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浮力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4份打包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浮力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4份打包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13:18:32

文档简介

第九章浮力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ρ铅>ρ铝),将其全部没入水中,此时两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磅秤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则(  )
A.F1=F2 T1=T2 B.F1>F2 T1<T2
C.F1=F2 T1>T2 D.F1<F2 T1>T2
2.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B.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C.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3.在下列所列举的各种事例中,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海巡船 B.缓缓上升的探空气球
C.元宵夜放飞的“孔明灯” D.太空中运行的空间飞行器
4.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5.人在齐胸的深水中走路时会感到轻飘飘的,这是因为(  )
A.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变小了,但不为零 B.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为零
C.人在水中受到了水对他向上的浮力 D.人在水中不受浮力
6.南海1号货轮自重为1.9万吨,满载货物时排水量30万吨,则所载货物的质量是( )
A.1.9万吨 B.30万吨 C.28.1万吨 D.31.9万吨
7.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正确的是(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8.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温度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潜水艇在水中,下潜越深受到浮力越大
B.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C.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浮力一定等于重力
D.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等于空气密度
10.2017 年 3 月 22 日,中国水下滑翔机“海翼”下潜 6329 米,打破世界纪录。它主要是依靠头部体积可调的油囊及前后移动电池改变重心来实现驱动。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油囊变大,电池后移,滑翔机上浮 B.下潜时,油囊缩小,浮力不变
C.外壳要选择密度小又耐压的材料 D.质量小,惯性小,易实现 W 形前进
二、探究题
11.小金在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瓷杯、小桶等进行操作,用图(a)所示的溢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在步骤(d)中小石块要求缓慢放入,假如小石块急速浸没,对(e)步骤的影响是___。
(2)在正确的实验操作前提下,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___,阿基米德原理将得到验证。
1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时,应进行的步骤是:_____(填图中的序号)。
(2)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
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_____的改变,忽视了_______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三、填空题
13.小明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为使潜水艇模型从图中位置下沉,必须从进排气管处_____(填“吹气”或“吸气”),潜水艇在下沉的过程中所受到水的浮力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所受到压强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14.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小明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10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25mL,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增大了________N(g取10N/kg),甜瓜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1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_____,所以热空气_____(填“上升”或“下沉”)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16.如图所示,是一个测液体密度的装置(又称海尔密度计),A容器装水, B容器装待测液体,当从上部开口处(打开阀门)抽出少量气体后,A、B两管中的液面都会自动上升到一定高度。那么A、B两管内液体上升的原因是 。若B管中液面升得较A管高些,那么A、B两管中液体密度大 小关系为pA pB(填>、=、或<)。
17.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质量为22吨,在下潜实验中成功突破7000m水深大关。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蛟龙号”所受水的压强将 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蛟龙号”悬浮在深海某处时,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N.(g取10N/kg)
18.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症,可用漂浮疗法减轻它.漂浮池内有一定深度的水,水中加有大量的__________ (填“盐”或“酒精”),任何人进入池内都会漂浮起来.这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________有关。
19.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__________来实现的,飞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气囊,在里面装着____________比空气小的气体,当飞艇受到的重力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时就能升空。
20.2018年9月16 日,受“山竹”台风影响,广东地区出现强降雨。致使很多市民被洪水围困,武警官兵利用冲锋舟为市民开辟了水上生命线,该冲锋舟自重为0.6×104 N,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5 m3,吃水深度为0.5 m。求:
(1)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每人的平均质量为60 kg,为保证安全,冲锋舟最多能承载多少人?________ (g取10 N/kg)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C
6.C
7.D
8.A
9.C
10.B
11.测量值会偏大
12.(1)①②③或①②④ (2)①小于排开水的体积; ②形状、 排开水的体积
13.改变自身重力 吸气 不变 变大
14.等于;0.25;0.943
15.小 上升
16.【答题空1】管内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答题空2】>
17.变大 2.2×105
18.盐 密度
19.自身的重 密度 小于
20.1.5×104 N 15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浮力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2)
一、选择题
1.如图,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放入水中,A漂浮在水面上,B沉在容器底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浮力大于B所受浮力 B.A所受浮力小于B所受浮力
C.A物体的密度大于B物体的密度 D.无法比较它们的密度和所受浮力
