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 音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 音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0 13:3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科学单元达标测试卷(一)
第一单元 声 音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判断题(对的填“T”,错的填“F”。每小题2分,共24分)
( )1、耳朵不用睡觉,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 )2、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 )3、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 )4、兔子耳郭的作用是用来聚集声音的。
( )5、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 )6、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7、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 )8、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 )9、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 )10、弦的松紧程度会影响发出声音的高低。
( )11、我们讲话是我们的舌头在振动发出声音的。
( )12、用杯子和水我们能制做一套简单的乐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
A、尼龙线 B、木尺 C、钢尺
2、下面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钢管 B、水 C、真空
3、二胡演奏前,琴师都要通过松紧弦来调音,松紧弦是为了改变( )。
A、声音的高低 B、声音的大小 C、二者都改变
4、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下面方法对的是( )。
A、紧闭嘴巴 B、捂上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C、把声音放大才听清楚
5、音乐中“3”、“4”、“5”三个音阶,( )的音最低。
A、3 B、4 C、5
6、鼓膜对人很重要,但也很轻薄,以下对耳保护不利的是( )。
A、不乱拧耳廓
B、频繁地掏耳朵
C、不对别人耳朵大声说话
7、当我们把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铃声( )。
A、越来越小 B、 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尖
8、外耳的( )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
A、耳郭 B、 耳蜗 C、鼓膜
9、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筒里。
A、空气 B、棉线 C、纸杯
10、医生检查病情时,常戴有一个听诊器,它的作用是( )。
A、产生声音 B、收集声音 C、产生噪声
1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B、鼓面绷得越紧,音高越高
C、鼓面越大声音越高
1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口琴的簧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高
B、声源振动越快,它发出的声音越大
C、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它发的声音大小不同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_________。音叉上都标有有字母和数字,例如“C 512”,字母代表这把音叉发的声是C调,数字代表的是这把音叉振动时每秒振动_________次。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就是一个_________,如果振动停止了,声音就会停止。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来描述,它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振动幅度越______,它也就越大。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来描述,它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______。
5、声音以______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也发生_______,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6、弦乐是一种常见的乐器,它们靠弦的_______发出声音,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与弦的材料、__________、粗细及_________程度有关。
四、连线(10分)
1、把下面的描述与声音的特征用线连起来。
大声说话
尖声高叫 强弱
用力击鼓
男低音 音高
轻言细语
2、把耳的结构部分和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传递振动到内耳
听小骨 传递声波到中耳
耳蜗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五、探究题(共15分)
1、(3分)回忆耳的结构,我们是这样听到声音的:
声源→______→耳廓→外耳道→_______→听小骨→耳蜗→______→大脑感受声音
2、(4分)如下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不同量的自来水,然后用小棒分别敲击杯口。
A B C D
(1)敲击时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
(2)敲出的音高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_____、B、C、______(填序号);
(3)如果实验时用嘴对着杯子口吹气也会发出声音,这时是_____在振动发声。
3、(4分)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棉线_______传递声音。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铜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明铜丝比棉线的传声效果要_______一些。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两话筒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棉线停止了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棉线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4、(4分)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声源处开始,慢慢远离,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记录下表。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米)
泡沫塑料板 0.3
玻璃 1
木板 0.5
硬纸板 0.7
以上四种材料隔音效果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一、判断题
1-6:FFTTTT 7-12:FFTTFT
二、选择题
1—6:CCABAB 7—12:AABBCB
三、填空题
1、音高 512 2、振动 声源 3、强弱 幅度 大
4、音高 快慢 高 5、波 振动
6、振动 长度 紧张
四、连线题 略
五、探究题
1、(1)空气 鼓膜 听觉神经
2、(1)杯子 (2)D A (3)空气
3、(1)可以 (2)好 (3)振动 (4)不能
4、度 种子的发芽不受光照的影响
泡沫塑料板 木板 硬纸板 玻璃
20
2020年下期小学四年级科学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1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