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观察下列图片,说一说,这些景观有什么差异?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此差异?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深刻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世界的气温及降水呈现上面图示的特点,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纬度位置
赤道附近某地
南极地区某地
太阳辐射能由低纬向两极逐渐递减。气温也由低纬向两极逐渐递减,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太
阳
光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中午
2.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海水很凉
沙子很烫
傍晚
沙子变凉了
海水很暖和
1.夏季,为什么在水中感到凉爽?
水
沙土
如图,两个玻璃容器中分别盛入等体积的水和沙土,各插入一支温度计。
(1)把它们同时置于太阳下照射2小时。你认为哪支温度计的读数高?
(2) 把两个容器同时移入室内,2小时后,读出两支温度计的数值,你认为哪支温度计的读数高?
海洋:受热慢、放热慢
陆地:受热快、放热快
升温慢、降温慢
升温快、降温快
夏季,海洋气温偏低、冬季,海洋气温偏高
夏季,陆地气温偏高、冬季,陆地气温偏低
北半球中纬度,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一般分别出现在7月、1月。
北半球中纬度,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一般分别出现在8月、2月。
同纬度,同太阳辐射
60°N
40°N
海陆位置
致使这些地方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塔里木风光
大连
濒临海洋的地方:水汽丰富
降水较多
深居内陆的地方:水汽稀少
降水较少
一般来说,濒临海洋的地方气候湿润,但也有的地方好像不是这样的。如非洲撒哈拉西海岸、澳大利亚西海岸……这是为什么呢?
中纬度地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所以沿海地区降水多。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岸,虽然靠近海洋,但当地的风是从大陆吹向海洋,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陆地,所以降水少。
地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正 午 太 阳 光 线
阳坡
阴坡
阳坡和阴坡
某山地阴坡与阳坡月均温与年均温比较( C)
地点
阴坡
阳坡
1月
4月
7月
10月
年平均
5.9
9.0
6.5
10.8
5.8
10.4
6.5
9.9
6.2
10.0
总结:
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
7℃
1500米
1000米
500米
?
10℃
气温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A
B
如图,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 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10℃
赤道南侧坦桑尼亚东北部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为非洲第一高峰,山麓地带白昼气温可高达50°C,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很难看见它的真面目。
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
A坡降水多。因A坡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迎风坡
背风坡
地形雨示意图
降水多
降水少
迎风坡和背风坡
A
B
影响气候的因素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位置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 冬季陆温低海温高,
夏季陆温高海温低。 近海迎风处降水多,
近海无风处降水少,
远海地区降水少。
地形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海陆因素
地势因素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气候与民居
傣族竹楼
西亚的村庄
北极冰屋
江南房屋
气候湿热
气候寒冷
降水较少
降水较多
岭南地区,由于气候
普遍高温多雨,一年中降
水的日数较多。 居民为了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能够进
行正常的商业活动,就在
马路的 两旁搭建起两三层
高的混合砖木结构的楼房。
其沿街部分二层以上 向外伸出,上楼下廊,下廊即人行道,可遮阳防雨。这样在窄窄的马路两旁,一幢幢楼房就像长了脚,被柱子架在半空,形成了独具 岭南特色的建筑——骑楼。
岭南气候与骑楼建筑
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所以,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在有的地区却不能生长。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气温高,水稻长得快;气温低,水稻长得慢。如果气温在10 ℃以下,水稻就不能正常发芽。热带全年高温,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冬季气温较低,水稻从春到秋都能生长,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到了温带,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干旱地区,如果没有充沛的水源供灌溉,就不能种植水稻。
气候与农作物
小麦
玉米
水稻
咖啡
咖啡、水稻喜湿热,适合在热带生长
玉米、小麦喜温凉,适合在温带生长
荔枝属常绿乔木,性喜温湿多光,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23℃~26 ℃,日平均气温在17℃以上新叶开始伸展,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长,-4℃时发生冻害,但在1月份花芽分化的关键季节,需15℃以下、0℃以上的低温,多栽培于我国南部的广东、
广西、海南等地。 每当发生较长
时间的低温时,荔枝就会大面积
受害,甚至绝收。
岭南佳果——荔枝
阿拉伯长袍
中国藏袍
气候与衣着
气候与交通
气候与饮食
全球变暖
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 0.8 ℃。气温上升,会使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之升高了。
原因
温室
效应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大量砍伐森林
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山顶积雪融化
除全球气候变暖之外,还有哪些人类活动能对气候产生影响?
地球也微信
二氧化碳
氯氟化合物
人类
南极洲
热岛效应
城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温
1.从同学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 释。
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总结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良性影响有哪些?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恶性影响有哪些?
人工造林、修建水库、灌溉工程等
任意乱砍滥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氯氟化合物的排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