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3小题;共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翘(qiào) 龟裂(jūn) 农谚(yán) 销声匿迹(nì)
B.劫难(jié) 蟾蜍(chán) 褶皱(zhě) 风雪载途(zài)
C.缄默(jiǎn) 狩猎(shòu) 山麓(lù) 海枯石烂(làn)
D.赌注(dǔ) 砂砾(lì) 腐蚀(shí) 鸟臀目(di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羹匙 弥漫 过滤 难以置信
B.雾霭 凋零 喧嚷 目空一切
C.潮汐 褶皱 携带 天衣无缝
D.载途 物候 松驰 销声匿迹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D.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屈指可数。
二、填空题(共1小题;共2分)
4.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
三、作文题(共1小题;共50分)
5.文题呈现。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00 字。
四、复合题(共8小题;共48分)
6.解释下列俗语。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7. 2020 新年伊始,疫情突如其来,给我们生活带来诸多变化,4 月 5 日,闭馆两个多月的故宫博物院午门缓缓打开,紫禁城春色通过“云游”直播的方式传到了千家万户。“云游”故宫——创新带来的变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为进一步了解这一新生事物,班级开展综合学习活动。
材料一:云游”故宫的 3 场直播设置了 3 条各具特色的路线,涵盖了西、中、东各路不同景致和早、午、晚 3 个不同时段。观众跟随直播镜头欣赏了无人故宫的花园美景、壮观大殿、红墙黄瓦。承乾宫的梨花名气最大,一树梨花一承乾,故宫的梨花白如雪,与雕梁画栋的古建筑相得益彰,网友可随时随地反复观赏。
材料二:“云游”故宫,让观众对 600 年的紫禁城又有了新的认识,体验感尤其强。网友们观察了故宫的细微之处,了解犄角音旯的“冷知识”。慈宁宫的牌匾为何和其他宫殿不同?九龙壁怎么“藏”了一条“木腹龙”?防火用的水缸冬天为何不结冰…这些实地游览中你不曾留意的细节,也出现在这次直播画面和解说中。
材料三:直播时,讲解员与网友的实时互动也颇为有趣。紫禁城里鸟鸣啾,讲解员问是否有听到鸟叫声时,有观众回答“听到了乌鸦的声音”,讲解员顺势科普。原来,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而在萨满教的神谕中,乌鸦能保佑日夜平安,“当时在坤宁宫前立有‘索伦杆’,杆子上每天都放有很多肉,专供乌鸦啄食。”
(1).请根据获取的信息及生活体验,说说线上云游不同于线下观展的四大优点。
① ;② ;
③ ;④ ;
(2).本次“云游”故宫,许多媒体争相报道,《解放日报》记者为报道取名为“云游故宫——屏幕内外春意浓”,请你根据获取的信息,说说其用意。
① ;② ;
(3).“及时互动”被视为直播的核心价值之一,它突破了‘你听我讲'的传统模式,开创了可以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科普新模式。但在云游故宫直播中,一部分网友用无关游览甚至无厘头的问题刷屏,使主播基本无法回应,请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50 字左右)
8.名句默写。
(1). 小桥流水人家, 。
(2).,江春入旧年。
(3). 树木丛生, 。
(4). 杨花落尽子规啼, 。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1).盈盈
(2).脉脉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课文的篇幅不长,所展现的人物个性十分鲜明。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1).在课文中画出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仿照示例,展开想象,设计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并与同桌分角色朗读。
【示例】
曹 刿 (叩首行礼,镇定自若,开门见山)何以战?
