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的表现不包括
A.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混合
B.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C.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因素
D.“美利坚人”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
2.2012年10月8日,纽约市举行第68届哥伦布日游行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纪念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21·cn·jy·com
A.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
B.到达印度,开辟了亚洲新航线
C.到达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
D.进行环球试航,证明地圆学说
3.阅读《欧洲移民表》,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
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
4.19世纪中叶后,美国随着疆界的不断扩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的领土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大批劳动力。外来移民迅速增加,形成了一股空前规模的移民潮。在这股移民潮中,大量华工从事的主要工作是
A.开矿筑路 B.金融证券 C.建立牧场 D.买办经商
5.从1819 年新加坡开埠起,就有来自马来西亚、中国、印度等邻近国家的移民进入,新加坡多种族社会开始逐渐形成。这表明新加坡
A.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B.缺乏自身特色的主流文化
C.地处马六甲海峡位置优越 D.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6.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下列关于不同时期的人口流动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③“在这一时期,国际人口迁移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
④“法国、英国从中国征集了近50万劳工作为其军事后援”
②“66%移居美国的移民来自英国,大规模的向外移民源于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7.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看,如图所反映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非洲黑奴被贩卖上船,送往美洲大陆
A.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B.加强了美洲和非洲地区联系
C.加速了西欧工业时代的到来 D.促进了西欧殖民主义的发展
8.世界近代史上,骇人听闻的黑奴贸易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A.非洲人口过剩 B.黑人体力强壮
C.非洲经济落后 D.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9.“仅安第斯地区印加帝国的人口就有600万人左右,而征服后过了50年,就已减少到150万人。”这表明( )
A.世界性的人口大流动由此开始 B.殖民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C.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防疫水平 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财富的集中
10.下面是1825年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情况表。造成巴西此种人口构成的历史原因是
葡萄牙殖民地巴西人口构成(%)
欧洲人 23.4
混血种人 17.8
非洲奴隶 49.8
印第安土著 9
A.葡萄牙率先开辟了新航路
B.工业革命从英国向美洲扩展
C.大量土著居民被掠夺到欧洲
D.黑奴贸易和欧洲移民的拓殖
11.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两岸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
①荷兰人兴起喝茶之风②法国人的菜肴中出现香料
③印第安人开始食用可可④印第安人开始食用牛肉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12.阅读下列《欧洲移民表》,对此比较好的解释是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1932年 3420万
俄国亚洲地区 1800—1939年 1200万
阿根廷 1856—1932年 640万
加拿大 1821—1932年 520万
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
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
13.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而被迫在矿山劳动的印第安人却在残暴的奴役下大量死亡。上述材料凸显了
A.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B.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
C.拉丁美洲的富有 D.殖民者的能力强大
14.1518年底,天花首次在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出现,并在其后两百年中多次发作。在17世纪的前3/4的时间里,新英格兰土著人口的数量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人。由此导致
A.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B.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C.许多欧洲人移民美洲
D.众多中国人向美洲移民
15.从17世纪中叶起。随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洲种植园经济的迅速发展。黑奴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仅17世纪下半叶,荷兰就从西非海岸运出至少10万黑奴。黑奴贸易
A.弥补了美洲劳动力的短缺
B.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D.阻碍了美洲社会经济发展
16.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下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②处的“商品”应为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黑奴
B.工业产品
C.茶叶、丝
D.金银、原料
17.17世纪,荷兰、英格兰、威尔士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续增长,意大利和法国人口处于停滞状态,西班牙属尼德兰、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的人口下降。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荷兰、英格兰等国人口继续增长是因为奴隶贸易
B.意大利、法国人口停滞是因为丧失海上贸易航线
C.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人口下降是因为黑死病肆虐
D.地理位置、殖民方式等影响国家人口增长的形势
18.“人被打上烙印,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许多人都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该文中“人”的航程的起点与终点是【来源:21cnj*y.co*m】
A.欧洲非洲 B.欧洲亚洲 C.亚洲美洲 D.非洲美洲
19.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急剧减少。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黑奴贸易 B.殖民屠杀 C.工业污染 D.商业战争
20.《世界通史》:“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确立 B.农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
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线消失殆尽 D.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启
21.下列内容出自某历史论文的子目。据此判断,该论文的研究主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拉美多元文化的发展 B.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C.美国多源文化的表现 D.美洲传统文化的消失
22.下表反映了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单位:%)情况,据此推知(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D.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23.据统计1851-18 ( http: / / www.21cnjy.com )61年澳大利亚的全部黄金产量大约价值1.24亿英镑,相当于当时世界黄金产量的40%,在1854--1870年,有价值3531956英镑的886065盎司的黄金和价值560627英镑的黄金制品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输往中国;仅在1856年,就有116903盎司黄金和价值50万英镑的黄金制品流往广州。对于大量黄金流入中国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外国对中国进行的资本输出 B.反清势力用金钱支持太平天国
C.中国在对澳贸易的出超地位 D.在澳华工积累的财富汇往国内
24.在历史上,有的印度教徒为宗教许愿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孩子作为祭品投入恒河;向神祈子的妇女必须将此后所生的一个孩子投入恒河中还愿;中、西部印度还盛行杀害女婴。英印政府两次颁布法令将杀婴定为杀害罪。这些行为逐渐被消灭。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毁灭了印度传统文化
B.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目的在于改造印度文化
C.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客观上改造了印度文化
D.英国统治印度说明了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
25.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他们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2·1·c·n·j·y
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 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
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 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
27.下表是某大洲15—19世纪居民人种变化的估计数值,通过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你认为该大洲最有可能是21*cnjy*com
年份 白人(人) 混血人种(人) 原住民(人)
1490年 0 0 50000000
1570年 138000 25000 9700000
1650年 725000 644000 9105000
1852年 1319000 6252000 8211300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28.史学界认为:奴隶贸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严重地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相报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联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奴隶贸易
A.阻滞了非洲地区的社会转型 B.打破了多元文明格局的平衡
C.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推动了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
29.下图为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最早的唐人街街景(在今墨尔本)。当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的主要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开采金矿 B.开拓种植园 C.修建铁路 D.建设港口
30.下表西方黑奴贸易废除情况表,由此可推知,黑奴贸易终结主要是因为
1807年后 英美法先后宣布禁止黑奴贸易,但黑奴贸易禁而不止
1861—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使大西洋黑奴贸易的根基发生了彻底的动摇
1890年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通过了反对奴隶贸易的总决议书,黑奴贸易最终划上了句号
A.工业革命与黑奴贸易的矛盾 B.国际会议通过立法方式推动
C.各国政府先后采取措施推动 D.黑人奴隶不断进行反抗斗争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公元2世纪,亚欧大陆偏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生活着众多的游牧民族,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在中国,勾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连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在欧洲,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7世纪起,阿拉伯人势力扩大,建立起阿拉伯帝国.www-2-1-cnjy-com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伊比利亚的丈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断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摘自斯基德莫尔、史密斯、格林著,张森根等译《现代拉丁美洲》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亚欧游牧民族的大迁徙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侵略者的殖民活动对美洲文化产生什么作用?
