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老山界 同步提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课 老山界 同步提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0 17: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课 老山界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呜咽(yān) 军阀(fá) 缴租 酣然入梦
B.骨碌(gū) 欺侮(wǔ) 攀谈 不可捉摸
C.盛饭(chéng) 咀嚼(jiáo) 峭壁 苛捐杂税
D.澎湃(bài) 蜷曲(quán) 点辍 山势险峻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
B.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C.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禄下去了吗?
D.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
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十分希望)
B.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畅快地人睡)
C.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指繁重的捐税)
D.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细细地切分)
4.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我相信自己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经典的唱片,那么感恩就是一首和谐的歌,它能使你的生命更加绚烂;如果说生活是一首和谐的歌,①_____,_____;如果说生活是一段旋律,②_____,_____.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生活将会更加丰富美好。
5.文学常识。
《老山界》一文的作者是   ,文章采用  叙的方法,按  的变化和  的转换安排文章的层次,叙述了红军翻山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战士   的坚强意志和   精神。
二、阅读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墓园
刘月新
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④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是一片松树林。棵棵松树挺拔峭立,整齐排列,一丝不苟,像列队整装待发的士兵。树下静静地卧着一排排的坟墓。一个个刚离起地面的小土堆,用水泥抹了周边,上面覆盖一块小长方形大理石卧碑,碑面中央镶着一颗醒目的五星。没有墓志铭,甚至没有名字。
⑤这些数不清的大理石板下面,躺着孟良崮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躯体。他们远离尘嚣,静静地躺在林荫里。这些墓冢只是一个个小长方形的土堆而已。坟墓周围,开满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放眼望去,空旷辽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掩映的五星点点,点点五星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星辰,每一颗都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灵。
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栖息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
⑦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解放战争中振聋发聩的经典之战。然而扭转战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在苍松翠柏间,就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士的忠骨,共有2865名。
⑧“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
⑨“烈士灵前我默默伫立。”
⑩这是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一位将军说的两句话。然而将军要伫立的陵墓其实不过是眼前的一个个土丘。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据说安葬于此的2865名烈士中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
来这里拜谒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谁都可以踏进烈士最后的安息地,保护这些英灵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除了人们的敬仰,还有,就是人们鲜花一样的美好生活。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从这个墓区向左跨出几步远,又有几座坟墓,给人的感觉同样是美丽宏伟,震撼人心。站在墓前,当地朋友问我,你可知中国最小的烈士有多大?有多大?出生10天。10天?啊!刚刚学会吃奶,刚刚睁开蒙眬的眼睛来看世界。当时的世界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抗战的硝烟正浓。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第10天时,母亲行刑的时日到了。母亲抱过她说,儿啊,你生下来就没吃过妈一口奶,临走了,就喝妈一口血吧。她瞅定女儿,毅然咬破手指,刹那,仿佛给满腔热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惨烈?人世间有多少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又有多大的石碑能述说得尽他们的英勇与伟大?
又一阵风吹过,在苍松翠柏间留下一丝清凉,就像烈士的英灵在轻语。静静地站在这个墓园里,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从未有过的澎湃。这些整齐排列的小土堆,是人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坟墓,构成了最宏伟、最感人的风景,成为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成为这本无字史书中最为辉煌耀眼的一页。见过很多陵墓,都不曾给过我如此至纯至美的感觉,都没有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样能剧烈震撼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6.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7.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
8.第 段为什么要交代抗战时期烈土母女临刑前的场景?
9.赏析第 段的表达效果。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耗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1)“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①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②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14. 班级开展以“我看长征”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展】请为这次综合实践设计两个活动,写出名字即可。
活动一: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
(2)【探究苑】阅读下面材料,探究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
材料:长征途中有那么多的人员伤亡,光湘江战役就牺牲了五万多名官兵,后来在爬雪山过草地的过程中还有大批战士倒下,但到最后还有这么多人。这就说明在长征途中有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自觉地加入红军当中,也充分体现了广大老百姓对我们党与红军的信任与支持。长征路上一共找了2 800多位向导,如果没有他们,长征路会更艰苦更漫长,付出的牺牲也会更大。红军“一切为了群众”,因此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红军顺利渡过大渡河,打破了蒋介石妄图让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妄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辩论会】活动中,班长播放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片段,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学生们针对“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有人说:“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这一班人徒步西行北上,大张声势,纯属作秀!”请你站在另一个角度,对以上的话进行反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微写作
15.本文多处运用环境描写,使文章曲折有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请你来写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注意运用环境描写。200字左右。
第六课 参考答案
1.B。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咽yè。C项,嚼jué。D项,湃pài,辍——缀。
2.C。禄→碌。
3.D。细切:形容声音细微急促。
4.示例:①那么感恩就是一段悠扬的旋律,它能使你的生命更加完美,②那么感恩就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它能使你的生命更加激昂
5.陆定一 顺 时间 地点 不怕困难、艰苦奋斗 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
6.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
7.示例:第十一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为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
8.细写这个场景,更能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哺乳的母亲,刚出来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和没有人性。这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惨酷的痛恨!
9.一方面借物喻人,借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另一方面连用两个设问,使作者想要表达和情感和文章主旨更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10迷蒙的草地,寒雾笼罩,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根本无路可走。写出了红军行进中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
11.主席。①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平时攒下的青稞饼;②宿营时,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③他的马让腿伤化脓的同志骑,自己艰难地走着;④见两名战士倒下,他奔过去,掏出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
12.①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②心理、动作描写。
13.中国革命在艰难行进,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为解放事业而流血牺牲,但他们的精神不朽,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永放光辉,抒发了作者对革命战士无比崇敬的感情。
14.(1)“弘扬长征精神”演讲比赛,老红军故事会
(2)不断有新生力量加入;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红军的信任与支持。
比喻审批过程的漫长。
(3)示例:我觉得这个活动有意义。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有了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很方便,生活也很舒适,但我们中不少人恰恰缺少了吃苦的精神,缺乏承受挫折与困难的勇气。重走长征路,可以唤起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