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八章 运动和力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单元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第八章 运动和力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单元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01:19: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卷(原卷版)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端午前后,广东多地都会举行龙舟赛。如图是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桨对水的力和水对桨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使龙舟前进的力是桨对水的力;
C.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停止划桨后,龙舟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
2.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轿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关于轿车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汽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
C.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
D.人推水平静止的车但未推动,人对车的推力小于路面对车的摩擦力
3.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4.关于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鞋底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前倾,是由于身体上部受到惯性的作用;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F1和F2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哪种情况下,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
A. B.C.D.
6.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种情况中,A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 )。
A. 10N、0N B. 10N、5N C. 10N、10N D. 0N、5N
7.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8.以下关于力与运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足球在空中沿着曲线飞行是因为受到踢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B. 如果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那么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 放在讲台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与书所受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风吹树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9.以下运动工程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三级跳远时快速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 百米赛跑时裁判员通过一样时间比拟路程的方法判断运动快慢;
C. 引体向上时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划船比赛时船桨和水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关于校运会上的各项体育竞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篮球比赛——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行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 百米赛跑——选手穿“钉鞋”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力;
C. 引体向上——运动员受的重力和单杠对他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推铅球——离开手的铅球最终落回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11.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军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推力小于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B. 推木箱时,小军不受到木箱的作用力;
C. 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若此时木箱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木箱惯性将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2.足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飞行的足球,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B. 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 飞行的足球,假设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顿运动
13.如下图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A. 只有②③正确 B. 只有①②正确 C. 只有①②④正确 D. ①②③④都正确
14.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15.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块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处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B.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牛;
C.在 BC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D.在 C 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30 牛
16.木块在压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
B.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
17.下列有关学校体育课模拟考试时的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掷出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百米赛跑终点冲刺处留有缓冲区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C.助跑后起跳越快越有助于提高三级跳远成绩是因为起跳加快增大了惯性;
D.实心球掷出后在最高点时,若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会静止在最高点
1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40N的水平力将一个重5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 )。
A.40N B.50N C.10N D.90N
19.“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20.如图所示,我们的祖先曾用滚木巧妙地移动巨石,下列措施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
B.用力压住橡皮,来回擦去写错的铅笔字;
C.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D.汽车在冰雪路面行驶,车轮上绕有铁链
21.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
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
C.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22.在同一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若拉力增大,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木块将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3.如图所示,用4N的拉力将重为30N的物体匀速向左动0.2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__m,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加速拉动物体,物体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滑板车和轮滑都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运动。滑板车因构造简单,令玩者在急速滑行时,得到一种迎风奔驰的快感,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如图,一小朋友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
〔1〕如图〔a〕所示,小朋友玩者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__,滑板车在地对人的力的作用下前进。
〔2〕如图〔b〕所示,滑板车可以根据玩者的身高来调节高度。将拉杆调到相应高度后,旋紧调节旋钮,通过________来增大摩擦,起到固定拉杆的作用;车把上刻有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来增大摩擦。
〔3〕滑板车可作出多种高难度动作,但因车容易摆动,令玩者身体重心偏移,尤其初玩者更易失去平衡酿成意外。假设你有同学也喜欢玩滑板车,请你给他〔她〕提几点建议,以便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5.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 (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
三、作图题(4分)
26.物体放在皮带传输机上,与皮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请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三、实验题(30分)
27.(10分)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   相同。
(2)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3)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4)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   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28.(10分)小云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这样的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据此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验证上述猜想。图中,A、B是材料和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但体积大小不同的长方体。
(1)实验中,小云应该用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利用的知识是   。
(2)(3分)由图甲、乙两个实验可知,小云实验验证的问题是   。
(3)(3分)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还可以验证的问题是   。
29.(10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甲图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   
(2)如图甲当小车处于静止状态,F1和F2两个力方向   。
(3)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F1与F2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   上的条件。
(4)(4分)小红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他们控制两侧钩码个数相等,进行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二力平衡时,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为了使这个结论更加科学可靠,在小红小组的基础上,你将如何进行改进,说出你的改进方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卷(解析版)
(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端午前后,广东多地都会举行龙舟赛。如图是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桨对水的力和水对桨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使龙舟前进的力是桨对水的力;
C.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停止划桨后,龙舟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
【答案】A。
【解析】A.物体间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桨对水的力和水对桨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
B.桨对水力的同时,水也反过来对桨施加力,使龙舟前进,故B错误;
C.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
D.停止划桨后,龙舟继续运动,是因为龙舟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故D错误。
故选A。
2.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轿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关于轿车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汽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
C.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
D.人推水平静止的车但未推动,人对车的推力小于路面对车的摩擦力
【答案】C。
【解析】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当汽车突然减速时因惯性带来的伤害,不能减小惯性,故A错误;
B.汽车匀速转弯时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正确;
D.人推水平静止的车但未推动,即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人对车的推力等于路面对车的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C。
3.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B正确;
C.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
4.关于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鞋底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前倾,是由于身体上部受到惯性的作用;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A.鞋底上有许多凸凹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
C.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的惯性,不可以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F1和F2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哪种情况下,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