32.移民社会面临着文化认同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会中关于排华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案(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辩论起初集中于对中国人口的恐惧上。俄勒冈州参议员拉法叶格佛说:“她(中国)的人民会如蝗虫一样蜂拥而至。”就当时的在美华人人ロ而言,心理意义上的人ロ威胁要远大于实际上的。因为1876年的调查报告明确指出,在美华人人ロ仅有10.5万人,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成年男性劳动力,并没有耗费美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调查报告中大多数证人都使用了“勤劳”“安静”“可靠”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们所接触过的华エ。国会辩论中也提到了中国移民不愿同化的问题。俄亥俄州众议员伊兹拉泰勒认为:“中国人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美国的法律规定只有白人和本土出生黑人的后裔能够成为美国公民,如果说中国人不可同化,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被给予这样的权利。他们在加州的遭遇能够让他们接受被同化吗?【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曹雨《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立法过程分析
(1)假如你是1882年美国国会中的一名议员,面对排华法案,你是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文化认同问题的正确认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奴隶贩子把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黑奴贸易使非洲损失精壮人口一亿以上,造成非洲长期落后贫困。在美洲,殖民者大力推行奴隶种植园制度,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各种赚钱的农产品,如咖啡、甘蔗、靛青、烟草及棉花。他们还在矿山大规模使用黑人和印第安人奴隶,开采金银矿藏。
——摘编自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材料二 1807年,英国议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英国船只从非洲往美洲运送奴隶,规定英国船只上每发现一名奴隶,罚款100英镑(约合190美元),英国还在1833年通过《废除奴隶制法案》,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同月,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签署法令废除奴隶贩卖。此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制定法律废除奴隶制。长达400年之久罪恶的跨大西洋奴隶贩卖活动宣告终结。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www.21-cn-jy.com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某大洲15-19世纪人种变化估计数值(单位:人)
年份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年 0 0 0 50 000 000
1570年 138 000 235 000 25 000 9 700 000
1650年 725 000 815 000 644 000 9 105 000
1852年 1 319 000 1 188 000 6 252 000 8 211 300
(1)使用不同的线条,在图中画出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三条主要路线。
(2)判断材料二所示的大洲并说明依据。
35.人口跨区域的转移史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美洲,此后,西欧国家争相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印第安人大批死亡。欧洲殖民者掳掠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欧洲人因各种原因也大批远涉重洋,到达美洲。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以及金矿的发现,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不断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生齿日重,地狭人稠”。郑和下西洋之后,东南沿海民众不断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19世纪,东南亚锡矿的开发,橡胶园的开辟,北美、澳洲、南非的金矿开采和铁路建设,南美洲种植园的拓展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力。19世纪30年代,由英国殖民统治者组织首批印度“契约劳工”到达海外,此后,印度人大规模前往海外。1860年,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形成了前往美洲及大洋洲的“苦力贸易”。19世纪末,拉美国家鼓励外国移民进入,日本地少人多,很多人为改变命运移民拉美。
材料二 16—20世纪世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路线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读上图,分别指出欧洲与亚洲人口跨地域转移到哪些地区?
(2)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与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分析欧亚人口转移不同方向的历史原因。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对印第安人来说美洲不是新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4万年前就有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被欧洲“发现”前,占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大约有4000万人,其中在拉丁美洲约2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为950万人……
南北美洲的移民分布(单位:百万)
白人 黑人
1835年 1935年 1835年 1935年
北美洲 13.8 124.3 2.6 12.4
中美洲 1.9 6.9 2.7 8.4
南美洲 2.9 40.9 4.5 18.7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美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思想家叶适对理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判,首先是针对理学家大肆宣扬的“道统说”展开的。按照程朱理学的“道统说”,“道”之传递,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至孔子,孔子传曾参,曾参传子思而再传孟轲,至宋代又为二程和朱熹相继承接。叶适对尧至孔子的道统传递并无异议,但对孔子之后的传递系统,他认为这明显属于杜撰。在此基础上,叶适进一步剖析理学的思想来源,揭示其“中国之学”和“夷狄之学”相混杂的内在本质。叶适认为,理学尤其是程朱之学实际上并不是源于尧、舜、子思之道,而是发挥孟子的“新说奇论”,再掺之以佛学和老庄之学部分内容的产物。其结果是“道之本统晦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陈国灿《叶适与南宋反理学思潮》
材料二 明清之际,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还十分注意把中国儒家经典传到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如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意大利。1626年,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又译《五经》为拉丁文,在杭州刻印。入清以后,意大利传教士殷铎泽和葡萄牙传教士郭纳爵将《大学》译成拉丁文,称之为《中国之智慧》。随之,殷铎泽又译《中庸》,书名为《中国政治道德学》。2-1-c-n-j-y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清之际欧洲出现的“中国热”现象。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788年1月18日,由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共1 530人的船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这些人当中就有736名囚犯。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而每年的1月26日后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21*cnjy*com
材料二 1900年全部六个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成立。【版权所有:21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个个原住民男子排成一排,他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脖子上挂着铁链,旁边持有步枪的白人则看管着他们。这组黑白照向人们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末白人定居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残酷统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三 19世纪50年代,在新南威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逐一发现,并发现大量其他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发展和致富。
(1)据材料和所学,概述英国对澳大利亚地区扩张方式的变化
(2)据上述材料,说明英国的殖民统治对澳大利亚产生的影响。
39.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与拉丁美洲地区一样,185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前,美国同样推行这种契约华工制度。……1849年9月,加利福尼亚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一种禁止蓄奴制的州宪法。1850年,美国国会各代表经过激烈争论,终于达成了《1850年妥协案》,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被接纳加入合众国。……英国国会于1855年通过一项《乘客法案》,规定香港为由中国赴美国的唯一港口,而香港早在1841年已被宣布为自由港。……基于以上原因,赴美国的移民又出现了一种新形式——“赊单工”。“赊单”系广东话,意为“赊欠船票制”。……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船费最低每人约40美元,而归还时须偿还大约100美元。这笔钱规定每月在工资中加以扣除。华工必须偿清债务才能回国,否则,轮船公司就不准售给他回国的船票。由于华工在国内一般都有妻室老小,都想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故里,所以一般都尽快还清这笔债务。
——摘编自陆国俊《美洲华侨史话》
