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10:1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学习目标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自学指导一
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8-9页,在文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相关答案,并完成活动题。约5分钟后检测自学效果,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阅读课本P8-9,简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的四个阶段:
A.古代人们认为天__ ___地_____;
B.东汉时期张衡提出______说;
C.16世纪,航海家___ __首次用_________实践证明了地球是______;
D.今天,人类通过宇宙空间站或宇宙探测器发回的照片,确认了地球是一个_______。经过科学家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


浑天
麦哲伦
球体
环球航行
球体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直觉猜想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西周 盖天说——天圆地方
推测认识
东汉 张衡浑天说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麦哲伦环球旅行(1519-1522)
实践验证
航线:
大西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直观观测
阿波罗17号拍摄的地球全貌
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想一想: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怎样的?
直觉猜想
推测认识
实践认证
直观观测
活动:
做一只带帆的小船,把它分别沿球体和正方体的背面自下而上移动,从上方观察有什么不同,并做观察记录:
1.在正方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_____,再看到小纸船_____;
2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________,再看到______。
船身
船帆
船帆
船身
图1.3 纸船小实验
那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还有哪些?
证据一:月食
日食
月食
证据二:从远处驶来的帆船
证据三:登高望远
地球是球体证据
1.月食
2.从远处驶来的帆船
3.登高望远
4.卫星照片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行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B
B
当堂练习
麦哲伦环球航海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
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
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的壮举。
  用了3年时间!地球有多大啊?
自学指导二
请大家认真自读课本第10页图1.6,完成下列问题,并完成活动题。
约2分钟后检测自学效果,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1.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经:
最大周长:
表面积:
6371千米
约4万千米
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活动
“坐地日行八万里”,假设你坐在赤道上,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1千米=2里)
自转
地球1天=地球自转一周
=赤道周长
=40000千米
=40000*2
=80000里
当堂练习
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
  A.4万米 B.8万千米
  C.4万千米 D.8万米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75千米 B.6371千米
  C.6370千米  D.6378千米
3.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卫星照片  D.自转周期为1天
4.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复盘
C.地球是正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
B
B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谐音“庐山起义”
D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