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说课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说课课件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23:2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影视解析战狼2—拍摄地的故事
学科:地理 年级:七年级 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流程
CONTENT
教学解读
01
教学过程
02
设计说明
03
教学解读
01
地位作用
教材分析
教材处理
学情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选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作为地区地理学习的案例,意在教会学生学习地区的方法。虽然从地区分布上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北非山水相连,但本区与北非的地理特征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本节突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文地理特征服务,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本节的主线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材处理
教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共包括黑种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粮食与环境三部分内容。在遵循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要求)及不改变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我大胆的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以影片点评为思路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
(三)学情分析
1.本节是在“中东”“欧洲西部”之后,进行学习的内容,因而学生对于地区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
2. 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分析学生日常记录情况,为小组分工奠定基础。
3.分析最近地理成绩,保持班级分组的平衡性。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分析
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
掌握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结合音乐学科和影片片段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民的特色文化。
结合历史学科了解非洲黑暗的黑奴贸易和长期的殖民统治,理解长期的殖民统治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课前课中影视点评解析的小组分工学习,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影片解析了解非洲黑人的故乡、战争的残酷、历史的黑暗等,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和平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不懈努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方法与过程
学生操作探险者地图APP和希沃白板5的星球功能,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加以归纳与推理。锻炼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以影片相关片段为参照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本节课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
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难点
融合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重难点
多学科结合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和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融合点:多学科结合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和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过程
02
05
课中三组小影评师点评
04
课中二组小影评师点评
03
课中一组小影评师点评
02
课中影片点评开始
01
课前教学设计
06
课中四组小影评师点评
目录
CONTENT
07
集思广益
课前教学设计
教师课前准备课前导学案,并时刻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结合班级优化大师中班级日常学习情况,思考课堂班级小组分工事宜,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学生影片点评问题
学生日常表现情况
课前教学设计
教师利用班级优化大师中班级日常学习情况进行课堂班级小组,具体课堂上各组不同的学习分工。
学生日常表现情况
观看影片,分工点评
影片点评开始
教师
教师出示由各组集体智慧构成的,并进行美化和简单整合的希沃白板5影片点评课件,在课件前讲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课件
第一位学生
利用希沃白板5星球功能,选择卫星贴图以三维形态讲述非洲的半球位置,以二维形态讲述非洲的经纬度位置并用画笔功能大致绘制出非洲的经纬度。讲述结束之后在黑板第一小组的位置写上自己对影片拍摄地大洲半球、经纬度位置的概括。
一组小影评师点评
一组小影评师点评
第二位学生
利用希沃白板5星球功能,选择卫星贴图以二维形态或三维形态寻找并确定本节课所学知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位置(海陆位置)进一步精确拍摄地的地理位置,之后概括一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讲述结束之后在黑板第一小组的位置写上自己对影片拍摄大洲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的概括。
一组小影评师点评
第三位学生
用希沃白板5星球功能,选择世界气候分布贴图以二维形态的模式,结合影片截取影片中的可以明显反应当地气候的截图进行对比,研究拍摄地可能所处的气候环境,进而带领班级同学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甚至整个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以及当地代表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讲述结束之后在黑板第一小组的位置写上自己对影片拍摄大洲气候特点的概括。
二组小影评师点评
学生活动:第二小组利用截取影片中的可以明显反应拍摄地人种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截图,结合本节课知识简单介绍当地的人种和传统文化,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人故乡的原因。讲述结束之后在黑板第二小组的位置写上自己对影片拍摄大洲人种和文化的概括。然后小组以桌代鼓,为其他小组模拟你演奏一下非洲欢迎贵宾、婚寿喜庆、死亡报丧、出现情敌等的非洲传统鼓乐。
教师利用教材资源信息和教室环境情况和音乐教师的指导下,为第二组学生提供展示非洲文化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教师活动
三组小影评师点评
课前地理教师联合历史教师为第三组学生讲授非洲的黑奴贸易提供知识储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第三小组利用影片截图中能够反应当地经济的画面,结合教材简单向班级同学谈谈本组对当地经济的看法。之后利用历史教材和网络搜集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非洲黑奴贸易和殖民统治历史,谈谈黑奴贸易和殖民统治对非洲经济的影响。讲述结束之后在黑板第三小组的位置写上自己对影片拍摄大洲经济发展的建议。
四组小影评师点评
提出问题战争都有哪些危害,处在和平时期的我们怎么样可以帮助到非洲的正处在动乱中的小朋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截取影片中我国大使馆和军队在影片中保护我国公民和非洲人民的片段,展示给班级同学,向班级同学讲述影片中出现的有关我国大使馆和军队在影片中怎样保护我国公民和非洲人民的画面。之后展示一些从网络搜集来的近些年我国在非洲维和工作中都用那些感人的事例。最后根据影片谈谈本小组对战争的看法。讲述结束之后在黑板第四小组的位置写上自己对世界和平的寄语。
集思广益
教师为学生截取图片提供技术支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截取影片中我国大使馆和军队在影片中保护我国公民和非洲人民的片段,谈谈我国大使馆和军队在影片中怎样保护我国公民和非洲人民的。近些年我国在非洲维和工作中都用那些感人的事例。
设计说明
03
如果养成经常运用大数据教学的话,就会可以形成稳定且完整的数据链,这样对学生的学情的分析就会更加的系统和准确,为课上的精准教学和课堂设计提供不小的帮助。
说明
设计说明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