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散步》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散步》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3 13: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散步
一、填空题(共3小题;共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枯(zào) (jī) 绊 (wéi) 幕
沟(hè) 人情(shì) 故
雾(ǎi) 家(juàn) (zhě) 皱
撺(duo) (xiāo) 声匿迹
2.在横线上填写日常生活中的谦词雅语(限二字词)。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原谅说“ ”,求人帮忙说“ ”,无暇陪同说“ ”,向人提问说“ ”,归还物品说“ ”,请人勿送说“ ”,未及迎接说“ ”,请人接受说“ ”。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二、复合题(共4小题;共32分)
4.理解词义。
(1).: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2).恍惚:
(3).抽噎:
(4).:由于惊恐害怕,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才好。
5.课文重读,完成下列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景物描写中,详写和略写的分别是什么内容?其标志词语是什么?
(2).这段景物描写,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请概括本段叙述的四件有趣的事(每件事不超过四个字)。
找蜈蚣;① ;② ;③ 。
(3).说说下列这句话中划线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6.依据课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1).(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 来 去。(爬 滚 蹦)(《猫》)
(2).我四周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 在那里。(定 立 站)(《动物笑谈》)
(3).复投之,后狼 而前狼又 。(至 止)(《狼》)
(4).骨已尽矣, 两狼之并驱如故。(且 而)(《狼》)
7.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四小题。
背影(节选)
朱自清
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已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shān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看拼音,写汉字。
pánshān
(2).选文画线句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3).品味语句。
i.“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ii.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4).第③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第一部分
1

,

,

,

,

,

,

,

,

,

2
见谅
,
劳驾
,
失陪
,
请教
,
奉还
,
留步
,
失迎
,
笑纳
3
【第1空】描写
【解析】
【分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说话,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在以说明为主的同时,适当运用描【点评】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初中阶段应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并能区分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了解其作用。记叙重在讲述一件事;描写重在写景物。说明意在解释说明。议论是作者的观点见解。在说明文中穿插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加文采。
第二部分
4 (1)
哄堂大笑
(2)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3)
一吸一顿地哭泣。
(4)
惊慌失措
5 (1)
详写泥墙根一节,略写百草园总体印象。标志词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2)
【第1空】玩斑蝥
【第2空】拔何首乌
【第3空】摘覆盆子
(3)
不能改。“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则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6 (1)

,

(2)

(3)

,

(4)

7 (1)
蹒跚
(2)
肖像描写,突出家中景况惨淡,“黑色”照应了开头才替祖母办完丧事暗淡哀伤的气氛;同时与“我”贵重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3) ①
父亲惦记着儿子旅途是否平安。

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尽管十分辛苦,心里也是高兴的,越是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心里越踏实。
(4)
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感动。父亲买橘子的经过表现了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离别。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离别情绪,又催人泪下。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