2.把边长为3dm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2m宽、0.2m厚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均发生变化 B.铁块的形状变化,质量和体积均不变
C.铁块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质量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化,体积和形状不变
3.河南籍游泳健将宁泽涛是历史上首位获得世锦赛男子100m自由泳冠军的亚洲人。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大放异彩,收获四枚金牌,打破多项纪录。同年,宁泽涛以47秒65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宁泽涛游泳时所受的浮力约为( )
A.8N B.450N C.800N D.8000N
4.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等于(  )
A.物体受到的浮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和
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差
6.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这一应用的是(  )
A.用铜做家庭电路的导线
B.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7.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A>B>C,且C>水 B.A>B>C,且A>水
C.ABC,且C>水 D.ABC,且A>水
8.如图所示,在一块长方形的泡沫塑料上用细线缚着一块卵石,使它漂浮在玻璃缸内的水面上。这时泡沫塑料恰好露出一半体积,玻璃缸里的水面在缸壁的a处。现将泡沫塑料和卵石翻个身,使卵石在泡沫塑料的下面,并仍放在原来玻璃缸的水中,当它平衡时,玻璃缸中的水面位置()
A.在a处以上
B.在a处以下
C.仍在a 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 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 )
A.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小 B.两者体积相等,水的质量较大
C.两者体积不相等但是质量相等 D.两者体积不相等,质量也不相等
10.小敏为了测量一实心塑料小球的密度,先用天平测出塑料小球的质量m。再用量筒测量塑料小球的体积,选用了石块来助沉。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V1, 用细线拴一石块,没入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2。然后将石块和塑料小球拴在一起,没入水中,测出水面对应刻度为V3。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则塑料小球的密度应为(  )
A.m/(V3V1) B.m/(V2V1) C.m/(V3V2V1) D.m/(V3V2)
11.如图,老师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放在水面上,观察到甲中橡皮泥沉到杯底、乙中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橡皮泥不受浮力
B.两图中橡皮泥所受到的浮力甲要大些
C.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D.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
二、填空题
12.轮船的排水量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一只排水量为10000 吨的轮船, 它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米3。
13.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质量为22吨,在下潜实验中成功突破7000m水深大关。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蛟龙号”所受水的压强将 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蛟龙号”悬浮在深海某处时,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N.(g取10N/kg)
1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读数为3N,当把物块浸没在煤油中称时,读数为2.5N,此时物块受到煤油的浮力为______N.
15.某同学设计根据雪地上脚印深度进行粗略测量密度方法: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垂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向下凹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密度为ρ冰。测出积雪原来厚度为H,用脚踩在雪上形成脚印深度为h。雪密度表达式式ρ雪=________(用H、h、ρ冰表示)
16.物体的沉浮条件是: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如果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物体受到的重力时,物体就上浮;如果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物体受到的重力时,物体就下沉;如果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时,物体可以停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 F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______ p乙。
18.小明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为使潜水艇模型从图中位置下沉,必须从进排气管处_____(填“吹气”或“吸气”),潜水艇在下沉的过程中所受到水的浮力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所受到压强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三、探究题
19.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质自身的特性有关,小林选取了水和煤油进行实验,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煤油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开始加热,并适时记录两者的温度(记录结果如下表),试分析。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水的温度/℃
25
27
29
31
33
35
煤油的温度/℃
25
28
31
34
37
40
(1)加热水和煤油都要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物体应该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外焰”、“内焰”、“焰心”)处,才能使物体温度升高最快。
(2)分析实验数据,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加热时间较长的是_____。
(3) 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使效果更加显著,下列改进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
A将两个烧杯均盖上相同的盖子;B将装置移到通风良好处进行;C减少水和煤油的质量
20.小金在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瓷杯、小桶等进行操作,用图(a)所示的溢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在步骤(d)中小石块要求缓慢放入,假如小石块急速浸没,对(e)步骤的影响是___。
(2)在正确的实验操作前提下,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___,阿基米德原理将得到验证。
21.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_____。
(2)图中_____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N,G排的数据改为0.5N。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_____。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F(N) 桶与排出水总重G1(N) 空桶重G0(N) 浮力F浮(N) 排开水重G排(N)
1 1.2 0.7 1.1 0.6 0.5 0.5
2 2.0 1.5 1.0 0.6 0.5 0.4
3 2.4 1.7 1.3 0.6 0.7 0.7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D
6.B
7.B
8.C
9.A
10.D
11.D
12.船满载时排开水的重 10000
13.变大 2.2×105
14.0.5
15.