(1)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移民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据材料概述其原因。
(2)材料所涉及的前后两种移民形式有何根本区别 有人认为,从华工的角度看后者显然优于前者,试分析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外华人变化表
年代 人口(单位:万) 资料来源
宋代经济中心南移至明代海禁开放的六百多年中 数万 厦门大学历史所:《东南亚论文集》
明代海禁开放至鸦片战争三百多年中 十几万至一百多万
1879 300 李长傅:《中国殖民史》
1899 400
1905 760
1921 860 《南洋研究》2卷第5号
1931 1282 《南大与华侨》11卷3号
1940195619621963 850140016001700 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
1975 2200 陈烈甫:《东南亚州的华侨、华人与华裔》
1982 2400 《中国百科年鉴》
1984 近3000 《人民日报》
——朱国宏《论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
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现象自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到现代,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代早期的国际迁移,即始发阶段。唐宋元明时期进入自发迁移阶段。明中叶以后,开始进入被迫迁移阶段。“一战”到建国时期,处于推动迁移阶段。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1教育网
——据朱国宏《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的历史观察》整理
材料二 明代后期,正值西欧殖民者在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海域为争夺中国商品而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时,“隆庆开关”开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一处口岸,允许泉州和漳州的商人对外贸易,并且仍禁止对日贸易。尽管如此,仍使中国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大量的海外贸易船涌向马尼拉等地,以中国的生丝、丝织品换取大量的墨西哥银元和日本白银,随之亦形成了一股海外移民浪潮。
——李金明《明代后期的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后期形成海外移民浪潮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的表现不包括
A.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混合
B.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C.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因素
D.“美利坚人”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
【答案】D
【详解】
“美利坚人”是整个北美地区居民的共同名称,因而体现的是共性,不是“多元”的表现,D符合题意;A、B、C三项描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12年10月8日,纽约市举行第68届哥伦布日游行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纪念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版权所有:21教育】
A.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
B.到达印度,开辟了亚洲新航线
C.到达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
D.进行环球试航,证明地圆学说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哥伦布的航海成就是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故C项正确。
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是迪亚士,A项错误。B项是达 伽马。D项是麦哲伦。
3.阅读《欧洲移民表》,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
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
【答案】D
【详解】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世界各地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人口的流动既促进了世界整体化,同时也是世界整体化的主要表现之一,D正确;汽车发明是在1885年,与题干时间并不完全重合,排除A;世界性经济危机最早是在1857年,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
4.19世纪中叶后,美国随着疆界的不断扩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的领土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大批劳动力。外来移民迅速增加,形成了一股空前规模的移民潮。在这股移民潮中,大量华工从事的主要工作是
A.开矿筑路 B.金融证券 C.建立牧场 D.买办经商
【答案】A
【详解】
19世纪上半期,在美国西进运动中,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大量华工移民美国,成为美国加州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故选A;当时中国华工大多出生穷苦百姓,文化水平低,很难从事金融证券工作,排除B;建立牧场是资本家的活动,排除C;买办经商是西方列强侵华时,在中国沿海地区出现的现象,排除D。
【点睛】
5.从1819 年新加坡开埠起,就有来自马来西亚、中国、印度等邻近国家的移民进入,新加坡多种族社会开始逐渐形成。这表明新加坡www-2-1-cnjy-com
A.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B.缺乏自身特色的主流文化
C.地处马六甲海峡位置优越 D.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
【答案】A
【详解】
材料“就有来自马来西亚、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度等邻近国家的移民进入”“新加坡多种族社会开始逐渐形成”体现外来移民对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影响,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A。
6.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下列关于不同时期的人口流动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③“在这一时期,国际人口迁移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
④“法国、英国从中国征集了近50万劳工作为其军事后援”
②“66%移居美国的移民来自英国,大规模的向外移民源于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答案】B
【详解】
①“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的发展中国家”,指的是当今时代的移民。②“66%移居美国的移民来自英国,大规模的向外移民源于经济的发展”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移民。③“在这一时期,国际人口迁移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黑奴贸易。④“法国、英国从中国征集了近50万劳工作为其军事后援”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移民。按时间先后顺序为③②④①,故B正确。
7.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看,如图所反映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非洲黑奴被贩卖上船,送往美洲大陆
A.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B.加强了美洲和非洲地区联系
C.加速了西欧工业时代的到来 D.促进了西欧殖民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详解】
非洲黑奴被贩卖至美洲是资本主义资本积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手段之一,其加速了西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C正确;A不是从现代化角度的分析,排除;美洲和非洲的联系不是通过黑奴贸易实现的,而且其解释角度不是现代化角度,排除B;D不是现代化角度解读黑奴贸易,排除。
8.世界近代史上,骇人听闻的黑奴贸易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A.非洲人口过剩 B.黑人体力强壮
C.非洲经济落后 D.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答案】D
【详解】
因欧洲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致美洲种植园缺乏大量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发现贩卖黑人奴隶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故选D项;排除ABC。
9.“仅安第斯地区印加帝国的人口就有600万人左右,而征服后过了50年,就已减少到150万人。”这表明( )
A.世界性的人口大流动由此开始 B.殖民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C.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防疫水平 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财富的集中
【答案】B
【详解】
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随着新航路开辟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期殖民扩张的进行,西方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印第安人急剧减少,这影响了美洲的人口结构,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叙述的内容,排除。
10.下面是1825年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情况表。造成巴西此种人口构成的历史原因是
葡萄牙殖民地巴西人口构成(%)
欧洲人 23.4
混血种人 17.8
非洲奴隶 49.8
印第安土著 9
A.葡萄牙率先开辟了新航路
B.工业革命从英国向美洲扩展
C.大量土著居民被掠夺到欧洲
D.黑奴贸易和欧洲移民的拓殖
【答案】D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巴西的人口构成中非洲奴 ( http: / / www.21cnjy.com )隶和欧洲人比重较大,土著人口比重较少。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欧洲移民的拓殖,对土著的杀戮,进行黑奴贸易有关,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导致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B选项错误,这一情况与工业革命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美洲大量土著居民被欧洲殖民者杀戮,并未被掠夺到欧洲。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1·cn·jy·com
