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单选题(共1小题;共2分)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训诫:告诫,教导
B.嶙峋:形容人瘦削 灌木:灌溉树木
C.目眩:眼睛昏花 啜泣:抽抽搭搭地哭
D.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
二、填空题(共1小题;共2分)
2.读准字音。
灼热 附和 气喘吁吁
突兀 参差不齐 怦怦
哄堂大笑 晕眩 恍惚
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30分)
3.解释下列中划线的词语:
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饱眼福。
①蹑手蹑脚
她的饮泣吞声 , 为的是爱她的儿子。
②饮泣吞声
这时万籁俱寂 , 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③万籁俱寂
4.为什么父亲让“我”在脱险的过程中“不要想有多远”?
5.细致描绘场景,突出中心。
为了突出中心,郑振铎详写了第三只猫被冤枉的事件,康拉德·劳伦兹详写了他和小鸭子、大鹦鹉和谐相处的场景,蒲松龄详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突出中心,要注意还原场景,勾画细节,将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写具体。
【片段写作】
这是一只受伤的狗寻找主人却最终被主人遗弃的真实故事,你能通过镜头式的描写再现“动心一幕”吗?
端午节,一只可卡狗在马路上被汽车碾碎了一条后腿骨,有人将它救下后试图收养它,但它还是拖着伤腿爬回到被碾压的地方。几天来,它在附近不断爬行,累了就蜷缩在墙角,大家猜测它在寻找、等待主人。有好心人找到了它的主人,却被主人告知,不打算要它了。
尝试从“可卡狗”的角度再现场景,凸显动物对人类的情感。注意调动狗的各种感官,感知当时的环境,各类人对它的不同态度(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狗的身体感受和心理等。200 字左右。
四、复合题(共2小题;共14分)
6.文学性文本阅读。
口罩
黄大刚
①街上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了。开始是零星几个人戴,人们还像看怪物似的,嘴上虽不说,眼里却藏着不屑。
②那个时候,疫情却像天边的闷雷,除了偶尔传来隐隐的几声动静外,大力住的地方还是艳阳高照。偶尔谈及,有人不以为然:“武汉离咱这儿十万八千里,远着呢,微信上说,不会人传人,可防可控。”大力听说这种病毒像王冠,还打趣:“王冠多漂亮啊,怎么和病毒搭上边了。”
③朋友圈关于疫情的消息越来越多,还明确了人是可以传人的。大力所在的地方也不幸免,确诊了一例,过后每天都有新增病例。官宣的防控措施中有一条“戴口罩,讲卫生”。可口罩呢,大力走在大街上,找寻药店。年假还没放完,不少药店还是铁将军把门,好不容易遇到开门的药店,有限的存货早已卖个精光。
④大力想到了几个平时消息灵通的朋友,电话刚一接通,他还没开口,对方就要他帮忙弄几个口罩,真是打铁打到钳子上来了。
⑤没有买到口罩,惶恐不安把大力裹挟得憋不过气来,总感觉病毒无处不在。宁愿酱油拌饭,也不让老婆出去买菜;进出电梯时,他拿着纸巾,不用手指去按楼层键。回到家,立马换衣服,洗好几遍手。
⑥怎么才能弄到口罩呢?他想到了在医院当护士的表妹,给表妹打了好几个电话,表妹都不接。难道表妹知道他会要口罩吗?现在向表妹开口要口罩的人一定很多,表妹肯定没那么多口罩,便有意不接他的电话。大力忐忑不安地胡思乱想。过了饭点儿,表妹来电话了。表妹说,她被抽到发热门诊做疫情防控工作了,现在才下班,饭还没有吃呢。“哥,你有什么事吗?”表妹关切地询问。“哦,也没什么事,你要注意做好防护。”心里想着口罩,可话到嘴边,却是这样说。
⑦大力发现,隔壁的亚方也没有买到口罩。亚方在农贸市场卖猪肉,一回到家里,就把卖猪肉的箩筐放在门口。大力与亚方的家门对门,卖猪肉的箩筐有一种难闻的肉腥味儿。一次,有几只苍蝇从市场跟了回来,围着箩筐边歌边舞,令人很是厌恶。大力开始是委婉地暗示,后来义正辞严地交涉,可亚方总是置之不理。亚方理直气壮地说,那地儿又不是大力的,大力无权过问。大力气极败坏,当着亚方的面,将箩筐拎起来扔到了楼梯口。两个人互不相让,差点儿打起来。最后物业来调解,这事才算过去。可两个人心里总有个疙瘩,遇见了都没有好脸色。
⑧大力在路上看见有人拿了好几个口罩,便心怀侥幸上前询问:“口罩卖吗?多少钱一个?”“多少钱我也不卖。”那人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⑨大力从报道上看到,一位著名作家接受采访后,得到的报酬是 20 个口罩。大力暗暗佩服这位作家的高明。大力想,要是我,我也会选择口罩。现在,我要是送礼,啥也不送,就送口罩。
⑩大力从微信上得知,政府在一心堂药店设了点,可以免费领取口罩。大力起了大早,可是一到一心堂,队伍已排到街上。长长的、弯弯曲曲的队伍井然有序,整个队伍就大力不戴口罩,显得很另类。大力时不时地踮起脚跟往前张望,担心排到自己时口罩没了。他不安的举动惹得排在前面的人不时回头看他,虽然口罩遮住了表情,但眼神里流露出别样的意思。大力有点儿恼火,心里说:“哼,看什么看,我又不插队。”看了好几次后,那人说话了:“兄弟,你怎么不戴口罩呢?”“没有口罩我戴什么戴?”大力没好声气,可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生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新口罩:“戴上,注意做好防护。”大力愣住了,这话虽平常,但在大力心里却掀起狂涛巨浪,隔着口罩,他看不清那人的脸,却感觉是那样的亲近。
