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粤版化学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一、选择题
1.(2.5分)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烧制陶瓷
B.发明指南针
C.使用火药
D.冶炼钢铁
2.(2.5分)(2018 苏州)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3.(2.5分)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4.(2.5分)(2019 深圳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2.5分)[2020江西一模]从试剂瓶中取用氯化钠固体、硝酸银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甲—①,乙—①
B.甲—①,乙—②
C.甲—②,乙—②
D.甲—②,乙—①
6.(2.5分)(2019 上海校级期中)实验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加热,使用后应吹灭并盖上灯帽
B.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C.量筒: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D.天平: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2.5分)某同学加热2~3mL食盐水,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①点燃酒精灯 ②加热 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④往试管中加入2~3mL食盐水 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④③②⑤
B.①③④②⑤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⑤①②
8.(2.5分)玻璃仪器洗净的主要特征是( )
A.经过几次洗涤
B.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C.比较透明
D.看上去没有污迹或没有附着物
9.(2.5分)准确量取7mL水,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A.50mL量筒
B.10ml量筒、胶头滴管
C.10mL量筒
D.50ml量筒、胶头滴管
10.(2.5分)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mL
B.大于6mL
C.等于6mL
D.无法确定范围
11.(2.5分)(2019 芷江县期末)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烧瓶
12.(2.5分)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他们提出一个设想: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 )
A.都是物理变化
B.都是化学变化
C.Ⅰ是化学变化,Ⅱ是物理变化
D.Ⅰ是物理变化,Ⅱ是化学变化
13.(2.5分)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 )
14.(2.5分)谚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下列谚语中包含着明显的化学变化的是( )
A.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B.众人拾柴火焰高
C.宝剑锋从磨砺出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5.(2.5分)厨房里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开水沸腾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16.(2.5分)(2019 南充)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17.(2.5分)固体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18.(2.5分)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伐薪烧炭南山中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⑥白玉为床金作马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19.(2.5分)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产生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汽油逐渐减少
20.(2.5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铜能生锈
B.氧气能助燃
C.酒精能挥发
D.纸张能燃烧
21.(2.5分)生活中处处蕴藏着化学知识,下列做法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石墨制造铅笔芯
B.用干冰冷藏食品
C.用燃烧的蜡烛照明
D.用塑料薄膜保鲜蔬菜
(2.5分)(2019 青岛改编)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二、非选题
23.(20分)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I__________;J__________。
24.(16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H__________。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或仪器名称)。
(3)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除了需要图中某仪器,还需要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时的操作有如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加液体至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与视线保持水平
B.量筒必须放平,用滴管吸取液体,并垂直悬于量筒口上方滴加液体
C.将盛液体的试剂瓶口紧挨着量筒口,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
(4)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9分)请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__________;
(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__________;
(3)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杀菌__________;
(4)将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__________;
(5)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__________;
(6)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__________;
(7)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__________;
(8)熔化玻璃吹制仪器__________;
(9)百炼成钢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C
4.C
5.D
6.C
7.C
8.B
9.B
10.B
11.B
12.B
13.B
14.B
15.B
16.A
17.C
18.C
19.C
20.C
21.C
22.B
23.量筒;试管;烧杯;集气瓶;胶头滴管;酒精灯;锥形瓶;长颈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24.试管;酒精灯;漏斗;铁架台;胶头滴管(或E);量筒;CBA;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5.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详解】
3.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常见仪器名称的判断。应该是长颈漏斗,不是“劲”,故A错误;量桶的“桶”字错误,故B错误,应为“筒”;坩埚钳正确,故C正确,符合题意;“椎”应改为“锥”,故D错误。
5.从试剂瓶中取用氧化钠固体,应使用药匙;从试剂瓶中取用硝酸银溶液,应使用胶头滴管。故需要用到的仪器是甲—②,乙—①。
6.A.应该用灯帽盖灭,不符合题意;B.管口向上容易腐蚀橡胶头,不符合题意;C.量筒不能溶解药品,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正确,符合题意;D.普通药品要垫纸片,腐蚀性药品要放在玻璃仪器中称量,不符合题意。
10.第一次读数正确,第二次俯视读数偏大,实际液体体积小于9mL,则实际倒出液体体积大于6mL。故选B。
12.燃料燃烧、燃烧产物在太阳能作用下合成燃料都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3.滴瓶的瓶颈与胶头滴管的吻合处必须经过磨砂处理,以密封瓶内药品,故B正确。
16.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符合题意;木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衣服晾干是水分蒸发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牛奶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18.点拨: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伐薪烧炭南山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⑥“白玉为床金作马”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19.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因此判断汽油燃烧应该根据燃烧时产生的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判断,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