鲁庄公 (大手一挥,自信满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 刿 (① )②
鲁庄公 (③ )④
(2).诸葛亮曾说:“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曹刿在长勺之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即可为证。细读课文,分析曹刿的作用,填写在图中空白处。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
史金波
①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负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传承意义。
②中国自 1985 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规定每年 6 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至 2018 年 7 月,共有 53 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 36 处,世界自然遗产 13 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4 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4 处。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首都北京拥有 7 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
③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反映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遗产。如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建于两千多年前,后联成万里长城。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___A___。
④有的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 7 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___B__。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 100 万亩,是哈尼族人民一千三百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表现出哈尼族地区农田种植和管理的特点。
⑤中国非常重视文物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评选和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截至 2016 年,已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 5 批珍贵古籍,其中既有大量汉文典籍,也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全部共评审出国家珍贵古箱 12274 种,先后由国务院公布,并以图录的形式分 5 次出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籍展示出中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⑥中国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⑦自 2005 年开始,中国已建立起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 1372 项。其中中国已有 39 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姿,其中有表现中原地区汉族文化的,如京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___C__、安徽宣纸等;还有许多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___D__等。
⑨总之,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更多的文物、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使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使文化遗产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促进了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选自 2018 年《新华文摘》第 23 期,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国家之一。
B.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 5 批珍贵古籍,这些汉文典籍充分展示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C.中国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
D.山东的泰山、齐长城、济南皮影戏、诸城派古琴等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录》,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2).请将下面四个例子分别放到文中 ABCD 处。
①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②云南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城
③贵州侗族大歌
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近 600 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A.
B.
C.
D.
(3).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4).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材料一:当地时间 4 月 15 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教堂拱顶等部分遭大面积损毀,塔尖坍塌。巴黎民众在火灾现场跪地祈祷,为圣母院被大火吞噬而落泪哭泣。
材料二:敦煌研究院成立 75 年来,因为有像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又一代敦煌人一辈子的守护和研究,才成就了如今的敦煌传奇。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转 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被感动了,竟然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激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闭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葛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地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失落和调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 第③段加点词“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在文中的含义是 。
(2). 第④段画线句采用了 的修辞,其表达效果是 。
(3). 作者选取了三幅画面加以精雕细刻,仔细阅读文本,填写下来。
地点 发生的事
画面一 火车站 (3)
画面二 (1) (4)
画面三 (2) “我”没有找到转身而逝的乞丐,把爱心献给了他人
(4). 文章以“转身”为题,其妙处在于:
(1) ;
(2) 。
(5).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强调“转身”经常会发生,在文章结构上具有总起的作用。
B.第④段把秦岭女孩比作野花,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她的纯朴与美丽。
C.第⑤段“文明大街”表明尽管还有乞丐,但社会文明化程度已很高。
D.第⑥段再次勾画各种事情的“转身”画面,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慨。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
A 项中的“翘”应读qiáo,“谚”应读yàn;C 项中的“缄”应读jiān;D 项中的“臀”应读tún。
