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2012年11月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青荇(xìng) 挥斥方遒(qiú) 长篙(gāo) 火钵(bō)
B.倾圮(pǐ) 浪遏(è)飞舟 鞭笞(chī) 叱骂(chì)
C.漫溯(sù) 夜缒而出(zhuì) 逢孙(páng) 戮没(lù)
D.忤视(wǔ) 星辉斑斓(lán) 冰屑(xuè) 创伤(chu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
A、凝重 窒息 撤离 蒙蒙细雨
B、凋谢 帐蓬 废墟 婆娑起舞
C、嘻笑 祷告 踉跄 绿树成荫
D、序幕 惊惧 明媚 残不忍睹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关闭了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屋檐上雕刻精美的瓦)
B、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不大方或不自在的样子)
C、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拟声词,这里指切结着冰屑的萝卜发出的声音。)
D、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这里指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控诉和批判的话。)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学习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发扬百折不回的精神才能学好。
B、母亲去世后,他悲痛无比,经常伫立在母亲的坟前吟咏诗歌,长歌当哭。
C、听到台湾当局搞“台独”活动的新闻后,我心里出离愤怒到极点。
D、“三讲”虽不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革命,但也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教育运动。
5、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B、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C、所以当超过了“外头工人”(普通的自由劳动者)忍耐的最大限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起一种久已遗忘了的人类所该有的力量。
D、纱厂工人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咖啡和茶
人类以咖啡和茶作为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两种植物中均含有咖啡碱,对人体能起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劳动效率和思维活力等多种作用。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三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1%—2%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作饮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的《尔雅》一书中,就已有茶叶的记载。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撰写了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艺、制茶技术、饮茶习惯等都源于我国。现在,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全世界饮茶的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我国人民不但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更是不断创新发展。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种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红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最多,称为完全发酵茶,如产于安徽省祁门的“祁红”。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青茶为半发酵茶,白茶为微发酵茶,黄茶和黑茶为后发酵茶。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新制成的茶叶中含有4%的咖啡碱,以及茶单宁、维生素、芳香油等。其中茶单宁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有杀菌之功效。茶叶中的钾、磷、钙等元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经常饮茶除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外,对龋齿、癌症、慢性支气管炎、痢疾、肠炎、贫血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节选自李鹏翔《三大植物饮料》,有删改)
6.下列对咖啡或茶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栽种历史。
B.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的嫩叶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三百年的历史。
C.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的高价值特种经济植物,它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
D.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有密切联系,根据不同的发酵类型,我国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茶和咖啡两者都是人类的重要饮料,对人的身体有一定好处,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最好饮茶,不要喝咖啡。
B.人类喝茶的历史比喝咖啡的历史短得多,现在茶叶的年消费量约为咖啡的三分之一,但世界上饮茶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
C.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D.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栽茶技艺、制茶技术和饮茶习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茶叶品种的国家。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的白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状况接近“碧螺春”,而和“祁红”有较大区别。
B.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C.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发酵程度越低,维生素含量越少。
D.咖啡和茶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在我国广泛地种植。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死且不避 避:逃避
B.还军霸上 军:军队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跽:挺着上身跪着
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西向:西边
10.下列每组句子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之 B.而
C.于 D.且
11.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头发上指”中的“上”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朝济而夕设版焉 B.进兵北略地
C.函封之 D.又前而为歌曰
1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所以项王屡屡赐酒,还加彘肩。
B.刘邦在危机中“如厕”是借口,实情是急于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
C.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
D.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
第Ⅱ卷
四.(24分)
13.翻译句子(10分)
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3分)
2.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尔。(3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②。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③。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bē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②占春:占领春光,指包含浓郁春意。③碾作尘:意即备受践踏。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4分)???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默写填空(6分,任选三个小题,每空1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②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三军可夺帅也, 。
③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④ 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16.按照下面一段文字中划线部分仿造一个句子。要求,①句式与划线的句子相同;②要生动地阐明本体;③至少写出两句,每句字数不超出8个字。(4分)例句: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白云离开了天空;
人生离开了友爱,就像 ,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4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18.为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最恰当的标题。(4分)(不超过10字)
[劳动报]美国地理学会上周四宣布,他们一个七人登山队在今年5月5日登上珠峰山巅后,以两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作了五十分钟的测量,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就测量所得,计算出更准确的新高度:珠穆朗码峰离海平面的实际高度是8850米。目前通用的世界地图上关于珠峰8848米的高度是1954年由印度地质学家测量出来的。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壮士(节选) 余秋雨
①罗布泊一场铺天盖地的沙暴终于过去了,余纯顺准备起身,但突然用手捂住了胸口。他立即领悟,时间到了。那好,脱去衣服,回到四十多年前来到世上的模样,然后抬起头来确认一下方向,面对东方,面对上海,靠着灼热的沙丘,躺下。
②时间到了。时间果真到了?
