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图为一张百年前墨西哥华工的照片,与这张照片有关的信息不包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华工在美洲可能有太多的辛酸 B.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
C.华工参与了近代墨西哥的开发 D.该照片体现了殖民侵略的血腥
【答案】B
【详解】
近代华工被运到美洲等地是殖民者的侵略行为所致,故B项不是原因,符合题目要求;其他几项都是华工与墨西哥关系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21教育网
2.1855年10月12日,美国苦力船威弗利号满载着450人的契约华工,从广东汕头驶向秘鲁卡亚俄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奴隶贸易受到限制 B.美洲劳动力的缺失
C.奴隶贸易完全禁绝 D.美英等国欲壑难平
【答案】C
【详解】
华工被运往美洲是因为美洲劳动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足,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黑奴贸易又逐步被禁止,在此情况下,为了利润最大化,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强迫手段把华工运往世界许多地方。C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其原因,不符合题意。
3.《中英北京条约》规定: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该规定导致的后果是21·cn·jy·com
A.清政府维护了国人的利益 B.饱含血泪的苦力贸易形成
C.华人获得海外发展的自由 D.英国信守条约规定的承诺
【答案】B
【详解】
条约内容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排除A项;该条款导致大量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贸易,B项正确;C、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4.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要居民,其根本原因是
A.澳大利亚的原住民被屠杀 B.欧洲人的殖民式移民导致
C.工业革命开展产生的影响 D.澳大利亚采矿产业的发展
【答案】B
【详解】
美洲和澳洲人口构成的变化,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西方的殖民侵略。故选B项;ACD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5.1500-1800年美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美洲原住民纷纷逃离海外 D.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
【答案】B
【详解】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印欧混血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的原因是欧洲长期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正确;根据题干可知,A、C都是1500—1800年间美洲人口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D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
6.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新旧大陆间人群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下列选项与该论断相符的是( )
A.美洲的人口结构被改变出现了新的族群
B.原产欧洲的玉米传入美洲并得到广泛种植
C.大量非洲精壮人口被贩卖到欧洲各国为奴
D.美洲原有的各种疾病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
【答案】A
【详解】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并且出现新的族群。故A符合题意;玉米原产地是美洲,B不符合题意;由于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于是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卖为奴隶,故C不符合题意;欧洲人将天花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故D不符合题意。
7.据统计,在16-20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6 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 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 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
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详解】
通过材料可知“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了家园”“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欧洲、美洲、非洲人种组成了最终的美洲,所以移民最终改变了美洲的人种组成,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非洲人流入美洲,无法体现世界各大洲彼此之间形成了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排除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8.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B.1400—1600年拉丁美洲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减少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
【答案】B
【详解】
新航路开辟后,殖民主义者对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丁美洲进行大肆劫掠,屠杀原住民,导致拉丁美洲人口的减少,故B正确;英国的殖民扩张顶峰期是18世纪,故A错误;奴隶贸易的盛行会导致非洲人口减少,不是欧洲,故C错误;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是因为三角贸易,故D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1869年5月10日,经过七年奋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其中承担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沉默的道钉”的华工。华工来到美洲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1869年5月10日……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承担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沉默的道钉’的华工”,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华工来到美洲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有准许华工出国的内容,故A项正确,排除B、C、D 项。
10.19世纪上半期,美国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把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向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随着疆界的不断扩张,新的领土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大批劳动力。外来移民迅速增加,形成了一股空前规模的移民浪潮。在这股移民潮中,大量华工从事的主要工作是
A.开矿筑路 B.金融证券 C.建立牧场 D.买办经商
【答案】A
【详解】
19世纪上半期,在美国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的西进运动中,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来到美国。在美国,华工是加州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故A项正确;来美的中国华工大多是穷苦百姓,文化水平较低,难以从事金融证券行业,故B项错误;建立牧场是资本家的工作,故C项错误;买办经商是西方列强侵华时,在中国沿海地区出现的一种现象,不是在美国劳作的华工从事的工作,故D项错误。
【点睛】
11.1851年2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巴瑟斯特发现金矿;8月,又在距墨尔本不到100英里的巴拉腊特和本迪戈发现了金矿。澳大利亚于是掀起了淘金热潮,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潮水般涌来。这一现象
A.说明世界市场首次实现跨洋资源整合
B.证明全球自由贸易网络正在迅速形成
C.有利于面临资本困境的欧洲得到补充
D.吸引了大量黑人奴隶前往实现发财梦
【答案】C
【详解】
1851年的澳大利亚是英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殖民地,澳大利亚淘金热的掀起,必将使大量的黄金落入殖民者的腰包,从而为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积累更多的资本,有利于解决工业资产阶级的资金短缺问题,故C项正确;世界市场实现跨洋资源整合在美洲新大陆发现后即已实现,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全球自由贸易网络的构建问题,故B项错误;当时澳大利亚淘金热潮主要吸引的是来自欧美和亚洲的劳工,故D项错误。
【点睛】
12.1788年1月18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的“第一舰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说明当时的澳大利亚
A.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 B.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C.原住民遭到驱赶屠杀 D.是英国“第一舰队”发现的
【答案】A
【详解】
从题干中的英国“第一舰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员构成可知,罪犯占了近一半,说明当时的澳大利亚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故A项正确;1788年澳大利亚并没有进行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英国人与原住民的关系,故C项错误;澳大利亚最早是由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在17世纪初发现的,故D项错误。2·1·c·n·j·y
13.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 ( http: / / www.21cnjy.com )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
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
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 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
【答案】C
【详解】
从题干中的“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可知清政府注重维护华工的各种权益,这是近代维权意识的具体体现,故C项正确;1866年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国际地位因战败而明显下降,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天朝上国的尊严,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维护华工权益,而不是提倡华工出国,故D项错误。
