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说课[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雨点儿》说课[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4-09 17: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雨点儿》说课
教材分析:
《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雨水。雨水和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课时目标:
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整体设计理念(教法与学法设想):
孩子们学习语文应该是一种美丽的畅想。在追求自主感悟、个性体验,人文熏陶的新课标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美丽畅想的情境和空间。让他们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张扬个性,陶冶行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课文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响并茂的效果,为学生学习创设美好的想象空间,提供学生体验、感悟,引导学生美美地读课文……总之,多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美好地学习语言的环境。同时,语文学科有其工具性的作用,所以,在体现人文性同时。我力求在教学设计中落实语言训练点(包括学习生字的方法指导,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义,训练“数不清的( )”,力求寻求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的平衡点——关注人文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同时注重朗读感悟,重视探究汉语言的魅力,以学好语言运用好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呈现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本堂课力图追求的境界。
教学环节设计及意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请大家看一幅图,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图片云彩)它已经成为一个妈妈了,那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呀?云妈妈。那云妈妈的孩子是谁呢?我请小朋友来叫一叫它。(指名叫)雨点儿,它是我们今天的新朋友,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要送给能干的孩子。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产生亲切感。]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接下来我们就来比比谁能干?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自由拼读组词。请你打开课本,自己来完成。完成的小朋友请你坐端正了,哦,xxx很能干,雨点儿乐于和你交朋友。(奖励雨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语言和奖励,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2、你们都自己学习过了本课的生字,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呢?生字宝宝要来考考你了。你认识了谁?(指名读——同桌读)
3、都挺不错的。我摘掉了它们的帽子,没有了拼音的帮助,你还认识吗?(去拼音,开火车读字)
4、看看小朋友的反应怎样?
[设计意图:识字由带音节认读到摘掉音节认读,给学生学习的坡度,巩固识字效率。]
三、 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1、小朋友们真棒,生字宝宝都认识了,读得很不错,那下面这段话你也能读得这么棒吗?
2、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再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词语:数不清)
除了雨点儿是数不清的,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雨点儿一样数不清?
[设计意图:当读到数不清的雨点儿的时候,为了让小朋友更深刻地体会”数不清”,我请小朋友到黑板上画雨点儿,在画中小朋友们体会到了画不完,也体会到了数不清的含义,然后进行思维训练,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数不清的东西。]
还从其它地方读懂什么了吗?(理解词语:飘落、云彩)老师演示“飘落”。
[设计意图:在学习飘落一词时,先让小朋友讨论说说,在小朋友讨论不到点上时,我通过实验“一张小纸片与粉笔落下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发现纸片与粉笔在落的过程中的不同点,从而体会到了飘落的特点。]
3、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要是你就是雨点儿,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看图指名说)
4、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雨点儿们说了什么悄悄话。(出示三个自然段)一起读,自己读,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听,然后请你说说你听了它们的对话,知道了什么?
(1)可爱的小雨点你能告诉我,有花有草的地方在哪吗?
(2)大雨点儿去的地方了,你先想象一下那会是个怎样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比如:戈壁滩,沙漠,缺水的城市、村庄等等)(指名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感悟文本,体会雨点儿的“美”。]
5、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试试,一个做大雨点儿,一个做小雨点儿,分别来读它们的话,我来读提示语。你们觉得他们读得怎样?(生评)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6、大雨点儿与小雨点儿说完话,各自去了自己要去的地方。
我们先跟着小雨点儿去它去的地方。(出示图)你们看到什么了?(看图说话)小雨点儿来到之后,怎样了呢?(出示句子)请你自己读一读,读给同学听。
接下来,我们要去有了大雨点儿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出示句子)用朗读来表达其中的美。
雨点儿让大地变得如此美丽,雨后的景色多美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7、你能清楚响亮地送给雨点儿一句话吗?你最想对雨点儿说什么?
我们要好好地感谢雨点儿。让我们真心地对雨点儿说声:“雨点儿,谢谢你!”把我们对雨点儿的喜爱用朗读来表达,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四、巩固生字。
云妈妈要接他的孩子回家了,让我们跟雨点儿说再见吧!(课件)
[设计意图:回归到课文的导入,让本节课有完整的感觉,也能吸引学生,从而更好地巩固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