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选择题(共15题)
1.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核心,其内容是( )
A.实行社会革命
B.打倒帝国主义
C.核定地价
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2.1903年6月,________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3.以下没有反映“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思想的报刊(书籍)是
A.《民报》 B.《革命军》 C.《时务报》 D.《警世钟》
4.《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宣传革命的思想得到迅速的传播,下列著作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天演论》
②《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③《革命军》
④《猛回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下列传播资产阶级思想的人物和著作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邹容﹣《革命军》
C.陈天华﹣《猛回头》
D.孙中山﹣《警世钟》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对联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左宗棠 D.邓世昌
7.服装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
A.民生
B.民治
C.民主
D.民享
8.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历史伟人是
A.孙中山 B.洪秀全 C.毛泽东 D.陈独秀
9.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10.下列人物中,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伟人的是
A. B.
C. D.
1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应三民主义中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12.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下列各项中,对如图纪念邮票中的人物表述有误的是( )
A.他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B.他创建了兴中会
C.他曾上书李鸿章 D.他创建了光复会
13.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B. C. D.
14.中国同盟会之所以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下述理由不正确的是
A.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B.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C.有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D.形成了统一的领导力量
15.林老师复习课上在黑板上所写板书如图所示板书中①处句子最可能是( )
A.“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
B.“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
C.“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
D.“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
二、综合题
16.《辛丑条约》 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数目最庞大、________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17.影响:_______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________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填空题
(1)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______》 。
(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______ 。
(3)宣传维新变法成立的政治团体 ______ 。
(4)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______ 。
(5)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______ 。
(6)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列强是 ______。
(7)“他”领导太平军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______。
(8)“他”要做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______。
(9)中国近代史上中国被迫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 ___________ 》。
(10) 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参与侵略中国的列强是 ______ 。
19.19世纪90年代,维新派纷纷创刊宣传变法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______》;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决定创办《_____》,作为其机关报宣传革命思想。
20. 读史探究
材料1: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强?
大臣答:彼国在西洋诸国中称大,故是强国。至于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2: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提出面向世界的要求。魏源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据此,他认为做事情只要“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回答:(1)材料1中,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2)材料2中,魏源在哪本书中说了这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
(3)孙中山本人是否做到了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试用史实来说明。
21.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复兴之路》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所述的是哪一次救国运动?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
2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图二中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戊戌变法在教育上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在112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来他又致力于创建新型的革命军队,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4)图四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请你依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23. 孙中山及革命者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了艰辛探索。
(1)(图书“现”思想)
图一、图二著作出现的共同背景是什么?它们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史实“析”纲领)
(一)驱逐鞑虏……义师所指,覆彼洲汉军人等,如悔司来降者,免其罪……(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1911年《同盟会宣言》
根据史料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
(3)通过以上探究,你能感受到早期革命者身上的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指的是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指的是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反映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了重要作用。故选D。
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一片脍炙人口,传颂不衰的反清革命檄文。这篇气势磅礴,笔锋犀利的长文中,章炳麟站在鲜明的民族主义立场上,逐条驳斥了康有为的改良谬论说。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C。
3.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时务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报刊,没有反映“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严复译著的《天演论》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著作,故①不符合题意;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猛回头》陈天华的《警世钟》都是宣传革命思想的著作。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5.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由此可见,ABC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警世钟》是陈天华的著作,故D搭配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6.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海军威”“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英雄”等关键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出应该是邓世昌,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海战中,为了保护旗舰,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冲锋向前,迎战敌舰 ,不幸壮烈牺牲,成为民族英雄。故选D 。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将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
8.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故A符合题意。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故C不符合题意。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C
【详解】
依据题干中“1901年”、“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在此背景下,革命思想迅速传。要求推翻腐败的清政府,挽救中国。C项符合题意;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皇帝。A项不合题意;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B项不合题意;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党政权,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0.C
【详解】
依据题干“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领导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封建统治,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故A项正确。“创立民国”对应“民权”主义,B项错误。三民主义不包括“民主”主义,C项错误。“平均地权”对应“民生”主义,D项错误。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2.D
【详解】
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图片的人物是孙中山。光复会是由蔡元培、徐锡麟、陶成章等在上海组织成立,蔡元培任会长,是江苏、浙江、安徽一带势力最大的革命团体,与孙中山无关,D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894年11月,孙中山创建了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1894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故C符合题意;《国闻报》《时务报》《万国公报》是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4.C
【详解】
依据题干“不正确的”,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但是“民族主义”是狭义的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满清贵族的压迫。但是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反对外国(外族)入侵。C符合题意;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A排除;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BD排除;故选C。
15.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李世民主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毛泽东主张“为人民服务”,体现的都是关于民本或民生的主张,而“民有、民治、民享”就是孙中山关于民生的主张。由此可知,材料中①处句子最可能是“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C项正确;“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意思是,以四百兆的人口、数万里的富饶土地,可以发愤图强,称雄天下,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意思是,我们的生命只有短短数十年,用有限的生命换取国家永远的强大,那么生命将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能进步。”强调的是身体力行,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赔款 主权
【详解】
据图片可知,这是反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图片。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为镇压义和团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终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17.清政府 完全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①是清政府,②是完全。
18.《申报》 京师大学堂 强学会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俄国 洪秀全 谭嗣同 瑷珲条约 英国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4月30日英国商人创办的《申报》,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中国第一份商业报纸。因创办地在上海,上海别称“申”,故报纸名为《申报》。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安徽会馆创办《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组织的发端。定期召集集会,演讲与讨论。11月中旬正式成立强学会,来宣传维新变法。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代表约一百人,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这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题干中“他”是指洪秀全。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甘愿为变法牺牲。不久,谭嗣同被捕。在狱中墙上,他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几天后,谭嗣同等六人被押赴刑场,慷慨就义。谭嗣同是甘愿成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割占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这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所以在这三次侵华战争中,均参与了侵略中国的国家是英国。
19.时务报 民报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公车上书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故答案为:时务报、民报。
20.(1)不对。英国比中国富强。英国富强是因为英国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而不是沾中国茶叶贸易的光。
(2)《海国图志》。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3)孙中山做到了“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孙中山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
【详解】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不对。因为英国比中国富强。英国富强是因为英国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而不是沾中国茶叶贸易的光。
(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了这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是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做到了“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因为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
21.(1)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
(3)体现“民权主义”的是材料三中“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一句。
【分析】
(1)根据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2)根据材料“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述的是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材料三中的“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
22.(1)开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
(2)措施: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3)中国同盟会;国民革命军。
(4)含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历程: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除了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还创办了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新式的学堂,发展了近代教育等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在教育上创办了报刊,开办了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之后科举考试废除了八股文等等;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12年前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后孙中山创建的新型的革命军队是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过程。
23.(1)共同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影响: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国家。局限: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还没有提到反对帝国主义。
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敢于革命、善于革命的斗争精神;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埋头苦干、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革命者开始著书立说,宣传革命思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革命著作的出现,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2)依据材料信息:“驱逐鞑虏……义师所指,覆彼洲汉军人等,如悔司来降者,免其罪,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可知,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国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还没有提到反对帝国主义。
(3)开放性题目,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敢于革命、善于革命的斗争精神;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埋头苦干、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