14.在非洲殖民地存在非常奇特的现象,输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生却进口花生食品、输出咖啡豆却进口咖啡饮料、输出棉花却进口纺织品、输出铁矿砂却进口铁器生产工具、输出铝矾土却进口铝制器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人口丧失 B.非洲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C.殖民者推行掠夺性经济政策 D.殖民地缺乏相关的工业技术
【答案】C
【详解】
从材料信息可知,非洲殖民地主要生产工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原料,制造业和初级加工业等都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究其原因,这是欧洲殖民者对非洲推行单一性的经济政策所导致,故C项正确;A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排除;D项的说法局限于表象,并非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
【点睛】
15.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用作王室贡品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族奢侈品。16—18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后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享受的调味品。这主要因为( )
A.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洲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 D.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国家差距
【答案】B
【详解】
据材料“原产自印度”“带到巴西、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等地区”“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享受的调味品”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伴随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进行,不同大洲之间经济往来较多,B项正确;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发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反而拉大了贫富国家差距,排除D项。【来源:21cnj*y.co*m】
16.有学者认为,“澳洲淘金华工……具有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封闭性,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但远非主流,因而以淘金史为代表的早期华人史更多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这意味着澳洲淘金华工( )
A.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B.遏止了中西文化融合现象的出现
C.奉行独立自主和闭关锁国政策 D.深受济世安民思想的影响
【答案】A
【详解】
据材料“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澳洲淘金华工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促进了中西文化融合,A项正确;B项所述与“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不符;题干材料不能反映淘金华工建立独立国家,更体现不出其“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题干主旨是澳洲淘金华工深受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但不能体现其“济世安民”的思想,排除D项。
17.1870年后,随着“淘金热”的降温,许多华人矿工投身其他产业。下面漫画反映了(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漫画为1888年发表在《墨尔本潘趣》杂志上的《黄色浪潮》。
(该漫画的创作背景是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采取排华政策,大量加州华工离境。在这幅图画中,山姆大叔冷漠地叼着烟卷,坐看华人离开美国。而由无数颗头颅构成的跨越太平洋而来的华人浪潮则如长蛇蜿蜒游走。每一个华人的面孔都是狰狞而贪婪的,他们的手被丑化成禽兽才有的爪子,争先恐后死死攀住一块陆地,而这块陆地上写着“澳大利亚”。)
A.澳大利亚的白人期望美国的华工涌入澳大利亚
B.华人缺乏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与改造能力
C.澳大利亚的白人眼中的华工形象建立在“物种入侵”基调上
D.美国与澳大利亚争夺华工的矛盾愈演愈烈
【答案】C
【详解】
漫画名为《黄色浪潮》,意味着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澳大利亚的白人认为华工会跨越太平洋涌向环境与美国西部类似的澳大利亚,从而令黄种人在澳大利亚更加“强势”,这清晰地表达了澳大利亚的白人对华人涌入的担忧,C项符合题意;据漫画说明可知A、D两项不符合题意;“1870年后……许多华人矿工投身其他产业”反映了华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与改造能力,故B项错误。
18.19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了“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农民曾与牧民争夺土地。与这一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
A.美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 B.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C.发现煤矿后牧民辍牧为耕 D.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优越
【答案】B
【详解】
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因此澳大利亚实行了“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B项符合题意;早在18世纪,英国就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排除A项;19世纪中叶,在澳大利亚发现金矿,牧民纷纷去淘金,导致大量牧地转为耕地,排除C项;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
19.“清朝光绪年间,巴西政府曾多次派遣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来中国与清朝官员商谈华工移民巴西的问题,但是……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与古巴、秘鲁分别签订《古巴华工条款》和《中秘通商条约》,一些华工到达古巴、秘鲁等地以后,受到当地种植园主的不公正待遇。1879年,巴西总理派遣使节喀拉多来华……并未涉及华工移民巴西的问题。”这说明清政府对巴西关于华工移民的商谈和要求( )
A.持非常消极和谨慎的态度 B.因应对“三国干涉还辽”无暇顾及
C.提出了提高华工政治地位的条件 D.因古巴和秘鲁华工的抵制而拒绝
【答案】A
【详解】
据材料“受到当地种植园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不公正待遇”“并未涉及华工移民巴西的问题”,可知A项符合题意;“三国干涉还辽”此时尚未出现,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C、D两项材料均体现不出,排除。
20.太平洋邮船公司于1866年从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邮政总局拿到了与中国和日本通邮的长期合约,开始了茶叶和丝绸等交易。1867—1877年间,中美建立了正常的通航服务,从旧金山经日本横滨到香港,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劳动力,也给邮船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这表明( )
A.华人移民给太平洋铁路建设带来转机 B.中美正常通航服务的建立启动了茶叶和丝绸交易
C.华人移民带动美国航运和邮政的发展 D.华人移民推动了中日通邮的长期合约
【答案】C
【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中美正常的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服务给美国带来了劳动力,推动了美国航运和邮政的发展,即华人移民的到来带动美国航运和邮政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太平洋铁路建设,排除A项;从材料所提供的时间信息来看,茶叶和丝绸等交易早于中美建立正常的通航服务,排除B项;D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21.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这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亚非拉美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辟以后,亚非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市场,殖民者依据各地不同的优势掠夺当地的自然资源,因而给这些国家留下了单一经济发展的历史根源,D项正确;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不符亚非拉美的史实,排除A;三角贸易罪恶的黑奴贸易,不是区域资源优势互补,排除B;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不是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的结果,而是殖民者依据各地不同的优势掠夺当地的自然资源,排除C。www-2-1-cnjy-com
22.坎迪斯·古切尔在其著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球文明史》中描绘了全球人口迁徙模式图(1650-1940年)。推动大西洋两岸出现上述人口迁徙现象的经济因素不包括(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美洲经济不断开发和发展的需要 B.黑奴贸易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欧元的刺激
【答案】D
【详解】
2002年欧元进入流通领域,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时间不符,D符合题意;A、B、C是不同阶段促进1650-1940年大西洋两岸出现上述人口迁徙现象的经济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
23.斯塔夫里阿诺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
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D.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B
【详解】
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两次工业革命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对外侵略扩张,故B正确;材料反映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对外侵略扩张,这有利于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A错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经济中心在欧洲,没有转移到其他地区,排除C;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并非欧洲对外移民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排除D。
24.“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 ( http: / / www.21cnjy.com )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答案】A
【详解】
BCD三项只是启蒙运动的特点,不适合作为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只有选A项。
25.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答案】A
