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单元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单元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0 13:55: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测试题(过关检测)-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成立共和国之后的埃及文化的特征不包括(  )
A.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 B.带有西亚和欧洲等地文化元素
C.彻底消除了西方殖民主义影响 D.明显呈现出多元化的综合特征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的材料如下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3.古代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这说明
A.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摧毁了原住民的文化 B.各区域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展
C.亚欧游牧民族文化与迁入地文化不相容 D.亚欧游牧民族文化比阿拉伯文化优越
4.在印欧人的迁徙及印欧人与农耕民族交融的过程中,推动了亚欧大陆几个主要文化区域的形成。下列文化区域的形成与印欧人大迁徙有关的是2·1·c·n·j·y
①古代印度文化 ②古代西亚文化 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④古代朝鲜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阿拉伯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不包括
A.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条件
B.阿拉伯人征服地区文化的深厚积淀
C.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创造
D.阿拉伯文化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
6.历史绘画可以反映和印证历史。该图《克洛维皈依基督教》集中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隶农制和日耳曼人氏族因素的结合
B.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的结合
C.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的结合
D.无条件赏赐与有条件分封的结合
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下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8.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的建筑特征出现在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9.以“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为主题布展,与主题不符合的是( )
A.希罗多德的《历史》 B.《荷马史诗》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帕特农神庙
10.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
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11.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21·cn·jy·com
A.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
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
C.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
D.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
12.《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东罗马皇帝查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丁尼下令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在开篇中就提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戒条是这些:诚实生活、毋害他人,分给各人属于他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A.超越罗马发展水平
B.实现了公平与正义
C.利于推动社会和谐
D.质疑道德的约束力
13.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个《源氏物语》中,成为源氏三代人爱情发展的基调。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这说明(  )
A.仅白居易的诗对日本有影响 B.白居易是最有才华的诗人
C.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颇深 D.白居易与紫式部交流较多
14.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点,受地理和历史环境影响,古代西亚、埃及和印度先后建立地区性大国,希腊城邦也辉煌一时。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15.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共同点的是( )
A.神道发展 B.学习中国隋唐文化
C.形成特殊的武士阶层 D.长期实行锁国政策
16.古代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下图与古代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7.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同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古代印度文明中对中华文明影响最大是佛教文明,下列各项中与佛教产生相关的是21教育网
A.是古印度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动荡,思想争鸣的产物
B.其产生的时间的公元六世纪
C.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成为当时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www.21-cn-jy.com
D.它使印度种姓制度得以发展和壮大。
18.从《吠陀经》有关颂歌、咒语看,早期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河流域之初尚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因此,当时的种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是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精神鸦片
B.将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四个等级
C.实质是阶级社会的等级关系系统
D.主要是为了区别不同民族和血统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21cnjy.com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述《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的简易板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上面图片反映了罗马法的发展趋势,指出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一种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也可以对罗马法的发展趋势进行补充,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述符合史实。)www-2-1-cnjy-com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
材料二 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部分假名和汉字的对照表
材料三 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2-1-c-n-j-y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
(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
(3)材料反映了日本民族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当时日本历史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测试题(过关检测)-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成立共和国之后的埃及文化的特征不包括(  )
A.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 B.带有西亚和欧洲等地文化元素
C.彻底消除了西方殖民主义影响 D.明显呈现出多元化的综合特征
【答案】C
【详解】
[埃及曾经是西方国家的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地,现代埃及文化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不可能彻底消除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C符合题意;A、B、D三项是埃及成立共和国之后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www.21-cn-jy.com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的材料如下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答案】B
【详解】
由题干中“狮身人面像、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塔”判断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故选B;ACD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3.古代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这说明
A.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摧毁了原住民的文化 B.各区域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展
C.亚欧游牧民族文化与迁入地文化不相容 D.亚欧游牧民族文化比阿拉伯文化优越
【答案】B
【详解】