16.大于 小于 等于
17.< <
18.改变自身重力 吸气 不变 变大
19.外焰 水 B
20.测量值会偏大
21.DABC AB 错误,不能为了得出结论而去改动数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浮力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3)
一、选择题
1.河南籍游泳健将宁泽涛是历史上首位获得世锦赛男子100m自由泳冠军的亚洲人。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大放异彩,收获四枚金牌,打破多项纪录。同年,宁泽涛以47秒65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宁泽涛游泳时所受的浮力约为( )
A.8N B.450N C.800N D.8000N
2.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石头,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
A.脚越来越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B.脚越来越疼,是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C.脚不疼,是因为人越来越轻
D.脚不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3.冰的密度为0﹒9×103㎏/m3,它表示
A.冰块的质量是0﹒9×103㎏/m3 B.冰块的体积是1m3
C.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103㎏/m3 D.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t
4.潜水器从水面缓慢下潜至水面下一定深度处悬停的过程中,下列关于潜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器靠改变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下潜的 B.下潜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不变
C.悬停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变大
5.如图,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放入水中,A漂浮在水面上,B沉在容器底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浮力大于B所受浮力 B.A所受浮力小于B所受浮力
C.A物体的密度大于B物体的密度 D.无法比较它们的密度和所受浮力
6.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过程是(  )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在一块长方形的泡沫塑料上用细线缚着一块卵石,使它漂浮在玻璃缸内的水面上。这时泡沫塑料恰好露出一半体积,玻璃缸里的水面在缸壁的a处。现将泡沫塑料和卵石翻个身,使卵石在泡沫塑料的下面,并仍放在原来玻璃缸的水中,当它平衡时,玻璃缸中的水面位置()
A.在a处以上
B.在a处以下
C.仍在a 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在分析“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船体是上浮了一些,还是下沉一些”这个问题时,有下面几句话:①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会漂浮在液面上②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所受浮力不变③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上浮一些④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⑤轮船排开较小体积的海水就可获得所需浮力。其正确分析过程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④①⑤③ D.①②④⑤③
9.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中,跳水一直是中国的强项。在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B.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C.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11.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倍。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A. B. C. D.
二、探究题
12.测量盐水的密度,方案如下:
(1)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适量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利用上述所测物理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______________。
(2)用液体密度计直接测量
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选用最小刻度是1.0gm的液体密度计它的测量原理是:密度计放入不同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它所受的浮力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被测液体密度越大,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所以它的刻度是从1.0g/cm3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顺次标记1.1、1.2、1.3……。
13.把一质量为56 g的石块,放在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g取10 N/kg)求:
(1)石块的体积;
(2)石块的密度。
14.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__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___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浮=GB盆+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___。
三、填空题
15.某次军事演习中,执行深海作业的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要使潜水艇下潜,对水舱______(选填注水或排水),在下潜过程中,海水对潜水艇上下表面的压力差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锅、铁箱、铁勺的质量分别是1.5㎏、3㎏,0.5㎏,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
17.把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球状,轻轻放到烧杯内的水面上,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再把它捏成碗状,轻轻放到该烧杯内的水面上,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
(1)图乙中橡皮泥所受浮力_____其重力。(选“大于”“等于”“小于”)
(2)乙图中的橡皮泥做成中空的形状,比甲图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相同”),使密度大于水的橡皮泥在水中静止时能够漂浮水面,利用这个原理,人们用钢铁制造了轮船。
18.一轮船从内河驶入大海,船受到的重力大小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船受到的浮力大小___,船排开水的体积___。
19.某同学设计根据雪地上脚印深度进行粗略测量密度方法: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垂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向下凹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密度为ρ冰。测出积雪原来厚度为H,用脚踩在雪上形成脚印深度为h。雪密度表达式式ρ雪=________(用H、h、ρ冰表示)
20.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h0,当往圆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1.将圆柱形容器内的水换成同体积的某种液体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则圆柱形容器的质量m=___________;容器内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B
6.B
7.C
8.D
9.A
10.C
11.C
12.用天平测量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m1-m2/V 等于 小 由上而下
13.(1) 20 cm3 (2) 2.8 g/cm3
14.往烧杯中加水或倒出适量水 2.5 探究较少的水是否可以产生较大的浮力
15.注水 不变
16.3︰6︰1 1︰1︰1
17.等于 增大
18.不变 不变 减小
19.