【详解】
柱状图中的数据代表的是16 ( http: / / www.21cnjy.com )—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很明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大幅增加的,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反映的是黑奴贸易这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对外殖民扩张的手段,故选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题干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体现了英国,另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黑奴,故属于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的需要,故D排除。
点睛:这一题以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者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范围内的奴隶贸易为考查点,这既是所学的主干知识,也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反思材料。选项对所学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知识的容量较大。考生需要对重要的概念如黑奴贸易、早期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日不落帝国”等有正确的认知,再结合时代特征才可以准确作答。同样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6.1933—1944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大约有22842到25535人之间,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000至17000人。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 B.经济大危机波及到美国的知识界
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 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
【答案】C
【详解】
材料强调的是罗斯福政府的移民政策,而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洲知识难民涌入的原因,故A项错误;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知识界的影响,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故B项错误;罗斯福政府将美国本土的一些就业岗位让给欧洲知识难民,可见其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故C项正确;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故D项错误。
27.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表:欧洲移民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
结合题干中的数据美国移民数在342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万,是表格中最多的,可得出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①符合题意;伴随着移民潮必然将欧洲先进的文明带到欧洲人所到之处,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②符合题意;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交通工具革新,交通方式的进步为欧洲向外移民提供了条件,③符合题意;欧洲移民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经济危机无必然的逻辑联系,④不合题意,①②③正确,故B项正确。
28.据估计,400年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21cnjy.com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 B.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野蛮特征
C.非洲人具有体力劳动的先天优势 D.黑奴贸易使洲际人口失去了平衡
【答案】B
【详解】
试题分析:运往美洲”,与“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关,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了殖民掠夺,也正是“世界市场形成过程”,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先天优势”,故C项错误;由于种族灭绝造成美洲劳动力短缺,进而引发黑奴贸易,即将黑人“从非洲运往美洲”,故D项不符题意,应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野蛮特征 特征
29.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枪 ( http: / / www.21cnjy.com )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病菌是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答案】C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引文中看出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给当地土著居民造成的不良后果,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开端,因此引文中的描述是“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A、B、D三项所述只是引文的表面现象。故选C。
30.下面是1801~1845年爱尔兰移民至英格兰的人数统计图。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爱尔兰地区经济急速衰退
B.英国对欧洲移民有较大吸引力
C.新能源的开发亟需劳动力
D.工业革命对英格兰有较大影响
【答案】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材料中“1801~1845年爱尔兰移民至英格兰的人数统计图”的1801年比较小,而1845年突然上升,主要是由于当时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人口的迁移,故D项正确;A不是材料中主要原因,说明当时的传媒业遭到打击和破坏,故C项正确;A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中主要是英伦三岛的移民,没涉及欧洲,故B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没有新能源的开发,故C错误。所以答案选D。www.21-cn-jy.com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陆内部人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迁移开始变得更加频繁……这种大陆内部的人口迁移不仅使美国的“地理中心点”不断向西迁移,也使“人口中心点”开始不断由东部发达的大都市区向中西部的城市或人口聚集点迁移。20世纪头十年美国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同时涌入了比之前任一时期都要多的移民。在一战前,这种人口的增长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被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所吸引。1910年时的美国社会中白人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这必然决定着美国联邦政府的各项重大政策向以土生白人为主的美国人口主体倾斜,移民的被强制美国化就反映了这一正在得到加强的事实。1910年人口普查便是全面反映这个国家当时经济、社会状况和其所处时代特征的最为真实的画卷。【版权所有:21教育】
——摘编自宋健《美国1910年人口普查研究》
材料二 2000年的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按户调查的项目有23项,按人调查的项目有26项,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21个项目增加了许多。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短表长表技术。短表内容包括有关人的自然属性等基本指标和简单的住房状况指标,由全国90%的家庭填报;长表内容包括有关人口素质、经济活动、婚姻、妇女生育状况、住房状况等指标,在全国抽取10%的户填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人们会因就业、就学、迁居等因素迁移、流动,人户分离现象大量增加。针对这种情况,这次人口普查增设了《暂住人口调查表》,作为人口普查的附表。鉴于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希望尽快地得到普查成果,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光电录入技术。收到了节省人力、不受人工因素影响、精度高、录入速度快等好处。
——摘编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头十年美国移民的特点,简析美国进行19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时代背景。21*cnjy*com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1)特点:更加频繁;城市人口的剧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移民浪潮高涨;大都市区的发展与“人口中心点”西移;国家政策的“白人化”与移民被强制美国化。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国中西部得到大规模开发;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旧大陆动荡不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2)特点:普查项目增多,内容更加充实;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统计范围扩大,统计质量提高;增加了高新技术在人口普查中的运用,普查速度快。意义: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制定并实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需要和重要依据;完善政府职能、治理体系;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治理能力能力等。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陆内部人口的迁移开始变得更加频繁”可知,更加频繁;根据“美国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同时涌入了比之前任一时期都要多的移民”可知,城市人口的剧增和移民浪潮高涨;根据“‘人口中心点’开始不断由东部发达的大都市区向中西部的城市或人口聚集点迁移”可知,大都市区的发展与“人口中心点”西移;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各项重大政策向以土生白人为主的美国人口主体倾斜,移民的被强制美国化”可知,国家政策的“白人化”与移民被强制美国化。背景:根据材料一中“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陆内部人口的迁移开始变得更加频繁”“被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所吸引”,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美国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国中西部得到大规模开发,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旧大陆动荡不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2 ( http: / / www.21cnjy.com )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按户调查的项目有23项,按人调查的项目有26项,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21个项目增加了许多”可知,普查项目增多,内容更加充实;根据“采用了短表长表技术”“基本指标和简单的住房状况指标,由全国90%的家庭填报”“人口素质、经济活动、婚姻、妇女生育状况、住房状况等指标,在全国抽取10%的户填报”可知,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统计范围扩大,统计质量提高;根据“采用了光电录入技术。