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复习 作者简介: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出身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念过三年书。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成为骑兵团的一名战士。后因身负重伤,转业到地方。不久,他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症,23岁时全身瘫痪。瘫痪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了文学创作。24岁时,他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依然克服种种困难,请人代笔,于1933年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还写了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题目的含义 “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这“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义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小说概要 自传性长篇小说。作者对自己一生的经历加以概括和提炼,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个平凡又伟大的英雄形象。
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小说的情节线索:(1)少年保尔的生活和反抗;(2)战士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3)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4)与疾病顽强斗争。主人公大事记1、因和神父的矛盾被学校开除;
2、在发电厂工作并偷了德军中尉的手枪;
3、巧遇冬妮娅并互产生好感;因救朱赫来被抓,出狱后在冬妮娅家避难;
4、1920年参加日托摩尔战役,头部受伤,右眼失明;
5、和冬妮娅参加共青团活动并发生争执;
6、向丽达学习文化并互产生好感;
7、参加筑路,并和冬妮娅有了不愉快的偶遇;
9、在筑路中得肺炎兼伤寒,回医院养病;患急性风湿症回乡治病;
10、重遇丽达;
11、车祸受伤重回疗养院;
12、在海边想自杀,最终战胜自己
13、认识达雅并帮助她脱离家庭,和达雅结婚,身体状况下降;
14、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出版,重返工作小说人物保尔·柯察金:
(1)从普通工人子弟成长起来的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质朴、倔强、有反抗精神;
(2)坚毅、顽强,高度自觉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
(3)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朱赫来(茹赫腊依):
关心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遇事沉着,有主见,认真负责,雷厉风行,组织能力强,善解人意,对自己所走的道路十分了解,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愤怒与憎恨,不屈不挠地和剥削者作顽强的斗争。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冬尼娅:天真、纯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
丽达:保尔的真爱,她漂亮、机智、干练、勇敢,心地善良,爱憎分明,有着顽强的革命意志。
其他人物:哥哥阿尔焦姆;儿时伙伴谢廖莎;白费头领彼得留拉精彩片断①苏联红军与彼得留拉匪徒开战(第一部分第七章)
②熔铸“钢铁”的过程(第二部分第二章)
③打消自杀念头(第三部分第八章) 筑路者 筑路者面临着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秋雨,泥泞,寒冷,饥饿……物资匮乏:没有枕木、运输工具,小火车头需要大修……尖锐的阶级斗争:匪徒,肃反,开小差……
面对这些困难,筑路者,特别是积极分子,以惊人的毅力和无比顽强的意志同困难进行斗争,表现了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精彩语录:生命的意义 保尔是病愈后,在烈士墓前面对新生和缅怀烈士时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
因为保尔自己就多次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这段名言就是他自己光辉一生的写照,所以他想得那样深刻。小说的主题思想 这部小说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艺术特色 1、现实和虚构相结合,既有强烈的自传性,又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一样,对自传体小说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革命的激情。
保尔心中始终凝聚着不可遏制的进取精神。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的“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上,燃遍了渴望工作和斗争的火焰。而且随着黑暗和死亡步步逼近,燃烧得越来越炽烈。他全身洋溢出永不衰竭的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正是这种豪情,使他同世界上所有正在奋战和前进的人们心心相印,一脉相通”3、巧妙地利用书信、日记、内心独自刻画人物,使人物丰满感人。
作者利用书信、日记,侧面烘托主人公的性格。保尔在海滨的一段沉思:“他的一生,由幼年到最近;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他这二十四年的生活过的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想着,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似地检查着自己的生活,结果他非常满意,认为他的生活过得还不算怎么坏。”这些内心独白给读者打开了通向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大门,挖掘了保尔美丽的精神世界。 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你的讲述: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三年来,同学们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收获不小,体会很多,你一定愿意将你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吧。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部文学名著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你推荐的理由。
推荐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