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基础巩固练习(4套打包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基础巩固练习(4套打包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13:59:12

文档简介

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基础巩固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为70N的物体A,用10秒时间使物体A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5m,所用拉力F为20N,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30N。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0m
B.克服摩擦做的有用功是15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W
2.关于能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
B.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C.空中飞行的子弹有动能又有势能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没有机械能
3.将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用绳子绕成图中的甲、乙滑轮组。使用甲、乙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为G1、G2的两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物重G1>G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F1一定大于F2
B.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
C.甲、乙滑轮组的有用功相同
D.甲的额外功与有用功的比值较小
4.如图所示,轻质直杆OA可绕O点转动,直杆下端挂一重物G。现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F将直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图示虚线位置,在转动过程中这个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5.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一只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先后从高处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关于皮球两次下落形成圆斑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皮球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相等
B.皮球落地时对纸的最大压力都等于皮球的重力
C.皮球刚到达纸面时的动能相等
D.皮球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不等
6.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他只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他的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
D.他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7.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与一木块连接在一起,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木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当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在此过程中(  )
A.木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木块的速度一直在增大
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8.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是重15N的空吊篮,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N和50N。质量为50kg的小张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常数g取10N/kg。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80N的货物
B.第2s内拉力F的功率为40W
C.动滑轮的重力为9N
D.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为80%
二、填空题
9.科学上通常用“功”和“热量”来量度物体能量的变化。在“使用动滑轮”活动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物体A匀速提升了0.1m。如果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0%,则这一过程中,拉力F所做功为______J;机械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这个值也是物体A增加的机械能。
10.用大小为12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6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10m,则在这过程中,重力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推力对物体做功为______J,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11.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在匀速提升15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60%,物体上升的速度为10cm/s,绳端拉力F为_______N,拉力功率为________W,如果提升物体质量增加,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2.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 __,同一个滑轮组在不同的做功过程中机械效率是 __(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用滑轮组提起一袋水泥,提高机械效率的一个有效措施是__。
13.升国旗的旗杆顶端装置是______(选填“定”或“动”) 滑轮,如图所示,汽车通过滑轮组将矿井内重为950N的物体M匀速提升了4m,动滑轮重50N。在此过程中,汽车移动距离为______m,汽车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滑轮组机械效率为______。(不计绳重和摩擦)
14.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歼﹣10战斗机性能十分出众。已知发动机用1.22×105N的推力能使歼﹣10战斗机以二倍声速(设声速为340m/s)飞行,10s内发动机做功______,发动机的功率是______W;在歼﹣10战斗机水平匀速飞行投掷弹药后它的机械能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2017年5月18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直﹣19E”出口型武装直升飞机首飞成功。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加速升空时,飞机具有的动能将______,机械能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飞行员受力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1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将物体G分别沿斜面AC和BC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C,所用的力F1______F2,所做的功W1______W2,功率的大小P1______P2。
17.如图,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图形,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如图a中点燃的蜡烛上下摆动,形成跷跷板。涉及的物理原理是______;
(2)如图b是用绳和木棍体验“滑轮组”威力的实验,该实验说明了______;
(3)如图c、d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______。
三、作图题
18.作出图中使杠杆AOB装置保持静止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
19.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
20.(1)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 )
(2)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和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
(3)在图中画出利用滑轮组将汽车拖走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
四、实验题
21.用钢球、木块和带有斜槽的长木板来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甲,让钢球从斜槽上的某一高度由______开始运动,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钢球撞击木块时具有的动能大小可通过______来反映;
(2)如图乙,将钢球置于斜槽上更高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表明,钢球质量一定时,从斜槽越高的位置开始运动,撞击木块的速度越大,钢球的动能就越______;
(3)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应选择让质量______的钢球从斜槽高度______的位置开始运动;(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4)如果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绝对光滑,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__,原因是______。
22.在“再探究动滑轮”的实验中时,小明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拉力(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1 4 0.5 2.3 0.2 0.4 87.0
2 4 0.9 2.5 0.2 0.4 80.0
3 6 0.5 3.3 0.2 0.4 ①
(1)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应该在弹簧测力计 ____(选填“缓慢匀速提升”或“静止”)时读数;
(2)表格中实验数据①是 ______;
(3)通过比较 ________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以初步判断:同一动滑轮,提升的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 ________(选填“高”或“低”);
(4)小红用重均为G0的滑轮,组装了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若F1=F2,则F1、F2做功的功率P1_______P2,机械效率_______(两空均选填“>”、“=”或“<”),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G∶G0=_______。
五、计算题
23.如图所示,斜面高为2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5N的拉力F,将重为60N的木箱由斜面的底端以的速度匀速拉动,经过20s后到达顶端,求:
(1)拉力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
24.已知小汽车的总质量为1500kg,该车以108km/h的速度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180s,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6倍,求:
(1)小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2)在此过程中汽车功率是多少?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D
6.C
7.A
8.C
9. 2 1.4
10. 0 120 12
11. 125 25 变大
12. 省功 不同 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13. 定 8 3800 95%
14. 8.296×108J 8.296×107 变小
15. 变大 变大 不平衡
16. < = <
17. 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8.
