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1 07: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选择题(共15题)
1.民国时期,新式邮政业得到发展。下列与下图邮票发行同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开始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共二大召开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2.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济南
C.上海
D.长沙
3.“一群怀揣憧憬的青年集聚南湖,审视自己走过的路途,游船上红色理论与五千年的国情嫁接,沉沦的民族挺起希望的胸膛。”材料中“游船上的红色理论”是指( )
A.自强求富的思想 B.民主共和的思想
C.变法革新的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4.周恩来曾说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下列选择与周恩来所说的前 一个“天安门”相符合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它表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A.背景 B.经过 C.目的 D.意义
6.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包括
①领导工人运动
②打倒封建军阀
③争取民族独立
④实现共产主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7.第一次在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的人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董必武
8.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独秀 D.李大钊
9.2016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九十五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新文化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10.“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这是董必武同志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诗句,诗中的“会”指的是中共一大 。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确定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 B.决定进行土地革命
C.制定了中共第一个党纲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1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
A.《新青年》创刊 B.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C.五四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2.中共二大在党史上承前启后,诞生了许多“第一”:第一次提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部党章也发源于中共二大。这里的“民主革命纲领”规定党的主要任务是( )
A.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D.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13.20世纪40年代,有一批食品在市场上销售,其生产日期是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保质期三年。这批食品的保质期到
A.1944 年 11 月 B.1943 年 11 月
C.1941 年 11 月 D.1945 年 11 月
14.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5.“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决定进行北伐战争
二、综合题
16.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7.陈独秀在______(地名)创办了《青年杂志》;中共一大选举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18.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中心:_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_口号:___________(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19.填空题
(1)___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中英《南京条约》中割______给英国;《___________》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__________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的其所,快哉快哉!”为维新变法而牺牲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__________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4)《新青年》和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新文化运动为随后爆发的____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1923年2月,________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看图说史】
(1)下图是漫画家沈伯尘的作品《工商学打倒曹、陆、章》,它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次著名的运动,该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请写出最能体现该性质的一个斗争口号。
【咏诗析史】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作
(2)诗中的“会”标志着什么,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听歌忆史】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威功。齐欢唱。齐欢唱!
(3)这首战歌是国民革命军的军歌,哪一历史事件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这首战歌的鼓舞下,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读文悟史】
从辛亥革命的失败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4)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重大革命活动,最终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由此你有什么认识?
21.近代以来,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人物,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进的力量源泉。
(1)人民英雄纪念碑镶嵌有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说明材料中这两幅浮雕镶嵌的理由。
(事件比较)
(2)事件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写出下列材料体现的两个历史事件的相同点。
(世纪新生)观察图片资料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3)简述红船精神的内涵。
22.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史料一般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下列三段史料,均属于一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材料一出自哪一部文献,并概括其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3)据材料三说出李大钊在中国宣传的先进思想,请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4)运用史料的前提是判断史料真伪,一手史料具有权威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创作于1919年2月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材料四: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问题:(1)材料一漫画中“穿和服的人”和“坐在这位身着和服的人身上的人”分别指的是日本、中国北洋政府,联系巴黎和会对华决定,简析漫画反映的主要史实。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4)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今天8900多万中共党员,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本题考查民国纪年和的相关知识点。图中邮票发行的时间是民国十一年,1911+11=1922年。分析选项,新文化运动开始是1915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1921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是1924年,中共二大召开是1922年,故选C。
2.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现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等13人,他们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因而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应该去上海。故答案为C。
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游船”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D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思想,排除A项;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思想,排除B项;变法革新是戊戌变法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爆发地是北京天安门广场。A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B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C项“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口号;D项“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故选A。
5.D
【详解】
根据“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可知这句话表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因此表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故选D;ABC与题意的表述不符,排除。
6.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即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因此,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包括①④项,故选C。
7.A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A项正确;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主要旗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但不是最早在中国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排除B项;毛泽东、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但也不是最早在中国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排除C项、D项。故选A项。
8.C
【详解】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会选举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即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陈独秀。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9.B
【详解】
据题干时间推算该事件发生在1921年。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项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与题意不符;C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与题意不符;D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在1923年,与题意不符。故选B。
10.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C正确;中共一大上确定党的主要人物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排除A;1927年八七会议上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排除B;中共一大上,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排除D。故选C。
1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众多的工人运动中,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是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他们号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D项正确;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排除A项;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为了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此时运动高潮还没有到来,排除B项;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中国共产党还没成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也就是提出了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C符合题意;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中共一大召开之前,A排除;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中共一大的内容,B排除;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是中共一大的内容,D排除。故选择C。
13.A
【详解】
依据题干“民国三十年十一月”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三十年十一月的具体时间是1912+30-1=1941年,保质期是3年,应该到1944年11月,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B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A
【详解】
根据题干“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等十三名党员参加,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A项正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与八七会议有关,排除B项;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排除C下关;决定北伐战争与中共一大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6.中共一大的召开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以空白处应填中共一大的召开。
17.上海 陈独秀
【详解】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18.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中心是北京,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19.鸦片战争 公车上车 香港岛 北京条约 台湾全岛 谭嗣同 宋教仁 北京大学 五四运动 京汉铁路工人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因此填写①鸦片战争;②公车上书。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因此填写③香港岛;④北京条约;⑤台湾全岛。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他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首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的其所,快哉快哉!”,因此为维新变法而牺牲的历史人物是谭嗣同;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身亡;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因此填写⑥谭嗣同;⑦宋教仁。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新文化运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因此填写⑧北京大学;⑨五四运动;⑩京汉铁路工人。
20.(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中共一大标志着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3)黄埔军校的成立。通过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认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解析】
(1)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五四运动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外国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及北洋军阀实行黑暗统治的形势下爆发的一场新的革命风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漫画中工、商、学三股势力握紧拳头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曹、陆、章三个卖国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都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的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中共一大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3)黄埔军校,全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926年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遭到重大损失后,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言之有理即可。
21.(1)1839年,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评分说明:每一浮雕相关史实阐述完整并说明影响。
(2)都是农民阶级革命运动;都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都利用宗教组织和发动群众。(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详解】
(1)综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中的两幅浮雕反映的分别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和太平天国起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39年,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这两场运动都是农民阶级革命运动;都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而且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都利用宗教组织和发动群众。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红船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以红船精神的内涵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2.(1)《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其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君主专制;维新变法,君主立宪。(3)马克思主义;中共一大的召开。
(4)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因其客观真实而可信。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可知,此内容出自《天朝田亩制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目的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其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君主专制;强国的具体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4)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手资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因其客观真实而可信。
23.(1)主要史实: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侵占山东,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操纵了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揭露了日本吞并山东的野心。
(2)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干部和组织基础。(意思相近即可)
(4)启示:中国共产党从秘密组织到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90多年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进步的政党,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类似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反映的主要史实是: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侵占山东,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操纵了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揭露了日本吞并山东的野心。
(2)根据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口号”反映的是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关系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干部和组织基础。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发展到今天8900多万中共党员,这一数据的变化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从秘密组织到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90多年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进步的政党,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