收到了节省人力、不受人工因素影响、精度高、录入速度快等好处”可知,增加了高新技术在人口普查中的运用,普查速度快。意义: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国家管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制定并实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需要和重要依据,有利于完善政府职能、治理体系,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治理能力能力等。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1年,为解决乌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鸟鲁木齐种地,是为民屯。 同年秋天,杨应琚从甘肃省安西、肃州、高台等处共招募贫民四百户,携券前赴乌鲁木齐屯种。1762年, 杨应琚又从张掖、山丹、东乐等县招民二百户、男妇大小七百八十余口。移居的民户,都由政府提供车辆,派专人护送到乌鲁木齐。1764年, 甘肃大旱,乾隆再次提出移民鸟鲁木齐,杨应琚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雾八户前往。1765年, 杨应琚又于肃州招民八百户、高台县四百户,“现饬道员,在瑚图毕、宁边城、昌吉等处,查明余地,给与车辆口粮,送往安插。”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
——据《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美国独立前,东部的贫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冒险者和商人等不顾英王禁令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向西推移。从1769年来自西弗吉尼亚的移民在瓦陶加河畔建立一一个小村落开始,到1775年已有数千移民在这一带定居下来。1783 年,在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居民已达25000人. 1790年, 美国总人口为400万人,但在1821- -1850 年间,迁移到西部的人口数就达400万.早期的移民西进之后,农场主、资本家、医生、律师、教师、牧师和各种技工等也接踵而至。小的村庄逐渐发展成城镇,开始组成地方自治组织。进而按照国会通过的法令,在西部组织起州政府.到1868年,西部先后建立起17个新州。1890年, 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开发的土地面积达800万平方公里。随着领土西扩,美国人不断向西迁移,形成了西进运动中的人口洪流。西部地区愈益成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
——摘编自 王洪慈《美国西进运动及其西部开发》等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内地民众向乌鲁木齐移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西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案】(1)原因: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内地流民无地可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政策的推动。
(2)影响:拓展了美国的疆域;加速了人口西移的进程;推动了美国人口中心的西移;扩大了美国国内市场。
(3)关系:人口迁移有利于移入地区的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经济发展;某一地域社会经济地位的发展可以吸引外来居民的移入,改进居民构成结构;盲目的人口迁移会造成被移入地区资源紧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乌鲁木齐兵屯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可知,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内地流民无地可种;根据“1764年, 甘肃大旱”可知,自然灾害的影响;根据“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政府提供车辆,派专人护送到乌鲁木齐”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政策的推动。
(2)影响:根据材料二中“美国在西进运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发的土地面积达800万平方公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并拓展了美国的疆域;根据“形成了西进运动中的人口洪流”可知,加速了人口西移的进程,推动了美国人口中心的西移;根据“西部地区愈益成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可知,扩大了美国国内市场。
(3)关系:根据材料一、二和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人口迁移对所到地区的经济、社会、资源和长远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人口迁移有利于移入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某一地域社会经济地位的发展可以吸引外来居民的移入,改进居民构成结构;盲目的人口迁移会造成被移入地区资源紧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的命运》
材料二 1918年1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处法国北部战壕的士兵开始染上一种特别强大的流感,俗称“西班牙流感”,数千人因此丧生。当时的战场前线,背后是全球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供应网络:士兵和弹药从英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大批涌来,石油来自中东,谷物和牛肉来自阿根廷,橡胶来自马来西亚,铜来自刚果。而相应的,这些地方都受到了西班牙流感侵袭。短短几个月内,大约5亿人(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染上了病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就夺走了大约5000万到1亿人的生命。相较之下,从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4000万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对跨洲人种交流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西班牙流感”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简要分析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条件。
【答案】(1)现象: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带去的病菌使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为满足美洲劳动力市场需要,殖民者贩卖黑奴至美洲。
(2)世界经济的整体化/一体化趋势。推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发展;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各地区人口、物种的大规模流动。
【详解】
(1)现象,根据材料“据估计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等信息可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但同时给新大陆带去大量的病菌,使美洲土著人口锐减,因此材料主要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带去的病菌使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的现象。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的同时,肆意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至美洲,即促进了罪恶的黑奴贸易。
(2)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士兵和弹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英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大批涌来,石油来自中东,谷物和牛肉来自阿根廷,橡胶来自马来西亚,铜来自刚果”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加强,是“西班牙流感”肆意全球的主要原因,因此“西班牙流感”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整体化的发展趋势;推动因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垄断组织形式,跨国公司逐渐发展,这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这时期各地区人口和物种的大规模流动也是促进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因素。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72年,一个西班牙名字为“迭 ( http: / / www.21cnjy.com )戈”的中国人向西班牙法庭请求恢复其自由人身份。法庭记录写道,迭戈自称来自中国,六七岁时被一个西班牙人从故乡带到利马城(今南美秘鲁)”,接着经由陆地到达尼加拉瓜、巴拿马等地,后来又到达葡萄牙里斯本。此后,他因听信塞维利亚有很多中国人,而来到西班牙。在塞维利亚,为了能够返回故乡,迭戈勤奋工作并小有积蓄,但他的主人莫拉雷斯却要将他转卖他人,于是迭戈将其告上了法庭。这场官司前后持续了三年,最后法庭判决迭戈胜诉。
——据龚缨晏、胡刚《16世纪发生在西班牙的一场“印第安斯人”诉讼案》
材料二 1875年,18 岁的丁 ( http: / / www.21cnjy.com )龙被人以“猪仔”的身份从中国贩卖到美国加州。当时的美国正在修建太平洋铁路,大量华工参与铁路建设并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客死他乡。丁龙在铁路投资者卡朋蒂埃的企业里做工,由于他做事勤恳,赢得信赖,后来成为卡朋蒂埃的管家,并与他结下深厚的情谊。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势加剧,丁龙遂请辞回国,卡朋蒂埃许诺给予丁龙一个愿望。令人惊异的是,丁龙提出希望把他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来研究他祖国的文化,推动美国人理解和尊重中华文化。在卡朋蒂埃的捐助和努力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这里后来成为全美研究中国文化的权威机构。
——据裘伟廷《丁龙——一位创造美国传奇的华工》编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迭戈由中国辗转来到西班牙可能的路线,并概述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丁龙被贩卖至美国的历史背景,并说明迭戈、丁龙为代表的海外华人群体的优秀品质。
【答案】(1)路线:中国—菲律宾—太平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洲—大西洋—葡萄牙—西班牙(东亚——美洲——欧洲);或:中国——印度洋——非洲——美洲——欧洲。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班牙、葡萄牙向东的殖民扩张活动;跨洋奴隶贸易的兴盛;西班牙成为海上殖民霸主,主导太平洋上的海外殖民贸易;西班牙居住着部分海外华侨。
