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向心力加速度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向心力加速度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0 23: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向心力加速度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
A.线速度越大,其周期一定很大
B.角速度大时,其周期一定大
C.线速度一定时,半径越大则周期越大
D.无论半径大小如何,角速度越大,则质点的速度方向变化得越快
2.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半径比为3∶4,在相同的时间里甲转过20圈时,乙转过15圈,则它们所受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A.3∶4
B.4∶3
C.4∶9
D.9∶4
3.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假设皮带不打滑,图中A、B、C三点所在处半径rA=2rB=2rC,则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A∶vB∶vC=2∶1∶1,aA∶aB∶aC=2∶4∶1
B.vA∶vB∶vC=2∶2∶1,ωA∶ωB∶ωC=1∶2∶1
C.TA∶TB ∶TC =2∶1∶2,aA∶aB∶aC=2∶2∶1
D.ωA∶ωB∶ωC=2∶1∶2,aA∶aB∶aC=1∶4∶2
4.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所以向心加速度a与轨道半径R成正比
B.因为,所以在线速度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a与轨道半径R成反比
C.因为,所以向心加速度a与轨道半径R成正比
D.因为,所以向心加速度a与周期T成反比
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圆周运动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
D.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6.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圆锥面,轴线是竖直的,顶点O在下方,锥角为,现有两个小钢珠A、B(均可视为质点)在圆锥的内壁上沿不同的圆轨道运动,则它们做圆周运动的(  )
A.周期可能相同
B.线速度可能相同
C.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7.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玩具饮水鸟,它的神奇之处是,在鸟的面前放上一杯水,鸟就会俯下身去,把嘴浸到水里,“喝”了一口水后,鸟将绕着O点不停摆动,一会儿它又会俯下身去,再“喝”一口水.A、B是鸟上两点,OA>OB,则在摆动过程中
A.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B.A、B两点的线速度方向相同
C.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同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8.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9.中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修正带的结构如图所示,包括上下盖座,大小齿轮,压嘴座等部件。大小齿轮分别嵌合于大小轴孔中,大小齿轮相互吻合,a,b点分别位于大小齿轮的边缘。c点在大齿轮的半径中点,当修正带被匀速拉动进行字迹修改时(  )
A.大小齿轮的转向相同 B.a点的线速度比b点大
C.b、c两点的角速度相同 D.b点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10.中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修正带的结构如图所示,包括大小齿轮、压嘴座等部件。大小齿轮分别嵌合于大小轴孔中并相互咬合,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齿轮的边缘,c点位于大齿轮半径的中点。当修正带被匀速拉动进行字迹修改时(  )
A.转速 B.线速度
C.角速度 D.向心加速度
11.如图所示的两轮靠皮带传动,皮带没有打滑,A、B、C三点的位置关系如图,若r1>r2,O1C=r2,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的关系为(  )
A.aA=aB=aC B.aC > aA > aB C.aC < aA < aB D.aC = aB > aA
12.由于高度限制,车库出入口采用图所示的曲杆道闸,道闸由转动杆OP与横杆PQ链接而成,P、Q为横杆的两个端点。在道闸抬起过程中,杆PQ始终保持水平。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线速度不变
B.P点的加速度方向不变
C.Q点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D.Q点在水平方向做变速运动
13.现在许多汽车都应用了自动无级变速装置,不用离合器就可连续变换速度;如图所示为截锥式变速模型示意图,主动轮、从动轮之间有一个滚动轮,它们之间靠彼此的摩擦力带动.当滚动轮处于主动轮直径为D1、从动轮直径为D2的位置时,主动轮转速n1与从动轮转速n2的关系是( )
A. B. C. D.
14.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力不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向心力即为物体受到的合力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不变的
D.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15.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间内,速度改变量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C.两互成角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二、填空题(共5题)
16.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3/2,而通过的角度之比фA/фB=2/3,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A: B=________,角速度之比ωA:ωB=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__________.
17.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在半径为4m的圆周上以4m/s的速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向心加速度a=________ m/s2,所需的向心力Fn=________ N.
18.如图所示,定滑轮(其质量不计)的半径r=2cm,绕在滑轮上的细线悬挂着一个重物,由静止开始释放,测得重物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在重物由静止下落距离为1m的瞬间,滑轮边缘上的点的角速度ω=_____rad/s,向心加速度a=_____m/s2.
19.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产生两个方向的效果,如图所示。
(1)跟圆周相切的分力Fτ:改变线速度的_____。
(2)指向圆心的分力Fn:改变线速度的_____。
20.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实验中,所用向心力演示器如图(a)所示。图(b)是演示器部分原理示意图:其中皮带轮①、④的半径相同,轮②的半径是轮①的2倍,轮④的半径是轮⑤的2倍,两转臂上黑白格的长度相等。A、B、C为三根固定在转臂上的挡板,可与转臂上做圆周运动的实验球产生挤压,从而提供向心力,图(a)中的标尺1和2可以显示出两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可供选择的实验球有:质量均为2m的球1和球2,质量为m的球3。
(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主要用到了物理学中的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演绎法
(2)为探究向心力与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的关系,实验时应将皮带与轮①和轮_________相连,同时选择球1和球2作为实验球;
(3)若实验时将皮带与轮②和轮⑤相连,此时轮②和轮⑤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 。
三、综合题(共3题)
21.运用纳米技术能够制造出超微电机,英国的一家超微研究所宣称其制造的超微电机转子的半径只有30μm,转速高达2000r/min,试估算位于转子边缘的一个质量为10 × 10 - 26kg的原子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根据, v的方向即为 t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方向,当 t趋近于0时, v的方向即为某时刻瞬时加速度的方向。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断缩小的时间段内的平均加速度方向的方法,来逼近某点的瞬时加速度方向。图中圆弧是某一质点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若质点在t时间内从A点经过一段劣弧运动到B点。
(1)请用铅笔画出质点从A点起在时间t内速度变化量 v的方向;
(2)请用铅笔画出质点经过A点时瞬时加速度aA的方向;
(3)根据,证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其中v为线速度,r为圆运动半径。
23.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地球表面处,作出它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C.根据周期与线速度关系式,有
半径一定时,线速度越大,其周期越小。线速度一定时,半径越大则周期越大,故A错误;C正确;
B.根据周期与角速度关系式,有
角速度大时,其周期小,故B错误;
D.质点的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与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有关,则根据公式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半径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相同时间里甲转过20圈,乙转过15圈,根据角速度定义可知
由题意可知
根据得它们所受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B两点通过同一根皮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即,A、C两点绕同一转轴转动,有,由于,,可得,,由于,则有,由于,则有,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共轴传动,角速度相等.
4.B
【详解】
A.因为,所以在角速度一定时,向心加速度a与轨道半径R成正比,A错误;
B.因为,所以在线速度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a与轨道半径R成反比,B正确;
C.因为,所以转速一定时,向心加速度a与轨道半径R成正比,C错误;
D.因为,所以半径一定时,向心加速度a与周期T2成反比,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恒定值,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说法错误;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率不变的圆周运动,其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故B说法错误;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故C说法正确;
D.向心力是物体所受合力在垂直与速度方向的分量,只有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才为其向心力,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匀变速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概念
6.C
【详解】
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小球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即
AB.因两小球运动的半径不相等,故它们运动的周期和线速度均不相等,故AB错误;
CD.因两小球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它们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不一定相等,而向心加速度为
与它们的质量无关,故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C.根据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知,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同,故C正确;
A.根据
v=ωr
知A点半径大,线速度较大,故A错误;
B.线速度的方向沿切线方向,A、B两点与轴的连线不共线,所以A、B两点的线速度方向不同,故B错误;
D.根据
a=ω2r
A点半径大,加速度较大,故D错误。
故选C.
8.A
【解析】
【详解】
AC.已知线速度v和半径r,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A正确,C错误;
BD.根据:
得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有:
B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AB.大小齿轮相互吻合,同缘传动时,边缘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B错误;
C.根据
解得
同轴传动时,角速度相等,故
所以b与c点的角速度不相同,C错误;
D.根据
b、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b点的向心加速度最大,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B.a、b两点齿轮传动的线速度相等,所以

