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某质量是60千克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时,重约为100牛,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牛的物体,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为( )
A. 60千克
B. 100千克
C. 360千克
D. 600千克
2.关于弹簧秤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
B. 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 使用过程中,弹簧秤指针不得与外壳摩擦
D. 力不得超过弹簧秤的最大刻度
3.下列关于重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因此在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对地球都有力的作用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 地球只是施力物体
D. 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它的吸引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m=”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C. “g=”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且是一个恒定的值
D. 上述说法都正确
5.比较图所示两个力的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
A.F1>F2
B.F1<F2
C.F1=F2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B.
C.
D.
7.用钓鱼竿拉出水中的鱼时,对鱼施力的物体是
A. 手握鱼竿的人
B. 钓竿
C. 拉住鱼的鱼钩
D. 鱼
8.从桥上向下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重力( )
A. 大小、方向都不变
B. 大小、方向都变
C. 大小不变、方向变
D. 大小变、方向不变
9.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 用手将充满气的气球按成凹形
B. 人站在木板上把木板压弯
C. 用锤子把铁块敲打成各种形状
D. 撑杆跳高运动员撑杆起跳时把竹竿压弯
10.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B. 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C. 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D. 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大于水对运动员的推力
11.扎加同学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某中学生的体重约500 N
B.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
C. 某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2 m/s
D. 某中学生身高约170 cm
1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 小明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
B.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C. 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
D. 篮球撞击篮板上被弹了回去
13.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 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 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 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1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 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15.图中哪幅图的箭头能正确表示小球受到重力的方向(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拿鸡蛋去碰石头,鸡蛋会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力B. 石头碰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碰石头的力C. 石头碰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碰石头的力D. 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都作用在鸡蛋上了
17.两个相同的表面潮湿的篮球落到地面上留下了如图所示的印迹,则________球受到的弹力大.
18.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笔芯会弯曲,这个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变化关系”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
(1)弹簧未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 ________;
(2)当弹簧的伸长达到4 cm时,弹簧的拉力为________N.
(3)分析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数据,我们可知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是否成正比________ (选“是”或“否”)
20.要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要求用上给定的所有器材. (可以配图说明)
21.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如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______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我国研制的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据报道:航天部为两位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准备的食物(主食和副食)足足有40 kg,这些食物在地球所受重力是多大?那么当飞船进入太空后这些食物的质量是多大?(g取10 N/kg)
23.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很高的温度,而密度只有3 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耗钢117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多少?重多少牛顿?(ρ钢=7.8×103kg/m3)
24.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如图的标志(t是“吨”的符号,13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13 t的物体的重力).一辆重为5×104N的汽车,装有5 m3的砖,已知ρ砖=2×103kg/m3,试通过计算说明它能否通过这座桥?(g=10N/kg)
答案解析
1.【答案】C
2.【答案】A
【解析】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测量其它方向的力,故A错;
B、使用前弹簧测力计必须“校零”,否则会影响读数的结果,故B正确.
C、测量时,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主要是为了防止弹簧与外壳发生过多的摩擦,从而影响测量,故C正确;
D、弹簧测力计都有自己的量程,不可以测超过量程的力,故D正确.
故选A.
3.【答案】A
【解析】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因此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在地球表面的任何物体对地球都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地球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错误;
D、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地球的引力的一部分提供的;不能说重力即是引力;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
【解析】A、公式G=m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正确;
B、物体的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力没有关系,故B错误;
C、g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大小不同,所以不能说是一个恒定的值,故C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甲乙两图,只知线段的长短,但标度未知,无法比较力的大小,故ABC错误,D正确.
6.【答案】D
【解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应该是均匀拉伸,图中只有D图是均匀拉伸的.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在拉出水中的鱼的过程中,与鱼相互作用的只有鱼钩,故对施力的物体为拉住鱼的鱼钩.故选C。
8.【答案】A
【解析】从桥上向下行驶的汽车,因为质量不变,所以重力不变;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故选A.
9.【答案】C
【解析】A、将充满气的皮球按成凹形,松手后恢复原状,为弹性形变.不符合题意;
B、人站在木板上把木板压弯,人离开木板,木板能够恢复原状,为弹性形变.不符合题意;
C、用锤子把铁块打成各种形状后,不能恢复原状,不属于弹性形变.符合题意;
D、撑竿跳高运动员撑竿跳高时,竹竿发生弹性形变.不符合题意.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B
【解析】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因此重力G=mg=50 kg×10 N/kg=500 N,该选项说法符合实际;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3 ℃,该选项说法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2 m/s,该选项说法符合实际;
D、某中学生身高约170 cm=1.7 m,该选项说法符合实际.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小明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球从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B、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形状和运动状态都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力改变了沙发的形状.符合题意;
D、篮球撞击篮板上被弹了回去,改变了篮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篮球的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对脚也施加了力,故A错误;
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14.【答案】A
【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无论球放在什么地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永远是竖直向下的.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b
【解析】两个相同的表面潮湿的篮球落到地面上留下了如图所示的印迹,a球的印记小,b球的印记大,说明b球发生的弹性形变程度大,因此b球产生的弹力也就大.
故答案为:b.
18.【答案】形状;相互
【解析】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9.【答案】(1)0 cm;(2)2;(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4)否.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所挂钩码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 cm,因此弹簧的原长为2 cm;此时伸长的长度为0 cm;
(2)由表格中数据知,当弹簧的伸长达到4 cm时,弹簧的指针位置是6 cm,此时钩码质量是200 g,所以的弹簧的拉力F=G钩码=mg=0.2 kg×10 N/kg=2 N;
(3)由表中数据知:由表中数据可知:在50~250 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大而加长,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比.
(4)根据数据我们可知,弹簧不受拉力时,长度为2 cm;在弹性限度内,也就是说在钩码质量在0-300 g 内弹簧的伸长长度与拉力成正比;因此不能说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0 cm;(2)2;(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4)否.
20.【答案】步骤:①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m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的重力G1,将数据填入表格.②换用铁块和铝块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
【解析】步骤:①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m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的重力G1,将数据填入表格.②换用铁块和铝块重复上述实验.
表格:
答:步骤:①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m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的重力G1,将数据填入表格.②换用铁块和铝块重复上述实验.
21.【答案】(1)小于;(2)甲和丙;(3)伸长量
【解析】(1)通过甲和乙数据对比发现,原长都是6 cm,甲的伸长的长度小于乙的长度.
(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就只能让弹簧长度改变,其它都不变,因为甲和丙是同种材料,只有长度不同,所以选择甲和丙.
(3)弹簧测力计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小于;(2)甲和丙;(3)伸长量.
22.【答案】(1)400 N;(2)40 kg.
【解析】(1)这些食物在地球所受重力:
G=mg=40 kg×10 N/kg=400 N;
(2)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飞船进入太空后,食物的质量仍为40 kg不变.
答:(1)这些食物在地球所受重力是400 N;
(2)食物在太空中的质量是40 kg.
23.【答案】45 kg;441 N
24.【答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