(2)背景:19世纪末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场逐步确立;美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修建大量铁路设施,急需劳工;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急需廉价劳动力;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大批农民破产而成为自由劳动力;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优秀品质:吃苦耐劳(或勤奋刻苦);坚持不懈(或坚韧不拔的毅力);热爱祖国,心系家乡;热心公益;促进文化交流。
【详解】
(1)路线:结合所学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1572年在新航路开辟以后,因此,路线可以从西往东走,即:中国—菲律宾—太平洋—美洲—大西洋—葡萄牙—西班牙;或从东往西走,即:中国——印度洋——非洲——美洲——欧洲。背景:根据“1572年”得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根据“被一个西班牙人从故乡带到利马城(今南美秘鲁)……后来又到达葡萄牙里斯本”得出西班牙、葡萄牙向东的殖民扩张活动、跨洋奴隶贸易的兴盛、西班牙成为海上殖民霸主;根据“听信塞维利亚有很多中国人”得出西班牙居住着部分海外华侨。
(2)背景:根据“1875年”结合所学得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纪末世界市场逐步确立;根据“当时的美国正在修建太平洋铁路”得出美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修建大量铁路设施,急需劳工;根据“丁龙在铁路投资者卡朋蒂埃的企业里做工”得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急需廉价劳动力;根据“丁龙被人以‘猪仔’的身份从中国贩卖到美国加州”,结合所学,还可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大批农民破产而成为自由劳动力,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优秀品质:根据“做事勤恳”得出吃苦耐劳(或勤奋刻苦);根据“建立一个汉学系,来研究他祖国的文化”得出热爱祖国,心系家乡;根据“希望把他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得出热心公益;根据“推动美国人理解和尊重中华文化”得出促进文化交流。
【点睛】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答案】(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详解】
试题分析:(1)第一问可以依据材料来概括,主要从规模、迁移方向及迁移类型等角度思考。
(2)第二问有三小问,分别来回答。特点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依据材料来概括,可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初期以及改革开放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回答。贡献要从实际情况入手,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贡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英国、荷兰等国的殖民扩张·移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移民问题
【名师点睛】移民问题一直都是历史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实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国在古代其实就已经开始有移民出现,东南亚、日本都是我们移民的主要地区。到了近代移民开始增多,东南亚、美洲以及欧洲都是移民的主要地区。各个地区对待中国的移民态度也不尽一致,诸如美国曾经颁布过排华法案,抵制华人的移民。在欧洲大量的中国移民成为欧洲重要的生产劳动力,一战和二战期间都为战争做出贡献和牺牲。到了现代,改革开放后的移民也逐渐增多,也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人口的海外迁移不仅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延绵1000多年的海外迁移惯性力量的推动,又因当时国内农业地区已基本人满为患、民族工商业萧条、城市无法吸收大量无地农民,移民海外自然成为缓解日甚一日的人口危机的唯一出路。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海外殖民地的拓展和开发,资本主义世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美国家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及其带动的西部开发,进一步导致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1862年,黑奴贸易被美国废止,支撑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黑人廉价劳动力资源宣告枯竭,移民美国的华人明显增多。据统计,1860年,加州每10人中就有一个华人。1870年,美国有63000华侨90%集中在西岸。
材料二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对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
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重要贡献。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徐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华人向美国移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认识。
【答案】(1)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移民海外传统的影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推动;国内人口压力大;美国西部开发需要;黑奴贸易的废止。
(2)特点:多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以农民为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多从事劳工;多集中于美国西部地区;固守传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认识:受工业化潮流的影响;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美文化交流;促进了美国交通、经济的发展;与殖民扩张相关联。
【分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当时国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地区已基本人满为患、民族工商业萧条、城市无法吸收大量无地农民,资本主义世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美国家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及其带动的西部开发,进一步导致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1862年,黑奴贸易被美国废止,支撑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黑人廉价劳动力资源宣告枯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世界、中国、美国、列强等角度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华人移民绝大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对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从迁出地、迁入地、移民主体、移民从事职业等方面概括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移民的时代特征、移民的影响等方面谈认识。
【详解】
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有华民情甘出国,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船只,毫无禁阻”,中法《北京条约》也做出了类似规定。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以总理衙门提出的文本为基础的《续定招工章程》,其中规定:“期满如欲回国,彼处必将合同所注之水脚路费若干,按数备全交付,便船送回中华”。
总理衙门设立之初,法国股负责法、荷等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涉事务,主管传教、华工出国及中越边界事项。1864年增设美国股,负责美、德等国的交涉事项,兼管华工保护等事项。由洋务大员主持签订的护侨条约,除《续订招工章程》外,还有中美《蒲安臣条约》(1868年)、《中秘会议专条》(1873年)等等。21·世纪*教育网
据估计,l9世纪上半叶出国华工约为32万人,从l850年到l875年间,出国华工人数猛增到l28万人。
1893年,清廷准驻英大使薛福成《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豁除海禁招徕华民疏》,谕令“嗣后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毋得仍前籍端讹索。”长达200多年的海禁条例从此废除。
——摘编自刘华《评1868年中美<蒲安臣条约>——以华工出国及华侨保护问题为视角》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侨务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促成中国海外移民增长的原因。
【答案】(1)变化:由禁止国人出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允许出国,并逐渐注重保护华工利益。原因: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强迫,清政府被动同意华民出国;西方近代观念的影响;洋务运动的推行。
原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对劳动力需求日益增加;亚、非、拉殖民地的开发、拓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外国商品和资本入侵,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广大自耕农、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寻求海外谋生;清政府海外移民政策的变化为中国近代海外移民提供了条件。l9世纪中期以后,黑人奴隶贸易被逐渐废除,导致对其它地区劳动力的增加。
(2)本题要求学生分析晚清时期促成中国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移民增长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学生可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作答:国际方面,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对劳动力需求日益增加;亚、非、拉殖民地的开发、拓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l9世纪中期以后,黑人奴隶贸易被逐渐废除,导致对其它地区劳动力的增加。国内方面,由于外国商品和资本入侵,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广大自耕农、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寻求海外谋生;清政府海外移民政策的变化为中国近代海外移民提供了条件。
【详解】
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这反映了清政府禁止国人出国;材料“凡有华民情甘出国,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船只,毫无禁阻”、“期满如欲回国,彼处必将合同所注之水脚路费若干,按数备全交付,便船送回中华”反映了清政府允许出国,并逐渐注重保护华工利益。至于其变化原因,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作答: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强迫,清政府被动同意华民出国;西方近代观念的影响;洋务运动的推行。
