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波的形成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波的形成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05: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波的形成 自主提升过关练(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A、B是该直线上相距1.2m的两个质点,从波刚好到达其中某一点时开始计时,已知4s内A点完成8次全振动,B点完成10次全振动,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v分别为(  )
A.v=0.3m/s,方向由A向B B.v=0.3m/s,方向由B向A
C.v=1.5m/s,方向由B向A D.v=1.5m/s,方向由A向B
2.已知一列机械波在一水平绳上匀速传播,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子上任意一点做受迫振动的周期相同
B.绳子上任意一点在四分之一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一个振幅
C.绳子上相距为一个波长的两点振动情况是异步的
D.绳子上质点随波发生迁移
3.有关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波源的频率无关
B.机械波的传播方向总是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
C.单摆摆动到平衡位置时,回复力和加速度都为零
D.驱动力的频率越大,物体的振幅反而越小
4.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介质中各质点只是振动,没有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B.介质中各质点振动方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C.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传播
D.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5.用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B.a、b两质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
C.质点b完成的全振动次数比质点a多一次
D.质点b完成的全振动次数比质点a少一次
6.把闹钟悬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在玻璃罩外仍然可以听到闹钟的铃声,但如果将罩内空气抽去,就听不到闹钟的铃声,这说明(  )
A.声波是纵波
B.抽去罩内的空气后,闹钟不再运转了
C.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D.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下列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振源和介质
B.振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不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
8.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
B.把小石头扔到平静的湖水里,水面上便会激起水波,水波将促使水面上的漂浮物向远方运动
C.某空间找不到机械波,则在这一空间一定没有波源
D.横波与纵波,其质点的振动方向不同,因此,横波和纵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
9.区分横波和纵波的根据是(  )
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距离
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 D.质点振动的快慢
10.区分横波与纵波的依据是(  )
A.质点是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
B.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是互相垂直还是在一条直线上
C.波是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传播
D.波传播的距离是近还是远
11.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B.对于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定相同
C.形成纵波的质点随波一起迁移
D.波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
12.用手握住较长轻质细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反
B.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C.a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点少一次
D.a、b两点开始振动的时刻相差一个周期
13.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a、b、c、d为介质中的四个质点,a在波峰,d在波谷,c在平衡位置,b的位移大小等于振幅的一半,四个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它们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则(  )
A.
B.
C.
D.
14.下列现象中属于声波反射现象的是(  )
A.在较大的空房子里讲话,有时会余音缭绕
B.音响设备制作时要考虑混合效应
C.夏日的雷声有时轰鸣不绝
D.在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15.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这列波上P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0.4m/s
B.t=2s时,Q点的振动方向为y轴负方向
C.从t=2s到t=4s内,P质点沿x轴向右平移2.0m
D.从t=2s到t=4s内,Q质点通过的路程为10cm
二、解答题
16.如图所示,点A和点是绳上的两个质点,质点A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振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沿绳传播到绳上点,则此时的振动方向是怎样的?质点A起振时的方向是怎样的?
17.如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0时质点1开始竖直向上运动,t=时质点5向上运动,问:
(1)t=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
(2)画出时,绳子上的波形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据题意,4s内A完成8次全振动,B完成10次全振动,必定是从波到达B点开始计时,波传播的方向是从B到A,周期为
波从B传到A的时间为
则波速为
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2.A
【解析】
A.机械波在绳子上传播时,各个质点做受迫振动周期相同,故A正确;
B.绳上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或波峰波谷时在四分之一周期内的路程为一个振幅,故B错误;
C.绳子上相距为一个波长的两点振动情况是同步的,故C错误;
D.绳子上质点并不随波发生迁移,故D错误。
故选A。
3.A
【解析】
A.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波源的频率无关。故A正确;
B.纵波的传播方向总是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共线,故B错误;
C.单摆摆动到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但合力不为零,即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物体的振幅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4.D
【解析】
AD.波在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它们并没有随波的传播而发生迁移,故A正确,D错误。
BC.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而振动由能量引起,也即传播了能量,所以波在传播过程中将振动形式以及能量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故BC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5.D
【解析】
A.由图可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故A错误;
B.根据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振动在一个周期内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可知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一个周期,故B错误;
CD.简谐横波向右传播,b比a远一个周期,故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少一次,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A.题干中不能说明声波是纵波,故A错误;
B.闹钟的运转不需要空气,抽去空气后仍能正常工作,故B错误;
C.玻璃罩内有空气时能听到闹钟的铃声,抽去罩内空气,就听不到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介质——空气传播,玻璃罩是固体,玻璃罩外仍可听到铃声,说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文中没有提及液体传播声音,故C错误;
D.由本题中的现象可知,声波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实际上液体和固体也能传声,故D正确。
故选D。
7.A
【解析】
A.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要形成机械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振源和介质,故A正确;
B.振源作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不完全相同,但均做简谐运动,故B错误;
C.波动过程是传播的振动这种形式,质点不随波逐流,故C错误;
D.机械波向右正在传播时,左方的质点比右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故D错误。
故选A。
8.A
【解析】
A.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A项正确;
B.丢石头激起的水波所产生的效果是使漂浮物在原平衡位置做上下振动,故B项错误;
C.若只有波源而无介质,不能产生机械波,C项错误;
D.横波和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不同,但可沿同一方向传播,例如地震波包含横波和纵波,且两种波的传播方向相同,所以D项错误。
故选A
9.C
【解析】
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做横波;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的波称作纵波,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B
【解析】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作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作纵波。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A
【解析】
ABD.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有时相同,有时相反,选项A正确,B、D错误;
C.无论是横波还是纵波,质点都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不会随波迁移,选项C错误。
故选A。
12.D
【解析】
AB.由图可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刚好相差一个周期,所以a、b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故AB错误;
C.由题图可知,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振源到b点比到a点多一个波长的距离,故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少一次,故C错误;
D.根据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振动在一个周期内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可知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一个周期,故D正确。
故选D。
13.AD
【解析】
由简谐运动的特点可知,位移越大,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小,故a质点与d质点的加速度最大,c质点最小,而c质点的速度最大,a质点和d质点的速度最小。
故选AD。
14.ABC
【解析】
AC.夏日雷声有时轰鸣不绝,这是声波的反射现象,同样,较大的空房子里的讲话,有时会余音缭绕,也是声波的反射现象,故AC正确;
B.音响设备制作时要考滤混响效应,是声波的反射现象,故B正确;
D.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声音,是声波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BC。
15.AD
【解析】
A、在时,P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根据走坡法可知波向右传播,由甲图知波长为,由乙图知周期,则波速为,A正确;
B、质点Q与质点P相差半个波长,故振动方向相反,由乙图可知在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Q沿y轴正方向运动,B错误;
C、质点不会随波向前运动,只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C错误;
D、由甲图可知振幅A=5cm,从到内,Q质点通过的路程为,D正确.
16.A正向下振动,正向上振动,质点A的起振方向向上
【解析】
要判断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应根据“带动看齐”的思路,找出与该质点相关联的其他质点的振动方向.要判断波源的起振方向,应看波刚传到的那个质点的振动方向.据此分析可知,此时A正向下振动,正向上振动,质点A的起振方向向上。
17.(1)质点8未达到波峰,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2)
【解析】
(1) 根据,已知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时,质点1到达最上方,质点5开始向上运动,则各质点在的情况如图所示
则 时,质点8未达到波峰,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
(2)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