11.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两岸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
①荷兰人兴起喝茶之风②法国人的菜肴中出现香料
③印第安人开始食用可可④印第安人开始食用牛肉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答案】A
【详解】
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交流,商品种类增多,因此荷兰人兴起喝茶之风,印第安人开始食用牛肉,A正确;法国人菜肴中出现香料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存在,排除B、C、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阅读下列《欧洲移民表》,对此比较好的解释是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1932年 3420万
俄国亚洲地区 1800—1939年 1200万
阿根廷 1856—1932年 640万
加拿大 1821—1932年 520万
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
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
【答案】D
【详解】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是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故选D;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但不是最佳项,A错误;世界性经济危机指1929-1933年,过于片面,B错误;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符合史实,但不是最佳项,排除C。
13.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而被迫在矿山劳动的印第安人却在残暴的奴役下大量死亡。上述材料凸显了
A.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B.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
C.拉丁美洲的富有 D.殖民者的能力强大
【答案】B
【详解】
16、17世纪期间,西班牙殖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从美洲掠夺走大量的黄金和白银,使得大量印第安人在其奴役下丧生,体现了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B项正确;材料中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奴役印第安人开采、掠夺大量金银,不能凸显文明间的冲突,不是要强调拉丁美洲的富有,AC两项错误;材料旨在说明早期殖民的残暴,不是要强调殖民者的能力强大,D项错误。
14.1518年底,天花首次在美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并在其后两百年中多次发作。在17世纪的前3/4的时间里,新英格兰土著人口的数量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人。由此导致
A.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B.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C.许多欧洲人移民美洲
D.众多中国人向美洲移民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新英格兰土著人口的数量从73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人下降到1.2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土著人的剧减导致缺乏劳动力,因此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花的出现导致大量美洲土著人的死亡,劳动力的剧减导致欧洲人贩卖黑奴,而不是屠杀印第安人,故A选项错误;欧洲人移民美洲的原因不是由于当地的土著人的死亡,故C选项错误;由于天花而大量土著人的死亡,导致了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与中国人向美洲移民无关,故D选项错误。
15.从17世纪中叶起。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迅速发展。黑奴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仅17世纪下半叶,荷兰就从西非海岸运出至少10万黑奴。黑奴贸易
A.弥补了美洲劳动力的短缺
B.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D.阻碍了美洲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黑人被从非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掠走,贩卖到美洲,给美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答案为A。黑奴贸易是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不是美洲,B错误。因为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导致美洲劳动力短缺,才出现黑奴贸易,故C错误。黑奴贸易一定程度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发展,D错误。21*cnjy*com
16.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下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②处的“商品”应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黑奴
B.工业产品
C.茶叶、丝
D.金银、原料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16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的‘三角贸易’就是黑奴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着盐、酒、和工业产品前往非洲,叫初程;到了非洲把物品换成奴隶运往美洲,叫中程;在美洲卖掉奴隶然后买上糖、烟草等原料,带上赚来的金银回到欧洲叫归程。从以上可知①是工业产品,②是黑奴,③是金银、原料。根据问题可知答案为A。BD是三角贸易中另外两个阶段运输的物品,排除。茶叶、丝是中国的特产,不可能出现在三角贸易中,故C错误。
17.17世纪,荷兰、英格兰、威尔士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续增长,意大利和法国人口处于停滞状态,西班牙属尼德兰、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的人口下降。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荷兰、英格兰等国人口继续增长是因为奴隶贸易
B.意大利、法国人口停滞是因为丧失海上贸易航线
C.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人口下降是因为黑死病肆虐
D.地理位置、殖民方式等影响国家人口增长的形势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荷兰和英国等利用其优越的地理环境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其中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繁荣;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故地理位置、殖民方式等影响国家人口增长的形势,D项符合题意,所以选D。奴隶贸易是指从黑非洲掳走大批黑人,将其远程贩运到美洲等地,与材料不符,排除A。B项表述错误,17世纪的海上贸易航线被荷兰等国占据,排除。黑死病肆虐欧洲是14世纪40、50年代,与材料不符,排除C。
18.“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许多人都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该文中“人”的航程的起点与终点是
A.欧洲非洲 B.欧洲亚洲 C.亚洲美洲 D.非洲美洲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殖民扩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进行了罪恶的贩卖黑人奴隶的“三角贸易”。在此过程中,西方殖民者将非洲黑人奴隶贩运到美洲,获取暴利。故材料中“人”的起点是非洲,终点是美洲,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干要求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贸易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三角航程的过程的把握,明确各段的起止地点,同时需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即“人”的航程的起点和终点,以此作答即可。
19.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急剧减少。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黑奴贸易 B.殖民屠杀 C.工业污染 D.商业战争
【答案】B
【详解】
黑奴贸易会导致海地岛人口增加,而不是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幅减少,故A项错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自此以后欧洲殖民者不断涌入美洲,对当地土著居民进行大肆屠杀,导致人口急剧减少,故B项正确;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商业战争是殖民国家之间进行的,不会导致海地岛人口大幅减少,故D项错误。
20.《世界通史》:“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确立 B.农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
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线消失殆尽 D.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启
【答案】D
【详解】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开辟,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项中“在全球的确立”、B项中“在全球不复存在”、C项中“消失殆尽”的表述均过于绝对化,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即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启。故选D。
21.下列内容出自某历史论文的子目。据此判断,该论文的研究主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拉美多元文化的发展 B.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C.美国多源文化的表现 D.美洲传统文化的消失
【答案】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拉丁美洲本土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殖民扩张的影响,形成混血文化,后在独立浪潮后出现多种文化混合的现象,因此反映的主题是拉美多元文化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与西方工业文明扩张的说法无关,B项排除;材料中的美洲不光单指美国,C项排除;美洲的文化传统并未消失,D项排除。故选A。