2 D
【解析】
D.驰——弛。
3 D
第二部分
4
同“释”,解除、消除
第三部分
5
例文引路: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文登文学社 沈正伟
我们班可是集尽天下英雄之地,各路英雄才华横溢武功盖世。现在我就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小天才——寇高阁
说起寇高阁,我们班的同学没有不心生仰慕的。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一次,上地理课时,老师让我们回答问题,提问的话音刚落,“A”,他的答案便脱口而出,满怀自信的眼神让人羡慕。
老师故意迟疑了一会儿,才说答案正是“A”,只见寇高阁满脸微笑,心花怒放。如此镜头就这样循环下去……
没办法,只要有他在,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老师们见了他,都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这时候他是玫瑰,我们这些绿叶只需点缀、衬托一下就行了。每次看到小巧玲珑的他,就想起了那句经典的话:浓缩的都是精华。
铁嘴巴——刘志
刘志在我们班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油嘴滑舌,经常用他的谬论与老师斗个你死我活。
一次,上政治课的时候,他在下面小憩。老师见状,蹑手蹑脚地走到他身边。刘志哪里知道老师就在身后,感觉不对,扭头一看,吓了一跳,质问老师:“你不好好上课,乱转什么呀,吓得我魂都丢了。”“你在干什么呢?”“我在养精蓄锐。”对待铁嘴刘志,老师也无可奈何,只好让他面壁思过去了。
大画师——孙琪
孙琪是我们班甚至我们学校有名的画师。她纤细的双手绘出花红柳绿,灵动的笔下产生栩栩如生的人物。每次要出黑板报,她都是我们班的不二人选。她画出的草木新鲜翠绿,她绘出的人物画上眼睛后仿佛就能走出来似的。
还记得那时只要老师一布置出手抄报一类的作业,一下课,准有一堆人围在孙琪周围,知道的是她们在求孙琪帮自己画版面,别班不知道的同学还以为那儿马上就要发生一场恶战了。
我们班的牛人还有很多,想一睹其牛事吗?且待下回。
【解析】
作者选取班上有特点的三名同学,以幽默的笔调,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这三名同学的风采:一个才华横溢,“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一个能言善辩,经常用他的谬论与老师争论;一个画技高超,用灵动的画作打动人心。文章内容真实,人物形象鲜明。结尾语言简练,且以“且待下回”一句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第四部分
6 (1)
连皮都没有了,毛又长在哪里呢?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此基础上的东西就无法存在。
(2)
有缺点错误,就予以改正;没有缺点错误,就加以勉励自己。
7 (1)
①突破空间限制,如不到北京,足不出户就能观赏故宫;②突破观展的时间限制,可随时随地反复观赏;③观众体验感更强,避免了线下人流拥挤,听不清讲解看不清展品等弊端,且比线下参观获得更多知识及了解到更多细节。④实时互动性强(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2)
①解释了屏幕里直播的是春天里的故宫,介绍的是紫禁城的满园春色;
②含蓄地点明了屏幕外网友们云游故宫时的兴奋喜悦,表明了直播云游故宫节目人气高涨。
(3)
略。
【解析】
如:从自重自律,提高文明素养角度介入等;注:答案仅供参考,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8 (1)
古道西风瘦马
(2)
海日生残夜
(3)
百草丰茂
(4)
闻道龙标过五溪
9 (1)
形容淸澈。
(2)
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10 (1)
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家庭聚会,与子侄辈讲解谈论诗文
(2)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1 (1)
摇了摇头,不以为然,斩钉截铁
,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
捋了捋胡子,沉吟片刻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
战前:具有政治远见,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请见国君,明确指出两国交战不能依靠贵族和神明保佑,只有取得百姓的信任,才可以应战。
战中:在战场上指挥镇定,沉着果断,善于把握战机。
战后:理性分析战况,善于总结经验。明确作战靠的是勇气,巧妙发挥士气在作战过程中的作用。善于观察敌情,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最终大败齐军。
12 (1) C
【解析】
A、选文第⑦段明确说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表述不正确。
B、“截至目前”与原文第⑤段“截至 2016 年”的表述不符。
D、泰山是自然文化遗产,齐长城是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错误。
故选 C。
(2)
④
,
②
,
①
,
③
【解析】
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分析。④句“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体现多民族文化的特点,与第③段说明内容相符。故④句放在 A 处。②句句式与第④段举例部分的句式相符,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属汉族文化,与中国古琴术、安徽宣纸等并列。故②句放在 B 处。③的例子与第⑧段 D 空前“蒙古族长调民歌”相似,属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故③句放在 D 处。剩余①句放在 C 处。
(3)
示例一:“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 7 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该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西藏布达拉宫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有的文化遗产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一论点。
【解析】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选文多处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列举了……的例子,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列数字的作用的规范表述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如:第⑦段。该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之多,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4)
示例:①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实保护责任,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其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②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扩大保护文化遗产的覆盖面;③加强文化遗产研究工作,鼓励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开展文化遗产研究。(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吸取巴黎圣母院失火造成破坏的教训,总结材料二敦煌传奇的经验,结合选文第⑨段的内容思考作答即可。如: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研究与传承专业人才;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13 (1)
温和、柔美的表情
(2)
排比;生动地表现出作者饱览美景的姿态,表达了他对秦岭“仙境”的喜爱
(3)
秦岭深处
,
大街上
,
被“我”踩了的年轻人反向“我”道歉,等“我”想回谢时,他已转身离开
,
美丽的女核只在“我”匆匆一瞥后便消失在命运的路径
(4)
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转身”二字意蕴深刻,“转身”意味着分别,甚至是水别,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5) C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