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5课 钢铁长城
人教河北专版八年级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知识点1 陆、海、空军的建设
1.陆军建设: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____________。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____________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陆军
现代化水平
四项基本原则
2.海军建设:
(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_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________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华东军区海军
导弹驱逐舰
(3)海军包括: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
(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交接入列。
辽宁舰
3.空军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着__________________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战绩。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____________。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抗美援朝战争
歼-5型歼击机
知识点2 导弹部队的发展
1.组建:1966年,组建____________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任务: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__________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
3.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第二炮兵
遂行核反击
1.表现:
(1)政治保障:2014年,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__________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3)五大战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
强军
火箭军
知识点3 新时代强军之路
(4)军队新格局: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结果: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__________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现代化
答案呈现
1
2
3
4
C
D
B
D
5
C
6
7
8
D
C
A
9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201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隆重举行。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舰队不包括( )
A.北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华东舰队 D.东海舰队
【易误警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建立的,而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点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C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2.【2021·河北沧州开学】□□□□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是现代化战争中极其重要的后起之秀,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应是( )
A.人民海军 B.人民陆军
C.人民空军 D.导弹部队
D
3.【2020·河北石家庄期末】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下列我国所取得的国防建设成就中,距今最近的一项是( )
A.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B.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入列
C.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D.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B
4.【2020·河北张家口期末】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包括( )
A.军事技术的提高 B.正确的国防政策
C.综合国力的增强 D.主动出击的战略部署
D
5.【2020·河北秦皇岛期末】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下面军队徽章的出现,说明我国( )
A.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建设
B.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为五大军种
C.成立五大战区
D.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C
6.【2021·河北保定期末】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32个装备方队以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装保障、战略打击7个模块,按照联合作战编成接受检阅。这说明( )
A.我国海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我国的空军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C.我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跻身世界第一位
D.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
7.【2021·河北沧州开学】1954—1965年,空军院校陆续进行调整。1958年,撤销一批预备学校、文化学校,成立空军学院、工程学院、高级专科学校以及通信、卫生等院校。至1965年底,空军共有29所院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各类指挥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有了培训场所。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A.实战经验的增加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教育培训的加强 D.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点拨】根据“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各类指挥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有了培训场所”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教育培训的加强,故选C。
【答案】C
8.【2020·河北保定期末】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如果请你为下列图片选择一条标语,最恰当的是( )
A.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焕新颜
B.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点拨】结合所学可知,航母、核潜艇等都是高科技武器,这些大国重器的出现说明科技使得我国军队的实力发生了巨大的改变,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9.【2020 河北石家庄期末】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无论是肃清沿海岛屿上的国民党残军,还是解放海南岛、收复台湾都需加快海军建设,更新舰艇装备。对此,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大力支持。1949年底至1950年初,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与苏联政府签订了购置海军装备的协议,苏联向中国提供1.52亿美元贷款用于支付相关费用。
(1)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海军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装备有什么发展?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海军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材料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善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海军建设的主要目标。实现上述目标的思想保障是什么?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新中国的海军建设。(共29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人教河北专版八年级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知识点1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______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
2.标志:________年10月,第__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常任理事国
1971
26
3.影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________的重大胜利。
外交
知识点2 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1)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_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国际地位
(2)过程: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__访华,与周恩来举行会谈,双方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________,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尼克松
联合公报
1979
一个中国
2.中日建交:________年,日本首相_____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
田中角荣
1.政策、基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策略: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____,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
知识点2 全方位外交
3.布局:中国形成__________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成果: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________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全方位
180
5.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__________、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世界和平
答案呈现
1
2
3
4
C
A
B
C
5
D
6
7
8
9
D
D
C
C
10
B
11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2021·河北模拟】周恩来指出:“我们这次没有料到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的提案会被通过,而且是以压倒多数,就是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被通过?这对美国政府是个意外,对中国政府也是出乎意料?”材料评述的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万隆会议的召开
C
2.【2020·河北邯郸期末】“联合国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没有得到恢复,怎么能说得上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这说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
A.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C.宣传了我国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D.为以后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
A
3.【2021·河北唐山路南区期末】“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我”应是( )
A.斯大林 B.尼克松
C.田中角荣 D.尼赫鲁
B
【易误警示】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改善。
4.【2020·河北石家庄期末】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点拨】根据题干信息“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可知,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故C正确。
【答案】C
5.【2020·河北保定期末】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6.【2020·河北定州模拟】2016年,中国成功举办了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中国牵头发起的亚投行开张。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C.增强与亚非国家的传统友谊
D.营造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D
7.【2021·河北沧州开学】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C.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D
8.【2020·河北邢台期末】请你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 )
A.新中国领导人的风采
B.新中国的复兴之路
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新中国的发展
C
9.【2020·河北张家口期末】周恩来指出:“我们这次没有料到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的提案会被通过,而且是以压倒多数,就是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被通过。美国的计算机失灵了,这对美国政府是个意外,对中国政府也是出乎意料。”材料评述的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万隆会议的召开
【点拨】根据题干信息“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的提案”“中国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被表决通过,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0.【历史解释】下表是“1949—201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表,表中信息反映了( )
年份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9年
国家数
量(个) 10 34 45 120 136 162 180
A .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
