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短文两篇 同步提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七课 短文两篇 同步提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0 16:5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七课 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甚蕃(fán) 德馨(xīn) 案牍(dú) 周敦颐(yí)
枝蔓(màn) 苔痕(tái) 淤泥(wū) 隐逸者(yì)
亵玩(xiè) 濯洗(zhuó) 清涟 (lián) 鲜有闻(xiǎn)
调琴(diào) 鸿儒(rú) 陋室(lòu) 诸葛庐(lú)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D.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而: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是:斯是陋室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何:何陋之有 同予者何人
D.之: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有仙则名
(2)无丝竹之乱耳
(3)不蔓不枝
(4)香远益清
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尝射于家圃 C.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D.问女何所思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爱莲说》一文结尾,作者一叹真正的隐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者很多,流露出对恶浊世风的不满和鄙弃。
C.《陋室铭》从居住环境的清幽、来往人物的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等三个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D.《陋室铭》和《爱莲说》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情操,其中《爱莲说》还以“牡丹之爱”作反衬,以“菊之爱”作正衬,并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默写。
(1)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了“独爱莲”的情感,原因之一是莲“ ”即莲虽经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4)《陋室铭》中,色彩鲜明.映衬出陋室的闲雅、清幽与别致的句子是: , 。
(5)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
(6)刘禹锡的《陋室铭》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 ”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7)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二、阅读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陋室铭》作者是唐代的 (人名);爱莲说作者是 (朝代)的周敦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惟吾德馨( )(2)可爱者甚蕃( )
11.作者在《陋室铭》的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
12.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13.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工文章,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禹锡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于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禹锡依骚人①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②。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暑。而禹锡作《游玄都现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后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取材于《新唐书·刘禹锡传》)
注释:①骚人:诗人。②巫祝: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后连用以指掌占卜祭祀的人。
【链接材料】
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刘禹锡)
③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羽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善五言诗( ) ②宰相复欲置之郎署( )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
16.人们常用“诗豪”评价刘禹锡,无论其性格还是文风皆有豪气。请结合上面的【链接材料】,任选一个角度,用自己的话加以阐释。
三、综合性学习
17.【核心素养:社会责任、人文情怀】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孝亲敬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古有“扇枕温衾”“芦衣顺母”等24孝故事代代相传,今有“为父捐肾”“背母上学”等当代中国24典范。请你也讲一个你熟知的关于“孝”的故事。
(2)最近,学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天,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0字左右)
(3)活动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四、微写作
18.如果请你以“我的妈妈”为题写一篇作文,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作文呢?要求避免老生常谈,写出新意。将作文的提纲写在上面。
1.A 2.D 3.D
4.(1)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2)动词的使动用法.....扰乱
(3)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 (4)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5.C 6.D
7.(1)草色入帘青(2)无案牍之劳形(3)濯清涟而不妖(4)苔痕上阶缘,草色入帘青
(5)莲,花之君子者也(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8.(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关键词:斯、馨)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关键词:丝竹、乱、案牍、劳)
(3)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关键词:独、濯、妖)
(4)(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关键词:蔓、枝)
9. 刘禹锡 ;北宋
10.(1)能散发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多
11.围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引出”回答即可。(用原文答亦可)
12.我更看中它的精神价值。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正直,是君子的象征,所以我欣赏它。
13.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刘禹锡的志趣围绕“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回答即可。周敦颐的志趣围绕“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回答即可。
14.①擅长、善于 ;② 想要
15. 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
16.示例:乙文提到,作者虽屡遭贬谪,但“语涉讥刺,执政不悦”,仍不改其刚正不阿的本性。
链接材料中的《秋词》一诗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他将自古皆有的悲秋之作写出了春意,可见其豪气。(联系文中所给资料1分,阐释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刘禹锡,字梦得,家中世代是儒生。(刘禹锡)精通写文章,善于作五言诗。贞元末年,王叔文被太子欣赏任用,刘禹锡因为名气在当时很大,(王叔文)和他交往。王叔文(的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牵连贬为连州刺史,(还)没到(连州),(又被再)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风气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少数民族的风俗喜好巫祝,每次祭祀,敲着鼓跳舞,一定唱俚俗的歌词。刘禹锡有时参与这些活动,于是依据楚辞作家的作品,写了新的歌词来教给巫祝。所以武陵溪洞之间的夷人唱的歌,大多是刘禹锡写的歌词。元和十年,(刘禹锡)从武陵被召回(京城),宰相又想安排他到郎署(任职)。但刘禹锡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之意,执政的人很不高兴,又被贬出(京城)做播州刺史。后又改调(刘禹锡)去连州,又迁任夔州刺史。
17.(1)示例: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就懂得孝顺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示例一:小明,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你是践行《弟子规》的典范,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示例二:小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弟子规》的精髓之一,我们应遵从,但也应活学活用。你应该主动和妈妈沟通,表明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相信妈妈会尊重你的意见。
(3)示例:①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②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一些家务活;③经常与父母交流,拉拉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