22.下表反映了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单位:%)情况,据此推知(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D.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答案】D
【详解】
从1650年到1750年,非洲人口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人口占比下降,而欧洲人口占比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时期,高产作物的传播以及经济的发展,使得欧洲人口增加,但是美洲和非洲由于殖民扩张,导致其人口数量下降,D正确;政府鼓励移民并不会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排除A;B不能解释欧洲人口占比上升,排除;C不能解释非洲和美洲人口占比下降现象,排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据统计1851-1861年澳大利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部黄金产量大约价值1.24亿英镑,相当于当时世界黄金产量的40%,在1854--1870年,有价值3531956英镑的886065盎司的黄金和价值560627英镑的黄金制品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输往中国;仅在1856年,就有116903盎司黄金和价值50万英镑的黄金制品流往广州。对于大量黄金流入中国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A.外国对中国进行的资本输出 B.反清势力用金钱支持太平天国
C.中国在对澳贸易的出超地位 D.在澳华工积累的财富汇往国内
【答案】D
【详解】
材料反映了1854--1870年,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黄金从澳大利亚输往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出国华工人数不断增多,他们多为殖民者欺骗、掠夺、贩卖而置身异国,在外国进行艰苦劳动工作,并将积累的财富汇往国内,故选D;鸦片战争后列强主要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在甲午战争后,而且材料并未体现出投资,故排除A;材料反映出1856年大量黄金流往广州,但当时广州并不属于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故排除B;材料只反映了澳洲的黄金输入中国,没有中国输出的情况,无法得出“出超”的结论,故排除C。21教育网
24.在历史上,有的印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徒为宗教许愿把自己的孩子作为祭品投入恒河;向神祈子的妇女必须将此后所生的一个孩子投入恒河中还愿;中、西部印度还盛行杀害女婴。英印政府两次颁布法令将杀婴定为杀害罪。这些行为逐渐被消灭。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毁灭了印度传统文化
B.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目的在于改造印度文化
C.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客观上改造了印度文化
D.英国统治印度说明了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
【答案】C
【详解】
英属印度殖民政府通过立法等强制手段,逐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缔印度人杀害女婴的陋习,一定程序上反映出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的助手,客观上改造了印度文化,C项正确;杀害女婴不是印度传统文化的全部,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毁灭”了印度传统文化的说法绝对,A项错误;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目的在于满足本国发展的需要而非改造印度文化,B项错误;文明是多元的,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不能说明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D项错误。
25.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蔗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普及主要和对美洲的掠夺开发有关,因此B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与提高甘蔗种植数量无关,A排除;材料与新航路开辟无关,C排除;材料未涉及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之间的关系,D排除。故选B。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他们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 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
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 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德是第二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革命的核心,因此发展速度最快,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A正确;BCD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故选A。
27.下表是某大洲15—19世纪居民人种变化的估计数值,通过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你认为该大洲最有可能是
年份 白人(人) 混血人种(人) 原住民(人)
1490年 0 0 50000000
1570年 138000 25000 9700000
1650年 725000 644000 9105000
1852年 1319000 6252000 8211300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答案】D
【详解】
随着早期殖民扩张,大量的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来到美洲,通过黑奴贸易,非洲的黑人被掳掠到美洲,所以原住民人数不断减少而外来人口不断增加的大州应该是美洲,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可知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1*cnjy*com
28.史学界认为:奴隶贸易严重地破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相报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联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奴隶贸易
A.阻滞了非洲地区的社会转型 B.打破了多元文明格局的平衡
C.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推动了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奴隶贸易“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社会联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这说明奴隶贸易阻滞了非洲的社会转型,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多元文明格局的平衡,故B错误;奴隶贸易加速了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材料信息不是强调奴隶贸易对世界市场的作用,故D错误。【来源:21cnj*y.co*m】
29.下图为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最早的唐人街街景(在今墨尔本)。当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的主要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开采金矿 B.开拓种植园 C.修建铁路 D.建设港口
【答案】A
【详解】
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入国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吸引了大量华工前往澳洲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在华工集中采矿的地方,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唐人街,故A项正确;综上所述可知BCD与题意不符,排除。
30.下表西方黑奴贸易废除情况表,由此可推知,黑奴贸易终结主要是因为
1807年后 英美法先后宣布禁止黑奴贸易,但黑奴贸易禁而不止
1861—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使大西洋黑奴贸易的根基发生了彻底的动摇
1890年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通过了反对奴隶贸易的总决议书,黑奴贸易最终划上了句号
A.工业革命与黑奴贸易的矛盾 B.国际会议通过立法方式推动
C.各国政府先后采取措施推动 D.黑人奴隶不断进行反抗斗争
【答案】A
【详解】
据材料“美国南北战争,1890年黑奴贸易最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划上了句号”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需要广阔的殖民地与劳动力,黑奴贸易的终止有助于提供广阔的劳动力与市场,故选A项;国际会议的推动为黑奴贸易的结束提供了重要保障而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各国政府的先后推动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政府的推动作用促进了黑奴贸易的终结,而未涉及到黑人奴隶的反抗斗争,排除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公元2世纪,亚欧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陆偏北地区生活着众多的游牧民族,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在中国,勾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连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在欧洲,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7世纪起,阿拉伯人势力扩大,建立起阿拉伯帝国.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丈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断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摘自斯基德莫尔、史密斯、格林著,张森根等译《现代拉丁美洲》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亚欧游牧民族的大迁徙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侵略者的殖民活动对美洲文化产生什么作用?