③自从八年前开始走上探险之路,他已无数次地想象过死亡,但从来没有想象到死亡来得那么快,毫无先兆,毫无预告。什么也来不及想了,只觉得一团热浪翻卷几下,很快把自己裹卷住了。最后睁开一下眼睛,眯缝着看着前方。什么也看不见,又什么都看见了。远处是自己无数的脚印,而远处的远处,则隐隐约约是黄浦江畔外滩的剪影。一个月前顺便回去了一次,去与故乡告别,现在才知道是上天的安排。
④此时此刻,我正在听他的一个录音,那是一个月前他匆匆来去时与一群上海大学生的谈话。他分明在说:欧洲近代的发展,与一大批探险家分不开,他们发现了大量被中世纪埋没的文明。在中国,则汉有张骞,唐有玄奘……现在,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是阿根廷的托马斯先生,而他已经年老。中国人应该超过这个纪录,这个任务由我来完成。于是,我选择了孤独,选择了行走。我已走了八年,还会一直走下去。在那远天之下,有我迟早要去的地方……
⑤——听着这些语言我十分惊讶,录音机里掌声阵阵,我想,一个长年孤独地跋涉在荒漠野岭间的灵魂,怎么会驮载着这般见识、这般情怀!他,究竟应该算是什么样的人呢?
⑥大地已有定论。据说,不管走到哪儿,他听到最多的声音是:“请停一停,壮士!”直到最后树立在他告别人世的沙丘上的那块纪念木牌,立牌者仍然毫不犹豫地重复了这个古老的称呼:壮士。
⑦临时找来的木牌,一小罐鲜红的油漆,先放在地上,一笔一画写成这个以“壮士”开头的墓碑,然后竖起,大家一起用力,深深地插进沙漠,让沙漠的肌肤接受一次强烈的针灸。在这个拒绝生命的地方,从此有了一个有关生命的标杆。
⑧中国的土地那么大,中国的词汇那么多,大家居然统一得那么准确,可见在文化人格的一些基本概念上,仍存在着稳固的共识。即便粗粗一打量,大家凭着直觉就可判断出眼前这个人的人格定位。壮士,能被素昧平生的远近同胞齐声呼喊的壮士,实在久违了。
⑨华夏的山川河岳本是为壮士们铺展着的。没有壮士的脚步踩踏,它们也真是疲塌多时了。松松垮垮地堆垒着,懒懒散散地流淌着,吵吵嚷嚷地热闹着。突然,如金锤击鼓,如磐石夯土,古老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壮士,他来了。迟到了很多年,又提前了很多年,大地微微一颤,立即精神抖擞,壮士,他来了。
⑩与一般的成功者不同,壮士绝不急功近利,而把生命慷慨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以街市间的惯性目光去看,他们的行为很不符合普通生活的逻辑常规。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以一种强烈的稀有方式,提醒人类超拔寻常,体验生命,回归本真。他们发觉日常生活更容易使人迷路,因此宁肯向着别处出发。别处,初来乍到却不会迷路,举目无亲却不会孤独,因为只有在别处才能摆脱惯性,摆脱平庸,在生存的边界线上领悟自己是什么。
一九九六年七月
(本文是为上海举办的《探险壮士余纯顺摄影遗物展览》写的序言,这个展览轰动了整座城市,每天都有数万人参观,人山人海。)
19.前三段文字大多为作者的想象,但我们读来并不觉得怪诞,反而有一种悲怆和感伤的情绪充溢我们的心胸,联系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谈谈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何理解第⑦段中划线句子“在这个拒绝生命的地方,从此有了一个有关生命的标杆”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第⑨段,(1)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2)如何理解“没有壮士的脚步踩踏,它们也真是疲塌多时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通览全文,试分点概括“壮士”的人格定位。(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 “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2、A, 蓬——篷 嘻——嬉 残——惨
3、A, 瓦菲 的意思是“生长在瓦缝中得杂草”
4、C
5、C, A冒号应改为逗号;B第二和第三个顿号应改为逗号;D把第二个顿号去掉。
6.D (D项中“我国的茶叶可分为六大类”的依据是“依据制作过种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而不是“茶叶发酵的程度”。)
7.C (“咖啡和茶都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中说咖啡能降低胆固醇,那么为什么后文又说对心血管患者最好不要喝?依据文章第一段可以看到“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是两者的功用,而“加速脉搏跳动,降低胆固醇,对龋齿、癌症、肠炎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只是茶的作用。可以参见文章第三段结尾处的表述。)
