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04:0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自主提升过关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
1.手机A的号码为18888880001,手机B的号码为18888880002,手机A拨打手机B时,手机B发出响声并且来电显示A的号码为18888880001。若将手机A置于一透明玻璃真空罩中,再用手机B拨打手机A,则(  )
A.发出响声,并显示B的号码18888880002
B.发出响声,但不显示B的号码
C.不发出响声,但显示B的号码18888880002
D.即不发出响声,也不显示号码
2.电视机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
B.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3.过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根据有关规定,工作人员所在处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W/m2。如果一个人距离无线电发射器为10m远的位置,为了保证此人的安全,则要求该无线电发射器的电磁辐射的功率最大不得超过(计算时,可以将该无线电发射器视为发出球面电磁波的波源)(  )
A.157W B.314kW
C.628W D.1256W
4.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所示。蓝牙通信的电磁波(  )
A.是蓝光
B.波长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短
C.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D.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速度小
5.在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已知线圈的电感不变,电容器为可调电容器,开始时电容器的电容为C0,要发生电谐振应使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加倍,则电容器的电容应变为(  )
A.4C0 B.2C0 C.C0 D.C0
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称为电磁波
B.电磁场由发生的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
C.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总是3×108m/s
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因而只可以在物质中传播
7.调谐电路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入到完全旋出仍接收不到较高频率电台发出的电信号,如果要接收到这个电台的信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 B.加大电源电压
C.增加调谐电路中的电容 D.将线圈中的铁芯抽出
8.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发射一种电磁波的频率为990kHz,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射一种电磁波的频率是15.58MHz,两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相比,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波速相同,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波长较长
B.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波速大,两者的波长相等
C.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波速大,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波长较长
D.两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波速相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波长较长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楞次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存在
B.只有高温物体才能辐射出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C.在电磁波的发射过程,必须对信号进行调制
D.在LC振荡电路放电过程中电流增大,电场能增大,磁场能减小
10.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至1000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m至1.5m之间
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
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
1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在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电场
B.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高频和开放性的特点
C.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分离出所携带的有用信号的过程叫调制
D.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
12.太赫兹波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3mm-0.03mm之间,不少专家确信太赫兹波将颠覆未来绝大多数行业,甚至还有人认为太赫兹波将是6G或者7G通信的基础,因为太赫兹波波长短,穿透力强于雷达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观察者不动,波源朝着观察者运动时,波源的频率增大
B.使电磁波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
C.变化的电场必能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必能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交替产生电磁波
D.雷达是利用微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是利用微波波长短,衍射不明显的特点,太赫兹波有望用于测定物体的位置
13.5G通信即将推广普及,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5G通信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5G信号的频率分为两种,一种是6GHz以下,这和我们目前的2/3/4G差别不算太大,还有一种频率在24GHz以上,对于频率在24GHz这样的信号,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波长大约长0.1cm
B.波长越短准直性越好,绕射能力越弱
C.频率越高可能加载的信息密度也越高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大
1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电磁波接收过程中,使声音信号或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调制
B.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
C.通过测量星球上某些元素发出光波的频率,然后与地球上这些元素静止时发光的频率对照,就可以算出星球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
D.光导纤维有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要小
15.不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  )
A. B.
C. D.
二、解答题
16.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进行首次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时,地面工作人员通过电磁波实现对月球车的控制。已知由地面发射器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30km,地面上的工作人员通过测量发现该电磁波由发射到被月球车接收所用的时间为t=1.3s,电磁波的速度为c=3×108m/s。则在发射器与月球车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多少个波长?
17.有波长分别为290m、397m、566m的无线电波同时传向收音机的接收天线,当把收音机的调谐电路的频率调到530kHz时,则:
(1)哪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大?