【答案】(1)影响:①促进民族交融,开发中国江南地区;②灭亡西罗马帝国,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③建立新兴国家。
(2)作用:①入侵带来欧洲宗主国文化的传播;②印第安人和非洲文化得以保存;③美洲多元文化并存;④人口迁移带来文化交融。
【详解】
(1)影响:①根据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鲜卑人、氐人和羌人连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可知,促进民族交融,开发中国江南地区;②根据材料“在欧洲,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可知,灭亡西罗马帝国,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③根据材料“7世纪起,阿拉伯人势力扩大,建立起阿拉伯帝国”可知,建立新兴国家。
(2)作用:①根据材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丈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可知,入侵带来欧洲宗主国文化的传播;②根据材料“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可知,印第安人和非洲文化得以保存;③根据材料可知,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同时并存,美洲多元文化并存;④根据材料“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断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可知,人口迁移带来文化交融。
32.移民社会面临着文化认同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会中关于排华法案(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辩论起初集中于对中国人口的恐惧上。俄勒冈州参议员拉法叶格佛说:“她(中国)的人民会如蝗虫一样蜂拥而至。”就当时的在美华人人ロ而言,心理意义上的人ロ威胁要远大于实际上的。因为1876年的调查报告明确指出,在美华人人ロ仅有10.5万人,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成年男性劳动力,并没有耗费美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调查报告中大多数证人都使用了“勤劳”“安静”“可靠”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们所接触过的华エ。国会辩论中也提到了中国移民不愿同化的问题。俄亥俄州众议员伊兹拉泰勒认为:“中国人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美国的法律规定只有白人和本土出生黑人的后裔能够成为美国公民,如果说中国人不可同化,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被给予这样的权利。他们在加州的遭遇能够让他们接受被同化吗?
——摘编自曹雨《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立法过程分析
(1)假如你是1882年美国国会中的一名议员,面对排华法案,你是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文化认同问题的正确认识。
【答案】(1)示例1: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赞成票理由:华人数量多,抢占了美国白人的工作机会;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无法融人美国社会;清政府国力衰弱,无力保护本国国民。
示例2:投反对票理由: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勤劳可靠,为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美国,促进了美国文化的发展;没有耗费公共资源;排斥华工不符合美国自由、平等的宪法精神。
(2)坚决摒弃狭隘的文化观念;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秉持开放包容心态看待多元文化;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文化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详解】
(1)本小问相对开放,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赞成也可反对,理由符合当时的史实即可,如投赞成票理由:华人数量多,抢占了美国白人的工作机会;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无法融人美国社会;清政府国力衰弱,无力保护本国国民。示例2:投反对票理由:华人勤劳可靠,为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美国,促进了美国文化的发展;没有耗费公共资源;排斥华工不符合美国自由、平等的宪法精神。
(2)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和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可知,坚决摒弃狭隘的文化观念;应秉持开放包容心态看待多元文化;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文化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奴隶贩子把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黑奴贸易使非洲损失精壮人口一亿以上,造成非洲长期落后贫困。在美洲,殖民者大力推行奴隶种植园制度,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各种赚钱的农产品,如咖啡、甘蔗、靛青、烟草及棉花。他们还在矿山大规模使用黑人和印第安人奴隶,开采金银矿藏。
——摘编自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材料二 1807年,英国议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英国船只从非洲往美洲运送奴隶,规定英国船只上每发现一名奴隶,罚款100英镑(约合190美元),英国还在1833年通过《废除奴隶制法案》,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同月,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签署法令废除奴隶贩卖。此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制定法律废除奴隶制。长达400年之久罪恶的跨大西洋奴隶贩卖活动宣告终结。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答案】(1)因素:国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国内,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
(2)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详解】
第(1)问,第一小问,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手,国际上老牌殖民国家逐渐衰落,英国逐步取得殖民优势,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交通线上,便于其开展海外奴隶贸易。国内主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回答,政治上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二小问,从正反两个角度思考,注意从其对于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亚非拉地区影响等视角分析作答。
第(2)问,注意材料中的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1807年”“1833年”,注意这一时期英国处于工业革命过程中,其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掠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某大洲15-19世纪人种变化估计数值(单位:人)
年份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年 0 0 0 50 000 000
1570年 138 000 235 000 25 000 9 700 000
1650年 725 000 815 000 644 000 9 105 000
1852年 1 319 000 1 188 000 6 252 000 8 211 300
(1)使用不同的线条,在图中画出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三条主要路线。
(2)判断材料二所示的大洲并说明依据。
【答案】(1)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美洲。依据:1490年,哥伦布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到达美洲,因此该洲居民都是原住民;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导致白人数量大量增加;欧洲殖民者奉行殖民扩张政策,屠杀、奴役和传染病导致原住民印第安人大量减少;为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又通过罪恶的“三角贸易”把大量的黑人从非洲掠来,贩卖到美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混血后代,成为混血人种。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大量移民美洲,所以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一条主要路线是欧洲到美洲;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还进行黑奴贸易,将大量黑人运往美洲,所以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第二条主要路线是非洲到美洲;清朝末年,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华工被送往欧美地区,所以近代人口跨地域迁移的第三条主要路线是亚洲到美洲。
(2)根据该地区人种变化情况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指的是美洲。依据: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490年,该洲居民全是原住民;1570-1650年,新航路已开辟,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白人数量大量增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传染病的流行,导致原住民印第安人大量减少;殖民者通过“三角贸易”把大量的黑人贩卖到美洲,黑人数量大量增加;由于长期发展与融合,到1852年,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混血后代数量大量增加。
35.人口跨区域的转移史
材料一 1492年,哥 ( http: / / www.21cnjy.com )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欧国家争相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印第安人大批死亡。欧洲殖民者掳掠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欧洲人因各种原因也大批远涉重洋,到达美洲。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以及金矿的发现,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不断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生齿日重,地狭人稠”。郑和下西洋之后,东南沿海民众不断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19世纪,东南亚锡矿的开发,橡胶园的开辟,北美、澳洲、南非的金矿开采和铁路建设,南美洲种植园的拓展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力。19世纪30年代,由英国殖民统治者组织首批印度“契约劳工”到达海外,此后,印度人大规模前往海外。1860年,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形成了前往美洲及大洋洲的“苦力贸易”。19世纪末,拉美国家鼓励外国移民进入,日本地少人多,很多人为改变命运移民拉美。
材料二 16—20世纪世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路线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读上图,分别指出欧洲与亚洲人口跨地域转移到哪些地区?
