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1 07: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是一位同学默写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正确的是
①提倡民主②提倡新道德③提倡科学④提倡新文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认为只有“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陈独秀 D.胡适
3.如图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的一场运动,它是
A.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B.保卫民主共和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D.追求富国强兵的自效运动
4.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
A.反对尊孔复古 B.继续反封建
C.主张民主共和 D.向西方学习
5.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革进入思想文化的深层领域,标榜“纲常名教”、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旧文化受到猛烈冲击。材料评述的是(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变法的后果
C.辛亥革命的作用 D.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6.导致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上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C.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7.直接引发“公车上书”运动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8.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材料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A.使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推动了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D.在社会上掀起批判旧道德的浪潮
9.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认为:中国人虚妄、迷信、盲从的根源是无知。要想根治,只有依靠科学。材料表明的观点是 (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B.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与愚昧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0.“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开始于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11.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面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的《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12.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首歌谣反映的实质是( )
A.外国商品价廉物美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民族经济发展艰难 D.外商企业垄断市场
1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者的共同作用是
A.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C.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4.“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这些主张最早出自
A.《狂人日记》 B.《敬告青年》 C.《文学革命论》 D.《文学改良刍议》
15.新文化运动期间,酷爱文学的小刘要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如果你是杂志的编辑,你将会建议他写( )
A.宣传儒家思想的文言文 B.宣传“君主立宪”的白话文
C.宣传儒家思想的白话文 D.反对尊孔复古的白话文作品
16.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直接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儒家传统道德所代表的封建道德礼教,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比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落后 B.儒家思想完全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当时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二、综合题
17.北京大学和《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____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18.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是______、______。
19.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______与______。
20.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抨击_________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______与______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_________革命,________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________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________》,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2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1)材料一中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这一革命理想有没有实现?为什么?
材料二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2)材料二中的陈独秀等人为了改变“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的局面发起了哪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宣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事件?领导“变法维新”的是谁?
(2)材料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3)材料中,“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的事件以什么为主要阵地?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得出什么结论?
23.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举步维艰
(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
栏目二:柳暗花明
(2)阅读图五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
栏目三:旭日东升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24.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1)材料一中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揭开这场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人说这次运动有成功的一面,请说明理由。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提倡民主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应该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所以答案选D
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C符合题意;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A不符合题意;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B不符合题意;胡适在文学革命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D不符合题意;贡献C。
3.A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旧道德”“民主”“科学”,反映了民国初年,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道德礼教的运动,这一运动被称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4.B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提示信息: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根据所学知识: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各选项,A项对应新文化运动,C项对应辛亥革命,不是共性规律,可予以排除,D项是共同点但未揭示本质规律,B项符合题意,故选B。
5.D
【详解】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始,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D选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它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政治近代化的开始,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政治的权利,但是不敢讲“民主”,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一场政治近代化的革命,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
6.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主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故A符合题意;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产物,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D符合题意;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洋务运动有关,A不合题意;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引发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B不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8.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把斗争锋芒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孔教,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材料“《新青年》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关键信息“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材料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推动了青年人的思想解放,故C正确;辛亥革命使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故A错误;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错误;在社会上掀起批判旧道德的浪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综上答案C。
9.B
【解析】依据题意“中国人虚妄、迷信、盲从的根源是无知。要想根治,只有依靠科学。”可知,其意迷信、盲从不可取,要依靠科举。B符合题意;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对政治方面的要求;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是道德方面的要求;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是文学方面的要求。材料的观点与ACD无关。由以上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10.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B排除;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是“自强”“求富”,C排除;辛亥革命时期主张民主共和,D排除。故选择A。
11.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后来,《新青年》迁到北京,主要撰稿人还有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些思想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那时候,《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选项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ABD叙述均错误,故选C。
12.B
【详解】
题干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质优价廉的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对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说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符合题意;外国商品价廉物美反映的是现象不是实质,A排除;民族经济发展艰难不是材料中反映的实质,C排除;外商企业垄断市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排除。故选择B。
13.D
【详解】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辛亥革命的胜利,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没有体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排除;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只符合戊戌变法,B排除;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只符合辛亥革命,C排除。故选择D。
14.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D项符合题意;《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文小说,A项不符合题意;《敬告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B项不符合题意;《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的文章,没有题干材料的内容,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通知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新中国》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的旧道德和文化,进行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D正确;A排除;新文化运动没有涉及到“君主立宪”,B排除;新文化运动反对儒家思想,C排除;故选D。
16.C
【详解】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旧文化的毒害,这样就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故C符合题意;儒家思想也有精华,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也有陈腐部分,排除AB;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是新文化运动期间把矛头指向传统儒家思想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D。故选C。
17.《新青年》 鲁迅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最为重要的阵地,其中出现许多文学家,如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故答案为《新青年》和鲁迅。
18.《新青年》 北京大学
【详解】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19.民主、科学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反对旧文化、旧道德、旧传统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故答案为民主、科学。
20.旧道德 狂人日记 民主 科学 文学 胡适 白话文 文学革命论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因此,题干第一个横线处填写“旧道德”,第二个横线处填写“狂人日记”,第三个横线处填写“民主”,第四个横线处填写“科学”,第五个横线处填写“文学”,第六个横线处填写“胡适”,第七个横线处填写“白话文”,第八个横线处填写“文学革命论”。
21.(1)中国同盟会 未实现 理由: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2)新文化运动 民主和科学
(3)由学习西方的器物(科技) 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同盟会的革命理想没有实现;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阵地是刊物《新青年》和北京大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
(3)依据所学可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2.(1)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2)辛亥革命、孙中山(3)《新青年》、北京大学
(4)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言之有理、)
【详解】
(1)依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始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领导了“变法维新”运动。
(2)依据材料中 “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3)依据材料中 “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开展了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4)结合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告诉我们,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的建设中国。
23.(1) 事件:洋务运动;活动及理由(以下四项任意一项即可):图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为摆脱困境,强兵富国,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图二: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燃料等的不足,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推动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图三:创办新式学堂;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外交和翻译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图四:创办海军;为了增强海军军事力量,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推动中国海军的近代化。
(2)途径: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没有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直至孙中山逝世,“中国之自由平等”仍没有实现。
(3) 原因: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作用:他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详解】
(1)由栏目一中的图1至图4这四幅图可知,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第二问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幅图作出说明即可,如图2,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为摆脱困境,强兵富国,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或图4,创办新式学堂,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外交和翻译人才,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由图5知,这个人物是孙中山,由材料“积四十年只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可知,孙中山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但孙中山的“自由平等”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因为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直到孙中山逝世,“中国之自由平等”仍没有实现。
(3)由栏目三中的材料“陈独秀,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胡适,1910年赴美国留学”等可知,这些人物只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是因为他们都曾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他们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4.(1)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2)公车上书。
(3)①三民主义;②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①民主、科学;②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图1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图2可知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梁启超等人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图3可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图4《新青年》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2)依据所学知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于1898年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代表了资产阶级的要求。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
(4)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民主”和“科学”。最后一问是开放性题目,如对待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