19.
20.
21. 静止 木块移动的距离 大 不同 相同 不能 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2. 缓慢匀速提升 90.9% 1、3 高 < > 2∶1
23.(1)120J;(2)7.5W;(3)80%
24.(1)5400m;(2)72000W。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基础巩固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食品夹 B. 托盘天平
C. 钓鱼竿 D. 修树剪
2.一名游客蹦极时下落过程的v-t图像(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已知t1时刻,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t3时刻,游客达到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3时间段内,人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B.在 t1~t3时间段内,弹性绳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C.在t2~t3时间段内,重力不做功
D.在t2时,弹性绳弹性势能最大
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① 2 5 1 15 66.7%
② 4 5 1.7 15 78.4%
③ 4 10 1.7 30 78.4%
④ 6 5 2.4 15 83.3%
A.数据④中,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J
B.由数据①可知,实验所用滑轮组承重绳段数n=2
C.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的关系,可选用数据①②④
D.对比数据③④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距离有关
4.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小于F乙 B.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C.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5.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体能测试中小明用2000N的力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已知从b到d的水平距离为7.5m,c为实心球的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实心球做功15000J
B.实心球在c点处于平衡状态
C.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从b到d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从a到d的过程中实心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7.如图所示用三个力沿不同的方向拉绳子,则(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8.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9.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关于运动员(不包含降落伞和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不变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二、填空题
10.为了探究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用两个所受重力G不同的光滑小球甲、乙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按图(a)、(b)进行实验,然后改变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继续实验,如图(c)、(d)所示。(G甲<G乙,θ1<θ2<θ3,F1<F2<F3<F4)
①由图(a)、(b)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光滑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______ ,F越大。
②由图8(b)、(c)、(d)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11.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600N。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m,在某次测试中,他1min内完成30次俯卧撑,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得功为___________J。他在1min内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12.功率是描述做功______的物理量。小明、小勇和小利三人在进行物理课外活动﹣﹣测量每人上楼的功率。测量前他们通过讨论设计了下面的表格,但这份表格不够完整,还应该补充______和______两列。
姓 名 登楼高度h/m 登楼时间t/s
小 明
小 勇
小 利
13.某校举行了春季趣味运动会,如图所示是物理老师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已知物理老师的质量为60kg,则在1min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J,他跳绳的功率为__________W。(g取10N/kg)
14.人体中有许多杠杆,甚至踮一下人体脚尖都是人体杠杆在起作用,如图所示,人以______为支点,通过小腿肌肉用力(F)踮起脚尖。按杠杆分类,这是一个______杠杆。若人的体重为600N,当踮起脚尖时,假使体重落在杠杆中点,则人双脚站立踮起时,两腿肌肉各用力______N。
15.如图所示,物体A重20牛,弹簧秤示数为26牛,则物体B重为______牛;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______牛。(不计滑轮重)
16.如图所示,妈妈体重比小明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妈妈比小明离转轴______(远/近)。若小明往转轴远离一小段距离,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妈妈应适当______(远离/靠近)转轴;跷跷板水平平衡时,顽皮的小明将上半身向后仰,则跷跷板会______(左端下沉/保持平衡/右端下沉)。
17.一辆卡车的车箱底板距地面高度为1.5m,小军把3m长的钢板AB搭在车厢底板上,构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斜面,他沿着斜面方向用500N的力,把一个木箱从B处推到A处,已知木箱重为800N,推木箱的时间是50s,在这一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三、作图题
18.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
19.图甲是拍照时用的自拍杆,可以简化为图乙中以O为支点的杠杆,请你在图乙中画出:
(1)阻力F2的力臂l2;
(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四、实验题
20.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 _____有关”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_____来反映动能的大小,该动能是由 _____能转化而来的。
21.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该实验利用小球从斜面滚下把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方法获得速度。小球高度越高,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就越___________(选填:大、小);
(2)甲图中,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B处沿同一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后推动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此过程可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动能越大;
(3)乙图中,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从B处沿同一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面后推动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此过程可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动能越大。
五、计算题
22.如图所示是一台起重机在工作的示意图。现在用此起重机在1min内将把重物体G匀速提升30m,滑轮组的钢丝绳自由端拉力F为5000N。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试求:
(1)拉力做的总功是多大?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3)物体G的重是多少N?