大力喜滋滋地把领到的口罩宝贝般地放到抽屉里时,惊喜地发现,抽屉里还有一包医用口罩。大力想起来了,入秋后,鼻炎发作,便买了两包医用口罩,后来鼻炎减轻了,便忘了这件事。
再次见到亚方,亚方还是一点儿防护都没有。大力好心好意地询问:“你没有口罩吗?”亚方只是白了他一眼,一句话也不说,走进家里,重重地把门关上。
大力从抽屉里拿出口罩来,老婆问:“拿口罩干吗?”大力指了指对门:“给他几个。”老婆瞪大眼睛。
当大力敲开门,把口罩递给亚方时,亚方连声说着谢谢。大力嘱道:“戴上,注意做好防护。”这是大力在一心堂排队时那个戴着口罩的陌生人对他说的话。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 年第 5 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读文中第⑩段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大力愣住了,这话虽然平常,但在大力心里却掀起了狂涛巨浪,隔着口罩,他看不清那人的脸,却感觉是那样的亲近。(句中加点的词语反映了大力怎样的心理变化?)
(3).“注意做好防护”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请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4).末段写到“亚方连声说着谢谢”。假如是你,除了说“谢谢”之外,结合文中内容想想,还应该说些什么。
7.根据课文内容排列下列时间的先后顺序,并做详略归类。
A.六一公公送豆给“我”
B.看戏后归航偷豆
C.夜航赴赵庄看戏
D.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E.看戏前的波折
F.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G.和伙伴们在赵庄看戏
(1).顺序:
(2).详写:
(3).略写: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
【分析】灌木的意思为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是一个名词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词解释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
2
zhuó
,
hè
,
xū
,
wù
,
cēn cī
,
pēng
,
hōng
,
xuàn
,
huǎng hū
第三部分
3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②饮泣吞声:泪流入口,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③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
【解析】
【分析】本题词语在语句中意义没有变化,直接解释其本义即可,点明其表达的作用。
【点评】了解常用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中要多加积
4
在面对困境时,最关键的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5
略。
第四部分
6 (1)
疫情期间,大力苦苦寻找口罩,最终获赠口罩,并将口罩转赠给亚方。
(2)
①“愣住”是大力对那个人送他口罩的举动感到震惊;②“掀起”体现了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内心心潮起伏,难以平静;③“亲近”则是完全打破了之前不愉快的氛围,让大力觉得那个人如此亲切,是对那个人的由衷的赞美和感激。④这三个词语传神地写出了大力由惊讶于被赠口罩到得到口罩后内心激动不已,再到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亲近的心理变化过程。
(3)
①第一次,是大力对表妹由衷的关心,反映出疫情形势的严峻,暗示主旨;
②第二次,表现了那个人对大力的关心,和前面相照应,反映出疫情期间社会出现的好风尚,为下文大力的转变做铺垫;
③第三次,既体现出大力对亚方的关心和觉悟的提高,又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④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中心,告诉人们面对困难要齐心协力,共同面对,社会才会和谐。
(4)
谢谢你,大力!我为之前把卖猪肉的箩筐放在门口的行为你道歉,真是对不起!现在,你又给我送来口罩,真是万分感激,谢谢你!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7 (1)
FDECGBA
(2)
BCEG
(3)
ADF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