据题干“古代拜占庭帝国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的部分文化遗产,并把基督教传到东欧;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底色,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可知,在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文明因交流而丰富,故B选项正确;“摧毁了原住民的文化”表述与题干信息“保存并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不符,A选项错误;从题干信息“保存并继承”“融合”可知亚欧游牧民族文化与迁入地文化在碰撞、交流和融汇中发展,C选项错误;文明是平等,不存在优劣之分,D选项错误。2·1·c·n·j·y
4.在印欧人的迁徙及印欧人与农耕民族交融的过程中,推动了亚欧大陆几个主要文化区域的形成。下列文化区域的形成与印欧人大迁徙有关的是【出处:21教育名师】
①古代印度文化 ②古代西亚文化 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④古代朝鲜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详解】
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迁徙中,通过与农耕民族交融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区域有:古代印度、西亚、希腊罗马等几个主要文化区域。古代朝鲜文化主要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形成的,与印欧人大迁徙无关。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
5.阿拉伯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不包括
A.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条件
B.阿拉伯人征服地区文化的深厚积淀
C.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创造
D.阿拉伯文化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使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不包括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征服地区的文化积淀深厚和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创造,均为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ABC三项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历史绘画可以反映和印证历史。该图《克洛维皈依基督教》集中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隶农制和日耳曼人氏族因素的结合
B.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的结合
C.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的结合
D.无条件赏赐与有条件分封的结合
【答案】C
【详解】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即克洛维改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既是受到其妻、笃信基督教的勃艮第公主克罗蒂尔达的影响,更是源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当时大多数日耳曼人尚信奉与罗马教会对立的阿里乌斯派,克洛维的这一举动,自然获得了罗马教会的赞许,也得到了高卢—罗马人的拥护。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是法兰克王权与教权开始结合的标志。由此可以推出是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的结合,选择C。21*cnjy*com
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下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答案】D
【详解】
材料已经说明这幅图片与中世纪的政教关系有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主要围绕着教皇的权力和世俗的政权之间的权力争夺有关,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两者权力此消彼长,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有时候王权比教权要高;B选项错误,与史实不符;C选项错误,两者之间彼此牵制,教皇权力需要世俗权力作为依托。
8.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的建筑特征出现在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建筑在表现形式和建筑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术方面主要有:首先,在视觉形式方面,罗马建筑将希腊柱式与拱券结构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视觉图式,丰富了古典建筑语言;其次,罗马人利用混凝土材料与拱券相结合的新的构造技术,创造出了拱顶与圆顶体系,从而构建起宏大的室内空间,同时也使得建筑物更为坚固持久,施工周期大为缩短;第三,罗马建筑类型大量增加,公共设施齐全,城市整体功能加强,满足了人口众多的公民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9.以“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为主题布展,与主题不符合的是( )
A.希罗多德的《历史》 B.《荷马史诗》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帕特农神庙
【答案】B
【详解】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文明,旨在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的希腊被称为“古典时代”。《荷马史诗》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文化,早于“古典时代”,故本题应选B项;《历史》主要反映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的希波战争,《理想国》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初,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经典政治哲学著作,帕特农神庙建造于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的雅典。均属于“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与设问要求“不符合”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10.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
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答案】B
【详解】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世纪的地图将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幅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耶路撒冷为基督教圣地,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故A排除。中西方当时有过联系,如马可波罗,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故D排除。21cnjy.com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背景
11.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来源:21cnj*y.co*m】
A.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
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
C.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
D.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中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等、公正公平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对后世国家的影响,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罗马法影响深远,排除。材料强调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不是增加宗教色彩,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教合一的信息,而是强调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排除C项。21·世纪*教育网
12.《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东罗马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在开篇中就提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戒条是这些:诚实生活、毋害他人,分给各人属于他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A.超越罗马发展水平
B.实现了公平与正义
C.利于推动社会和谐
D.质疑道德的约束力
【答案】C
【详解】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强调正义、诚实、公平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法则,这正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核心原则,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故选C。罗马法追求正义公平的愿望,并不能说明其超越了罗马发展水平,A选项错误。“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不能说实现了,B错误。质疑道德的约束力题干无法直接得出,排除D。
13.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 ( http: / / www.21cnjy.com )穿于整个《源氏物语》中,成为源氏三代人爱情发展的基调。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这说明(  )
A.仅白居易的诗对日本有影响 B.白居易是最有才华的诗人
C.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颇深 D.白居易与紫式部交流较多
【答案】C
【详解】
材料反映了白居易《长恨歌》对日本《源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语》影响深刻,结合所学可知,白居易代表的是中国文化,《源氏物语》代表日本文化,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颇深,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说过对于绝对,排除;白居易和紫式部不是同时代人,故D项错误。21*cnjy*com
