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七章 力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单元总结(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第七章 力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单元总结(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01:21: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 力单元总结(解析版)
1.了解:弹性与弹性形变的概念;万有引力的概念;重心的概念;
2.认识:力的单位;弹力的基本特征;
3.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力的概念;重力的概念;
4.能: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5.会:进行力的三要素作图;进行重力的计算。
★知识点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点诠释:
(1)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这就是力的物质性。“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要点诠释: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
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符号和单位
①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还常常用其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G。
②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3)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就叫做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②确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③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在旁边标出力的符号。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施力的物体同时也受力。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要点诠释: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只要有力的作用,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相互性。任何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因此,同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例如:人踢球,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同时人感到脚疼,球是施力物体,脚是受力物体。这样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考点二、弹力
1.弹性、弹力定义
(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能自动恢复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弹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日常所称的拉力F、压力F压、支持力FN等,其实质都是弹力。例如,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就是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后对茶杯向上的弹力。
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2)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例如:面团、泥团、橡皮泥等具有塑性。
2.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拉力等。
要点诠释: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应使指针指在零点;
(2)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3)不要让指针与刻度盘摩擦,即测力计轴线与力的方向一致;
(4)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考点三、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符号:G。
要点诠释:
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不论它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例如:在上升过程中的氢气球仍受重力。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被研究物体本身。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或g=G/m,g=9.8N/㎏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其中粗略计算时g=10N/㎏。
注意:利用公式G=mg进行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是㎏,不能用g,否则计算得出的数据就会有错误。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
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不同,所谓竖直向下是指向下且与水平面垂直,其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有些力(如摩擦力、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不好确定,我们在作力的示意图时,也常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处。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点上;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心的位置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4.稳度: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倾倒。
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
考向: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
) (
考点