23.如图是某建筑工地上使用的塔式起重机。在一次操作过程中起重机将质量为500 kg的建筑材料竖直提升了12 m,用时15 s,g取10 N/kg。求:
(1)所提建筑材料受到的重力;
(2)起重机提起建筑材料所做的功;
(3)提升过程中该起重机的电动机功率为8 kW,那么提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24.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如图所示,某车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在一次测试过程中,该车以额定功率在水平面上6分钟内匀速直线行驶了8千米。求:
(1)该车在这次测试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
(2)该车受到的水平阻力为多少牛?
车辆类型 电动车
电池类型 磷酸铁锂电池
续航里程 80千米
整车质量 1720千克
额定功率 100千瓦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A
6.D
7.C
8.A
9.C
10. 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相等时,小球所受重力G越大。 光滑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小球所受重力G相等时,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越大,F越大。
11. 144 72
12. 快慢 体重G/N 功率P/W
13. 5400 90
14. 脚尖(或O) 省力 150N
15. 13 7
16. 近 远离 右端下沉
17.80%
18.
19.
20. 速度 木块移动的距离 重力势
21. 重力势 动 大 速度 在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 质量 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
22.(1)4.5×105J;(2)7.5×103W;(3)1.2×104 N
23.(1)5×103N;(2)6×104J;(3)50%
24.(1);(2)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基础巩固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当物体A在动滑轮作用下由静止水平向右移动1m时,动滑轮克服物体A的摩擦力做的功为30J,则拉力F的大小( )
A.一定是10N B.一定是15N
C.一定大于10N D.一定大于15N
2.跳绳是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小明的质量为50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约为6厘米(人视作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8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明的动能持续增大
B.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40W
C.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2J
D.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不变
3.重为10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  )
A.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5N
B.拉力F的功率为4W
C.若物体A匀速运动2s,拉力F做功为4J
D.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用相同滑轮装成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高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 B.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相同
C.甲、乙两个拉力的功率相同 D.乙滑轮组的额外功多
5.质量为50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g取10N/kg)(  )
A.15W B.150W C.187.5W D.300W
6.测量爬楼的功率,小明和小华两人团结协作准备测量小明爬楼梯的功率,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需要测量出小华的体重、爬楼的高度、爬楼的时间
B.需要测量出小明的体重、楼梯的总长度、爬楼的时间
C.小明爬楼所用的时间最好是小明自己手握秒表测量
D.测量小明爬楼的功率需要测量3次而后求平均值,这样最为准确
7.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小于F乙 B.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C.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D.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8.在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两个物体在水平牵引力F甲、F乙作用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牵引力F甲、F乙以及做功功率P甲、P乙大小关系(  )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
9.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  )
A.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B.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
C.具有的机械能一定不变 D.具有的势能一定不变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斜面长10m,高6m,用大小为90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重120N的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11.如图所示,小明用100N的拉力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使重为240N的物体,5s内匀速升高10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
