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第五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 第五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3 14: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4小题;共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长髭(zī) 污秽(huì) 悄怆(cuàng) 油光可鉴(jiàn)
B.迁徙(xǐ) 睥睨(pì) 呷浪(xiā) 风雪载途(zài)
C.稽首(qǐ) 祈祷(qǐ) 蓬蒿(gāo) 相形见绌(chù)
D.缄默(jiān) 炽热(chì) 丙辰(chén) 即物起兴(xìng)
2.【结束语】
如果把下面的文字作为活动的结束语,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爱国心,爱国情会永远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③中华民族,一个生息繁衍在这神圣土地上的伟大民族
④中国,一片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神圣土地
⑤让我们为了我们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终生
⑥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A.④①③⑥⑤②
B.④③①⑥②⑤
C.①⑥④③⑤②
D.③②④⑤⑥①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旦打开心灵之窗,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就能扣人心弦。
B.每到夜幕降临,武汉的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C.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D.柳州电视台的《摆古》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李京京,又是你不定神。”程老师皱起眉头。
B.爷爷指着天空说:“看见了吗?发亮的带子是银河。王母娘娘不让牛郎织女会面,拔下头上的簪子,嗤地一划,就成了这条宽不见边的大河……”
C.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D.“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二、作文题(共1小题;共50分)
5.文题呈现。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00 字。
三、复合题(共8小题;共70分)
6.根据解释写词语。
(1).比喻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2).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
(3).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
7.默写。
(1).,衡阳燕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3).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长沟流月去无声, ,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八月秋高风怒号
(2).忍能对面为盗贼
(3).俄顷风定云墨色
(4).秋天漠漠向昏黑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卖炭得钱何所营
(7).回车叱牛牵向北
(8).系向牛头充炭直
9.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一狼径去的目的是: 。
(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 。
(3).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
10.根据句意选择填入恰当的词语。
A.正襟危坐
B.任劳任怨
C.和颜悦色
D.摧枯拉朽
(1).日本的研究人员声称,气候变化的影响预计将在 21 世纪下半叶酿成“超级台风”,它们将以超过高速列车的速度形成 之势。
(2).一双铁肩,一颗义胆,一身正气, ,替国肃贪。
(3).大臣们在那一阵不可思议、前所未有的喧闹声中, 、呆若木鸡。
(4).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 、满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时间。
1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用泡腾片来补充维 C,真的好吗?
李园园
①随手冲泡一粒维 C 泡腾片,冒出一连串的气泡显得又酷又好玩,而目还能顺便补充维生素 C,这样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这让维 C 泡腾片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喜爱。可用泡腾片补充维生素 C 到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探讨小小维生素 C,有何种功?
②维 C 不愧为营养素中的“小明星”,究其“能耐”真是数不胜数。例如:它能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让皮肤更紧致而有弹性;它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帮助维持正常的学习记忆能力;还能促进抗体的形成,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等。如此多的功用,说维 C 是个“实力派”营养素也的确名副其实。
泡腾片补充维 C,可好?
③首先,泡腾片口感较好,是因为加了很多糖、钠盐和香精,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并没有多大益处,所以食用时应当加以限制。如果长期把泡腾片当做日常的维生素补充剂,则有可能造成弊大于利的效果。
④其次,泡腾片的维 C 含量较大,每片含维 C 儿百毫克甚至上千毫克,有的人甚至一天还吃好几片,再食用一定量的水果疏菜,便可能引起维生素 C 过量。人体对维 C 的最高限量是 1000 毫克。如果吃进去的维 C 比推荐的多一些,那么多余的维 C 可最终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如果长期维 C 摄入过量,可出现腹泻、腹部痉挛、铁吸收过度以及泌尿道结石等危害,所以平时不建议用泡腾片来补充维 C。
⑤其实天然食物才是最好的补充剂。与泡腾片等补充剂不同,食物中的维 C 含量并不集中,正常情况下很难园膳食而出现维 C 摄入过量的情况。维 C 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新鲜的蔬菜水果,当然,不同的蔬菜水果中维 C 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别。蔬菜中的西兰花、菜花、芥蓝、大白菜、油菜等,水果中的山楂、鲜冬、猕猴桃、橙子、苹果等,都是常见蔬果中维 C 含量很丰富的。例如:七八个鲜枣、一个中等大小的猕猴桃都可满足每日维 C 的需求。新鲜的蔬菜水果还可以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钾钙镁等,这些物质对于促进肠道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大有裨益。一般建议每天吃蔬菜 300—500 克、水果 200—400 克。
什么时候需要维 C 补充剂来帮忙?
