“整理”)其实呀,对所学知识的整理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了一次复习巩固。由此看来整理与复习可真是一对好朋友啊!(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就是让孩子亲身经历对知识点的整理的过程。先让孩子们感受到把知识点随便贴在黑板上很“乱”,所以需要整理一下。让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让小朋友们学会将知识点归类。让孩子们明白,把相关知识点归为一类的这个过程就是对知识点的整理的过程。】
6、师:同学们,除了大家的这种整理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老师也把这些知识整理了一下,请大家看大屏幕。
7、师:大家再看看黑板,有什么感受?
(整齐、有条理……)
【设计意图:一是向学生展示“复习与整理”的方法的多样;其次,让孩子们感受到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后的优点。】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师:是的,由此看来,整理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你们就又掌握了一种学习数学的法宝。接下来我们就学以致用,用我们刚才整理和复习到的知识一起去“数学乐园”闯闯关吧!
请看第一关:填一填,三星题,这一关表现好的话,每个同学都将获得三颗星的奖励!加油!请看题:
(一)第一关:填一填。
(1)角有( )个顶点,( )条边。
(2)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组成的是( )角。
(3)角的大小和( )无关,和( )有关。
(4)一个三角尺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和( )个锐角。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每个人都获得了三颗星,了不起。接下来,我们继续向四星题进发,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第一关,从最简单的基础知识入手,以填空的形式,给更多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
(二)第二关:
1、分一分:按要求分一分。
(
(5) (6)
) (
(2) (3)
)
钝角( ),锐角( ),直角( )。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
(2)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3)三角尺的直角和黑板的直角一样大。( )
(4)两个锐角拼成的角,肯定是钝角。( )
师: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轻而易举的又得了4颗星,好期待你们更好的表现啊,接下来是五星题,敢挑战吗?好,请看背投。
【设计意图:以判断题的形式,从角的组成、角的大小以及拼角这几方面来检验孩子们对“角”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较难的两道题——“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和“两个锐角拼成的角,肯定是钝角”,学生回答后,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第三关:数一数。
数一数下列图形各有几个角?
有( ) 个角 有( ) 个角
有( ) 个角
【设计意图:数角,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由浅入深,拓展学生思维。】
四、自我反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进一步加深对“整理与复习”这种学习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
角的初步认识
) 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
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大小:和两边的长短无关,和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
画法:先画顶点再画边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反思评价”的过程,让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完整的经历了一次“整理与复习”。对于低年级来说,称得上是一堂比较完整、比较成功的复习课了。但是,由于是二年级的小朋友,所以对孩子来讲难度还是很大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状况,如:二年级小朋友的总结归纳能力还是很不够的,这一点,我的课堂预设不够,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另外,从“知识整理”的呈现形式还可以更多样化。今天,我重点只呈现了“网络图”的形式,其实,像“知识树”的形式,我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本节课的知识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形式展现出来,孩子们可能会更喜欢。
总之,通过这次尝试“复习课”的设计宇教学,我收获不小,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低年级也是可以上好“复习课”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但在客服困难的过程中收获的更多的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