2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浮力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练习(4)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四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 D,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B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C.C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D.D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2.如图是一条小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的上升情况示意图,关于气泡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压强增大 B.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压强不变
C.浮力和压强都增大 D.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压强减小
3.南海1号货轮自重为1.9万吨,满载货物时排水量30万吨,则所载货物的质量是( )
A.1.9万吨 B.30万吨 C.28.1万吨 D.31.9万吨
4.一个铅球和两个铁球,它们体积相同,使其分别浸入水和煤油中,如图所示,若三者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1、F2、F3,则以下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潜水艇在水中,下潜越深受到浮力越大
B.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C.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浮力一定等于重力
D.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等于空气密度
6.如图,老师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放在水面上,观察到甲中橡皮泥沉到杯底、乙中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橡皮泥不受浮力
B.两图中橡皮泥所受到的浮力甲要大些
C.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D.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
7.把一个密度均匀的马铃薯恰好能悬浮在某一浓度盐水中,如果将这块马铃薯切成大小不相等的2块,仍放到这一盐水中,则(不考虑马铃薯脱水)( )
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漂浮
B.两块都下沉
C.两块都上浮
D.两块都悬浮
8.如图,沉在杯底的鸡蛋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鸡蛋 B.水
C.杯子 D.地球
9.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正确的是(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10.医院的氧气瓶内装的氧气密度为10 kg/m3,为了抢救病人,用去了其中的1/5,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10 kg/m3 B.2 kg/m3 C.5 kg/m3 D.8 kg/m3
二、探究题
11.在科学学习中,我们常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来证明或否定某一结论。例如: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下,分别读出铁块在空气中和浸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铁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下面是同学们研究浮力的实验片段:
(1)将铁块悬挂在弹簧秤下,再将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比较铁块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这一实验是为了证明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2)小张认为“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设计的实验是“将同一铁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观察弹簧秤的示数。”预计看到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___。其实,“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说法,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也是正确的,这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它___有关
(3)选用其他液体不是为了控制液体密度不同这个变量,而是为了_____
13.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足够深的水中,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金属块下表面所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____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2)下图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金属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_____)
三、填空题
14.俗话说“瓜浮李沉”,是指西瓜投入水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由此可知:
(1)西瓜和李子的密度关系ρ西瓜________ρ李子
(2)用一个不计质量和体积的网袋把西瓜和李子紧紧网在一起后再投入水中,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小明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为使潜水艇模型从图中位置下沉,必须从进排气管处_____(填“吹气”或“吸气”),潜水艇在下沉的过程中所受到水的浮力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所受到压强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16.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他将西红柿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50毫升,再用牙签将西红柿轻轻压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50毫升。
(1)当西红柿漂浮时,受到浮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重力。
(2)当该西红柿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______
17.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材料。一块体积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8.体积均为200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N,合金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19.测量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可先用____________测出它的质量,再用__________测出它的长度,然后利用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出该固体的体积,最后利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出它的密度。
20.密度计是测量__________的仪器。把它放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它排开的液体体积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它的玻璃管上标有刻度,如图所示,从底部A到上部B所表示的刻度值是 (填“不变”、“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
2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甲、乙做实验得到数据如下所示:
(1)请你在坐标纸上用图象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_____;
(2)通过对以上图象的分析,你可得到的结论是什么?_____;(只要写一条)
(3)甲、乙两种物体放入水中的最终状态情况如图所示。请你指出图中A、B分别属于哪种物质?A属于_______(填甲或乙,下同),B属于_______;并说明在相同体积情况下,它们所受浮力FA:FB=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C
6.D
7.D
8.B
9.D
10.D
11.液体密度 不变(相等) 物体开始浸入没到完全浸没前
12.4123 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13.6.75 1.52 B
14.小于 变大
15.改变自身重力 吸气 不变 变大
16.等于 5N
17.0.16
18.1.8;  2。
19.托盘天平 刻度尺
20.液体密度、较小、逐渐减小
21.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甲 乙 5: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