D.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点拨】从题干可以解读出,1949—201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成果的体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B符合题意;A、C、D在表中均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1.【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建交情况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20世纪70年代建交高峰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等。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提出了正确的外交政策;要摆脱苏联的控制等。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最大特点是,在判断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的同时,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并在摆正中国对两个超级大国战略上都“不结盟”的位置后,对不同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思想内涵予以深化,即不但要平等互利,而且要共同繁荣。
(3)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最大特点的主要表现。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对大国实行“不结盟”政策;与不同制度的国家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实现平等互利、共同繁荣。(写出两点即可)(共24张PPT)
第五单元复习训练
人教河北专版八年级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知识体系
万隆
恢复
全方位
1.新中国建立强大海军、空军的原因。
历史教训:
(1)近代史上,在多次侵略战争中,侵略者都是从海上侵入中国的。近代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是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党残余军队仍在负隅顽抗;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华实行__________政策。
外交孤立
现实需要:保卫领海、领空,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安全环境,需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原因:
(1)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2)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3)奉行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
2.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及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独立自主
特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并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等。
3.在新中国外交成就中得到的启示:
(1)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
(2)只有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__________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地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与国家安全。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综合国力
答案呈现
1
2
3
4
D
A
B
A
5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2020·河北邯郸期末】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的主题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海防力量的不断增强
B.我国空军已经成为守卫祖国的钢铁卫士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D.我国国防建设中的科技力量不断提升
D
2.【2021·河北承德期末】“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
3.【2020·河北沧州期末】从《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的“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确认人民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障碍”可以看出万隆会议( )
A.提高了亚非国家的国际地位
B.鼓舞了亚非人民维护民族独立
C.推动了亚非国家的经济发展
D.消除了亚非国家在意识领域的分歧
B
4.【2021·河北】《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一书中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间的差异和隔膜终究不能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个国家永久地分割开来。无论是各自发展的需要,还是参与国际事务的需要,两国早晚会在相互接触、彼此合作中寻求各自国家利益的最佳结合点,这已经在两国建交以来的历史和现实中得到了验证。”可见,“两国”应是( )
A.中国、美国 B.美国、日本
C.美国、英国 D.中国、俄罗斯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美两国友好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A正确;美国、日本、英国都是资本主义制度,B、C错误;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不符合题目考查的内容,排除D。
【答案】A
5.【2020·河北秦皇岛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极力阻挠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上承认我国的合法地位,并在经济上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随后又公然扩大侵朝战争,威胁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安全。当时只有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向新中国伸出了友谊之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我国同苏联、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种专项协定和议定书等,共达110多种,而与其他国家订立的各种协定,总共才二三十个。
1971年7月和10月,基辛格两度秘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周恩来协商,并负责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这为1972年尼克松破冰之旅的中美高峰会议铺路,也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石,结束了中美两国间20多年的敌对与隔阂,从而完成了战略性的外交政策转变。今天,基辛格常被中国领导人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与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分别是什么,并谈谈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70年代外交成就: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美国:美国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经济不景气,受到西欧和日本的发展威胁;美苏冷战中美国处于守势,使得美国考虑到重新看待和新中国关系的问题;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二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将推动建立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27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人教河北专版八年级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知识点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2.提出:________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
敌视
19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__。
4.影响:是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
领土完整
和平共处
基本准则
知识点2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_____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史实: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亚非
1955
万隆
3.中国贡献: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求同存异
答案呈现
1
2
3
4
A
D
D
B
5
A
6
7
8
9
D
B
D
B
10
D
11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2021·河北廊坊期末】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一边倒”原则
D.不结盟原则
【易误警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答案】A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是新中国首次阐述的独立外交政策
B.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作出的贡献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有助于各国团结
D.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点拨】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以最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它的提出使得我国关于对外关系的方针政策,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完整,获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同,成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所以它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选D。
【答案】D
3.【2020·河北石家庄期末】习近平主席指出:“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由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提出
B.得到多数亚非拉国家的大力支持
C.已经被写入《联合国宪章》
D.符合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D
4.【2020·河北沧州期末】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又称万隆会议。周恩来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方针是( )
A.不结盟政策
B.“求同存异”
C.和平统一
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5.【2021·河北沧州开学】万隆会议之前,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很少,而万隆会议之后到1959年短短的四年间,就有尼泊尔、埃及等多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1960—1964年,又有加纳、老挝等多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材料反映了万隆会议( )
A.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B.冲击了帝国主义对亚非的殖民统治
C.形成了推动国际合作的万隆精神
D.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
A
A.朝鲜战争的冲击 B.美国推行遏制政策
C.中国外交方针的限制 D.万隆会议的召开
6.【2020·河北唐山模拟】分析下表,造成下列所述情况的原因不包括( )
D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国家数 10 9 1 0 0
7.【2020·河北保定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下表反映当时我国的外交特点是( )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亚非万隆会议
A.屈辱外交 B.趋于成熟
C.走向世界的中国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8.【2021·唐山丰润区模拟】习近平主席曾引用《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表达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
A.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C.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D.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差异
【点拨】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阐述了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习近平主席用此来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D符合题意。
【答案】D
9.【2021·河北沧州期末】1949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
【点拨】据题干“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可知,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符合题意;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未在题干中体现,所以A不符合题意;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C不符合题意;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未在题干中体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10.【2021·河北唐山期末】据统计,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额由1950年的3.6亿美元提高到1957年的7.67亿美元。中国与亚非贸易额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抗美援朝胜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密切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万隆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
【点拨】依据题干中“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额由1950年的3.6亿美元提高到1957年的7.67亿美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使得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贸易额提高,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
11.【历史解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向世界展现出了一个负责任国家的气度和胸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习近平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印、缅所确认的原则,并概括这一原则产生的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
——摘编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4月19日)
(2)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方针,并概括指出亚非国家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求同存异”方针;相似点: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情况;不同点: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
国家实力、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