14.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点,受地理和历史环境影响,古代西亚、埃及和印度先后建立地区性大国,希腊城邦也辉煌一时。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题干给出的是古印度种姓制度示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15.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共同点的是( )
A.神道发展 B.学习中国隋唐文化
C.形成特殊的武士阶层 D.长期实行锁国政策
【答案】B
【详解】
日本大化改新,学习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10世纪,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采用科举制,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是学习中国隋唐文化,B正确;日本崇拜神灵,神道发展起来;日本形成武士阶层;日本长期实行锁国政策,A、C、D不属于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排除。【版权所有:21教育】
16.古代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地之一,古代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下图与古代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梵天、婆罗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等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B项为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文明的代表,排除;C项是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排除;D项为雅典卫城的建筑,是古代希腊文明的代表,排除。
17.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同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古代印度文明中对中华文明影响最大是佛教文明,下列各项中与佛教产生相关的是
A.是古印度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动荡,思想争鸣的产物
B.其产生的时间的公元六世纪
C.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成为当时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D.它使印度种姓制度得以发展和壮大。
【答案】A
【详解】
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 ( http: / / www.21cnjy.com )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佛教应运而生,故A符合题意;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故B不符合题意。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但此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尚未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否定种姓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
18.从《吠陀经》有关颂歌、咒语看,早期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河流域之初尚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因此,当时的种姓
A.是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精神鸦片
B.将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四个等级
C.实质是阶级社会的等级关系系统
D.主要是为了区别不同民族和血统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父系氏族时期早期雅利安人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区别不同氏族和血统,实施种姓制度,D项正确;种姓制度是与宗教相关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等级制度,不是宗教,除了四个等级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贱民,AB两项错误,“父系氏族社会”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C项与题意不符。21教育网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 ( http: / / www.21cnjy.com )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答案】(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
(2)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详解】
(1)据材料一“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为帝国服务”得出重视人才;据材料一“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得出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据材料一“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得出整合东西方文化。
(2)根据材料信息可从对欧洲近代自然科学、文艺复兴和社会转型的角度加以分析。据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概括得出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据材料二“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概括得出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据材料二“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概括得出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述《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的简易板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上面图片反映了罗马法的发展趋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也可以对罗马法的发展趋势进行补充,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论述符合史实。)2-1-c-n-j-y
【答案】示例:
趋势: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说明: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疆域较小,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共和国内的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为适应罗马帝国对疆域内不同民族的有序统治,罗马帝国颁布了适用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
根据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习惯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可以提出观点: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万民法产生以前,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只有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随着罗马共和国发展到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疆域的扩大,万民法产生,罗马法成为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
材料二 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部分假名和汉字的对照表
材料三 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21·cn·jy·com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
(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
(3)材料反映了日本民族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当时日本历史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1)这一阶段日本大量吸收唐朝文化,如唐诗、书法、绘画、儒家学说等。
(2)不是简单地复制唐朝文化,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始终遵循着一条原则,即维护日本的传统习惯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对吸收来的唐朝文化进行适合自己国情的改造和创造。
(3)特点: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积极学习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长处的民族。作用:把中国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带回日本,促进了日本的变革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经过大化改新,完备了国家体制,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的一次重大飞跃。
【详解】
(1)根据“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概括得出:这一阶段日本大量吸收唐朝文化,如唐诗、书法、绘画、儒家学说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 态度和方法:根据“大化改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和材料一、二信息可知,日本不是简单地复制唐朝文化,而是在维护日本的传统习惯和文化基础上结合自己国情有选择地吸收和改造。
(3)特点:综合材料可知,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善于模仿、积极学习其他民族长处的民族。作用:可结合大化改新的意义分析,从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实现社会转型等角度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