(2)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与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分析欧亚人口转移不同方向的历史原因。
【答案】示例:
(1)欧洲:西欧人向北美洲、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转移。俄罗斯人口向亚洲北部转移。
亚洲:中国人向东南亚、美洲、大洋洲转移;印度人向非洲南部和东部海岸;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转移。日本人向拉美移民。
(2)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之后,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开展对外殖民扩张。19世纪,工业革命对原材料及商品市场的需求增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欧洲革命、战争导致政局的动荡,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追求财富思想的推动,以及交通的进步,促使欧洲人口向美洲和大洋洲、南非、北亚不断转移。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农耕经济发展,人地矛盾突出,受郑和下西洋影响,民众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量的劳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华工。民众为生活所迫或被绑架欺骗,成为华工劳力,被迫前往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
印度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被迫移民到英国殖民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纪末,拉美国家实现独立后,发展经济的需要,鼓励外国移民进入,日本地少人多,移民拉美地区。
【详解】
(1)根据路线图看出,西欧人向北美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美洲转移;南非人口向澳大利亚、新西兰转移;俄罗斯人口向亚洲北部转移;亚洲:中国人向东南亚、美洲、大洋洲转移;印度人向非洲南部和东部海岸;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转移;日本人向拉美移民。
(2)欧洲人口转移原因:根据“14 ( http: / / www.21cnjy.com )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欧国家争相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得出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开展对外殖民扩张。根据“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开展,……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不断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得出19世纪,工业革命对原材料及商品市场的需求增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根据所学,还可从欧洲革命、战争导致政局的动荡;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交通的进步等分析总结。【出处:21教育名师】
亚洲人口转移原因:根据“生齿日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狭人稠”“郑和下西洋之后,东南沿海民众不断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得出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农耕经济发展,人地矛盾突出,受郑和下西洋影响,民众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根据“东南亚锡矿的开发,……南美洲种植园的拓展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力”得出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根据“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华工。民众为生活所迫或被绑架欺骗,成为华工劳力。根据“英国殖民统治者组织首批印度‘契约劳工’到达海外”得出印度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被迫移民到英国殖民地。根据“19世纪末,拉美国家鼓励外国移民进入,日本地少人多,很多人为改变命运移民拉美”得出19世纪末,拉美国家实现独立后,发展经济的需要,鼓励外国移民进入,日本地少人多,移民拉美地区。
【点睛】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对印第安人来说美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新大陆,4万年前就有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被欧洲“发现”前,占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大约有4000万人,其中在拉丁美洲约2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为950万人……
南北美洲的移民分布(单位:百万)
白人 黑人
1835年 1935年 1835年 1935年
北美洲 13.8 124.3 2.6 12.4
中美洲 1.9 6.9 2.7 8.4
南美洲 2.9 40.9 4.5 18.7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美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特点:印第安人大幅减少,移民总数增长迅速;美洲人种走向多样化。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黑奴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殖民扩张加强,人口迁移规模扩大;屠杀、奴役和疾病等多种因素使印第安人人口锐减;工业化不断扩展,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北美经济实力的增长及相对稳定的环境吸引大量外来移民。
【详解】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印第安人减少、白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黑人移民增加、地区分布差异等信息概括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涉及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殖民主义的罪恶、工业革命的影响等角度概括即可。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思想家叶适对理学的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判,首先是针对理学家大肆宣扬的“道统说”展开的。按照程朱理学的“道统说”,“道”之传递,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至孔子,孔子传曾参,曾参传子思而再传孟轲,至宋代又为二程和朱熹相继承接。叶适对尧至孔子的道统传递并无异议,但对孔子之后的传递系统,他认为这明显属于杜撰。在此基础上,叶适进一步剖析理学的思想来源,揭示其“中国之学”和“夷狄之学”相混杂的内在本质。叶适认为,理学尤其是程朱之学实际上并不是源于尧、舜、子思之道,而是发挥孟子的“新说奇论”,再掺之以佛学和老庄之学部分内容的产物。其结果是“道之本统晦矣”。2-1-c-n-j-y
——陈国灿《叶适与南宋反理学思潮》
材料二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还十分注意把中国儒家经典传到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如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意大利。1626年,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又译《五经》为拉丁文,在杭州刻印。入清以后,意大利传教士殷铎泽和葡萄牙传教士郭纳爵将《大学》译成拉丁文,称之为《中国之智慧》。随之,殷铎泽又译《中庸》,书名为《中国政治道德学》。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清之际欧洲出现的“中国热”现象。
【答案】(1)不同之处:更多继承了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思想;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提出“(天)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主张;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
(2)14.15世纪欧洲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的东来);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欧洲宗教势力的思想禁锢,欧洲“中国热”应运而生。www.21-cn-jy.com
欧洲“中国热”使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涌入了欧洲,增进了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潮的发展。
【详解】
(1)不同之处:根据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适认为,理学尤其是程朱之学实际上并不是源于尧、舜、子思之道,而是发挥孟子的‘新说奇论’”可知,更多继承了孟子的思想;根据材料’再掺之以佛学和老庄之学部分内容的产物”可知,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提出“(天)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
(2)评述:根据材料“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的东来);根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宗教势力的思想禁锢,欧洲“中国热”应运而生。根据材料“他们还十分注意把中国儒家经典传到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可知,欧洲“中国热”使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涌入了欧洲,增进了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潮的发展。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788年1月1 ( http: / / www.21cnjy.com )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共1 530人的船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这些人当中就有736名囚犯。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而每年的1月26日后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材料二 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个个原住民男子排成一排,他们的脖子上挂着铁 ( http: / / www.21cnjy.com )链,旁边持有步枪的白人则看管着他们。这组黑白照向人们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末白人定居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残酷统治。
