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细胞
一、选择题(共13题)
1.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由于(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裂和分化 D.细胞分化
2.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3.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4.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6.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⑤和⑥
D.⑦和⑧
7.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目镜不变,而物镜由1O×转向40×,这时视野内细胞大小和数目的变化正确的是( )
A.变大、变多 B.变小、变多 C.变大、变少 D.变小、变少
8.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早由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的
B.有了显微镜,细胞学说才有可能被提出
C.1831年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为细胞学说的诞生起了积极的作用
D.该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9.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10.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为增加视野亮度,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移动装片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增大光圈
D.调节细准焦螺旋
11.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要想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考虑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12.载玻片上有两滴草履虫培养液,将其连通后,在左侧培养液中放几粒食盐,结果发现左侧的草履虫大多转移到右侧去了,这说明
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B.草履虫能自由运动
C.草履虫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D.草履虫是一种动物
13.夏天“凉拌黄瓜”是温州人非常钟爱的一道菜,据科学论证,黄瓜加糖凉拌再加适量的醋的食用方法能把黄瓜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的利用。小明发现:凉拌黄瓜时间稍微久一点,盘中就会有大量的水,你能告诉小明这些水来自( )
A.黄瓜的细胞壁
B.黄瓜的细胞核
C.糖熔化
D.黄瓜的液泡
二、综合题
14.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
(1)图1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当由视野甲变为视野乙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A.移动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C.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
D.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
(3)图3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你认为__________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________________,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玻片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图丙、图丁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形成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
(2)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口腔上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此时小莉应该______(填字母编号)。
A.调节反光镜 B.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 C.移动载玻片 D.转动遮光器调整光圈大小
(3)戊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指出图中的主要错误或不妥之处:_______。
16.如图是制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图B要将表皮展平,防止细胞重叠,图D盖片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E和图A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的_______________。
(5)显微镜的镜臂不能向后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是某同学做“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实验时记录的图像:
(1)口腔上皮细胞的亮度比较大,要观察到清晰的细胞核,必须要对它进行染色,在实验中常用_____进行染色。
(2)观察过程中,最先观察到的图像是_____。
(3)由④到⑤,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
(4)由⑤到②,首先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
A.移动装片 B.调节光圈
C.调节反光镜 D.转动转换器
(5)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不会看到下列哪组结构_____。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膜和细胞质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核和细胞膜
18.看图,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填字母):
(1)可能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图是______;
(2)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____
(3)切开一个西瓜,有许多的汁水流出,这些汁液是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
19.观察下边与显微镜相关的示意图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哪几项?答:____
①放置显微镜时,应该是5朝前,4朝后。
②若想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应向前转动2。
③若实验室的光线较暗,应该选择10的凹面。
④7的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⑤下降镜筒时,眼睛应该注视1。
⑥放片时,应该使待观察对象对准8的中央。
(2)某同学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欲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他接下来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
①转动转换器 ②调节粗准焦螺旋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④将待观察对象移动到视野中央。
(3)图乙是显微镜的镜头示意图,若想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应该选择的组合是____。
(4)图丙为李力同学在用目镜为“5×”、物镜为“40×”的镜头组合下看到的物象,若他不转动物镜转换器和载玻片,只将目镜换成“15×”的,那么调换目镜后他可以看到____个细胞。
(5)若视野中的物像正往左上方移动,要将物像移向视野中央,则应将标本向____移动。
(6)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孔叫____,在对光时应该选用其中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
参考答案
1.A
2.D
3.D
4.A
5.D
6.D
7.C
8.D
9.A
10.C
11.B
12.C
13.D
14.①④ ⑥ D B 气泡 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下
15.对光 B 动物细胞没有液泡
16.E→C→B→D→A 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面产生气泡 清水 碘液 细胞核 避免临时装片上的液体溢出,污染显微镜
17.稀碘液(或亚甲基蓝溶液) ③ 调节细准焦螺旋 A A
18.(1)甲 (2)D ( 3 )C
19.①③⑥ ④①③ ①④ 5 左上方 光圈 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