(2)本题要求学生分析晚清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促成中国海外移民增长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学生可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作答:国际方面,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对劳动力需求日益增加;亚、非、拉殖民地的开发、拓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l9世纪中期以后,黑人奴隶贸易被逐渐废除,导致对其它地区劳动力的增加。国内方面,由于外国商品和资本入侵,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广大自耕农、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寻求海外谋生;清政府海外移民政策的变化为中国近代海外移民提供了条件。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洋务运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
三、论述题
38.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从图中选取一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其路线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答案】(1)欧洲(第1、2、3条路线):西欧人向南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迁移。
16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殖民扩张;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欧洲革命、战争导致政局的动荡;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追求财富思想的推动;交通的进步,促使欧洲人口向美洲和大洋洲、南非、北亚不断迁移。
欧洲移民改变了南北美洲、南非、澳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亚、新西兰等地的人口格局;有利于文明的交融,推动文化重构,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引起动植物的世界大交流;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欧洲移民伴随着殖民掠夺,增加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给美洲和非洲带来了灾难,也给移民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的新挑战。2-1-c-n-j-y
(2)中国(第6条路线):向东南亚、美洲、大洋洲迁移。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农耕经济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地矛盾突出。受郑和下西洋影响,民众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华工。民众为生活所迫或被绑架欺骗,成为华工劳力,被迫前往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
中国移民促进了东南亚、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国文化,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多元发展。
(3)非洲(第4条路线):非洲人向美洲迁移。
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在美洲奴役屠杀印第安人,美洲人口大量减少,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奴隶贸易兴起。
非洲移民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
(4)印度(第5条路线):向非洲南部和东部海岸、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迁移。
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经济的发展,英法美等国先后废除了奴隶法令,为了弥补劳动力的紧缺,印度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被迫移民到英国殖民地。
印度移民刺激了英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财富,重构了当地的文化结构。
注:此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案不拘所给答案的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须酌情给分。
【详解】
根据地图信息,可选取非洲人口迁移路线,即第4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路线:非洲人向美洲迁移。阐释:结合所学,从黑人奴隶贸易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可从新航路的开辟之后,欧洲国家在美洲奴役屠杀印第安人,美洲人口大量减少,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奴隶贸易兴起;非洲移民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等进行说明。(若学生答案不拘所给答案的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须酌情给分。)
【点睛】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68年,为扩大英帝国的版图,政府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军军官库克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769—1770年,库克到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所有。同行的植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331种新植物。库克在航海中绘制了大量海图,给世界地图增加了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后来,库克到达了夏威夷等岛屿,在与土著人冲突中被杀死。
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英国移民涌向澳大利亚,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英国移民为库克建立纪念碑和雕像。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和科学家。但在澳大利亚一些土著社区里,库克被当成道德沦丧者的典型;在土著人的艺术品中,库克船长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个带枪的大袋鼠和大海盗。
——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英国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情节:库克到达澳洲的航行使这些地区相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重要的原料产地和收入来源。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工业革命中的英国对外殖民侵略扩张。
概述和评价: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需要开辟更加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库克航抵澳大利亚等地和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入澳大利亚等地,打破了澳洲与世隔绝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澳大利亚等地的开发。但是,库克的航海活动给当地的土著居民带来巨大灾难,使他们经历了残酷的殖民统治。
【详解】
从材料中的“库克到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所有”“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向澳大利亚,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在土著人的艺术品中,库克船长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个带枪的大袋鼠和大海盗”等信息可以看出,库克到达澳洲的航行使这些地区相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重要的原料产地和收入来源。这一情节反映出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需要开辟更加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据此确定论题,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进行评价。从材料中的“同行的植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331种新植物。库克在航海中绘制了大量海图,给世界地图增加了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和科学家”等信息可以看出,库克的航海活动也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科学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据此可以确定论题,然后联系所学进行评价。本题的解答可以根据材料信息确定不同的情节及历史现象,然后联系所学对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要做到准确全面。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图为一张百年前墨西哥华工的照片,与这张照片有关的信息不包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华工在美洲可能有太多的辛酸 B.华工的出现纯粹是个人的原因
C.华工参与了近代墨西哥的开发 D.该照片体现了殖民侵略的血腥
2.1855年10月12日,美国苦力船威弗利号满载着450人的契约华工,从广东汕头驶向秘鲁卡亚俄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奴隶贸易受到限制 B.美洲劳动力的缺失
C.奴隶贸易完全禁绝 D.美英等国欲壑难平
3.《中英北京条约》规定:以凡有华民情甘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该规定导致的后果是
A.清政府维护了国人的利益 B.饱含血泪的苦力贸易形成
C.华人获得海外发展的自由 D.英国信守条约规定的承诺
4.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要居民,其根本原因是
A.澳大利亚的原住民被屠杀 B.欧洲人的殖民式移民导致
C.工业革命开展产生的影响 D.澳大利亚采矿产业的发展
5.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美洲原住民纷纷逃离海外 D.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
6.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新旧大陆间人群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下列选项与该论断相符的是( )21·cn·jy·com
A.美洲的人口结构被改变出现了新的族群
B.原产欧洲的玉米传入美洲并得到广泛种植
C.大量非洲精壮人口被贩卖到欧洲各国为奴
D.美洲原有的各种疾病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
7.据统计,在16-20世纪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6 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 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 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21教育网
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
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8.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B.1400—1600年拉丁美洲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减少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