材料三 19世纪5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逐一发现,并发现大量其他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发展和致富。
(1)据材料和所学,概述英国对澳大利亚地区扩张方式的变化
(2)据上述材料,说明英国的殖民统治对澳大利亚产生的影响。
【答案】(1)变化:英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者开始掠夺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9世纪中期,随着金矿和其他矿藏的发现大力在澳大利亚发展采矿业。
(2)悉尼城市的兴起;国庆日的来源;单一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原住民惨遭奴役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客观上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详解】
(1)变化:根据材料“1788年1月1 ( http: / / www.21cnjy.com )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共1 530人的船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这些人当中就有736名囚犯”可知,英国人最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根据材料“一个个原住民男子排成一排,他们的脖子上挂着铁链,旁边持有步枪的白人则看管着他们”可知,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者开始掠夺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根据材料“19世纪50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金矿和其他矿藏的发现大力在澳大利亚发展采矿业。
(2)影响:根据材料“这个地方随着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可知,悉尼城市的兴起;根据材料“每年的1月26日后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可知,国庆日的来源;根据材料“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可知,单一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根据材料“这组黑白照向人们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末白人定居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残酷统治”可知,原住民惨遭奴役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逐一发现,并发现大量其他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发展和致富”可知,客观上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39.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与拉丁美洲地区一样,1850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同样推行这种契约华工制度。……1849年9月,加利福尼亚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一种禁止蓄奴制的州宪法。1850年,美国国会各代表经过激烈争论,终于达成了《1850年妥协案》,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被接纳加入合众国。……英国国会于1855年通过一项《乘客法案》,规定香港为由中国赴美国的唯一港口,而香港早在1841年已被宣布为自由港。……基于以上原因,赴美国的移民又出现了一种新形式——“赊单工”。“赊单”系广东话,意为“赊欠船票制”。……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船费最低每人约40美元,而归还时须偿还大约100美元。这笔钱规定每月在工资中加以扣除。华工必须偿清债务才能回国,否则,轮船公司就不准售给他回国的船票。由于华工在国内一般都有妻室老小,都想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故里,所以一般都尽快还清这笔债务。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摘编自陆国俊《美洲华侨史话》
(1)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移民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据材料概述其原因。
(2)材料所涉及的前后两种移民形式有何根本区别 有人认为,从华工的角度看后者显然优于前者,试分析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
【答案】(1)变化:由契约华工制到“赊单工”。
原因:美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加利福尼亚禁止蓄奴制的州宪法的通过;香港被宣布为自由港;等。
(2) 区别:“赊单工”与“契约华工”的根本区别在于将“劳务”契约改为“债务”契约。
原因:按规定华工到美国后不用服一定期限的劳务,而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偿还船费及其利息。
【详解】
(1)“变化”,据材料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1850年前,美国同样推行这种契约华工制度”“赴美国的移民又出现了一种新形式——‘赊单工’”归纳即可;“原因”应从材料所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和香港三者进行思考。
(2)“区别”,从“契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义和材料中“赊欠船票制”和“华工必须偿清债务才能回国”等关键信息上归纳思考。原因主要是因为按规定华工到美国后不用服一定期限的劳务,而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偿还船费及其利息。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外华人变化表
年代 人口(单位:万) 资料来源
宋代经济中心南移至明代海禁开放的六百多年中 数万 厦门大学历史所:《东南亚论文集》
明代海禁开放至鸦片战争三百多年中 十几万至一百多万
1879 300 李长傅:《中国殖民史》
1899 400
1905 760
1921 860 《南洋研究》2卷第5号
1931 1282 《南大与华侨》11卷3号
1940195619621963 850140016001700 沈已尧:《海外排华百年史》
1975 2200 陈烈甫:《东南亚州的华侨、华人与华裔》
1982 2400 《中国百科年鉴》
1984 近3000 《人民日报》
——朱国宏《论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
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现象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到现代,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代早期的国际迁移,即始发阶段。唐宋元明时期进入自发迁移阶段。明中叶以后,开始进入被迫迁移阶段。“一战”到建国时期,处于推动迁移阶段。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1·c·n·j·y
——据朱国宏《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的历史观察》整理
材料二 明代后期,正值西欧殖民者在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海域为争夺中国商品而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时,“隆庆开关”开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一处口岸,允许泉州和漳州的商人对外贸易,并且仍禁止对日贸易。尽管如此,仍使中国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大量的海外贸易船涌向马尼拉等地,以中国的生丝、丝织品换取大量的墨西哥银元和日本白银,随之亦形成了一股海外移民浪潮。21cnjy.com
——李金明《明代后期的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后期形成海外移民浪潮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答案】(1)特点:①迁移过程具有持续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阶段性;②移民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③迁移性质基本上是和平的;④迁移动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受国内环境影响;⑤迁移的进行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2)影响:①带动了中国海外贸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的迅速发展;②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增加了国民收入;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经济的松动;④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封建统治受到一定的冲击;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⑥造成国内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的国际迁移现象自产生到现代,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并结合材料一中对诸侯国人口迁移的五个阶段的描述可知,中国人口迁移过程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根据材料一海外华人数量变化表可以看出,移民人口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迁移的方式来看,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性质基本上是和平的;从迁移的动机来看,中国人口国际迁移动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受国内环境影响;从近现代人口迁移的原因来看,人口迁移的进行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
(2)影响:根据材料“尽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此,仍使中国海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大量的海外贸易船涌向马尼拉等地”可知,海外移民浪潮带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根据材料“以中国的生丝、丝织品换取大量的墨西哥银元和日本白银”可知,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增加了国民收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经济的松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封建统治受到一定的冲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国际迁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人口迁移至他国,造成国内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