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液体 学科素养提升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0℃冰的分子平均动能小于0℃水的分子平均动能
C.露珠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D.在水中的花粉小颗粒做布朗运动,水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E.当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子间的距离越小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越大
2.下列关于固体、液体说法正确的是( )
A.唐诗《观荷叶露珠》中有“霏微晓露成珠颗”中荷叶和露水表现为浸润
B.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是浮力与其重力平衡的结果
C.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跟某些晶体一样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D.蔗糖块是多晶体,它是由许多小的单晶体颗粒组成的
E.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结构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
B.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D.食盐受潮后结成块,说明食盐从晶体变成非晶体
4.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论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可以通过是否存在固定的熔点来判断固体是晶体或非晶体
B.图乙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制成的
C.图丙水黾可以在水面自由活动,说明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图丁中的酱油与左边材料不浸润,与右边材料浸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B.晶体和非晶体不能相互转化
C.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0
D.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取决于液体自身的性质
6.关于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对湿度一定较小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和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晶体
D.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8.下列有关水的热学现象和结论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一个水分子的体积大约为3×10 29 m3
B.2℃的水温低于274K的水温
C.水易流动说明水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一滴墨水滴入水中最终混合均匀,是因为碳粒受重力的作用
9.下列关于液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晶的分子排列与固态相同
B.液晶的分子排列与液态相同
C.液晶的物理性质在外界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改变
D.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同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一定变大
C.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及分子的密集程度这两个因素有关
D.当两薄玻璃板间加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11.下列关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B.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是由于在液体表面层里分子的分布比内部密集的缘故
C.黄金、白银等金属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没有固定的外形,所以金属不是晶体
D.某温度的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此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的百分数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空气中尘埃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反映了空气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C.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气压与温度无关
B.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C.液体汽化时,要放出能量
D.固体不能转化成气体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B.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
D.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15.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合格的医用防护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都是不浸润的,图为一水滴落在某防护口罩内侧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片中的口罩为不合格产品
B.图片中水滴形状的成因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
C.图片中水滴与口罩间附着层内水分子比水滴内部分子密集
D.该材料对所有的液体都是不浸润的
二、解答题
16.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图)。这是什么缘故?
17.把一枚缝衣针在手上蹭一蹭,然后放到一张餐巾纸上。用手把餐巾纸轻放在水面上。餐巾纸浸湿下沉,而缝衣针会停在水面。把针按入水下,针就不再浮起。做这个实验,并解释上述现象。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DE
【解析】
A.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错误;
B.温度是平均动能的标志,0℃冰的分子平均动能等于0℃水的分子平均动能,B错误;
C.液体表面张力有使液体收缩的趋势,露珠会成球形使表面积尽量小,C正确;
D.在水中的花粉小颗粒做布朗运动,是水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小颗粒撞击的结果,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布朗运动越剧烈,D正确;
E.当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随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加的更快,故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越大,E正确。
故选CDE。
2.CDE
【解析】
A.唐诗《观荷叶露珠》中有“霏微晓露成珠颗”,诗中荷叶和露水表现为不浸润, A错误;
B.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在起作用, B错误;
C.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跟某些晶体一样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C正确;
D.蔗糖块是多晶体,它是由许多小的单晶体颗粒组成的, D正确;
E.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结构不同造成的, E正确。
故选CDE。
3.AB
【解析】
A.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A正确;
B.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B正确;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是单晶体,其导热性表现为各向异性,C错误;
D.要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晶体,应看它是否有确定的熔点,食盐受潮后结块,只是从单晶体变成多晶体,故D错误。
故选AB。
4.A
【解析】
A.晶体和非晶体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有固定的熔点,因此可以通过是否存在固定的熔点来判断固体是晶体或非晶体,A正确;
B.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制成的,B错误;
C.水黾可以在水面自由活动,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造成的,与浮力无关,C错误;
D.酱油与左边材料浸润,与右边材料不浸润,D错误。
故选A。
5.C
【解析】
A.只有单晶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故A错误;
B.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一种物质,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非晶体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在适当的条件下要向晶体转化,故B错误;
C.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但瞬时速度可能为零,故C正确;
D.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如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石蜡,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A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对湿度一定较大,故AB错误;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温度升高,则分子对器壁的平均碰撞力增大,所以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减少,故C正确;
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其压强也是一定的,与体积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
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始终与液面相切,与分界线垂直,A错误;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错误;
C.金属材料虽然显示各向同性,但具有固定的熔点,为晶体,C错误;
D.液晶的名称由来就是由于它具有流动性和各向异性,D正确。
故选D。
8.A
【解析】
A.水的摩尔质量为
水的密度为,则水分子的体积约为
故A正确;
B.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
故2℃的水的热力学温度为275.15K,比274K大,故B错误;
C.水易流动是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水分子间没有作用力,故C错误;
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热运动,墨水与水混合均匀是分子热运动导致的扩散现象,不是因为碳粒受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9.C
【解析】
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中间态,其分子排列介于二者之间,并且排列是不稳定的,容易在外界影响下发生改变,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
故选 C。
10.C
【解析】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故A错误;
B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由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共同决定,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单位时间内分子撞击器壁的次数增多,气体压强就越大;但由于只给定了其中一个因素,而另一个因素不确定,所以不能判断压强是变大还是变小,故B错误,C正确;
D.当两薄玻璃板间加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分子和玻璃之间存在引力作用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C。
11.D
【解析】
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缘故,不是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选项A错误;
B.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是由于在液体表面层里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的缘故,选项B错误;
C.黄金、白银等金属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没有固定的外形,金属是多晶体,选项C错误;
D.某温度的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此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的百分数,选项D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
A.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而是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不可能制成的,A错误;
B.空气中尘埃的运动是气流引起的,不是布朗运动,B错误;
C.在完全失重状况下,液滴由于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至最小,呈球形,C正确;
D.单晶体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同性,D错误。
故选C。
13.B
【解析】
A.饱和气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蒸气压越大,A错误;
B.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B正确;
C.液体汽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错误;
D.固体可以转化为气体,称之为升华,D错误。
故选B。
14.A
【解析】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选项A正确;
B.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选项B错误;
C.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选项C错误;
D.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不容易平衡,选项D错误。
故选A。
15.B
【解析】
A.根据题意合格的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内则所用材料对水都是不浸润的,如图所示水没有浸润到口罩内侧,所以照片中的口罩一定为合格产品,故A错误;
BC.如图所示,小水滴为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造成的,照片中附着层内分子比水的内部稀疏,表面张力具有使液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故B正确,C错误;
D.浸润与不浸润现象是相对的,所以水不是对所有材料都是不浸润的,故D错误。
故选B。
16.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由于表面张力具有是液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球的表面积最小,所以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裂口处尖端会变圆即会变钝。
【解析】
【详解】
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由于表面张力具有是液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球的表面积最小,所以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裂口处尖端会变圆即会变钝。
17.见解析
【解析】
【详解】
缝衣针会停在水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就象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缝衣针才会停在水面。把针按下水面,针就不再浮起,是由于在水中表面张力消失,针受到的浮力要小于它的重力的原因。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