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一老汉民国25年出生,问,老汉今年(2015年)多大岁数 ( )
A、77 B、78
C、79 D、80
2.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今天南京古城墙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
③中共“七大”的召开 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4.《中华民固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
A.华兴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国民党
5.1905年,他在东京组织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这一政党是( )
A.兴中会 B.国民党 C.同盟会 D.光复会
6.辛亥革命在武汉首义成功,而后迅速席卷全国,不到半年时间就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辛亥革命迅速取胜的直接原因是
A.袁世凯对清朝皇帝的胁迫 B.孙中山四处宣传发动革命
C.革命党在全国各地的响应 D.革命军对清朝军队的进攻
7.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的是
A.三民主义 B.辛亥革命 C.百日维新 D.洋务运动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主要是因为它
A.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B.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C.是资产阶级制定并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的
D.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法律文件
9.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它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是
A.实现平均地权的革命目标 B.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0.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给全球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座城市付出了重大的牺牲,钟南山院士称它为“英雄城市”,在历史上它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这座城市是( )
A.南京 B.南昌 C.武汉 D.上海
11.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三民主义 D.民主共和
12.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
A.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近代中国动乱的根源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未根本改变
13.“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定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他们杀死了军官,直驱附近最大的弹药库,那里由同营的一个连在驻守。该连也参加其战友的行动……到凌晨,(该地)清政府已被打垮。”材料描述的是( )
A.金田起义 B.廊坊阻击战
C.天津保卫战 D.武昌起义
14.朱春驹在《武汉起义杂忆》中写到:“由于辫发一旦剪去,则短期内难以再蓄,不像服饰可以轻易变换,因此民众对于剪辫的态度普遍迟疑,剪刀一动,蹄哭并作。”民众的态度主要体现了 ( )
A.对蓄辫的十分喜爱 B.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C.对革命前景的忧虑 D.对生活方式难以适应
15.如表是1864年至1914年间,中国各种报纸、杂志对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统计。据此可知
时间 含义
人民统治 与君主制相反的制度 君主
1864—1894年 12 323 10
1895—1900年 149 640 7
1901—1908年 391 1210 0
1909—1914年 76 490 3
A.早期维新派宣传革命思想不彻底 B.维新思想与宣传“人民统治”矛盾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反封建较彻底 D.思想宣传的程度决定了民主的程度
二、综合题
16.同盟会:________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了“________,恢复中华,________,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________为总理。创办《________》作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________。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7.____________年4月,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率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苦战一昼夜,起义失败。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__________”。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黄花岗起义”。
18.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________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________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20.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的道路,其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进行的两次重大的探索。某班开展“历史小论坛——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分组讨论,请你参与。
(1)〔史论互证〕填出表格中的观点或史实
范围 分组 基本观点 参考史实
戊戌变法 1组[来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
2组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新式学堂.报刊等
辛亥革命 3组 有成功的一面 B
4组 有失败的一面 革命果实被窃取,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A.
B.
(2)〔新的发现〕
异中有同。同学们发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有很多相同点。如从西方学习的内容上看都学习了,从结果上看都
(3)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要有哪些使命感?
2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按照示例,完成结构图中所缺内容。(其中A处填写知识结构的主题)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首诗歌是颂扬哪位清军将领的?
(3)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他们开展了哪些活动?
(4)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2.读图说史(6分)
看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人物是谁?
(2)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指?
(3)说一说他的主要活动?
23.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创立民国,。
材料二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打破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材料三 “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师,不忘奋斗。”
-----(《商报》(评价孙中山)
(1)阅读材料一,将材料中画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完整。这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 孙中山后来把这一政治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其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简述辛亥革命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青少年应该学习孙中山的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本题考查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年=民国1年。则民国纪年法转换公元纪年法的方法:民国纪年法年份+1911=公元纪年法年份(例如:民国100年换算公元纪年,就是100+1911=2011,民国100年就是公元2011年。)公元纪年法转换民国纪年法的方法:公元纪年法年份-1911=民国纪年法年份(例如:公元2011年换算民国纪年,就是2011-1911=100,公元2011年就是民国100年。)本题民国25年=1911+25=1936年,那么,这老汉的岁数是:2015-1936=79(周岁)(把2015年换算成民国104年-民国25年=79亦可),故选C。
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 毛泽东向大会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所以答案选A
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因为辛亥革命;故B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黄花岗起义与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C
【详解】
据“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 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及所学知识可知,“大团体”是指中国同盟会。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C符合题意;华兴会与兴中会属于革命团体,属于分散的革命组织,AB不符合题意;国民党在清政府灭亡后建立,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5.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A项兴中会成立的时间是1894年,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B项是1924年由中国同盟会改组而来;D项光复会成立的时间是1903年,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故选 C。
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辛亥革命前进行了改革均以失败告终,使有识之士意识到,为由革命才能成功,所以在武汉首义成功,革命党在全国各地的响应,不到半年时间就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选项C符合题意;袁世凯对清朝皇帝的胁迫是在辛亥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排除A;孙中山四处宣传发动革命是革命准备工作,排除B;革命军对清朝军队的进攻是革命的过程,排除D。故选C。
7.A
【详解】