12.四川有许多盘山公路,司机经常要急打汽车方向盘让汽车保持在自己的行道线内。从简单机械的角度来看,盘山公路相当于 _____(杠杆/轮轴/斜面/滑轮),方向盘相当于 _____(杠杆/轮轴/斜面/滑轮)。司机开着汽车匀速爬上斜坡的过程中,汽车的机械能 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3.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2千克,杆秤的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5厘米、20厘米,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千克。若秤砣有缺损时,则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___________杆秤所示的质量值(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4.如图所示,半径为0.5m的油桶外绕了几圈绳子,在绳的引出端用一水平拉力10N,使油桶在6s内沿水平地面滚动一周,则拉力移动距离s与油桶滚动距离L的比值为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W。(π取3)
15.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500N的箱子,4s内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__J;工人对木箱做功为______J,工人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16.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科技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展示牌(含牌面和支架),展示牌的重力为40N、重心为O,支架的夹角为60°。为测试该展示牌的抗风力大小,以防止展示牌倾倒,小组同学将展示牌放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模拟测试,测试中假设风力F始终集中作用在展示牌的重心。
(1)第一组同学施加的力F1始终与牌面垂直,当支架刚刚离开地面时,力F1的大小为______N。
(2)第二组同学施加的力F2始终与水平面平行,当支架刚刚离开地面时,则力F2______F1(选填“>”“<”或“=”)。
17.用如图装置,在10s内将60N的水桶提升2m,拉力为40N,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___W;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___N。
三、作图题
18.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19.(1)如图甲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
(2)“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丙所示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的情景。水龙头手柄可以视为一根杠杆,请你在图丁中画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L1。( )
20.(1)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 )
(2)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和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
(3)在图中画出利用滑轮组将汽车拖走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
四、实验题
21.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木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木块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木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
1 较缓 3 0.2 1.6 1 37.5%
2 较陡 3 0.3 1.8 1
3 最陡 3 0.4 2.0 1 6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要求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拉着木块在斜面上做 _______运动;
(2)在第(1)步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 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由实验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斜面的倾斜程度越陡,斜面的机械效率 _______;
(4)第2次实验中,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_______N。
22.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同一木块。
(1)本实验探究的是______(木块/小车/斜面)的动能与______的关系,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动能大小的。
(2)第一次实验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在进行第二次实验前,应先将撞出的木块______;
(3)若操作正确,第二次实验木块最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4)若水平面完全光滑,那么该实验探究还能否顺利进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此时的小车将一直做______运动(假设轨道足够长)
五、计算题
2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其中的动滑轮重30N,现用它将重为60N物块提升1m。求:
(1)滑轮组此时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滑轮组在提升的过程中,共花了2s,若不计绳重和摩擦,绳端拉力F的功率;
(3)若摩擦和绳重所产生的额外功始终占有用功的12.5%,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所吊物体的重。
24.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在匀速起吊重为5000N的重物使其匀速上升,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2000N,重物在10s内上升了1m。则:
(1)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多少J?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W?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5.当人头向下低时可看做一个杠杆,有同学想探究颈部拉力大小与低头角度的关系。如图,头重60N,点O是支点,人在不低头时颈部不受力,若低头后颈部拉力始终垂直于OB,角度为θ,求FB大小。(本题记录的条件不全,建议将本题作为参考)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B
6.C
7.D
8.A
9.A
10. 80% 18N
11.600W
12. 斜面 轮轴 变大
13. 0.8 小于
14. 2 10
15. 0 600 150
16. 20 >
17. 6 20
18.
19.
20.