)
(
备考:
牢记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三种性质的力的概念。
)
(

) (
考向:
重力概念、重心、重力示意图(
主要是力的方向)。
)
(
备考:
熟悉重力产生和方向。
) (
考点二:
重力
)
(
考向:
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
(
考点三:
弹力
)
(
备考:
理解弹力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
考点一:力与力的示意图
★典例一:(2020·枣庄)俗话说“鸡蛋碰石头一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 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更大;
C. 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D. 石头和鸡蛋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产生一作用力,同时石头对鸡蛋也产生一作用力,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选D。
★典例二:(2020·黄石)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左边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力示意图。
【解析】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受力平衡,小球受到重力与支持力,若竖直墙壁对小球有弹力,小球将运动,因此小球只受到重力与支持力,从小球的重心沿竖直向下和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考点二:重力
★典例三:(2020 岳阳)四幅力学图片中,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推木箱不动,推力小于摩擦力;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无法比较两人对雪地的压强的大小;
D.微小压强计是连通器
【答案】B。
【解析】A.水平推木箱不动,推力小于摩擦力,二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正确。
C.无法比较两人对雪地的压强的大小——在雪橇上的人对雪的压强较小
D.微小压强计是连通器——上端不都是开口的,不是连通器;故选B。
★典例四:(2020·黔贵州东南)下列估测最接近于实际的是(  )。
A. 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D. 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C
【答案】A。
【解析】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普通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25°C,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
★典例五:(2019·河北)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 上。图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
(1)操作方法: 。
(2)判断方法: 即为簿木板的重心。
(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 (填写序号)
①二力平衡的条件
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答案】几何中心;(1)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2)AB、CD的交点;(3)③。
【解析】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①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
(2)AB、CD的交点就是薄木板的重心。
(3)木板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样可保证重心一定在所画的线上,而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重心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验没有用到的物理知识的③。
故答案为:几何中心;(1)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2)AB、CD的交点;(3)③。
考点三:弹力
★典例六:(2020·孝感)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B与弹簧相连,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物体A与小车B均静止。请画出:
①物体A的重力示意图(O为物体A的重心);
②弹簧对小车B的弹力示意图。
【解析】物体A受到的重力,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A上的O点,方向竖直向下,画出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在箭头附近标注字母G;弹簧对小车B的弹力,作用在小车B上,因为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力的方向与弹簧形变方向相反,所以弹力方向水平向右,画出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在箭头附近标注字母F,如图所示。
★典例七:(2020·恩施)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______,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______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______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答案】(1)零刻度线上;(2)3.6;(3)二力平衡。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该搞清楚量程、分度值,并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即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3.6N。
挂钩对弹簧的拉力与弹簧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挂钩对对石块的拉力与石块对挂钩的拉力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石块的重力与挂钩对对石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D.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答案】C。
【解析】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故A不符合题意;
B. 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不符合题意;
C. 从空中降落的雨滴,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即重力。故C符合题意;
D. 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3.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答案】C。
【解析】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也施加力的作用,选项A说法错误;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选项B说法错误;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选项C说法错误;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故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D。
5.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答案】C。
【解析】如图中,一次压缩弹簧,一次拉弹簧,两次的大小相同,作用点也相同,但方向是相反,弹簧一次变短,一次被拉长,所以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选C.
6.如下图,一架国航由成都飞往广州的波音客机的机载雷达罩在数千米高空被小鸟撞出一个大凹洞,机组人员处置得当,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和飞机相撞时,小鸟只是施力物体;
B.小鸟和飞机相撞时,飞机只是受力物体;
C.小鸟能撞破飞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小鸟撞飞机的力大于飞机撞小鸟的力
【答案】C。
【解析】A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鸟和飞机相撞时,小鸟和飞机都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AB错误;
C、小鸟能将飞机撞破,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小鸟撞击飞机时,小鸟给飞机一个力,同时飞机给小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故D错误.故选C.
7.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答案】B。
【解析】A.任何物体都有重心,故A错误;
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环外,故B正确;
C.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圆环.空心球它们的重心在中间的空心部位上,所以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重心仍在其球心处,故C错误;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而物体受到的力并非都作用在重心上,故D错误。
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物体质量增大时,物体的重力不变.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是一个一次函数图象,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符合题意;
C.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之间是二次函数图象.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质量增大时,物体的重力减小.不符合题意。
9.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CD错误;
根据题意,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只有重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时,罐子才会保持平衡,故A正确,B错误。故选A。
10.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
【答案】B。
【解析】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
受到的重力大约为。此选项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大约为0.05m3,
,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B。
11.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的生活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下,下面提供的四种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进行体能锻炼方式,哪种是正确的( )。
A.跑步 B.仰卧起坐 C.拉弹簧拉力器 D.举杠铃
【答案】C。
【解析】宇航员处于太空失重的环境中,即重力为零。
由于跑步、仰卧起坐、举杠铃都是克服重力做功,在失重环境中,都是不可行的;
而拉弹簧拉力器是克服弹力做功,失重环境中对弹力没有影响,可以利用弹簧拉力器进行锻炼,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
12.充气的气球轻轻一压就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用手轻轻向上一弹就飘起来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如果气球上升过程中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气球将做_____运动。
【答案】形状;运动状态;匀速直线。
【解析】(1)气球轻轻一压就扁,是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用手轻轻向上一弹就飘起来了,是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如果气球上升过程中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气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3.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按吹起的气球,气球发生______(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这时手会感觉到气球对手有一个______的作用,以上事例还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答案】弹性;弹力;相互。
【解析】外力撤去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是弹性形变。小明用力按吹起的气球,离手后,气球会恢复原状,所以气球发生弹性形变。
手会感觉到气球对手有一个力的作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   ,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相互的;形变;运动状态。
【解析】排球运动员扣球给球一个力,同时手觉得疼,说明球也给了手一个反作用力,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排球变瘪,是力使物体发生了性变。排球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互的;形变;运动状态。
三、实验题
1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 ______ 和 ______ .
(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 ______ N.
(3)以下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 .

【答案】(1)天平、弹簧测力计;(2)6.86N;(3)A。
【解析】(1)本实验要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所以要测量质量和重力,故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根据第一次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可得:

