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中东(第一课时)
流程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教法学法与学习方法的选择
四、说教学设计流程
五、教学反思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教材的内容
《中东》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东半球的其他地区与国家第一节课—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
教材的地位
学习《中东》帮助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热点问题和热点,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世界观。
2、教材处理
长期的热点地区
三洲五海之地
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材资源重组与整合
2、教材处理
长期的热点地区
三洲五海之地
丰富的石油资源
视频导入
顺序调整
热点简化
石油扩展
3、教学目标的确定
他们对国家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能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与位置,了解中东地处“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地理位置重要性。
2、了解中东是世界石油的重要分布地,及其石油运输路线。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借助相关资料和教材知识,分析中东称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和关心世界的意识,理解战争的残酷,明确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平共处以及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能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三洲五海之地
丰富的石油资源
长期的热点地区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立如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二
说学情
二、七年级学生的学情
年龄
知识
好奇心强
思维活跃
喜欢动手操作
厌倦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
国家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三
教法学法与学习方法的选择
三、教法学法与学习方法的选择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教学目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本节课我所采用的
如下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读图指导书法
视频观察法
学习方法:
观察法
归纳法
自主学习法
迁移学习法
教学手段
四
说教学设计流程
流程
(一)天价石油、波及百姓
(二)神秘代码、初解中东
(三)各抒己见、发现线索
(四)跋山涉水、远渡重洋
(五)群策群力、分析能源
(六)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导入新课
通过发改委汽油涨价的热点新闻视频欣赏,使学生能准确的了解国家的国家大事,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以及通过视频分析,分析汽油涨价的原因引入新课——中东。
(一)天价石油、波及百姓
兵家必争之地
通过把中东重要地理位置神秘化(12345)与游戏方式相结合,由学生找出12345代表的相应地理位置。既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完成对本节课重要地理位置的熟记,同时此项活动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二)神秘代码、初解中东
“执着”的战争
小组观察导学案中地图(回归线穿过地带)和相关资料,启发学生思考中东是世界上的热点地区的原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讨论中东是怎样的热点地区,近现代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搜集知识、总结知识能力,又为导入下一环节做好的铺垫。
(三)各抒己见、发现线索
我来运石油
通过中东热点地区分析得出石油也是引发战争的一个原因——石油惹得祸,进而引出中东目前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以中东的石油资源为背景,并结合多媒体展示世界石油路线图,组织学生在讲台前展示自己运输石油的路线,运往世界,以此缓解石油紧张状况。
(四)跋山涉水、远渡重洋
发现之旅
以发改委调整汽油价格媒介,思考石油资源并不充足,以此设问1、假设“油”没了,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2、发挥想象寻找替代能源。通过分析汽油价格上涨问题,来启发学生对石油资源的深层思考,石油资源并不是用之不竭,并开始寻找替代能源的活动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环保观念。
(五)群策群力、分析能源
我“建”中东
以现今的网络时代为背景,结合现在中学生对网络的熟悉程度,进行以下设置,在学校网站的地理专栏设立独立版块——我“建”中东,由学生代表自主设计,并以微信、QQ、等形式向广大学生征集意见与建议,建设学生心目中的中东。
(六)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五
教学反思
五、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对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
(二)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精炼。2、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进之处:
1、教师方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自己。2、学生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时事热点为基础,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