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案
设计理念:
抓住文本语言,引领学生去吟咏、感悟、想象和表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实现与作者、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和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够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认读、辨析、组词等方法掌握本课的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通过比较、想象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
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情导入。
乡愁是游子难以释怀的情;乡愁,是游子心中永久的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范仲淹的乡愁……那么,诗人王安石的乡愁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泊船瓜洲》,一起来感受他的乡愁。
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
㈠ 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师语:请大家认认真真地把这首诗读上四遍,要求前两遍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后两遍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3、默读古诗: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根据注释想想古诗的意思,想好后和同学交流。(生默读交流,师巡视。)
4、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师相机点拨、引导)
重点指导:
“间”是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隔开了什么?(师板画:京口、瓜洲)
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山少?(“数人” “数日”何意?这里的“数”是什么意思?) 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抓住“只”,师板画:钟山。)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还”是什么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
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
㈡ 品读古诗,想象意境。
品味欣赏“绿”的作用。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曾改过多次,请你想想他可能用过哪些字?(到、过、来、回、入、至)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绿”字?(“绿”字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神奇力量,表现了江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想象画面。
读了这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试着用这个句式来说说。
[ 课件出示: 又 江南岸 ]
3、角色转换,体验诗人的情感。
多美的江南啊!是啊,春天到了,桃花又红了,燕子又回了,蝴蝶又舞了。然而,然而诗人你,却离开了家乡,泊船在瓜洲,望着钟山,望着,望着……诗人啊,望着家乡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入情入境体验诗人的情感)
4、一唱三叹,美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
是啊,故土难离呀!此时此刻,诗人怎能不想——
(生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时此刻,诗人怎能不问——
(生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时此刻,诗人怎能不想,怎能不问——
(生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5、读写结合,想象家乡的美好时光。
明月何时照我还,照我还故乡。故乡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此时此刻,也许诗人又想起了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同学们,诗人在家乡度过怎样美好的时光呢?请你想象一下,拿起笔,用三两句话写一个小小的场景。
(学生写的同时,老师适当引导:也许那是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他带着全家人去郊游……也许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季,他和朋友一起把酒言欢……也许那是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天,他带着孩子去登山……也许……也许……也许有许多也许……)
6、学生交流。
7、过渡,引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也许有很多也许,是吗?回忆起来,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可是现在,诗人离开了家乡,泊船在瓜洲,此时此刻,他还能和家人团聚吗?(不能)眼前只见——(男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他还能和朋友一块聊天吗?(不能)眼前只见——(女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他还能带着孩子登山吗?(不能)眼前只见——(全班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8、再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
一切都已过去,成了尘封的记忆。诗人眼前只见“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点击课件:音乐《月之故乡》] ,相伴诗人的只有这一轮明月,只有这一轮明月啊!心中千种相思万种愁,更与何人说?唯有问明月——
(生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只好问明月——
(生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只能问明月——
(生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9、心灵对话,体验诗人的内心情感。
这是诗人问明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要问诗人的吗?(学生问题预设:①诗人这么舍不得,为什么还要离开呢?②他为什么要离开家乡?他在瓜洲干什么?)
10、出示资料。
是啊,诗人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呢?我想,大家的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我这儿有一段文字,也许大家读过之后能明白一些。[ 点击课件 ]
师朗读: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70年被任命为宰相,领导变法。变法对富国强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1074年,王安石无奈辞去了宰相之职。1075年,王安石又被恢复了相位,但仕途的坎坷,官场的复杂,前途的迷茫,让他很不情愿去复职,他两次请求辞去宰相之职,宋神宗都不批准。1075年春,迫于无奈,王安石只好勉强上任。北上京城途经瓜洲时,他写了著名的《泊船瓜洲》。
11、你明白了什么?(学生回答预设:明白了诗人的身不由已、迫不得已、无可奈何。)
三、再读第四句,激情收尾。
诗人身不由已离家而去,只好问明月——
(生齐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迫不得已离家而去,只能问明月——
(生齐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无可奈何离家而去,只有问明月——
(生齐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总结: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就是诗人王安石无边的乡愁啊!
四、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请同学们读一读余光中的《乡愁》 ,并与同学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