⑥维 C 其实也很“娇气”,经过长时间加热,其营养易被破坏。如果长期不注意烹调的方式,新鲜蔬果食用也较少,极有可能缺少维 C。一旦经常出现牙龈肿胀、出血等症状,就需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了,而对于长期难以接触到新鲜水果蔬菜的特殊时期。可以选择诸如维 C 泡腾片类的维 C 补充剂来“救济”,在短期内加以适度补充。
(1).请为第⑤段补写一个小标题。
(2).第④段中列举了多个数字,有何作用?
(3).第⑥段中“如果长期不注意烹调的方式,新鲜蔬果食用也较少,极有可能缺少维 C”一句中加点词语“极有可能”能否删去,请简要分析。
(4).请依据文章内容,说明“一日一个果,疾病远离我”的合理性。
1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五题。
咸菜茨菇汤
①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②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③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以比拟。
④咸菜汤是咸菜切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⑤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⑥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 20 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⑦我十几岁离乡,zhǎn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⑧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
⑩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选自《故乡的食物》,汪曾祺著,有删节)
(1).根据拼音写汉字。zhǎn 转
(2).文中写出了“我”对咸菜茨菇汤情感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是:① ——离家多年也不想念。——② 。
(3).请赏析第②小节划线句子的妙处。
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

(4).文章第⑥小节“这东西有一种苦味”一句中“苦”的含义是什么?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⑥段写出自己对茨菇没有好感的原因,为下文怀念咸菜茨菇汤做铺垫。
B.把茨菇和“洞子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作比较,说明了茨菇高贵。
C.⑧段“格比土豆高”中的“格”一方面指味道好,一方面指有格调、内涵。
D.茨菇在作者心里代表家乡,下雪天的咸菜茨菇汤,承载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13.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年 4 月 23 日为“世界读书日”。为此,学校七年级(1)班准备举行一次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观察眼】下面这幅图是世界读书日的一幅宣传画,请你说说看后的感悟。
(2).【探究台】材料探究。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3).【心情树】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B
3 D
【解析】
D 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在此处不恰当。
4 D
【解析】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D说话人放在中间,后面不应用冒号,而应用逗号。A、B、C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二部分
5
例文引路: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文登文学社 沈正伟
我们班可是集尽天下英雄之地,各路英雄才华横溢武功盖世。现在我就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小天才——寇高阁
说起寇高阁,我们班的同学没有不心生仰慕的。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一次,上地理课时,老师让我们回答问题,提问的话音刚落,“A”,他的答案便脱口而出,满怀自信的眼神让人羡慕。
老师故意迟疑了一会儿,才说答案正是“A”,只见寇高阁满脸微笑,心花怒放。如此镜头就这样循环下去……
没办法,只要有他在,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老师们见了他,都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这时候他是玫瑰,我们这些绿叶只需点缀、衬托一下就行了。每次看到小巧玲珑的他,就想起了那句经典的话:浓缩的都是精华。
铁嘴巴——刘志
刘志在我们班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油嘴滑舌,经常用他的谬论与老师斗个你死我活。