A. B.C.D.
【答案】B。
【解析】A.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本选项中,两个力大小不相等且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A不符合题意;
B.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这两个力,大小均为4N,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符合题意;
CD.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种情况中,A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 )。
A. 10N、0N B. 10N、5N C. 10N、10N D. 0N、5N
【答案】 B。
【解析】【解答】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10牛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说明此时物体A受到地面给它的摩擦力为10牛,如图乙所示,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他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A而言,A的接触面粗糙程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A的压力减为原来的一半,所以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也就是5N。 故答案为:B。
7.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A。
【解析】A.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鸡蛋磕到碗边上时,鸡蛋受到的力和碗受到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鸡蛋破的原因是蛋壳的坚硬程度小,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故选:A。
8.以下关于力与运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足球在空中沿着曲线飞行是因为受到踢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B. 如果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那么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 放在讲台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与书所受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风吹树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B。
【解析】A.足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行,但是受到重力作用,足球进展的是曲线运动,足球离开脚以后,不再和脚发生力的作用,不再受到脚的踢力,A不符合题意;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或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当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时,物体受力不平衡,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B符合题意;
C.放在讲台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与书所受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桌子和书上,是相互作用力,C不符合题意;
D.风吹树动,风改变了树的运动状态,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以下运动工程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三级跳远时快速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 百米赛跑时裁判员通过一样时间比拟路程的方法判断运动快慢;
C. 引体向上时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划船比赛时船桨和水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D。
【解析】A.跳远运发动在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但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快速助跑不能增大惯性,A不符合题意;
B.百米赛跑时裁判员是在路程一样的情况下,通过比拟时间判断运动快慢,谁用时间少,谁跑得快,B不符合题意;
C.引体向上时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运发动用船桨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船桨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船前进,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0.关于校运会上的各项体育竞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篮球比赛——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行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 百米赛跑——选手穿“钉鞋”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力;
C. 引体向上——运动员受的重力和单杠对他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推铅球——离开手的铅球最终落回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行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用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 A不符合题意;
B.选手穿“钉鞋”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受的重力和单杠对他的拉力都作用在运动员身上,不是相互作用力,C不符合题意;
D.离开手的铅球最终落回地面,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军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推力小于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B. 推木箱时,小军不受到木箱的作用力;
C. 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若此时木箱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木箱惯性将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C。
【解析】A.木箱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推木箱时,小军肯定会受到木箱对它的作用力,故C错误;
C.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肯定为平衡力,故C正确;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此时木箱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木箱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但是它的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2.足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飞行的足球,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B. 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 飞行的足球,假设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顿运动
【答案】C。
【解析】A.飞行的足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不受推力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它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均变化,所以它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
C.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C符合题意;
D.飞行的足球,假设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3.如下图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A. 只有②③正确 B. 只有①②正确 C. 只有①②④正确 D. 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C。
【解析】①②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以A为研究对象,由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A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A受到向右的拉力F,那么A必然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也为F;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为F,故①②正确;
③④以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二力是一对平衡力,那么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也为F,B竖直方向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B受到5个力的作用,故③错误,④正确。故答案为:C。
14.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答案】B。
【解析】A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形变,故A错误;故B正确;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受力物体为拦阻索,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为战机,故受力物体不相同,故C错误;
D.作用效果不同,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作用效果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
15.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块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处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B.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牛;
C.在 BC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D.在 C 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30 牛
【答案】C。
【解析】在 AB 段物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拉力,方向向左,在 BC 段,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摩擦力不变,仍为10N, 到 C 处静止,在 C 点物块不受摩擦力,故选C。
16.木块在压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
B.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
【答案】B。
【解析】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的方向是相同的,不属于平衡力,故A错误;
B、木块处于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和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垂直的,不属于摩擦力,故C错误;
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17.下列有关学校体育课模拟考试时的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掷出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百米赛跑终点冲刺处留有缓冲区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C.助跑后起跳越快越有助于提高三级跳远成绩是因为起跳加快增大了惯性;
D.实心球掷出后在最高点时,若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会静止在最高点
【答案】B。
【解析】A、实心球掷出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其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百米赛跑终点冲刺处留有缓冲区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不能马上停下来,所以缓冲区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故B正确;
C、影响惯性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助跑增大了速度,但不能增大惯性,故C错误;
D、实心球掷出后在最高点时仍有向前的速度,此时若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
1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40N的水平力将一个重5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 )。