8.A (B项“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中无因果关系,绿茶之所以是茶叶中的精品,是因为它富含维生素而不是保留了鲜叶的原色。C项中“茶叶发酵的程度和维生素含量成正比,发酵程度越低,维生素含量越少。”无依据。D项“可以在我国广泛地种植”说法有些绝对,文章中是说有些地方可以种植。)
9. C
10. C (介词,在)
11. D (名词做动词)
12. B(A“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不对,全句的因果关系也不当。 C“杀机已经基本消除”不对。 D樊哙闯帐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表现了他的极大的勇敢)
13(1).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我每当想起这些,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3).之所以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出和意外的变故。
14.(1)(4分)好。一个“绕”字,使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机,表现了(或赋予)春水爱花惜花的情致。(认为好,其回答与之语意相近即可;如果认为不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4分)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成尘”作喻,形成对比,(2分)再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2分)(回答与之语意相近即可)
15. 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匹夫不可夺志也
③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④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礼不辞小让
16.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调动我们知识和语言积累,找出两个能生动地阐明本体的喻体,并组成和例句中划线的句子结构相类的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本体“人生离开了友爱”是一个句子,因此,其喻体也必须分别都是句子。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作出如下的解答:㈠(就像)庄稼离开了雨露,婴儿离开了乳汁;㈡(就像)树木离开了沃土,幼子离开了慈母。
17.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
18.珠峰“长高”两米。
19.(4分)【解析】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大众树立一个英雄的典型,为文章建立一个论说的标的,为后文张目。③由虚转实,巧妙地从幻想步入现实,将读者引导到预设的“壮士”人格分析之中。
20.(4分)【解析】沙漠里一般的生命难以生存,那里是人类的禁区,长久以来普通人都望而却步,更罔论用自己的力量来战胜它。但正是像余纯顺这样的探险家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人本身不同寻常的人格价值。他们的存在让大众再次打量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指引了未来的求知方向。
21.(4分)【解析】(1)拟人,排比,比喻。(2)本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承接上句“华夏的山川河岳本是为壮士们铺展着的”而来,极力渲染和衬托壮士的举动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侧面烘托壮士们的英雄形象。正是由于壮士们不停的寻觅和传播,我们大众才能领略到更多更美的大好山河景观。进而,这些山川河岳也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22.【解析】(1)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
(2)敢于超越的意志品质,敢为人先的可贵见识。
(3)坚忍不拔的道德操守,改天换地的探索精神。
(4)慷慨豁达而非急功近利,回归本真生命而非平庸惰性。(6分,答对一点得2分)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