(2)如果想接收到波长为397m的无线电波,应该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进一些还是旋出一些?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手机之间通信靠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是在真空中声波不能传播,故不发出响声,但显示B的号码18888880002。
故选C。
2.B
【解析】
电视机接收节目是利用电磁波的频率不同使收看到的电视频道不同,所以是改变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故选B。
3.C
【解析】
人距离无线电发射器为10m远,要使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0.5W/m2,则有
解得
因此该无线电发射器的电磁辐射的功率最大不得超过628W。
故选C。
4.B
【解析】
A.蓝牙通信用的电磁波不在可见光频率范围内,不是光信号。故A错误;
B.蓝牙通信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频率高,波长短。故B正确;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故C错误;
D.蓝牙通信和手机通信使用的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由题意,固有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即周期变为原来的,由
知,L不变,只有时符合要求。
故选D。
6.B
【解析】
AB.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并向远处传播,形成电磁波,故A错误,B正确;
C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因而也可在真空中传播,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为3×108m/s,故C、D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当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等于接收电磁波的频率时,发生电谐振才能较好地收到电台信号,本题中接收不到信号的原因是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较低,由可知,在电容C无法再调节的情况下,可减小L以提高,故选D。
8.A
【解析】
由于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速都相同,所以波长与频率成反比,上海台的频率小于中央台的频率,则上海台的波长比中央台的波长长,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C
【解析】
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存在,选项A错误;
B.任何物体都能辐射出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具有热效应,选项B错误;
C.在电磁波的发射过程,必须对信号进行调制,选项C正确;
D.在LC振荡电路放电过程中电流增大,磁场能增大,电场能减小,选项D错误。
故选C。
10.B
【解析】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由c=λf,可得
可求得波长范围
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m至1.5m之间,A选项正确;
B.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不能产生变化的电场与磁场,从而不能形成电磁波,故B选项错误;
C.依据
2s=c·t
我们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C选项正确;
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故D选项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11.B
【解析】
A.只有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才能产生变化的磁场,而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非均匀变化的磁场才能产生变化的电场,而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故A错误;
B.为了有效向外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采用开放电路,同时提高振荡频率,故B正确;
C.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分离出所携带的有用信号的过程叫解调,故C错误;
D.用紫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红外线不具有该效应,故D错误。
故选B。
12.D
【解析】
A.多普勒效应,声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发生改变,故A错误;
B.使电磁波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调谐,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故B错误;
C.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故C错误;
D.雷达测物体位置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波长短,衍射不明显,有利于波的直线传播,有利于确定物体位置,太赫兹波,波长更短,可能有利于测物体位置,故D正确。
故选D。
13.BC
【解析】
A.根据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可得
解得
故A错误;
B.波长越短,准直性越好,反射性越强,绕射能力越弱,B正确;
C.频率越高可能加载的信息密度也越高,C正确;
D.电磁波的波速与介质性质有关,与频率、能量、波长无关,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速变化,频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BC。
14.BCD
【解析】
A.在电磁波接收过程中,使声音信号或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解调,选项A错误;
B.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选项B正确;
C.通过测量星球上某些元素发出光波的频率,然后与地球上这些元素静止时发光的频率对照,根据多普勒效应就可以算出星球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选项C正确;
D.光导纤维有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要小,使得光能在光线内部全反射,选项D正确.
故选BCD。
15.ABC
【解析】
A.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当空间出现恒定的电场时,由于它不激发磁场,故无电磁波产生,A正确;
B.当出现均匀变化的电场,会激发出磁场,但磁场恒定,不会在较远处激发出电场,故也不会产生电磁波,B正确;
C.同B选项一样,当出现均匀变化的电场,会激发出磁场,但磁场恒定,不会在较远处激发出电场,故也不会产生电磁波,C正确;
D.只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才会激发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它又激发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如此不断激发,便会形成电磁波,D错误。
故选ABC。
16.1.3×104个
【解析】
发射器与月球车之间的距离
x=ct=3.9×108m
相当于电磁波波长的个数
17.(1)波长为566m的无线电波;(2)旋出一些
【解析】
(1)设波长为290m、397m、566m的无线电波的频率分别为f1、f2、f3,根据公式
则有
所以波长为566m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大。
(2)要接收波长为397m的无线电波,应增大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由公式
可知,应使电容C减小,调节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可以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因此应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出一些。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