一次,上政治课的时候,他在下面小憩。老师见状,蹑手蹑脚地走到他身边。刘志哪里知道老师就在身后,感觉不对,扭头一看,吓了一跳,质问老师:“你不好好上课,乱转什么呀,吓得我魂都丢了。”“你在干什么呢?”“我在养精蓄锐。”对待铁嘴刘志,老师也无可奈何,只好让他面壁思过去了。
大画师——孙琪
孙琪是我们班甚至我们学校有名的画师。她纤细的双手绘出花红柳绿,灵动的笔下产生栩栩如生的人物。每次要出黑板报,她都是我们班的不二人选。她画出的草木新鲜翠绿,她绘出的人物画上眼睛后仿佛就能走出来似的。
还记得那时只要老师一布置出手抄报一类的作业,一下课,准有一堆人围在孙琪周围,知道的是她们在求孙琪帮自己画版面,别班不知道的同学还以为那儿马上就要发生一场恶战了。
我们班的牛人还有很多,想一睹其牛事吗?且待下回。
【解析】
作者选取班上有特点的三名同学,以幽默的笔调,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这三名同学的风采:一个才华横溢,“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一个能言善辩,经常用他的谬论与老师争论;一个画技高超,用灵动的画作打动人心。文章内容真实,人物形象鲜明。结尾语言简练,且以“且待下回”一句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第三部分
6 (1)
斩钉截铁
(2)
居高临下
(3)
气壮山河
7 (1)
塞下秋来风景异
(2)
莫听穿林打叶声
(3)
五十弦翻塞外声
(4)
会挽雕弓如满月
(5)
杏花疏影里
,
吹笛到天明
8 (1)
秋深
(2)
狠心
(3)
一会儿
(4)
阴沉迷蒙的样子
(5)
遮盖,掩护
(6)
谋求、需求
(7)
吆喝
(8)
同“值”,价钱
9 (1)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
盖以诱敌
(3)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10 (1)
D
(2)
B
(3)
A
(4)
C
11 (1)
如何补充维 C 才是明智之举?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概括,需要阅读这个小标题下的内容,对说明内容进行概括,而且观察其他小标题,因为都是问句,所以也要用问句表示;这段介绍的是补充维生素 C 的方法,因此用问句概括即可。
(2)
准确地说明了每片泡腾片所含维 C 的量之大、有人服用的片数之多以及人体耐受维 C 的最高限量,具体说明了服用泡腾片可能出现的摄入过量的情况。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作用,需要利用答题模式,结合语段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第四段主要介绍的是“泡腾片的维 C 含量较大……如果长期维 C 摄入过量,可出现……危害”,据此解答即可。
(3)
“极有可能”表程度、估计,说明长期不注意烹调方式、少食新鲜蔬果,导致人体缺少维 C 的概率之大,但又不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 C,维 C 能促进抗体的形成,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水果还可以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钾钙镁等,能促进肠道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提取,首先明明确“一日一个果,疾病远离我”的意思是每天吃一个水果能保证身体健康,根据“维 C 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新鲜的蔬菜水果”“(维生素 C)能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让皮肤更紧致而有弹性;它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帮助维持正常的学习记忆能力;还能促进抗体的形成,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等”“新鲜的蔬菜水果还可以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钾钙镁等,这些物质对于促进肠道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大有裨益”,据此提取即可解答。
12 (1)

(2)
情感变化是:①小时候没有好感;②在北京时想念咸菜茨菇汤。
(3)
示例一:通过一系列动词写出了腌咸菜过程,体现了家乡的一种生活习俗,既表达了对家乡生活记忆深刻,又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示例二:“青菜正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青菜叶片宽大而茂盛,表达了对家乡青菜的赞叹之情。
(4)
“苦”:指茨菇使人产生的味觉上的苦味;指代家乡闹大水、粮食缺乏,大量吃茨菇的艰难日子。
(5) B
【解析】
不是为了说明茨菇高贵。
13 (1)
书犹如望远镜,读的书越多,就会看得越远。
(2)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降。
(3)
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籍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帮助。今后您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籍吧。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