所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
(3)根据实验研究可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A图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关系,正确.
16.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填“变化”或“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__________;
(3)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重力方向_________ ,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____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答案】不变;竖直向下;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垂线。
【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来作答,建筑工人经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解析】(1)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就保持竖直方向不变;
(2)剪断悬线OA,小球在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就会竖直向下运动;
(3)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建筑工人使用的铅垂线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四、作图题
17.图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__)
【解析】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均匀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方向竖直向下,用大写字母G表示,据此作图如下:
18.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及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___)
【解析】(1)过物体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重力的符号G,即为重力的示意图.
(2)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作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力的符号F,即为压力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
19.小明是学校举重队的队员,体重500N的小明最多可以举起65kg的杠铃.则:(g取10N/kg)
(1)小明的质量是多少?
(2)小明举起杠铃时,需要用多大的力?
【答案】50kg;650N。
【解析】(1)小明的质量是m===50kg;
(2)需要的力F=m′g=65kg×10N/kg=650N.
答:(1)小明的质量是50kg;(2)小明举起杠铃时,需要用力650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 力单元总结(原卷版)
1.了解:弹性与弹性形变的概念;万有引力的概念;重心的概念;
2.认识:力的单位;弹力的基本特征;
3.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力的概念;重力的概念;
4.能: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5.会:进行力的三要素作图;进行重力的计算。
★知识点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点诠释:
(1)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这就是力的物质性。“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要点诠释: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
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符号和单位
①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还常常用其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G。
②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3)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就叫做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②确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③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在旁边标出力的符号。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施力的物体同时也受力。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要点诠释: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只要有力的作用,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相互性。任何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因此,同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例如:人踢球,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同时人感到脚疼,球是施力物体,脚是受力物体。这样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考点二、弹力
1.弹性、弹力定义
(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能自动恢复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弹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日常所称的拉力F、压力F压、支持力FN等,其实质都是弹力。例如,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就是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后对茶杯向上的弹力。
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2)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例如:面团、泥团、橡皮泥等具有塑性。
2.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拉力等。
要点诠释: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应使指针指在零点;
(2)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3)不要让指针与刻度盘摩擦,即测力计轴线与力的方向一致;
(4)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考点三、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符号:G。
要点诠释:
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不论它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例如:在上升过程中的氢气球仍受重力。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被研究物体本身。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或g=G/m,g=9.8N/㎏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其中粗略计算时g=10N/㎏。
注意:利用公式G=mg进行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是㎏,不能用g,否则计算得出的数据就会有错误。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
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不同,所谓竖直向下是指向下且与水平面垂直,其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有些力(如摩擦力、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不好确定,我们在作力的示意图时,也常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处。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点上;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心的位置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4.稳度: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倾倒。
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
考向: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
) (
考点



)
(
备考:
牢记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三种性质的力的概念。
)
(

) (
考向:
重力概念、重心、重力示意图(
主要是力的方向)。
)
(
备考:
熟悉重力产生和方向。
) (
考点二:
重力
)
(
考向:
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
(
考点三:
弹力
)
(
备考:
理解弹力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
考点一:力与力的示意图
★典例一:(2020·枣庄)俗话说“鸡蛋碰石头一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 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更大;
C. 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D. 石头和鸡蛋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典例二:(2020·黄石)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左边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图,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力示意图。
考点二:重力
★典例三:(2020 岳阳)四幅力学图片中,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推木箱不动,推力小于摩擦力;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无法比较两人对雪地的压强的大小;
D.微小压强计是连通器
★典例四:(2020·黔贵州东南)下列估测最接近于实际的是(  )。
A. 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D. 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C
★典例五:(2019·河北)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 上。图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
(1)操作方法: 。
(2)判断方法: 即为簿木板的重心。
(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 (填写序号)
①二力平衡的条件
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考点三:弹力
★典例六:(2020·孝感)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B与弹簧相连,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物体A与小车B均静止。请画出:
①物体A的重力示意图(O为物体A的重心);
②弹簧对小车B的弹力示意图。
★典例七:(2020·恩施)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______,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______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______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D.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3.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4.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5.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6.如下图,一架国航由成都飞往广州的波音客机的机载雷达罩在数千米高空被小鸟撞出一个大凹洞,机组人员处置得当,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和飞机相撞时,小鸟只是施力物体;
B.小鸟和飞机相撞时,飞机只是受力物体;
C.小鸟能撞破飞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小鸟撞飞机的力大于飞机撞小鸟的力
7.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9.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0.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
11.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的生活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下,下面提供的四种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进行体能锻炼方式,哪种是正确的( )。
A.跑步 B.仰卧起坐 C.拉弹簧拉力器 D.举杠铃
二、填空题
12.充气的气球轻轻一压就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用手轻轻向上一弹就飘起来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如果气球上升过程中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气球将做_____运动。
13.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按吹起的气球,气球发生______(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这时手会感觉到气球对手有一个______的作用,以上事例还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14.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   ,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三、实验题
1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 ______ 和 ______ .
(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 ______ N.
(3)以下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 .

16.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填“变化”或“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__________;
(3)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重力方向_________ ,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____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四、作图题
17.图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__)
18.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及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___)
五、计算题
19.小明是学校举重队的队员,体重500N的小明最多可以举起65kg的杠铃.则:(g取10N/kg)
(1)小明的质量是多少?
(2)小明举起杠铃时,需要用多大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