1905 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民报》是其机关刊物。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正式提出“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发展)”的主张,即三民主义。中山装上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的民族、民权和民生主义,A项正确;辛亥革命是推翻清王朝的运动,排除B项;百日维新是主张变法改革的运动,排除C项;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技术的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故A符合题意;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资产阶级制定并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的、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法律文件与题干材料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9.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孙中山等人矢志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兴中会、华兴会和兴复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故C项正确;实现平均地权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同盟会的成立在这些革命团体之后,排除A项;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并没有明确提出打到帝国主义的目标,排除B项;共同奋斗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所以C项符合题意;而ABD三项均与“首义之城”不符,排除。故选C。
11.C
【详解】
根据材料中“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从帝制走向共和”的信息可以判断,此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辛亥革命的旗帜,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自由平等不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B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华民国成立后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未根本改变。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D
【详解】
根据材料“10月10日”“他们杀死了军官,直驱附近最大的弹药库”,可知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最接近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的经过,D项正确;金田起义爆发于1851年元旦,是一场农民起义,排除A项;廊坊阻击战是义和团运动阻击八国联军的战争,排除B项;天津保卫战是1900年6月爆发的反抗八国联军侵略的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
与“由于辫发一旦剪去,则短期内难以再蓄,不像服饰可以轻易变换,因此民众对于剪辫的态度普遍迟疑……”和所学知识可知,民众对于剪辫的态度普遍持迟疑,这反映了民众对辛亥革命前景的忧虑,担心日后会遭到清政府的报复,C正确;题干反映的不是民众对蓄辫的十分喜爱,而是对于剪辫态度的迟疑,A排除;民众对于剪辫的态度普遍迟疑,不是反映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或对生活方式难以适应,而是担心革命未必能够推翻清王朝统治,BD排除。故选C。
15.C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901—1908年间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宣传时期,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的统治进一步失去统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革命思想,相对以往而言,这一时期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急剧增加,传统君主观念基本被抛弃,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强烈否定帝制,要求民主共和,因此反封建较彻底,C正确;早期维新派宣传变法,而非革命,A排除;1895—1900年间 为康梁维新思想时期,与1864—1894年件相比,这一时期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康梁维新思想对民主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并没有反映出与宣传“人民统治”矛盾,B排除;民主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并不能说思想宣传的程度决定了民主的程度,D排除。故选C。
16.1905 驱除鞑虏 创立民国 孙中山 民报 政党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故答案是1905;驱除鞑虏;创立民国;孙中山;民报;政党。
17.1911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详解】
1911年4月,黄兴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黄花岗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8.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点睛:专题复习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影响。列表格分析比较加深理解掌握。
19.清政府 资产阶级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故答案是清政府;资产阶级。
20.(1)A.兴办工矿企业B.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清朝统治(2)资本主义制度失败了
(3)围绕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振兴的主题展开就可以
【解析】
(1)此问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关史实的识记。根据图表,找出戊戌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可知是经济方面的措施。结合课本所学,光绪帝颁布变法法令,在经济上主要措施: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第二小问学生答出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即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就,根据课本所学,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此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根据课本所学,戊戌变法内容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在中国实施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资本主义的共和制。故二者内容上的相同点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结果因为封建顽固势力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二者的结果都失败了。
(3)此问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此问中学生注意题干“作为当代中学生”,所以要从个人的角度,学生的角度回答。学生能做到的:好好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使中国强大等。围绕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振兴的主题展开就可以。
21.(1)A:近代的抗争或近代的探索;B: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或戊变法C:孙中山。
(2)左宗棠。
(3)创办近代军用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建新式军队(筹建海防);创办新式学堂。
(4)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等等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详解】
(1)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其主题可以概括为近代的探索。所以A:近代的抗争或近代的探索;B: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或戊变法C:孙中山。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首诗歌是颂扬的是清军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
(3)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他们开展的活动包括:创办近代军用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建新式军队(筹建海防);创办新式学堂等。
(4)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等等。
22.(1)孙中山(2)民族、民权、民生
(3) 创建兴中会,创办中国同盟会,创建《民报》,领导辛亥革命等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该图片是孙中山的画像,孙中山是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领导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孙中山。
(2)本题考查的是三民主义的相关知识,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后,又创办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本题的答案是:民族、民权、民生。
(3)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相关知识,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活动有:1894年创立兴中会;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创办《民报》,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23.(1)恢复中华,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民权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精神: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精神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河所学可知,“ 驱除鞑虏,创立民国”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的内容,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即推翻清朝统治后,建立与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不同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体现了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一面。
(2)根据材料可知,“皇帝……都可以被打倒”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指的是资产阶级宣传的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根据材料三可知,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体现了孙中山的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精神品质。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