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脉搏》教案
章节 第三单元 第七课 课时数 1 授课人
课题 时代的脉搏 第1课时 1 讲课时间 45分钟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等 教具 PPT课件、多媒体播放设备、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认识美术作品与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理解美术形式变化得以发生的社会因素,从物质、观念的角度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理解当代美术作品特点和它所体现时代特征,能从更多角度来鉴别、评价美术作品。
教材分析 1、本课教材选用的是湘版高中美术鉴赏下篇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第7课《时代的脉搏》。2、教材主要围绕“把握美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而展开。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欣赏分析、讲述与思考、体验与探究,让学生理解美术形式变化得以发生的社会因素,从物质、观念的角度了解美术,使学生能从更多角度来鉴别、评价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 认识美术作品与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当代美术作品特点和它所体现时代特征
教 学 过 程 设 计(内含学法指导内容)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PPT课件:(美)Daniel Nyari 在近期为足球杂志提供插图 23幅作品展示:主题是从1930年至2014年的世界杯历史瞬间 学生4位表述 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故事激趣 PPT课件:展示传统门神的图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部分地区广泛流行的抗战门神。 1.提问:你知道图片中的人物是谁?2.引入课题:(1)首先让学生猜图片中的人物是谁?(2)然后引出门神的故事。(3)学生了解这个传统之后,我又让学生根据门神的人物的变化谈谈谈产生变化的原因。(4)通过对比,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美术作品体现着时代的需求,为后面的深入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板书:时代的脉搏 学生自由回答 揭示主题:运用故事导入加对比鉴赏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欣赏作品,初步感知 研讨:在对门神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著名画家杨之光的作品《一辈子第一回》 提问:(1)作品在内容上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新思潮?(2)作品在形式上有哪些创新的地方?2.分析:通过仔细观察和讨论合作,学生得出结论。美术作品随时代的影响体现在内容变化和形式变化两个方面,作品形式上的变化较难理解。3.师生总结:美术作品在内容上表现社会新风尚,在形式上运用新的语汇。 学生仔细观察和讨论合作回答 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美术作品随时代的影响体现的两种变化
四、学教结合分析、讨论重点突破 小组讨论:探究中西方当代美术作品选择《雅典学院》《梦露》《大宫女》三幅作品作为欣赏重点 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鉴赏和中西方当代美术鉴赏两方面。提问:你能说出图中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画的特点与当时社会思潮之间的对应关系吗?师引导:首先,我精心设计了。欣赏导读卡,强化知识点。导读内容分为中国古代人物画鉴赏和中西方当代美术鉴赏两方面。在中国古代人物鉴赏中我采取表格形式,让学生填写,其次,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学法指导,激活学生思维。在中国古代人物画鉴赏时,我采取自读教材填表格、小组交互检查、大组派代表展示的方式,迅速达成教学目标;在对当代美术作品鉴赏时,我利用视频展示、小组合作、团队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对当代艺术有较充分的了解。最后,以点带面,深入挖掘。当代艺术的欣赏是本课的难点,为了使学生理解各种艺术现象产生的原因,我在学生讨论之后利用互联网资料进行拓展,使学生横向比较,提高认识。如在鉴赏《大宫女》这幅作品时,学生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于是我找出作者“游击队女孩”的系列资料以及同期的另一些作品,包括当时人们对其评价,使学生逐步理解作品产生的社会学意义。 学生同桌讨论。每幅作品提供了两至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代表上台讲述 本课鉴赏的内容容量大,时间跨度长,作品涵盖了古今中外。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内涵,我在教学中采取“学教结合、以学导教”的方式,利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达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自主学习课堂检测,举一反三 自主学习通过上一个环节的学生自由探讨之后,学生对美术作品体现时代思潮有了较深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我展示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生于1928年,1987逝世,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随机抽查几个小组的同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述 教师引导:美术鉴赏容易流于形式,学生了解几幅美术作品和几位画家并不是目的,为了使学生真正提升美术素养,还在于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1.作品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2.作者想批判什么?3.作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你对作品的看法? 自主学习墨西哥比划运动小节,并小组讨论这场运动为什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检测学生综合评述的能力,提升鉴赏水平
六、思考体验,拓展提高 梦露(版画 1967 )(美国 ) 安迪。沃霍尔 师:在学生对《梦露》进行评述后,我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说:既然当代美术作品以批判现实为主,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现象需要批判?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将安迪·沃霍尔的《大批判》进行改编,改为你们对社会的批判。一石激起千层浪,听到创作任务后,学生们异常兴奋,有的批判乱扔垃圾,有的批判环节污染,有的批判应试教育,有的批判贪官污吏……。创作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们在尽情的批判中享受了美术创作的快乐。 学生自由回答 开拓思维、延伸课堂实践出真知,为了更好的使学生理解当代艺术,我设计了改编原作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七、课堂小结,展示升华 1.思考和讨论 为什么说从美术作品中可以看到社会风俗的变迁和社会思潮的发展与变迁?你能举出其它有关紧贴时代脉搏的美术作品吗?2.视频:美国安迪.沃霍尔的《梦露》 师:特定的时代背景都会产生特定的艺术语汇,每种新的艺术语汇都会对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促生出艺术家新的艺术追求。因此,艺术家艺 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与“时代背景”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画家往往是一个时代弄潮儿,他们敏感的发现与极具个性的表达,使我们能更真实的、更诗意的存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理解他们所创造出的优秀作品,我们要学会认识并尊重这些作品。同时,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更多的关注生活关注当代艺术,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也更富有诗意。 学生总结 言简意赅的课堂小结能升华本课的内容,给学生留下深思
八、板书设计 第七课 时代的脉搏美术与新中国社会思潮嬗变中的中国美术社会思潮与西方美术
九、教学后记 新课程标准中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更应是培养具有创造性学习方法的活动的理念,结合学术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进行创造性的观点、思想、情感的表达。课堂上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美术家的表现世界的独特方式,应该增加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