可得
故AB错误;
CD.a、c两点是同轴转动,所以

可得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由题意可知
A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B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由于所以
A点的向心加速度也等于
C点的向心加速度等于
由于,,所以
所以
故选C.
12.D
【详解】
A.由题知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则P点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P点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故P点的线速度改变。故A错误;
B.由题知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则P点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P点的加速度方向时刻指向O点。故B错误;
C.Q点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与P点相同,相对于O点在竖直方向的位置y关于时间t的关系为
则可看出Q点在竖直方向不是匀速运动。故C错误;
D.Q点相对于O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置x关于时间t的关系为
则可看出Q点在水平方向是变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
试题分析:两轮之间相同的线速度相同,对于主动轮,同理对于从动轮,所以即;A正确;
考点:考查了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
14.A
【详解】
A.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A正确;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但不是受到向心力,B错误;
C.向心力方向指向圆心,圆周运动过程中,向心力的方向一直在变,C错误;
D.物体由于有外力提供向心力才会做圆周运动,D错误。
故选A。
15.B
【详解】
A: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是g,方向竖直向下,保持不变,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项错误.
B:平抛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g,方向竖直向下,保持不变,据得,在任何时间内,平抛运动速度改变量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故B项正确.
C:若合力的方向与合初速度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两互成角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若合力的方向与合初速度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互成角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故C项错误.
D: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指向圆心、不断变化,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故D项错误.
16.3:2 2:3 1:1
【详解】
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3:2,由公式可知,线速度之比vA:vB=sA:sB=3:2;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之比,由公式,可知角速度之比ωA:ωB=2:3;根据可知:.
17.4 16
【详解】
[1][2]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F=ma=16N
18.100 200
【详解】
[1][2]由v2=2ah得重物下落1 m的速度
v= m/s=2 m/s
P点线速度
vP=v=2 m/s

vP=ωr
知角速度
an=ω2r=1002×2×10-2m/s2=200 m/s2
19.大小 方向
【详解】

20.C ④ 1∶4
【详解】
(1)[1] 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中,m、、r三个变量,所以在寻找F与三者之间关系时,我们采用先控制其中两个不变,只研究F与变化的那个量之间的关系,再以此类推,分别找出F与这三个量的关系,最后再汇总,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故选C。
(2)[2]探究向心力与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的关系,则应先控制两个小球的质量m、转盘的角速度相同,皮带所连接的两轮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根据可知当半径也相等时,两轮转动的相同,所以应将皮带与轮①和轮④相连。
(3)[3]皮带与轮②和轮⑤相连时,两轮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根据可知轮②和轮⑤的角速度之比与轮的半径成反比,由,带入可得角速度之比为1:4。
21.1.3m/s2
【详解】
周期
T = = s = 0.03s
原子的角速度
ω = = rad/s
原子的向心加速度
a = ω2r = × 30 × 10 - 6m/s2 ≈ 1.3m/s2
22.(1);(2);(3)见解析
【详解】
(1)根据速度变化量的定义得
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质点从A点起在时间t内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如图中红线所示
(2)质点经过A点时瞬时加速度aA的方向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设在很短时间t内从A运动到B,此过程中速度变化为,因为

当时,则


23.
【详解】
物体加速度方向为,指向轨迹圆的圆心,如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