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同步练习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选择题
公元 10 世纪到 13 世纪,我国总体上处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岳飞抗击的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回纥
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吐蕃
灭亡北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
南宋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分别是( )
A.1127 年 1260 年 B.1128 年 1276 年
C.1127 年 1276 年 D.1127 年 1279 年
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1.收复建康 2.取得郾城大捷 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首词中的“三吴都会”指的是:( )
A.开封 B.洛阳 C.大都 D.杭州
1127 年,北宋都城开封被攻破,宋钦宗、宋徽宗被掳走,北宋灭亡,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制造这一事件的民族是( )
A.契丹 B.党项 C.蒙古 D.女真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中华文明的起源
杭州栖霞岭岳王庙有这样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里的“忠骨”与“佞臣”指的是( )
A.岳飞、赵高 B.卫青、秦桧 C.李广、秦桧 D.岳飞、秦桧
“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占南宋,亡于蒙。”这描述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 B.党项 C.蒙古 D.女真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个著名的抗金英雄
B.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真宗和秦桧杀害
C.是一个著名的抗元英雄
D.是一个著名的民族英雄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王朝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它在一个一向作为中国人世界的遥远边疆的地方出现,先是征服了辽,接着用强力控制了宋的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契丹人和党项人所建立的不过是一个包括汉人在内的多种族的边疆政权……而金帝国却拥有急剧膨胀的 3000—4000 万的汉族人口。”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1) 材料中的金王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2) 金灭辽和北宋的时间分别是?
(3) 金王朝“用强力控制了宋的整个中国北方地区”之后,中国南方建立了哪一南渡政权?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辽、西夏、金在建立之初,仿效中原,实行汉制。政治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政治机构;经济上,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进入封建时代或处在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文化上,则普遍创立了文字。
材料二
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这使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只能依靠“岁币”等方式。
材料三
民族融合呈现新的高潮。这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北宋时期,虽然民族间多年争战,但它却使各族人民在战争中加强了联系,况且战争一结束就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速度。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南宋偏安江南,则使大批少数民族人民进入中原,更加强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1) 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这使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只能依靠“岁币”等方式。“中原汉族政权”最早是指哪一个政权?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只能依靠“岁币”等方式。说一说最早的这个“中原汉族政权”给哪些政权送了“岁币”?
(2) “这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你知道这时期哪些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3) “北宋时期,虽然民族间多年争战,但它却使各族人民在战争中加强了联系,况且战争一结束就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速度。”你知道北宋在这个时期最著名的战斗吗?你是怎样认识这个事件的?
(4)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南宋偏安江南,则使大批少数民族人民进入中原,更加强了民族融合的步伐”。哪一次战斗使得“南宋偏安江南”?“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南宋偏安江南。”宋金达成和议,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和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材料一 宋徽宗赵佶欲在汴京营建园林“艮岳”,下令全国进献奇花异石,名为“花石纲”,尝为一石毁民住宅,引发东南地区的方腊起义。又精于工笔画,独创字体“瘦金体”,艺术成就高深,唯独不善理政,任用多为奸佞。宋钦宗赵桓在金兵南下时临危登基,被神棍郭京诓骗,大开城门以“神兵”迎敌,汴京旋即陷落。
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后期怎样的情况?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除材料外还有哪些历史原因导致北宋灭亡?
(2) 材料二 “兀术(金军主帅完颜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宋史》
材料二反映了岳飞在北伐过程中大破金军主力重骑兵的一次空前胜利,请写出这次战役的名称。岳飞的北伐事业成功了吗?为什么?
(3) 材料三 岳飞治军严整,“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下狱后,秦桧派爪牙何铸审问岳飞,岳飞说:“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又“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岳飞的养子岳云随父从军,身先士卒,出入行阵,朝廷要给岳云提升官资,岳飞说:“士卒冒矢石立奇功,始升一级,男云遽躐崇资,何以服众。”累表不受。
岳飞被人们视为民族英雄,其原因何在?我们要学习岳飞哪些品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材料二: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材料三: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材料四:(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1) 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 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宋朝的皇帝是谁?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时西夏国主是谁?
(3)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上述三个事件的。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 【英雄功名自留青史】
材料一 如图
“还我河山”是以岳飞为代表的南宋抗金军民的心声。“还我河山”中的“我”是指谁?
(2) 在收复“河山”的战斗中,这支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其中 1140 年重创金军主力的是哪次战役?
(3) 材料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材料二中的“胡虏”“匈奴”指什么民族?该民族建立了什么政权?“靖康耻”与北宋灭亡有关,它发生于哪一年?
(4) 【高贵品质永激后人】
材料三
① 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
② 岳家军的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③ 某次大捷后,金军感慨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④ 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岳飞及他领导的“岳家军”有哪些高贵品质?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B
6.D
7.D
8.C
9.B
10.D
11.D
12.D
13.A
14.D
15.B
二、材料分析题
16.
(1) 女真;阿骨打。
(2) 1125 年灭辽,1127 年灭北宋。
(3) 南宋;宋高宗赵构;临安。
17.
(1) 北宋;西夏,辽。
(2) 契丹、党项,女真。
(3) 澶州之战;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4) 柘皋之战;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18.
(1) 情况:统治者腐败无能,奸佞当权,剥削沉重,农民起义,社会矛盾尖锐化。
后果:1127 年,金军攻下开封,北宋灭亡。
原因:长期重文轻武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军事无能。以岁币换和平的一贯政策导致统治者一味求和,不积极抵抗。
(2) 郾城战役。
未能成功。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统治,屈辱求和,强令岳飞班师,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
(3) 原因:①岳飞率军抗金,反抗民族压迫,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②岳飞的军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受到人民爱戴。
③岳飞精忠报国,一心为公,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优秀的个人品质。
品质:精忠报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克己奉公。
19.
(1) 材料一:澶渊之盟(辽宋和议);材料二:宋夏和议;材料三:宋金和议。
(2) 宋真宗。元昊。
(3) 金与南宋对峙。
(4) 和议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但双方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
20.
(1) 南宋。
(2) 郾城大捷。
(3) 女真族;金;1127 年。
(4) 忠诚爱国、治军严明、作战勇敢、廉洁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