9.1869年5月10日,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七年奋战,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其中承担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沉默的道钉”的华工。华工来到美洲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21cnjy.com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10.19世纪上半期,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把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向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随着疆界的不断扩张,新的领土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大批劳动力。外来移民迅速增加,形成了一股空前规模的移民浪潮。在这股移民潮中,大量华工从事的主要工作是
A.开矿筑路 B.金融证券 C.建立牧场 D.买办经商
11.1851年2月,澳大利亚新南威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士州的巴瑟斯特发现金矿;8月,又在距墨尔本不到100英里的巴拉腊特和本迪戈发现了金矿。澳大利亚于是掀起了淘金热潮,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潮水般涌来。这一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说明世界市场首次实现跨洋资源整合
B.证明全球自由贸易网络正在迅速形成
C.有利于面临资本困境的欧洲得到补充
D.吸引了大量黑人奴隶前往实现发财梦
12.1788年1月18日,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的“第一舰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说明当时的澳大利亚
A.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 B.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C.原住民遭到驱赶屠杀 D.是英国“第一舰队”发现的
13.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2·1·c·n·j·y
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
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 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
14.在非洲殖民地存在非常奇特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输出花生却进口花生食品、输出咖啡豆却进口咖啡饮料、输出棉花却进口纺织品、输出铁矿砂却进口铁器生产工具、输出铝矾土却进口铝制器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21·世纪*教育网
A.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人口丧失 B.非洲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C.殖民者推行掠夺性经济政策 D.殖民地缺乏相关的工业技术
15.甘蔗原产自印度,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用作王室贡品或贵族奢侈品。16—18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后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享受的调味品。这主要因为( )
A.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洲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 D.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国家差距
16.有学者认为,“澳洲淘金华工……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度封闭性,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但远非主流,因而以淘金史为代表的早期华人史更多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这意味着澳洲淘金华工( )
A.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B.遏止了中西文化融合现象的出现
C.奉行独立自主和闭关锁国政策 D.深受济世安民思想的影响
17.1870年后,随着“淘金热”的降温,许多华人矿工投身其他产业。下面漫画反映了(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漫画为1888年发表在《墨尔本潘趣》杂志上的《黄色浪潮》。
(该漫画的创作背景是当时美国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排华政策,大量加州华工离境。在这幅图画中,山姆大叔冷漠地叼着烟卷,坐看华人离开美国。而由无数颗头颅构成的跨越太平洋而来的华人浪潮则如长蛇蜿蜒游走。每一个华人的面孔都是狰狞而贪婪的,他们的手被丑化成禽兽才有的爪子,争先恐后死死攀住一块陆地,而这块陆地上写着“澳大利亚”。)
A.澳大利亚的白人期望美国的华工涌入澳大利亚
B.华人缺乏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与改造能力
C.澳大利亚的白人眼中的华工形象建立在“物种入侵”基调上
D.美国与澳大利亚争夺华工的矛盾愈演愈烈
18.19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实行了“牧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农民曾与牧民争夺土地。与这一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
A.美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 B.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C.发现煤矿后牧民辍牧为耕 D.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优越
19.“清朝光绪年间,巴西政府曾多次派遣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节来中国与清朝官员商谈华工移民巴西的问题,但是……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与古巴、秘鲁分别签订《古巴华工条款》和《中秘通商条约》,一些华工到达古巴、秘鲁等地以后,受到当地种植园主的不公正待遇。1879年,巴西总理派遣使节喀拉多来华……并未涉及华工移民巴西的问题。”这说明清政府对巴西关于华工移民的商谈和要求( )
A.持非常消极和谨慎的态度 B.因应对“三国干涉还辽”无暇顾及
C.提出了提高华工政治地位的条件 D.因古巴和秘鲁华工的抵制而拒绝
20.太平洋邮船公司于1866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从美国邮政总局拿到了与中国和日本通邮的长期合约,开始了茶叶和丝绸等交易。1867—1877年间,中美建立了正常的通航服务,从旧金山经日本横滨到香港,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劳动力,也给邮船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这表明( )
A.华人移民给太平洋铁路建设带来转机 B.中美正常通航服务的建立启动了茶叶和丝绸交易
C.华人移民带动美国航运和邮政的发展 D.华人移民推动了中日通邮的长期合约
21.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这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
A.亚非拉美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22.坎迪斯·古切尔在其著作《全球文明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描绘了全球人口迁徙模式图(1650-1940年)。推动大西洋两岸出现上述人口迁徙现象的经济因素不包括(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美洲经济不断开发和发展的需要 B.黑奴贸易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欧元的刺激
23.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
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D.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4.“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2-1-c-n-j-y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25.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26.1933—1944年,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大约有22842到25535人之间,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000至17000人。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21*cnjy*com
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 B.经济大危机波及到美国的知识界
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 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
27.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表:欧洲移民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据估计,400年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版权所有:21教育】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 B.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野蛮特征
C.非洲人具有体力劳动的先天优势 D.黑奴贸易使洲际人口失去了平衡
29.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病菌是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30.下面是1801~1845年爱尔兰移民至英格兰的人数统计图。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爱尔兰地区经济急速衰退
B.英国对欧洲移民有较大吸引力
C.新能源的开发亟需劳动力
D.工业革命对英格兰有较大影响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大陆内部人口的迁移开始变得更加频繁……这种大陆内部的人口迁移不仅使美国的“地理中心点”不断向西迁移,也使“人口中心点”开始不断由东部发达的大都市区向中西部的城市或人口聚集点迁移。20世纪头十年美国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同时涌入了比之前任一时期都要多的移民。在一战前,这种人口的增长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被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所吸引。1910年时的美国社会中白人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这必然决定着美国联邦政府的各项重大政策向以土生白人为主的美国人口主体倾斜,移民的被强制美国化就反映了这一正在得到加强的事实。1910年人口普查便是全面反映这个国家当时经济、社会状况和其所处时代特征的最为真实的画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宋健《美国1910年人口普查研究》
