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神的一滴》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神的一滴》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18 13:2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梭罗这人有脑子,像鱼有水,鸟有翅,云彩有天空。 梭罗这人就是我的云彩,安静在豆田之西,我的草帽上。 ——海子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遇上你是我的缘 神的一滴 梭 罗瓦尔登湖 梭罗(1817-1862),美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毕业于哈佛大学,回家乡执教两年,然后在大作家爱默生家中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独自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的山林,两年后才回到康科德城。1862年因肺病逝世于康城,终年44岁。
梭罗生性独立高洁,一生憎恶强暴不公,同情贫苦大众。他与孤僻结伴,常常是一个人。1845-1847年隐居山林,1854年出版了《瓦尔登湖》。 1845年7月4日,梭罗独自一人手持一柄斧头,跑到距离自己生活地康科德镇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亲手建造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在那里,他独立劳作,自食其力,过着物质生活极为简朴而精神生活异常富有的隐居生活。在瓦尔登湖湖畔,劳作之余,悠闲地面对湖光山色,面对四季晨昏,常常在物我两忘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他把这些景物和感受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瓦尔登湖》。这本书开始时反响不大,直至1854年,《瓦尔登湖》出版。一百多年后,《美国遗产》杂志上列了“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梭罗的《瓦尔登湖》位居榜首。名家对梭罗及其作品的评价 2.怀特(美国20世纪散文家)3.乔治·爱略特 (英国著名女作家)4.徐迟(中国著名诗人、《瓦尔登湖》译者) 1.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忠实读者。1.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 我记得我在读到它时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踌躇绝望的日子里,是它让我恢复了健康。梭罗的《瓦尔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时弊,又适逢其时。在我们这个不稳定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寻找从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个避风港。2.怀特(美国20世纪散文家)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3.乔治·爱略特 (英国著名女作家)4.徐迟(中国著名诗人、《瓦尔登湖》译者) 《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部,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澄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瓦尔登湖》的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
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
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
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
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哈丁(梭罗研究的专家)蓊郁 wěng 游弋 yì 惬意 qiè
慵懒 yōng 虚掷 zhì 挥霍 huò
甬道 yǒng 徜徉 chángyáng
黑魆魆 xū 混浊 hùn 吞噬 shì
冰藏 cáng 涟漪 yī 一泓 hóng
深邃 suì 一瞥 piē 引擎 qíng 读准字音缪móu 未雨绸缪
miù 缪斯女神 纰缪
Miào 姓形近字谬miù 廖Liào 寥liáo 戮lù 多音字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中有些语句表达了作者丰富情感,让你深有感触,让你感到喜欢。请划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第一段) 分析:在作者心中,瓦尔登湖美丽丰富、宁静博大而又灵性洋溢,所以他由衷地将湖喻为“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和“大地的眼睛”。句中的“天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梭罗认为,长期以来,人的自然本性被日益复杂的社会所压抑,被日益膨胀的欲望所遮蔽,而瓦尔登湖就像一面镜子,使人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真实的天性。 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以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他们。(第二段)分析:作者体验到了这种与金钱无关的富有,这种富有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可以挥霍但不觉得虚空的富有。人生最大的幸福并不是拥有巨大的财富,重要的是心灵的充实和自由。
梭罗曾经说过:“片刻的美好经验比一座与月亮一般高的纪念碑还要值得记忆。” 分析:恒河位于印度,是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圣河,他们相信以圣洁的恒河之水沐身可以去除污秽、消灾祈福和净化灵魂。以“恒河之水”作比,足见作者对瓦尔登湖的热爱与崇敬。这是恒河之水一样圣洁的水!(第三段) 它仍然顽强的生存着,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第四段)分析:此句语词简约,却意味隽永,咏叹了瓦尔登湖的宁静与永恒,与之相比,俗世人生显得短暂、易变而虚幻。 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第六段)分析:梭罗认为,瓦尔登湖对工业文明所侵蚀污染的灵魂具有无上的洁净作用。这实际上已经将瓦尔登湖在现代生活中的灵魂荡涤效果再次上升到无比崇高的地位。神的一滴第1段总写湖在作者心中的感觉第2段描述人类对生态破坏的行为及其恶果对瓦尔登湖畔往事的追忆第3段第4段第6段第5段写出了瓦尔登湖的坚韧和顽强回溯瓦尔登湖的诞生,揭露它的天性 总结全文,点出主题礼赞迷恋愤怒惊喜敬仰写作特色
把湖比作“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说它是“大地的眼睛”。
把湖边的树木比作“睫毛一样的镶边”。
四周蓊郁的“群山”“山崖”是湖的“浓密突出的眉毛”。1.比喻——形象细致地描摹出湖畔景物的生动神态2.取景——善于变化,多角度展现了瓦尔登湖的丰富多彩和旖旎迷人运用远景、近景、动景、静景、全景、特写等不同方式,自然、逼真、传神地写出了瓦尔登湖的风光。3.语言——质朴、凝练、意味深长
朴素的文字和细节化的的描述中,包含着无尽的哲思。
文字是从作者内心流淌出来的一泓清泉。
为什么称瓦尔登湖为“神的一滴”? 当人类日益膨胀的物质追求吞噬着原本优美的自然风景,也吞噬着人类自身美好的天性时,瓦尔登湖就像“一双明亮的眼睛”,以它纯洁、深邃和永久的神秘和活力,让人类重新认识和发现自己真实的天性。所以,不管是神的一滴泪水,一滴汗水还是一滴圣水,瓦尔登湖在作者眼里都是神圣、庄严的一滴,是“神性”的一滴。“神的一滴”的命名就十分切合的概括了整篇文字所反复渲染的瓦尔登湖的特性,画龙点睛,意味悠长。合作探究 在美丽的瓦尔登湖畔,有一个梭罗纪念馆,每天来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假如你来到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你有怎样的感想?
请你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100字左右的留言。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