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五四运动
一、选择题(共15题)
1.五四运动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力量的阶级是(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
2.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广大青年学生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C.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 D.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3.“五四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永远值得弘扬的精神财富,其本质是( )
A.追求真理 B.爱国主义 C.解放思想 D.自强不息
4.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反对专制” D.“平均地权”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6.口号具有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中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
A.“驱除跶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自强”“求富” D.“打倒老蒋,解放全国”
7.《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会议上?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8.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 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1919年6月5日一个日本纱厂的工人们,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装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武昌
10.五四爱国运动之所以被视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B.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1.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②6月5日之后,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工人转向学生
③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④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开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3.1919年巴黎和会开幕后,中日随即为山东问题展开交锋,到4月底和会决定将德国原来在山东权利交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14.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下列对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革命运动 ②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③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④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
A.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二、综合题
16.五四运动的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⑦_____、陆宗舆、章宗祥。
17.(1)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规定不分男 女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后期,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洪仁开写成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
(3)1875年,左宗棠采用______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______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4)义和团的口号是______。
(5)1912年,孙中山在______宜誓就职,宣告______临时政府成立。
(6)1912年改组国民党的是______。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______宜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7)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是______和______。
18.上海、北京是政治、文化、历史名城,见证了中国百年的沧桑巨变。
(1)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2)从1840年到1901年,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与北京相关的两次侵华战争分别是 、 。
(3)1919年,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 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当代中国走怎样的发展道路,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在一批先进分子的启发下,中国人民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聚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二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鸦片没有起到催眠作用,反而起到惊醒作用”,迷梦中惊醒的中国人民先后进行了哪些辛苦求索和艰难追寻?(只要答出重大历史事件即可)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历史事件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3)材料三中的“伟大飞跃”得益于哪个伟大实践?从这一“飞跃”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
时间 大事
五月五 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 天津 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 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 章 陆 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的地方……”
材料三 “五四”胜利以后,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 宣传新文化 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 ……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 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什么
(3)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1. 材料六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座谈会上说:“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材料七 如下图
1.简答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结合五四精神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道理或认识。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在6月5日后,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显示出了巨大力量,因此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项正确;广大青年学生起了先锋模范作用与五四运动相关,但不是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是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前,排除C项;五四运动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但不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所以“五四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永远值得弘扬的精神财富,其本质是爱国主义精神,故选B。
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外争主权”表明运动是反帝的,“内除国贼”表明运动是反封建的。选项B符合题意;“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口号,A排除;“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C排除;“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D排除。故选B。
5.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选项D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使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北伐战争是1926年讨伐北洋军阀的战争,排除B;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探索,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排除C。故选D。
6.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门集会、示威、游行,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五四运动爆发,B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排除A项;“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排除 C项;“打倒老蒋,解放全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排除项。故选B项。
7.A
【详解】
根据题干“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为了处置战败国德国,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巴黎和会,英法在会议上把中国山东的权利移交给日本,严重伤害了中国的权益,B项没有涉及到山东问题,不符合题意;C项伤害的是捷克的权益,不符合题意;D项是二战期间召开的会议,也没有涉及山东问题,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8.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五四运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因此,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爱国救亡运动,故①是共同之处;1895年的《马关条约》引发了“公车上书”,1919年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引发了五四运动。故②是共同之处;“公车上书”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领导的,在北京领导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故③是共同之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公车上书”不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故④不是共同之处。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9.A
【详解】
根据材料“1919年6月5日一个日本纱厂的工人们,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装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千万”及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学生在北京进行游行示威,遭到军警镇压。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A项正确;五四运动最早是学生在北京发起的,排除B项;五四运动与广州,南昌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正确;BCD不是五四运动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排除;故选A。
1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五四运动中,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燃了五四运动的革命烈火,它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开端,①③④正确;6月5日之后,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排除②。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2.C
【详解】
根据“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A排除;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B排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排除。故此题选择C。
13.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帝国主义操纵会议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力转交日本。为此,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集会游行,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以支援学生的爱国斗争,这与漫画中所示“工学商打倒曹、陆、章”相吻合,这场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故称为五四爱国运动。B项符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A项不合题意;1926年7月国共两党领导了北伐战争,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C项不合题意;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4.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故②④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不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革命运动 ,故①不符合题意,故AC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故③不符合题意,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D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分析可知,该学者旨在说明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派远离普通民众,革命派也没有发动广大人民参与到革命运动中,所以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没有进行有效的理论准备和深入持久的思想启蒙,甚至在资产阶级内部思想也极不统一,脱离群众基础等。而五四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所以该学者旨在说明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6.曹汝霖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中,学生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故本空填曹汝霖。
17.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1884; 扶清灭洋; 南京; 中华民国; 宋教仁; 云南; 北京大学; 《新青年》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本题干填: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2)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 女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后期,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洪仁开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故本题干填:《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3)依据所学可知,1875年,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故本题干填:先北后南,缓进急战;1884。
(4)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故本题干填:扶清灭洋。
(5)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故本题干填:南京;中华民国。
(6)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改组国民党的是宋教仁;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故本题干填:宋教仁;云南。
(7)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向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不久前迁入北京,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都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故本题干填:北京大学;《新青年》。
18.(1)中英《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帝国主义
【详解】
(1)依据“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结合课本所学,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港给英国等。由此可知,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2)依据题干“从1840年到1901年”,“与北京相关”。结合课本所学,1856年——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火烧圆明园;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开始侵华。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八国联军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屠杀中国居民,犯下滔天的罪行。由此可知,与北京相关的两次侵华战争分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依据课本所学,;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发动五四运动,学生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故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9.(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五四运动。爱国主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
(3)改革开放。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详解】
(1)依据材料“在一批先进分子的启发下,中国人民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让中国人看到西方的强大,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中国人民先后进行的辛苦求索和艰难追寻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依据材料“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操纵的会议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由此引发的五四爱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罢工,声援学生爱国运动,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显示了重大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中国革命。
(3)依据材料三可知,“伟大飞跃”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先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开启了建设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一“飞跃”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近代中国,中国各个阶级都试探索过救国救民的道路,最终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发展中国,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20.
(1)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2)指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3)影响:反帝爱国运动深入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和进步社团大量涌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解析】
(1)
依据材料一信息“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天津 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 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 章 陆 各地工人纷纷响应”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2)
依据材料二信息“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的地方”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五四运动具有不妥协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3)
问题一:依据材料三信息“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 宣传新文化 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 ……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可知,五四运动使反帝爱国运动深入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和进步社团大量涌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21.
【小题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必须有“彻底” “反帝反封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三个关键词。1分)
【小题2】(此题为开放性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结合了五四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实际,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即可。1分)
【分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小题2】“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人生从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走上正道,将会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最终将害人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