材料二 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户调查的项目有23项,按人调查的项目有26项,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21个项目增加了许多。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短表长表技术。短表内容包括有关人的自然属性等基本指标和简单的住房状况指标,由全国90%的家庭填报;长表内容包括有关人口素质、经济活动、婚姻、妇女生育状况、住房状况等指标,在全国抽取10%的户填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人们会因就业、就学、迁居等因素迁移、流动,人户分离现象大量增加。针对这种情况,这次人口普查增设了《暂住人口调查表》,作为人口普查的附表。鉴于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希望尽快地得到普查成果,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光电录入技术。收到了节省人力、不受人工因素影响、精度高、录入速度快等好处。
——摘编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头十年美国移民的特点,简析美国进行19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时代背景。【来源:21cnj*y.co*m】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鸟鲁木齐种地,是为民屯。 同年秋天,杨应琚从甘肃省安西、肃州、高台等处共招募贫民四百户,携券前赴乌鲁木齐屯种。1762年, 杨应琚又从张掖、山丹、东乐等县招民二百户、男妇大小七百八十余口。移居的民户,都由政府提供车辆,派专人护送到乌鲁木齐。1764年, 甘肃大旱,乾隆再次提出移民鸟鲁木齐,杨应琚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雾八户前往。1765年, 杨应琚又于肃州招民八百户、高台县四百户,“现饬道员,在瑚图毕、宁边城、昌吉等处,查明余地,给与车辆口粮,送往安插。”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
——据《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美国独立前,东部的贫民、冒险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商人等不顾英王禁令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向西推移。从1769年来自西弗吉尼亚的移民在瓦陶加河畔建立一一个小村落开始,到1775年已有数千移民在这一带定居下来。1783 年,在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居民已达25000人. 1790年, 美国总人口为400万人,但在1821- -1850 年间,迁移到西部的人口数就达400万.早期的移民西进之后,农场主、资本家、医生、律师、教师、牧师和各种技工等也接踵而至。小的村庄逐渐发展成城镇,开始组成地方自治组织。进而按照国会通过的法令,在西部组织起州政府.到1868年,西部先后建立起17个新州。1890年, 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开发的土地面积达800万平方公里。随着领土西扩,美国人不断向西迁移,形成了西进运动中的人口洪流。西部地区愈益成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
——摘编自 王洪慈《美国西进运动及其西部开发》等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内地民众向乌鲁木齐移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西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 ( http: / / www.21cnjy.com )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www.21-cn-jy.com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的命运》
材料二 1918年1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处法国北部战壕的士兵开始染上一种特别强大的流感,俗称“西班牙流感”,数千人因此丧生。当时的战场前线,背后是全球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供应网络:士兵和弹药从英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大批涌来,石油来自中东,谷物和牛肉来自阿根廷,橡胶来自马来西亚,铜来自刚果。而相应的,这些地方都受到了西班牙流感侵袭。短短几个月内,大约5亿人(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染上了病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就夺走了大约5000万到1亿人的生命。相较之下,从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4000万21*cnjy*com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对跨洲人种交流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西班牙流感”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简要分析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条件。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72年,一个西班牙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字为“迭戈”的中国人向西班牙法庭请求恢复其自由人身份。法庭记录写道,迭戈自称来自中国,六七岁时被一个西班牙人从故乡带到利马城(今南美秘鲁)”,接着经由陆地到达尼加拉瓜、巴拿马等地,后来又到达葡萄牙里斯本。此后,他因听信塞维利亚有很多中国人,而来到西班牙。在塞维利亚,为了能够返回故乡,迭戈勤奋工作并小有积蓄,但他的主人莫拉雷斯却要将他转卖他人,于是迭戈将其告上了法庭。这场官司前后持续了三年,最后法庭判决迭戈胜诉。
——据龚缨晏、胡刚《16世纪发生在西班牙的一场“印第安斯人”诉讼案》
材料二 1875年,18 岁的丁龙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以“猪仔”的身份从中国贩卖到美国加州。当时的美国正在修建太平洋铁路,大量华工参与铁路建设并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客死他乡。丁龙在铁路投资者卡朋蒂埃的企业里做工,由于他做事勤恳,赢得信赖,后来成为卡朋蒂埃的管家,并与他结下深厚的情谊。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势加剧,丁龙遂请辞回国,卡朋蒂埃许诺给予丁龙一个愿望。令人惊异的是,丁龙提出希望把他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来研究他祖国的文化,推动美国人理解和尊重中华文化。在卡朋蒂埃的捐助和努力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这里后来成为全美研究中国文化的权威机构。
——据裘伟廷《丁龙——一位创造美国传奇的华工》编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迭戈由中国辗转来到西班牙可能的路线,并概述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丁龙被贩卖至美国的历史背景,并说明迭戈、丁龙为代表的海外华人群体的优秀品质。www-2-1-cnjy-com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 ( http: / / www.21cnjy.com )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人口的海外迁移不仅受到延绵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0多年的海外迁移惯性力量的推动,又因当时国内农业地区已基本人满为患、民族工商业萧条、城市无法吸收大量无地农民,移民海外自然成为缓解日甚一日的人口危机的唯一出路。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海外殖民地的拓展和开发,资本主义世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美国家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及其带动的西部开发,进一步导致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1862年,黑奴贸易被美国废止,支撑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黑人廉价劳动力资源宣告枯竭,移民美国的华人明显增多。据统计,1860年,加州每10人中就有一个华人。1870年,美国有63000华侨90%集中在西岸。
材料二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部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对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
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徐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华人向美国移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认识。
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国,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船只,毫无禁阻”,中法《北京条约》也做出了类似规定。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以总理衙门提出的文本为基础的《续定招工章程》,其中规定:“期满如欲回国,彼处必将合同所注之水脚路费若干,按数备全交付,便船送回中华”。
总理衙门设立之初,法国股负责法、荷等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交涉事务,主管传教、华工出国及中越边界事项。1864年增设美国股,负责美、德等国的交涉事项,兼管华工保护等事项。由洋务大员主持签订的护侨条约,除《续订招工章程》外,还有中美《蒲安臣条约》(1868年)、《中秘会议专条》(1873年)等等。
据估计,l9世纪上半叶出国华工约为32万人,从l850年到l875年间,出国华工人数猛增到l28万人。
1893年,清廷准驻英大使薛福成《请豁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海禁招徕华民疏》,谕令“嗣后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毋得仍前籍端讹索。”长达200多年的海禁条例从此废除。
——摘编自刘华《评1868年中美<蒲安臣条约>——以华工出国及华侨保护问题为视角》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侨务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促成中国海外移民增长的原因。
三、论述题
38.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从图中选取一组人口迁移路线,概括指出其路线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68年,为扩大英帝国的版图,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派海军军官库克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769—1770年,库克到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所有。同行的植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331种新植物。库克在航海中绘制了大量海图,给世界地图增加了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后来,库克到达了夏威夷等岛屿,在与土著人冲突中被杀死。
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英国移民涌向澳大利亚,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英国移民为库克建立纪念碑和雕像。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和科学家。但在澳大利亚一些土著社区里,库克被当成道德沦丧者的典型;在土著人的艺术品中,库克船长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个带枪的大袋鼠和大海盗。
——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英国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