21. 匀速直线 变大 越大 0.9
22. 小车 速度 木块移动的距离 放到原位置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不能 匀速直线
23.(1)60J;(2)45W;(3)240N
24.(1)5000J;(2)600W;(3)83.3%
25.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十章机械与人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基础巩固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演员将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让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水不从杯里洒出, 甚至当杯子运动到最高点时,已经杯口朝下,水也不会从杯子里洒出来。则在演员停止用力转绳时,下列关于其中的一只杯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平衡力作用 B.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C.机械能不变 D.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2.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和重力,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为100N的物体M以0.2m/s的速度向左匀速直线运动5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以下正确的是(  )
A.M受到地面摩擦力水平向左
B.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0N
C.M受到的重力对M所做的功为100J
D.拉力F的功率为4W
3.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质量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B.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
C.甲更省力,甲的额外功少 D.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4.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5.关于能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
B.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C.空中飞行的子弹有动能又有势能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没有机械能
6.频闪照片通常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手段,一只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过程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最高点3时,动能为零
B.小球在1位置的重力势能比在2位置的大
C.小球在1、2位置的动能相同
D.小球在3位置的机械能比在2位置的大
7.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从运动员向上跳起到向下落入水中,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
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
B.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C.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
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
8.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与一木块连接在一起,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木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当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在此过程中(  )
A.木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木块的速度一直在增大
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600N。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m,在某次测试中,他1min内完成30次俯卧撑,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得功为___________J。他在1min内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10.如图是使用手机和自拍杆进行自拍时的示意图,将自拍杆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
(1)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______;
(2)若忽略自拍杆的重力,有同学说“在自拍时,手机的重力就是自拍杆这个杠杆受到的阻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__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
11.如图所示,用20N水平方向拉力F把重1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为48N,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__W。
12.小明通过机械将重为100N的重物在5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2m,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小明做功的功率P=___________W。
13.功率是描述做功______的物理量。小明、小勇和小利三人在进行物理课外活动﹣﹣测量每人上楼的功率。测量前他们通过讨论设计了下面的表格,但这份表格不够完整,还应该补充______和______两列。
姓 名 登楼高度h/m 登楼时间t/s
小 明
小 勇
小 利
14.人们吃硬东西时,用门牙咬不动,便换用里面的臼齿(大牙)使硬物开裂,这样做是在动力臂和阻力不变的基础上,用______办法来达到较之前______(选填“省”或“费”)力的目的。城市清洁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清扫垃圾时的情景,该过程清洁车机械能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车身上的LED灯起到警示的作用,它是由______(超导/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15.如图所示,拉力F=250N,在10s内将重为60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拉力的功率为 _____W。请你说出一条提高该机械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
16.升国旗的旗杆顶端装置是______(选填“定”或“动”) 滑轮,如图所示,汽车通过滑轮组将矿井内重为950N的物体M匀速提升了4m,动滑轮重50N。在此过程中,汽车移动距离为______m,汽车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滑轮组机械效率为______。(不计绳重和摩擦)
三、作图题
17.如图请在图中画出钓鱼竿所受阻力F2和动力F1的力臂L1。
18.如图所示,站在地上的工人向下拉绳子将重物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19.(1)利用图甲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绕制滑轮组,要求能够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 如图乙,在C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力(O为支点)。
(3)在图丙中画出力F的力臂。
四、实验题
20.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同一个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______的关系;
(2)甲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______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乙试验是通过比较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从而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______,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叫做理想化研究方法;
(3)下列研究方法中属于转换法的是______。
A.将电流与水流进行对比
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
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21.下图是小明同学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机械效率
1 较缓 10 0.1 5.0 1
2 较陡 10 0.3 6.7 1 45%
3 最陡 10 0.5 8.4 1 60%
(1)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______的关系。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越______。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______不变;
(3)分析表格中拉力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斜面越陡,越不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五、计算题
22.如图所示,斜面长L=12.5m,斜面高h=4m物体A重力为200N,物体B的重力为500N,B在A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上升到斜面顶端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此过程中,拉力对B所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B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23.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将600N的重物匀速吊起5m高度的过程中,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求:
(1)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的0.1倍,求动滑轮的重。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5.C
6.D
7.B
8.A
9. 144 72
10. 不同意
11.12
12.50
13. 快慢 体重G/N 功率P/W
14. 减小阻力臂 省 变大 半导体
15. 80% 150 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
16. 定 8 3800 95%
17.
18.
19.(1);(2);(3)
20. 速度 阻力大小 距离 不受力的作用 C
21. 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倾角 20% 高 斜面倾斜程度##斜面的倾角 省力
22.(1)2500J;(2)80%;(3)40N
23.(1)3750J;(2)80%;(3)90N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