A.40N B.50N C.10N D.90N
【答案】B。
【解析】由于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物体A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还有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摩擦力为50N。
19.“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答案】C。
【解析】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时由于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说明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足球的速度变小,即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说明在力的作用下足球发生了形变,故C符合题意;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说明足球的速度变小了,即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20.如图所示,我们的祖先曾用滚木巧妙地移动巨石,下列措施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
B.用力压住橡皮,来回擦去写错的铅笔字;
C.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D.汽车在冰雪路面行驶,车轮上绕有铁链
【答案】C。
【解析】用滚木巧妙地移动巨石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
A.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压住橡皮,来回擦去写错的铅笔字,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汽车在冰雪路面行驶,车轮上绕有铁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
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
C.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答案】B。
【解析】A.摩托车手的头盔一般是由玻璃钢制成的,材料很硬,当驾驶员头部因为交通事故受到冲击时,首先与头盔接触,挡住了部分力量,从而保护头部安全,故A不符合题意;
B.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故B符合题意;
C.头盔不能减小人头的惯性,惯性的量度是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安全带不能减小人体的惯性,惯性的量度是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22.在同一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若拉力增大,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木块将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答案】2.4;不变;加速。
【解析】[1]由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2]木块对地面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将保持不变。
[3]拉力增大,摩擦力不变,拉力大于摩擦力,木块将做加速运动。
23.如图所示,用4N的拉力将重为30N的物体匀速向左动0.2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__m,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加速拉动物体,物体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0.6m;9N ;不变。
【解析】[1]如图,有三股绳拉着动滑轮,所以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 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
此过程中的有用功
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加速拉动物体,两个因素都不发生变化,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24.滑板车和轮滑都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运动。滑板车因构造简单,令玩者在急速滑行时,得到一种迎风奔驰的快感,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如图,一小朋友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
〔1〕如图〔a〕所示,小朋友玩者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__,滑板车在地对人的力的作用下前进。
〔2〕如图〔b〕所示,滑板车可以根据玩者的身高来调节高度。将拉杆调到相应高度后,旋紧调节旋钮,通过________来增大摩擦,起到固定拉杆的作用;车把上刻有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来增大摩擦。
〔3〕滑板车可作出多种高难度动作,但因车容易摆动,令玩者身体重心偏移,尤其初玩者更易失去平衡酿成意外。假设你有同学也喜欢玩滑板车,请你给他〔她〕提几点建议,以便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相互的;〔2〕增大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身体稍微下蹲,降低重心。
【解析】〔1〕将一只脚踏在滑板上,另一只脚向后蹬地,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滑板一个向前的力,使滑板车前进;
〔2〕将拉杆调到相应高度后,旋紧调节旋钮,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起到固定拉杆的作用;车把上刻有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3〕为提高稳定性可以采取的措施为:身体稍微下蹲,降低重心。玩滑板车前最好先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做好热身运动,并穿戴好护膝、护肘、平安帽等防身装备。运动场地也尽量选择没有沟壑和障碍物的平整地面,滑行时速度不宜太快,初学的孩子最好有大人在旁陪同,做好孩子的平安防护。
故答案为:〔1〕相互的;〔2〕增大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身体稍微下蹲,降低重心。
25.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 (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
【答案】5;竖直向上。
【解析】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的大小为5N,所以摩擦力大小也是5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三、作图题(4分)
26.物体放在皮带传输机上,与皮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请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解析】由于物体和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相对静止,所以该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图所示:
三、实验题(30分)
27.(10分)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   相同。
(2)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3)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4)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   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答案】(1)速度;(2)小;慢;(3)匀速直线;(4)运动;惯性。
【解析】(1)该实验要比较的是小车在阻力不同的路面上滑行的距离,这样就要求我们控制变量:初速度,而从同一点滑下,可以保证每次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分析三个不同水平面上,我们就可以发现,三个小车主要不同为距离的不同,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所受阻力的不同,所以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最远;小车在毛巾表面上速度变化得最快;
(3)由三个水平面上距离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外推,想象到,如果物体不受阻力,小车速度将不再发生改变,它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4)刹车前人和车都是运动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故答案为:(1)速度;(2)小;慢;(3)匀速直线;(4)运动;惯性。
28.(10分)小云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这样的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据此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验证上述猜想。图中,A、B是材料和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但体积大小不同的长方体。
(1)实验中,小云应该用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利用的知识是   。
(2)(3分)由图甲、乙两个实验可知,小云实验验证的问题是   。
(3)(3分)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还可以验证的问题是   。
【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条件;(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关系。
【解析】(1)实验中应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这样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2)由图甲、乙两个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知,此实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3)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可将物体B取下来,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拉物体的速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而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关系;另外,也可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A是材料和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条件;(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关系。
29.(10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甲图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   
(2)如图甲当小车处于静止状态,F1和F2两个力方向   。
(3)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F1与F2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   上的条件。
(4)(4分)小红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他们控制两侧钩码个数相等,进行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二力平衡时,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为了使这个结论更加科学可靠,在小红小组的基础上,你将如何进行改进,说出你的改进方法。
【答案】(1)力的方向;(2)相反;(3)同一直线;(4)为了探究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时,需要改变两个力的大小,即通过加挂钩码来改变拉力;同时应该在两侧加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根据小车的运动状态判定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解析】(1)钩码由于受到重力,会对小车产生拉力,使用定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
(2)当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的F1和F2两个力方向是相反的;
(3)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平衡,所以会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同一直线上;
(4)为了探究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时,需要改变两个力的大小,即通过加挂钩码来改变拉力;同时应该在两侧加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根据小车的运动状态判定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1)力的方向;(2)相反;(3)同一直线;(4)为了探究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时,需要改变两个力的大小,即通过加挂钩码来改变拉力;同时应该在两侧加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根据小车的运动状态判定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