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 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世界的地形 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10:4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复习







A
B
C
D
世界的地形
第二章 第三节
地球表面3D曲面图
无论是陆地表面还是海底都是起伏不平的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我们如何描述地表的高低起伏呢?
海拔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高度(米)
-200
800
1600
2400
(千米)
海平面
A
B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海拔也可以表示海深。
A点 :
小试牛刀
B点 :
C点 :
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
1230米
630米
210米
1230 - 630 = 600米
D点和E点的相对高度
D点 :
380米
E点 :
90米
380 - 90 = 290米
1 陆地地形
高 原
平 原
山 地
丘 陵
盆 地
根据地表形态,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以下几种。
高 原
平 原
山 地
丘 陵
盆 地
共同特征:地表起伏小
不同特征: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原与高原
共同特征:地表崎岖不平
不同特征: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山地与丘陵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也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
盆地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平原 <200米 平坦广阔 地面起伏小
高原 >500米 起伏不大, 边缘陡峻
山地 >500米 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
不平
丘陵 200-500米 坡度和缓,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陆地地形总结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太平洋沿岸的山脉带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
阿特拉斯山
世界之最
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南美洲)
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洲)
面积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青藏高原
刚果盆地
安第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判断下图A、B、C、D、E各点所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根据所学地形的知识,说说我们家乡商丘市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
华北平原
学以致用
2 海底地形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缓,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大洋中脊: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较强烈。
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一万多米。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世界的地形
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陆地地形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海拔较高,躲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海拔较低,大都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被高山或者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1.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称为 。
2.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
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 。
3.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
形,叫 。
丘陵
高原
4.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的地形叫__。
5.地球陆地表面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最低的地方-死海,湖面为-400米。那么地球陆地表面最大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
平原
9244
盆地
3 学看地形图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深线,深度起点应该从海平面开始,采用负值。
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高度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0
100
200
300
等高距
100米
0
100
200
300
等高线(米)
切口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图的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度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400
100
300
200
100
200
300
400
海拔/米
等高线的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同
2.等高线互不相交(除陡崖外)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距全图一致
5.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思 考
观察A,B两地的地形和等高线,你有什么发现?
A
A
B
B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A
B
A 线坡缓,省力;
B 线坡陡,费力。
练一练
王奶奶准备周末登山,现有A,B两条路线,你建议王奶奶选择哪一条呢?为什么?
选择路线 A
P39,活动2(1)观察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的特征……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相连的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
盆地的等高线该是怎样呢?
思考?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低,四周高
等高线弯曲,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等高线弯曲,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
陡崖
等高线有一处重叠,重叠部分是陡崖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坡上向下凹的部位。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
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
等高线重合。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闭合曲线中心
内大外小
等高线
凸低为脊
等高线
凸高为谷
两个山顶中间部分
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常见的地形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