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
第1课时 图形的旋转(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3.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审美观;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难点: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等。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引入新课 教师用课件出示几种旋转现象。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呢?
生:风扇、陀螺、车轮……
师:同学们说的这几种都是旋转现象,那么旋转有怎样的特征和性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探究。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钟表实物。
师:请同学们观察钟面,说一说时针、分针、秒针是怎样旋转的。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
(1)指针都是绕一个中心点旋转的,这个中心点就是旋转点。
(2)方向:顺时针、逆时针。通常我们把和指针的旋转方向一致叫顺时针旋转;反过来呢?叫逆时针。(板书:顺时针 逆时针)
(3)角度。
将指针从“12”转到“3”,说一说是怎样旋转的?
除了要说明旋转的方向,绕哪个点旋转外,还需要说明什么?(旋转的度数)
师提问:旋转有哪些要素?请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集体交流汇报。
生1:绕哪一点旋转。
生2:旋转的方向。
生3:旋转的度数。
2.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8页的公路收费站横杆。
请学生观察横杆的旋转过程。
生1:左图的横杆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90°。
生2:右图的横杆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也旋转90°。
师:你是怎样判断横杆旋转的角度的?
生:根据横杆旋转前后所形成的角度来判断的,横杆旋转前后相互垂直,所以度数是90°。
师:左、右图横杆的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生:除了旋转方向相反之外,其他都相同。
师:横杆在旋转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
生:横杆的位置变了,形状、大小等均没有发生改变。
小结:旋转前后的图形除位置外完全一样。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的度数。
3.画一画。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出示教材第28页方格图,与学生一起明确画图的要求。
(1)画出线段AB绕B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教师指导学生明确:线段AB旋转后B点不变,A点移动到新的位置A′,如何确定A′这一点呢?可以根据三个要素确定:
二、探究新知
(续) ①旋转的方向;②旋转的度数;③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
如:
找到A′后,连接A′B,即为要画的线段。这条线段有A′B=AB且A′B⊥AB。
(2)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学生在方格纸上自主完成。
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三、巩固练习 做第29页“练一练”第4题。
(1)这里的画图和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旋转点不一样)
(2)说一说怎么画线段的旋转图形。
(提示:找到线段两个端点对应点的位置)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学生自由发言。
图形的旋转(一)
图形旋转的特性 画线段的旋转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